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和亲
时间一晃又过两年。在李秀宁与赵润星回昆仑山修炼的半年后,窦建德残众推刘黑闼为主,起兵反唐,杀唐魏州刺史和贝州刺史,残众纷起响应。刘黑闼勇决善战,击败李神通军,又大破李元吉军,半年间,唐所得夏国旧州县都被刘黑闼占有。刘黑闼勾结突厥,又得山东兖州豪帅徐圆朗的援助,兵势甚盛,在洺州自称汉东王。李世民、尉迟敬德等率军击刘黑闼。大唐收复相州,进军至河北肥乡县,沿洺水列阵逼洺州城。刘黑闼率精兵二万人渡洺水攻唐阵,两军自午时至黄昏,都死斗不退,最后刘黑闼军大溃。这时候唐皇李渊惧李世民功勋超过太子,便将李世民等天策府大将召回长安,并把李世民解除天策府军权,安抚文职,而其他众将分散各地留守。后来刘黑闼逃奔突厥,引突厥兵入寇,河北唐守兵屡败,十来天刘黑闼就取得旧地全部,又在洺州建都。唐皇李渊使太子李建成为帅,齐王李元吉为副,‘白马银枪将’罗成为先锋往击紫金关相抗,那料李建成与李元吉贪酒享乐,不服罗成相劝,紫金关外罗成孤军作战被乱箭射死在淤泥河内。李建成与李元吉见罗成一死大军溃败。唐皇李渊不得已重新起用解去军权的李世民等人,重组天策府。次年,刘黑闼大败逃走,被秦叔宝擒获杀死。窦建德残部在连年战争中多半死去,河北地区才确实稳定下来。刘黑闼败死,徐圆朗穷蹙,弃曹州城逃走,路上被乡村百姓杀死。大唐在河北、山东一带的统治地位确立了。剩下江、淮间和长江以南地区的割据势力,随后,林士弘在虔州城自称楚帝,唐皇李渊迁徐世绩为统帅攻打林士弘,徐世绩用较小兵力便剿灭了林士弘的楚国,唐皇李渊大喜赐姓‘李’,徐世绩改名为李世绩。因李世民击败刘黑闼、林士弘、徐圆朗几股势力,杜伏威惧怕大唐威力,遂降大唐,受封为吴王,任江、淮以南安抚大使。杜伏威据有淮南、江南的土地,成南方强国。他使辅公祏留守丹阳,自请入朝,被留在长安。第三年辅公祏起兵反唐,在丹阳自称宋帝。辅公祏割据称雄,阻挠统一,违反百姓的天下一统的愿望。唐皇李渊杀杜伏威,使大将李孝恭、李靖、李世绩等分路进攻,辅公祏弃丹阳出走,被乡村百姓捕获,送唐营斩首。淮南、江南全入唐境。大唐先后消灭各方势力,只有北方边境上还有一个割据势力,那就是梁师都。天下即将太平,可上天又再次给世人更大的考验。
外族的强大一直是中原之外患,秦始皇就修建万里长城为挡匈奴入侵。
到了汉朝,就首创和亲外交,而著名的就有“昭君出塞”。最早是刘邦以宗室长公主嫁匈奴单于为妻。武帝时又先后将两位公主嫁给西域乌孙国王昆弥。约公元前110-105年间,以江都王刘建之女细君为公主,嫁乌孙国王昆莫。这件事由第一个走通西域的汉使张骞引起,他向汉武帝建言:“蛮夷恋故地,又贪汉物,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其势宜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也。”汉武帝倒是同意了,乌孙王却未能决,他不知汉朝有多大,冒冒失失与汉结为兄弟之邦,得罪了草原霸主匈奴怎么办?便邀集大宛、康居、月氏、大夏诸国遣使共数十人来汉,才‘知其广大’,‘西北国始通于汉’。其后,乌孙竟与汉结亲。后来,到汉元帝在位时,因惧匈奴兵马强悍,就有了‘昭君出塞’这一典故。昭君王嫱只是汉元帝的宫女,不是公主,更不是皇帝的女儿,与汉室无血缘关系。元帝不过将自己多得平时都见不着面的女人,转送一个给匈奴呼韩邪单于而已,与越王勾践送西施给吴王夫差相比,基本不脱“量中华之美力,结与国之欢心”的路数。而王昭君也因此与西施、貂婵、杨贵妃并列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昭君出塞嫁与匈奴呼韩邪单于,说是两国和睦亲善,而且名义上“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嫱字昭君赐单于”。实际上就是和亲外交,所以汉匈两国经常‘和亲’,‘求和亲’、‘约和亲’与‘不许和亲’,大都不牵扯王室的婚嫁,并不是‘求婚’、‘约婚’和‘不许以婚’的同义。和亲是和亲,通婚是通婚,完全两码事。至于通婚所实际起到的和亲作用,也不能将两者混为一谈。‘和亲’才用作并专指对外国王室的通婚。现在通常把历代的这种政治联姻,都说成和亲,也不是不可以,只是要先弄清楚,以前并不这么说。真正意义上的‘和亲’,应是实实在在送自己的公主出嫁。公主的身份地位高贵,却不一定是美人。中国古代成千上万个公主,还没听说哪个长得特别漂亮的。大概是人一有了权势,就不大用心往美好的方向长了。公主和亲的价值,不在美色在结亲,即你我成了‘一家人’。无论如何,公主总可以在异邦为自己娘家多说几句好话,彼此之间少打几仗。像昭君那样算什么呢,在丈夫面前替前夫讲好话?二者有本质的区别。
南北朝时,北朝皇室本是来自草原的游牧民族,他们与异邦王室之间的通婚,就不象汉公主远嫁时那样悲壮和形单影只。北魏分裂后,东西两魏争相拉拢柔然以打击对方。东魏以宗室女为公主嫁柔然头兵可汗,西魏也以宗女为公主嫁柔然可汗的弟弟塔寒,自己又纳柔然可汗之女为后,而柔然可汗也将另一女嫁给东魏权臣、北齐的实际建立者高欢。突厥突然崛起,西魏又嫁长乐公主给突厥伊利可汗。北周也迎娶突厥之女为后,还嫁一位千金公主给突厥可汗。隋文帝代周,改封千金公主为大义公主,赐杨姓,收编入籍如同己女,后来听说她写了一首怨诗,便使反间计让可汗将她杀了。隋朝也先后有宗室女安义、义成两公主嫁给突厥启民可汗,淮南公主嫁给突厥突利可汗,光化公主嫁给吐谷浑世伏可汗,信义公主嫁给西突厥处罗可汗,及华容公主嫁给高昌王伯雅。
大义公主一首怨诗,竟招来杀身之祸。现在读,也不过有些忧感伤情,恨时怀国罢了。隋文帝平陈,统一南北,将陈朝后主陈叔宝的一架屏风赐大义公主。公主不但无半点谢恩与喜悦,反而将“怨诗”直接题在屏风上:
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荣华实难守,池台终自平。
富贵今何在?空事写丹青。杯酒恒无乐,弦歌讵有声!
余本皇家子,漂流入虏廷。一朝睹成败,怀抱忽纵横。
古来共如此,非我独申名。唯有明君曲,偏伤远嫁情。
不料大义公主的怨望感恨,有朝一日也会落到隋朝公主的头上。所谓“盛衰等朝暮,世道若浮萍”,隋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至少北周和平禅位于隋,而隋却是被暴力推翻的。隋宗室女义成公主,于公元599年(开皇十九年)嫁给突厥启民可汗,使得隋朝在突厥心目中的地位大增。启民可汗曾上表炀帝,希望改民族服装为汉装;给北幸的炀帝敬酒,“跪伏甚恭”。炀帝大悦赋诗,自认比汉朝天子“空上单于台”更为威风。启民可汗死,义成公主又先后改嫁他的儿子:始毕、处罗、颉利三位可汗。始毕可汗与隋朝翻脸,曾围炀帝于燕门,还与北方各地反隋势力结交,一点也不顾及义成公主的关系。
如今,大唐天下即将太平,可耻的梁师都据朔方等郡,完全依赖突厥的援助来作乱。梁师都见大唐已经将天下各处势力消灭,惟恐自己遭殃,立即投靠突厥,再加上义成公主数请颉利可汗出兵攻唐,为隋朝报仇。颉利可汗兴兵四十万,准备攻唐。
前不久太子李建成与齐王李元吉以秽乱宫廷的罪名陷害李世民,李渊虽然清楚,可为了维护太子的地位,还好留了几分骨肉情面,李世民再次被免去军权,在家思过。唐皇李渊获报,大惊失色,朝中大将大多数心向秦王,不愿请命,唐皇就起了‘和亲’的心思,想以‘和亲’的念头退去颉利可汗的四十万突厥兵马。
赵润星看着裂阳散人交来的战报,皱了皱眉头,随手将战报递给李秀宁。李秀宁看后也是直皱眉头,说道:“父皇真是糊涂,大哥这样的人怎么治理大唐江山,可怜二哥为大唐征战沙场多年,打下这大唐江山反而得此下场,如此下去大唐必将毁于大哥手中!父皇还想和亲,那突厥残暴一心想吞并中原,怎么可能答应呢?星哥哥,你替二哥改天换命的效果难道还没有出现吗?”
“呵呵!怎么没有出现!现在大势以定,二哥已经渡过死劫,就看以后的发展了!”赵润星对着李秀宁微微一笑,却发现裂阳散人还站在面前欲言又止,就说道:“怎么?还有什么事吗?”
“宗主,如今……如今是有两件事要禀报宗主,第一件是如今峨眉道宗在峨眉金顶召开天下修道大会,发贴相邀本宗在下月十五参加,属下……属下不知该不该去!第二件事是属下和史云晟他们未经宗主同意,就私自联系以前的下属,他们大都已经加入本宗,也收留了一些散修入宗,而且还派出以前的下属进入魔宗本宗卧底,已经查出一点眉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