占卜.符籙諸術
作者:云涛梦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624

『占卜:』

古人用龜殼.蓍草以卜筮吉凶,認為是天神所表示的意旨。道教承襲了這種古巫覡之風,以卜占為溝通神意之術。《太平經》卷四十中說:

古者聖人問事,初一卜占者,其吉凶是也,守其本也,乃天神下告之也。

再卜占者,地神出告之也。三卜占者,人神出告之也。過此而下者,皆欺人不可占。

卷四十八說:

守一而樂上下,卜者,問也。常樂上行而卜問不止者,大吉最上之路也。

占卜就是求神預示吉凶。後世道教演變而為卜卦.抽簽.測字等等。香火道士往往以此術為之,清修道士則不為之。

『符籙祈禳禁咒諸術:』

何謂符?《說文》:

符,信也。漢制以竹,長六寸,分而相合。

《史記.孝文本記》:

初與郡國守相為銅虎符.竹使符。索隱謂:漢舊儀,銅虎符發兵,長六寸,竹使符出戊征發。

故符是帝王下達旨令符憑證,它據有無尚的權威。後來方術之士,亦謂天神有符,或為圖,或為篆文,在天空以雲彩顯現出來,方士錄之,遂成神符。或者說,天神授給了方士神符。神符之說,在東漢已有之,如《後漢書.費長房傳》說:

翁又為作一符曰:以此主地上鬼神。……遂能醫療眾病,鞭笞百鬼,及驅使社公。或在它坐,獨自恚怒,人問其故,曰:吾責鬼魅之犯法者耳。……後失其符,為眾鬼所殺。

東漢晚期興起的太平道與五斗米道,便已大量造作和使用神符了。如《太平經》卷一至十七所說:

後聖李君傳授青童大帝的廿四訣中,便有服開明靈符.佩星象符.佩五神符。

認為服符水.佩符圖均可以災害不能傷.魔邪不敢難。服符水也稱為吞字,因符以丹為字,故亦稱丹書吞字。現在所能見到的道教最早的符字,便是《太平經》一百0四至一百0七卷中所載的復文。《太平經》卷一百0八說:

慾除疾病而大開道者,取訣於丹書吞字也。這時已把符字,符圖宣揚為天神的文字與圖符,據有神威,吞符則是天神之旨令入人體中,佩符則是天神護佑,因而有病自除,有邪魔亦未敢犯。

又據《三國誌.張魯傳》載:

張陵學道鵠鳴山中,造作符書。

道書中說太上老君授給張陵的符圖有七十卷。五斗米道亦行以符水為人治病,以符咒召劾鬼神之術。魏晉南北朝造作符圖及信行符圖之術更盛,如《抱朴子.登涉篇》便說:

有老君黃庭中胎四十九真秘符,入山林,以由寅日丹書白素,夜置案中,向北斗祭以酒脯,各少少。自說姓名,再拜受取,內衣領中,辟山川百鬼萬精,虎狼蟲毒也。

晉釋道安《二教論》議及道教說:

或畏鬼帶符。左佩太極章,右佩昆吾鐵,指日則停暉,擬鬼千里血。若受黃書赤章,即是靈仙。

章即符,赤章即丹書之符。受赤章即可成仙。又《隋書.經籍誌》:

大業中,道士以述進者甚眾。……其術業優者,行諸符禁,往往神驗。

至宋代,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四十五說得更明顯,謂術之秘者,唯符與氣.藥也,以符為秘要之術。又解釋說:

符者,三光之靈文,天真之信也。

符即天神仙真之信符。因而具有神威及神意。

與神符並稱者為寶籙。何謂籙?即記錄之意。一種籙是指戒錄,即道教所謂登真籙,即奉道人的名冊;另一種是指記錄天神的名冊。據《雲笈七籤》卷四十五《明正一籙第三》說:

籙者,太上神真之靈文,九天眾聖之秘言,將以檢劾三界官屬,御運元元,統握群品,鑒騭罪福,考明功過善惡輕重,記於簡籍,……又當詔令天地萬靈,隨功役使,分別仙品眾官吏兵億乘萬騎,仙童玉女列職主事驅策給侍之數目。

意即依照天神的旨令,檢劾三界官屬之功過,同時也按他們的職責去役使他們。因此符.籙并用,統稱符籙。《隋書.經籍誌》說:

其受道之法,初受五千文籙,次受三洞籙,次受洞玄籙,次受上清籙,籙皆素書,紀諸天曹官屬佐吏之名有多少,又有諸符錯在其間,文章詭怪,世所不識。

符與籙總曰,即依照天神所授信符,按諸神名冊所定之職責,命令某神去執行。故掌握了符籙,便有了代天神役使三界官屬的權威。北魏時,太武帝(拓跋燾)採納道士寇謙之之進言,親略法駕,接受道教符籙,蓋意即太武帟受神意而有了劾召百神,統御宇宙一切的神權。這對其維護其地位是十分有利的,故後世帝王頗多效法其故事者。

關於寶籙,據《雲笈七籤》卷四十五《明正一籙第三》及《正一修真略儀》謂:籙分為廿四階。《正一籙》云:

正一籙流傳總廿四階。今略云一二階,以明正一之由。正一三五百將軍籙,有兩階,每一階分為七十五將軍。上階云上仙,下階云上靈,是人身中二儀正神也。

《正一修真略儀》云:

張天師所受傳,示所以隨其修用,臨事制御,階級不同,名目甚眾。至於修身度厄以保真,正者師師相傳,廿四階以應上八景.中八景.下八景廿四氣也。籙生必先受拎七十五仙官將軍.七十五靈官將軍,是為百五十將軍,所以先正人身二具內外神靈品數,仙靈二品各有符一通,太上神文也。

《正一修真略儀》中列有: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寶籙廿四階》.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仙靈百五十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三元將軍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天九鳳破穢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護命長生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宮捍厄八卦護身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太玄四部禁氣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龍虎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都章華印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步星綱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天靈赤官斬邪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州社令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百鬼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考召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斬千鬼萬神籙》.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九天兵符籙》.

《太上九天真符籙》.

《太上九天都統華籙》.

《太上華蓋斬邪籙》.

《太上二五辟邪籙》.

《太上三皇捍厄籙》.

《太上諸度厄過災籙》.

《太上解六害神符籙》.

《太上女青詔書籙》.

《太上九光萬勝籙》.

《太上中部赤籙》.

《太上北帝籙》.

《太上七星籙》。

道教有所謂三山符籙,指魏晉南北朝以後,龍虎山.閤皂山.茅山分傳之天師.靈寶.上清三宗符籙。明以後統稱正一符籙。

《正統道藏》的洞真部.洞玄部.洞神部中之神符籙.靈圖類以及正一部內,都載有很多的神符寶籙。如洞真部便有:

《三洞神符記》.

《雲篆度人妙經》.

《上清洞真元經五籍符》.

《白羽墨翮靈玉符》.

《上清瓊宮靈飛六甲左右上符》.

《太上秘法鎮宅真符》等。

洞玄部有:

《太上靈寶五符》.

《太上洞玄靈寶素靈真符》.

《太上洞玄靈寶五嶽神符》.

《上清豁落七元符》.

《太上洞玄靈寶拔簡符文要訣》等。

洞神部有:

《太上無極大道自然真一五稱符上經》.

《太上老君說益算神符妙經》.

《太上老君混元三部符》.

《無上三元鎮宅靈籙》.

《上清丹天三玉皇六辰飛綱司命大籙》等。

正一部有:

《太上三五正一盟威經》.

《太上正一盟威法籙》.

《正一法文十籙召儀》.

《醮三洞真文五法正一盟威籙立成儀》.

《太上玄天真武無上將軍籙》.

《高上大洞文昌司籙紫陽寶籙》.

《太上北極伏魔神咒殺鬼籙》.

《太上正一延生保命籙》.

《太上正一解五音咒詛秘籙》.

《正一法文經章官品》.

《道法會元》.

《上清靈寶大法》.

《正一修真略儀》等。

在壇醮祈禳等宗教活動中,常與符籙并用的還有禁咒.令.印。

『禁咒:』

亦稱神咒.神祝,即天神的語言。《太平經》卷五十五中說:

天上有常神聖要語,時下授人以言,用使神吏應氣而往來也。人民得之,謂之神祝也。

宣稱對病者念神咒,便能召神為之除疾。念神咒以役使鬼神之術,來之於古時的巫祝。

《抱朴子.至理篇》中說:

吳越有禁咒之法,甚為明驗。道教壇醮等儀式中,亦常念禁咒。

『令:』

即仿照官府公文口氣對鬼神下命令,壇醮法器中有令旂,道士念咒中常有急急如律令之語。

『印:』

即仿照官府之印所刻的天神之印,其作用略與符同。

《抱朴子.至理篇》中說:

古之人入山者,皆佩黃神越章之印,其廣四寸,其字一百二十,以封泥著所住之四方各百步,則虎狼不敢近其內也。行見新虎跡,以印順印之,虎即去;以印逆印之,帶此印以行山林,亦不畏虎狼也。

《隋書.經籍誌》中說:

又以木為印,刻星辰日月於其上,吸氣執之,以印疾病,多有癒者。

這種印,至今猶為壇醮中的法器之一。

綜合以上所述,道教宣稱占卜是表達神的旨意,預示吉凶的;符籙是天神的旨令與眾神之名錄,可以役使鬼神,排除邪魔和成仙;祈禳是對神有所請求的儀式和方法,可以祈恩禳災;禁咒是神嚴厲的語言,可以驅使幽冥之功曹。這些所謂的術,來源於古之巫祝,爾後演變而為道教的主要教術,也是很多道士的主要謀生之方。道士為人以占卜決吉凶,以符籙驅鬼避邪;為人齋醮祈禳以袪災求福;念咒以去災.退鬼.避猛獸。這些術,在道教屬符籙派,主要為正一派道士所操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