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有女轻狂(2)择郎
作者:江南春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784

只听商行对众人道:“传闻洛阳有‘二宝’,不知诸位可曾听说过?”

众人纷纷询问,商行遂道“一宝是牡丹,牡丹为花中魁首,洛阳牡丹更是冠绝天下;二宝是刀雪青小姐,刀小姐有闭月羞花之貌,实是羡煞天下英雄!”

忽听有人道:“我在洛阳生活了十几年,怎不知有此一说?”说话者正是薛青。

商行道:“这只能怪你孤陋寡闻了。我随家父四海经商,广闻博见,所识自然要比诸位略胜一筹。”

徐雄嚷道:“既然刀小姐是洛阳一宝,怎么还不出来让我等见识一下?”厅中附和者还不少。

刀红青道:“家姊久在闺女中,不愿抛头露面,由在下代行其职。诸位有无意见?”

刀小姐是千金之体,不轻易露面足显其端庄淑雅,众人自然不会有异议。商行却道:“不知刀小姐要如何考我们?若是诗词文章,趁早便歇,不如去找位状元郎算了。”

众人均是大笑,说这话不错。在座多为习武之人,于文章之类自然不怎么看重。

刀红青忙道:“今日既为‘品茶会’,题目自然与茶有关了。”

当下便有数人退了出去。他们虽然极欲一睹刀小姐的玉容,但思及自己对茶所知甚少,便先行告退以免当众出丑。而更多的人却是抱着侥幸心里,静等势态的发展。

点苍派的沈轻裘朝从人一抱拳,顾自而去。江如意在外等他,他自是不愿在此久留。美人苦候,郎君不归,岂不是大煞风景之事?

***

刀红青一击掌,数十名丫鬟托着盘进来,里面的茶正腾腾冒着热气。

刀红青道:“诸位先品尝一下,若是说得出名字,便过得一关,否则只能委屈到厅外品茶了。”

众人接过茶杯,细细品尝。有人喜上眉梢,也有人浓眉紧锁,诸人神情大不一样。

当下便有人道出茶名,什么“安溪铁观音”、“黄山毛峰”、“涌溪火青”……均是天下名茶。刀红青含笑而听,不时纠正着,很快就有一半人垂头丧气地出去了。他们虽是世家子弟,却很少留意喝的茶。人们对身边的东西是不是总不加注意?

李无为看那杯中之茶,香气弥漫,清沏明亮,叶底齐一均匀,翠绿如玉,呷上一口,只觉滋味甘和,当下道:“此为‘玉露’,产于鄂西恩施五峰。”

刀红青冷哼一声,未作评论,薛青却面带笑容,点头称是。

杨大眼也说出了茶名——“大红袍”。

薛青道:“你知道它为何叫‘大红袍’吗?”

杨大眼道:“据说武夷山崇安县的县令久病不愈,天心寺的和尚献了此茶,屡经服用,大有神效。因此这位县令亲临茶树生长的悬崖绝壁处,把身上的红袍披在茶树上,焚香礼拜,故名大红袍。”

薛青微笑道:“杨兄好见识,典故烂熟于胸,真充人佩服。”随即他也道出了茶名,是“西山茶”。他似乎意犹未尽,接着道:“据《桂平县志》载:‘西山茶,出西山棋盘石乳泉观音岩下,矮株散植,根吸石髓,叶映朝暾,故味甘腴,而气芬芳,杭湖龙井未能逮也。’唐代刘禹锡曾写过《西山试茶歌》,赞美它的优异品质。据说棋盘石为神仙下棋处,神仙走时留下茶种,从此这里长满茶树,成为仙茶。传闻固不足信,便常饮西山茶,能清暑消滞,止渴生津,于人极有益处。”

李无为、杨大眼见他如数家珍,娓娓道来,不禁肃然起敬。

展一笑一杯茶喝完,却道不出茶名。虽然他素有急智,但实在腹中无货,只得乖乖地先出去了。

此时厅内还有十余人,唐笠、商行、花迎剑、钟离药皆在内,只有徐雄仍在一口一口地喝着茶,却始终说不出个名堂,但他那一本正经的模样,颇让人捧腹。

刀红青不耐烦地道:“徐兄,可识得此茶?”

徐雄眨着眼睛道:“我看这不是茶,是用花瓣泡成的,不然怎会这么香?”

刀红青忍着笑,道:“此为‘凤凰单丛’,富于天然花香,却是产于广东的名茶。徐兄既不识得,就请出吧!”

徐雄嘟囔道:“好好的茶,偏要起这一个莫名其妙的名字,不是故意为难人吗?‘

他凑到刀红青身边,嬉皮赖脸地道:“刀兄,你我交情非比一般,能不能网开一面?“

刀红青哼了一声,道:“徐兄,你我兄弟一场,余事皆好商量,只是今日关及家姊终身幸福,请恕小弟难徇私情。“

徐雄无法,虽然他胆大包天,却也不敢在“刀神”眼皮子底下闹事,只得极不情愿地出去了,一边还嚷嚷着:“自家兄弟,这点面子也不给,真可恨也……”

残茶撤掉,又是新一轮的茶。两轮过后,厅内已经只剩下李无为、杨大眼、薛青、花迎剑、钟离药寥寥数人。

花迎剑本不想赴此会,但想到自己势单力薄,要摆脱朱博,重振华山派绝非易事,若有洛阳刀家作后盾,一切难题就迎刃而解了。如此他才会丢下南宫荫,赴此“品茶大会”。朱博对他不大放心,所以派了薛有情来监视他。如今连过三关,不禁踌躇满志,心想:以我的地位、学识、相貌、武功、刀小姐若不看上我,还能看上谁?对于苦候他的南宫荫,此时已被他忘得一干二净。

刀红青道:“五位均是多学之士,在下佩服。如此一杯杯下去,恐怕也难不倒诸位。在下有个想法,不知当讲还是不当讲?”

众人皆道:“你是主人,规矩自然由你订。”

刀红青道:“在下再出五道茶,每道皆以纱笼遮盖,只闻其味而道出其名,先说者为胜,看谁所知最多便算夺魁,诸位意下如何?”

众人皆笑道:“刀府已出了几十道名茶,着属不易,也没有诺多的茶为我等品尝,何必强人所难!”大家都无异议。

刀红青喝道:“上茶!”

一名着鹅黄衫的丫鬟托着个盘进来,盘上有个小纱笼罩着茶杯。她将茶盘置于桌上,自行退下。

众人围了上来,仔细地闻着茶香,苦苦思索。

薛青抢先道:“此为‘莫于黄芽’,产于浙江天目山支脉的莫干山。”

刀红青点头表示赞许,他提起纱笼,只见茶叶黄嫩油润,茶色橙黄明亮,香气十分浓郁。众人齐声叹服,薛青却并无得色。

又有一名白衫丫鬟托盘而上,众人闻了一阵,并无人识得,只好一齐望向薛青。薛青道:“此茶香气清鲜,与众不同,当为‘白毫银针’,产于闽西。因芽长过寸,犹如细针,满披白毫,色如白银而得名。”

待提起纱笼,众人便知他所言非假。只见叶片根根竖起,犹如山间钟乳石,上下交错,颇为可观,实不负“满盏浮花乱”的美称。

众人见薛青连胜两场,颇为敬服,却不知他是何来路,当为贵族子弟无疑。

待一名青衫丫鬟托盘上前时,众人只觉香味浓郁,犹似兰花香,杨大眼脱口而出道:“此茶为‘太平猴魁’,产于安徽太平县。”

刀红青还未表态,薛青已抚起掌来,显然杨大眼说对了。

第四道茶是一名紫衫丫鬟端上来的。钟离药凑近闻了一阵,摇了摇头;花迎剑连猜几个名字,却都没有猜中。

李无为道:“此茶颇为稀有,色紫而形如笋,故名紫笋茶,产于浙江湖州顾渚山,历来皆为贡品。”

刀红青极不情愿地“嗯”了声。

一名着绿衫的丫鬟将最后一道茶献上,众人不免猜度一番。李无为本已猜得,但心里一动,没有讲出来。乘众人苦思冥想之际,他用“千里传音”问杨大眼:“可知道茶名?”杨大眼摇了摇头。李无为道:“此为‘青目云’,产于天目山。”杨大眼看了他一眼,犹豫了一下,将李无为的话复述了一遍。

刀红青没有立刻判其正误,而是呆呆地望着薛青,脸上神色颇为古怪。

薛青却拉了拉李无为,低声道:“李兄,我有几句话想问你。”

李无为依言随他来到花厅的一角。

薛青道:“你既然知道茶名,为何不说?”

李无为吃了一惊,道:“李某确实不知。”

薛青叹了口气,道:“李兄,你不用骗我,其实我一直注意着你。杨兄能说出茶名,全是赖你所助。”

李无为只好道:“薛兄见谅,李某实无意于此。”

薛青道:“别人争着想做‘刀神’的东床娇婿,你却对独占花魁的机会一点都不珍惜,这是为何?”

李无为道:“舍弟杨大眼,名门之后,极富才智,乃当世之豪杰,我希望他能够得到刀小姐的青睐。”

薛青低下了头,低声道:“原来你想成人之美……”

李无为见他脸上颇有悲伤之意,心里忽然涌起一阵冲动,脱口而出道:“其实我也很想一睹刀小姐的花容玉貌,只是李某已经有了……”

薛青一抬头,宝石般灵动的眼眸凝视着他,幽幽地道:“你已经有了意中人?”

李无为点了点头,想起燕自怜,他的心头又飘上了一片淡淡的愁云。

薛青一咬嘴唇,丢下一句话:“你既然有了意中人,便不应该再来赴这个会。”然后重回花厅而去。

李无为琢磨着他的话,竟是满含幽怨,一时间不禁痴了。

***

刀红青终于宣布了比试的结果:“五场比试,薛公子和杨大少各胜两场,不分伯仲。”他的话音里透露着极度的不满意,仿佛心爱的东西被人抢走了一般。

钟离药笑道:“他们两位既然战成平手,该如何是好?总不成一女嫁两夫吧!”

刀红青沉声道:“下面自有家姊考查,诸位可随刀某出去用茶。”

他皱着眉看了薛青一眼,拉着钟离药出去了。钟离药扫了眼桌上的茶,诡秘一笑,颇含深意。花迎剑是一派掌门,自重身份,也不能赖着不走,只好怏怏而退。李无为低声道:“二弟,诸事小心。”他朝薛青道别,薛青却把脸一扭,没有理他。李无为微微一笑,也没有在意,出去找展一笑了。

大厅里只剩下了杨大眼和薛青。五杯茶梅花般放置在桌面上,颜色各异,香气扑鼻。

***

李无为回到前院,却见人已散去大半。展一笑风风火火地跑来,道:“大哥,唐笠和长孙大虎打起来了。”

李无为皱眉道:“他们的人呢?”

展一笑道:“他们去城外决斗,很多人都跟着看热闹去了。”

李无为道:“他们怎么会打起来的?“

展一笑道:“我从花厅里出来,就看见唐鸿跟长孙大虎在咬耳朵,后来唐笠也出来了,长孙大虎就过来愤愤地斥责他,两人一语不合,便到城外去决胜负,以定唐鸿的归属。”

“又是唐鸿……”李无为不由沉思起来。

展一笑在一旁抓头挠耳,后来实在忍不住了,道:“大哥,‘神力王’和‘食肉公子’这一战,一定是一场惊心动魄的大战,我们也去看吧!”

李无为道:“你二哥还在里面,我放心不下,等他出来后我们一起去。”

展一笑急道:“等二哥出来,说不定这一战早就结束了,我岂不是开不了眼界、长不成见识了?”

李无为笑道:“瞧你这副猴急样!不如你先去,我们自会来找你。”

展一笑大喜,如飞而去。

李无为环视四周,沈轻裘、花迎剑、尖溪流、商行等熟面孔都已不见了,只有那紫衣人钟离药正在和一少年交头窃语,神情颇为自得。那少年一身黄衣,相貌平平,如乡下人一般,但钟离药却对他很是恭敬。

那少年有意无意瞟了李无为一眼,李无为顿时心里一凛,竟兴起一种奇妙的感觉。仿佛身临绝顶,寂寞无聊际,突然发现身后还有人相随——这份感觉非同寻常。李无为不由多看了他几眼,越来越觉得他普通的外表下,却隐藏着极度的不平凡。真正的聪明人,是不是都懂得如何伪装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