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成都(5)
作者:江枫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534

朱文羽微微笑笑,也不理他,和魏正行孙昌旭相让出了正堂。南宫灵三人也忙随行而去。

“木头,你怎么看?”朱文羽、南宫灵和唐韵三人在灯下看着卷宗,那一大叠卷宗满满摊了一桌子,朱文羽拿着一份卷宗一边看一边问南宫灵。

“和曲阜命案是同一伙人所为。”

“废话!”唐韵道,她坐在桌边,手中正一手拿着一块银牌对比着看来看去,这两块银牌,一块是朱文羽他们在曲阜命案现场发现的,另一块则是从卷宗中取出的,卷宗上说这块银牌也是捕快从张家灭门命案现场中发现的。

朱文羽和南宫灵相视一笑,这些日子以来相处,两人早已熟悉了唐韵的性格,最喜欢和朱文羽对着干,时不时冒出一两句阴不阴阳不阳的话,不过他俩都知道,那只是有点大小姐脾气,真正做事情的时候还是比较明事理听话的,就是口头上不让人而已,不去和她计较也就行了。

“既是如此,我们明日就去现场,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线索,看看黑狼帮这些人到底是些什么小丑。”朱文羽不理唐韵,自顾自地和南宫灵说话。

“是啊,若真是黑狼帮所为,那都是一些江湖人物,地方上的乡民自然看不出什么东西来,这成都府的捕快恐怕也难得看出些什么线索,还是得我们自己再去现场好好看看,看能不能发现一些什么线索。”

“是啊,那些乡民,那老孙头应该都审得差不多了,这个我们不在行,再审也审不出什么东西来,还不如去看看现场,再看看尸首,看能不能抓住黑狼帮的尾巴。”朱文羽赞同道。

“正是,明天我们就去丹棱看看。”南宫灵赞同道。

“我也要去!”唐韵在一旁叫道。

“你去干嘛?灭门命案啊,五十三口被害,血流成河啊,你不怕?明天我们去看尸首,一个个全是冤死的鬼魂,全找你呢,你不怕?”朱文羽故意逗她。

“哼,我……我就不怕,我就要去!你们能去我就能去,谁怕谁啊?”唐韵虽说知道肯定是血腥场面,心里扑扑乱跳,嘴上却不服输。

朱文羽和南宫灵对视一眼,哈哈大笑,笑得唐韵气鼓鼓地把银牌往桌上一放,转身回自己屋去了。

唐韵回到屋中,唐离正在整理睡床,唐韵气呼呼地一屁股坐在床上,唐离见状,问道:“又怎么了?小姐?”

“这个朱猴子,老气我!”

“好啦,小姐,一路上你都故意和朱公子为难,有事没事都说话挑他的刺,朱公子是个好人,你就别为难他了吧?”

“嘿,你个小蹄子,居然还帮他说话起来了?说,是不是看上他了?”唐韵瞪着唐离。

“小姐说什么呀?谁看上他了?”唐离大声叫屈。

“嘿嘿,你没看上那只猴子,你看上谁了?是不是那块木头?被我说中了吧?招不招?承不承认?”

“小姐别乱说,我一个丫环下人,人家南宫公子可是南宫世家的少年英雄,我哪敢高攀啊?小姐就会欺负我。”唐离慌乱地急忙分辨。

“看看看,脸红了不是?还不承认?南宫世家有什么了不起?我唐门也不是低门头儿,我们家唐离更是乖巧可爱的小家碧玉,看上那块木头还算他有福气了呢,怕什么?找天我就给你说媒,就找他这块烂木头,看他往哪儿跑?”唐韵越说越得意。

“小姐说什么呀?求求你了,别说了行不行?小离可不敢。”唐离被说得满脸通红。

“就说就说,谁叫你向着他欺负我的?”唐韵笑道。

“他?他是谁啊?谁是他啊?小姐?”唐离也狡黠地笑道。

“好啊,你还编派起我来了,看我不罚死你!”唐韵大羞,抢上去挠唐离的痒痒,唐离也回身来挠唐韵,两女倒在床上笑成一团。

第二日一早,那孙昌旭便骑马来到驿站,此时朱文羽几人正吃着点心,见孙昌旭一来,朱文羽笑道:“孙大人,这么早啊?”

“今日恩公去看现场,下官自须相陪。”

“孙大人,不要恩公恩公地叫,朱某年轻,听不惯也受不起啊,你就直接叫我文羽便好。”

“哪里,恩公对老朽确有救命之恩,这声恩公还是该叫的。只不过如果恩公不习惯,那老朽便称恩公朱大人也可,朱大人份属朝廷钦差,官职在老朽之上,叫声朱大人总不为过吧?名讳可万万不敢直呼。”孙昌旭笑道。

“那……那也由得孙大人了。孙大人高寿几何?”

“老朽五十有二了。”

“孙大人年事已高,还能骑马奔波,身子健朗得很哪。”

“朱大人过奖了,老朽出身行伍,早年也曾上过战场杀敌立功,骑马不在话下,只是如今老迈,身子骨早已大不如前,年岁不饶人啊,呵呵。”

“晚辈实是佩服得紧啊。”

“不敢不敢,朱大人年少有为,武功超群,实是前程无量,必有一番作为。老朽老矣,苟延残喘而已罢了。”

“那今日我等先到何处去?”

“命案现场离成都府往南还有三百余里,尸首也停放在当地县衙仵作房中,今日早早出发,明日黄昏可到丹棱县境,欲勘察现场和尸首只能待后日了。”

“哦,原来还须两日路程?我还以为就在成都府附近呢。那我们即刻动身?”

“恭候钦差大人之命。”

“孙大人又来了,都说了无需客套。孙大人请。”

“朱大人请!”

驿站差役闻言牵过马来,这马都已喂得饱饱的,精神奕奕,不断刨地吐气。朱文羽四人走出驿站,却见馆外早已有十余捕快模样的公人牵马静候。

众人翻身上马,数十匹马一阵风般驰上官道,向南而去。

三百余里路程对朱文羽等人来说并不算什么,快马的话一日也就到了,只是这次是和孙昌旭等人一路同行,孙昌旭是年过半百的老者,随行的捕快也都并非习武之人,虽说都打熬得好筋骨,却也不必太过耗费体力,反正又不是什么特别紧急的事,一行人不急不慢地朝着丹棱县境而行,一路上孙昌旭和朱文羽说笑不断,朱文羽发现这位孙昌旭大人虽说出身行伍,却也是饱读诗书,谈吐不凡。早年在军中效力,建大明王朝之后,曾参加科举,中得举人,实是个文武全才之人,只可叹年事渐高,只做到二品大员,若是再年轻一二十岁,便会是大明不可多得的鼎柱之臣。

这孙昌旭行伍时受常遇春管辖,与常遇春也甚相得。常遇春乃洪武皇帝朱元璋手下得力大将,臂长善射,勇力绝人,与徐达汤和等人齐名,论功封为鄂国公,朱文羽在宫中早听说过无数关于他的传奇之事,自言能将十万军横行天下,军中有“常十万”之称,可惜大明朝建立之后第二年,洪武二年便因病而逝,让朱元璋伤心不已。朱文羽隐约听说常遇春英年早死是因早年间受武林高手所伤,据说还和有个叫什么张无忌的人和一个叫什么明教的帮派很有关系,只不过听宫中太监私下议论说是朱元璋下令国中任何一人都不许再提和这相关的事,所以也只是只言片语的弄不明白,常遇春死得早,自己都还入宫,也从未见过此人。此时听到孙昌旭居然是常遇春的部属,兴致一起,忙追问此事,但一说到这个,孙昌旭便吱吱唔唔地闪烁其词,大约便是说此事他也不甚清楚,似乎是说皇上当年也是明教中人,那个叫张无忌的是明教教主,但后来不知所踪,继任教主杨逍也是个碌碌无为之徒,只是朱元璋是真龙天子下界,高举义旗,解散明教,统率中原百姓从蒙古人手中夺得江山,建立大明天朝。朱文羽听他说得不明不白,想再问却又不肯细说,只推说是位份低下不明内情,而且皇上也明令禁止民间议论此事,朱文羽心知这最后一点才是最关键的,不好逼他,也只得罢了。听那孙昌旭说,朝中大部将军原来都是明教中人,若是真想问清楚,那自然有大把的人可以打听,不怕不知道内情。不过说起来,朱文羽也只是好奇心起想弄个明白而已,并没有其他意思,这个张无忌就算以前是朱元璋的上司,但毕竟这个天下是朱元璋统兵打下来的,自然得由他来坐这个江山,顺理成章,别的人也说不出什么,就如那死了的郭子兴一般。

这边朱文羽兴致勃勃地和孙昌旭说起这些事,南宫灵在旁边也听得入神,后面唐韵唐离却并不在意他们说些什么,两个姑娘稍稍落在后头,也不知说些什么悄悄话,时不时听到她们互相打闹取笑的声音。

果然,到日落时分,一行人到达蒲江县境,朱文羽和孙昌旭商量之下,也并未去告知蒲江县令的消息,免得又是迎来送往官样文章的麻烦,只是扮作过往客商,寻一家客栈歇宿一晚,第二日又早早起程,再行得一日,黄昏时分,一行人终到了丹棱县镇,早有衙役前头告知丹棱县令莫多,莫多率衙役到镇外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