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拉维中将未置可否:“可是这种快艇一被俘获,立即自动销毁所有资料,你抓一艘回来又有什么意义呢?”
楚天寒道:“我采用能量切入方式抓住这艘快艇,接触之时立即消除磁场,吸尽能量,整个过程不到十分之一秒,资料应该还没有完全销毁。我已经将这艘快艇带来了,可以立即组织拆卸。”
哈拉维中将点了点头:“好吧,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你的理由是否成立。”
在维修机器人的帮助下,技术军官很快将侦察艇分解开来,首选拆除了燃料箱和蓄电设备,切断了各系统间的能量传输路线,再将主控制电脑的硬盘和芯片全部拆卸下来。二十多名技术人员花了差不多两个小时的时间,逐层清除了硬盘和芯片中预置的安全程序、保护程序、反击程序、自毁程序,终于将数据成功复制出来,不过遗憾的是,这里面的数据太少了,也许有一部分已经被销毁,只发现周边星际环境和一五二舰队的一些资料,几乎没有可用的信息。
不过工夫不负有心人,在对各独立系统硬盘芯片的分析过程中,官兵们取得了预期成效,他们从导航仪的芯片中分离出了一套大致完整的航线图。虽然这套航线图对一五二舰队的帮助不是很大,因为这只是一幅超空间航行定位图,只能适用于那些不怕损耗的无人侦察艇,但是从中也能大致推测出沿途重力场、磁力场异常区域和空间扭曲区域,印证现有的星域形势图,便可以作间断性的超空间航行,节约大量的航行时间,同时也大大降低了航行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这幅导航图的终点在奥斯华德星系群附近,这就说明那一带正是星际海盗们的藏身之地,一五二舰队终于找到了他们此行的目的地。
分析报告送上来了,哈拉维中将微笑着点了点头:“好好好,这对我们太重要了,看来你的理由已经成立。本来应该给你记一功的,不过你违背军令在先,现在就功过相抵吧。记住,下不为例!回去吧。”
楚天寒无精打采地应了一声,垂头丧气地转身离去,他本来存着立功希望的。
按照重新制定的导航图,一五二舰队采用短距离跳跃式超空间飞行的方法,迅速向奥斯华德星系群接近。
奥斯华德星系群由三六五个星系组成,是魔鬼星云区最大的可居住区域,其中四十五个星系存在生物迹象,三十六个星系有人类居住,被海盗和亡命之徒称为“星际天堂”。
银河历一一四年一二月二十八日一三时二十分,一五二舰队到达奥斯华德星系群外围的罗南贝斯星系,随即展开阵形,以战队为单位组成一○个战斗集群,北魔鬼星云区星际海盗扫荡战正式拉开帐幕。此时南部战区的帝国舰队还在小心翼翼地摸索前进。
一三时四十五分,侦测艇报告,第三、第四、第五行星有人类聚居区,第六行星发现永久性远程飞弹基地,第五、第六行星之间有一个小行星带,磁场异常,射线杂乱,不能确定是否有舰队埋伏。
康丝坦斯哈拉维中将虽然具有典型的好战派色彩,不过在这样复杂而陌生的环境中,他还是努力克制住自己内心的冲动,远离罗南贝斯星系一○○光秒之外,就下命舰队以标准战斗队形前进,他可不想把一世英名葬送在这些从来不曾正眼相看的乌合之众手中。
一三时五十五分,距离第六行星三光秒,海盗们的飞弹基地开始展开攻击,数千枚核子飞弹、光子鱼雷腾空而起,分三轮向一五二舰队的阵形前沿扑来。
这种小型防空火力网对付一些零散的海盗战舰也许能发挥比较大的作用,但是对于一支装备精良的正规舰队来说,声势就显得过于单薄了一些,突前的第三、第七两个战队轻而易举地化解了这些攻势,整个舰队的阵形甚至行进速度都没有受到多大影响。
显然海盗们也没有对这一波攻击抱太大的希望,整个基地上全是自动发射装置,一个人影也没有见到。等到第三波攻击过去之后,一五二舰队距离第六行星已经不足一光秒,只一轮饱和炮火攻击,第六行星飞弹基地的地面设施就成了一堆废铁。再加上几枚深层工事延时炸弹,这个所谓的永久性远程飞弹基地就永久性废弃了。
※※※
一四时二十分,一五二舰队逼近小行星带。
这是一个由数以百亿计的小行星、小行星碎片以及陨石组成的环状带,最大的小行星直径也不到三百公里。这种小行星带,古人们称为星际航行的“死亡空间”,有记载的空难事件就有一○○多起。不过对于现代飞船尤其是大型战舰来说,陨石甚至小行星的威胁早已不存在了,超强的磁力护罩和自动回避系统使飞船能够自由穿行于陨石区而安然无恙,超空间飞行和亚光速飞行也能轻易避开这种空域。不过这种空域,也正是伏击战的理想场所,海盗们很可能在此设下陷阱。如果绕过小行星带直奔其他行星,则可能陷入前后夹攻的险境,这是星际作战最忌讳的事情,哈拉维中将可不愿意冒如此大的风险。
于是距离小行星带一○光秒之外,一五二舰队就停止前进,摆开了阵式,侦测艇和舰载搜索系统满负荷运转,又派出三艘无人侦察艇进行近距离侦察。
小行星带的射线实在太乱了,一些陨石的金属含量又非常高,无人侦察艇进入小行星带,就像一叶小舟没入茫茫大海,瞬间就失去了踪影。技术军官将搜索系统调整到最大功率,也只能断断续续地捕捉到一点模糊影像。在这种情况下,谁也说不准什么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官兵们提高警惕,打开炮门,作好了迎接突发性战斗的准备。
无人侦察艇在小行星带转悠了一圈,没有发现海盗舰队的踪影。当然这并不是说一切就平安无事了,按照侦测艇、舰载搜索系统和无人侦察艇的工作原理,只能说明这一次侦测没有搜索到敌舰发出的雷达波、电磁波、红外线和生命迹象,也没有拍摄到战舰影像。也就是说,要么小行星带没有敌舰,要么敌舰处于潜伏状态。当然也有另一种几乎是理论上的可能性——敌舰处于临战状态,但是由于隐藏得很好,无人侦察艇没能发现。虽然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但是在这样复杂的空间条件下,谁也不敢肯定地说没有可能。
要顺利通过小行星带,针对不同情况需要制订不同的阵形方案。最理想的当然是没有敌舰埋伏。不过这种可能性不大,海盗们最擅长游击战术,不可能放弃如此得天独厚的空域条件。
如果敌人处于潜伏状态,那也并不可怕。所谓潜伏状态,就是关闭一切可能暴露自己的舰载设备,只保留使用微电系统的设备收集周边信息,战舰基本上处于休眠状态。这种战术能够有效地隐藏自己,便于出其不意打击对手,现代战争中有很多成功的战例。缺点就是不利于实施近距离的突然袭击,因为从潜伏状态进入临战状态至少需要三○秒钟时间,在自动化程度如此之高、瞬间打击能力如此之强的现代战争中,三○秒钟时间对手足以取得绝对性的优势,因此这种战术往往用于背后包抄。就目前形势而言,对方很有可能放任一五二舰队通过小行星带。待双方接战之时,再从背后赶来夹击。
最可怕的自然是第三种情况,敌舰利用小行星带中数以百万计的蕴藏磁铁矿的小行星和大陨石,成功躲过了侦察,等到一五二舰队穿越小行星带的时候,突然发起攻击,那么一五二舰队必将损失惨重。
对这一带空域的情况大家都不熟悉,对海盗的规模、装备和战术更是一无所知,哈拉维中将反复权衡,一时间难以作出决断。按照他一贯的作风,这条宽度不到二十万公里的小行星带,让战舰开足马力眨眼间就冲过去了,那些乌合之众也未必能把他们怎么样。可是临行之际星舰总司令肖波夫元帅的一番话又让他强行压下了这种冲动,“……这一战你没有补给,没有后援,也没有既定的作战方案,一切都要靠你自己,你必须谨慎,再谨慎……你带出去二百万官兵,还要将他们平安地带回来……”
不能冲动啊,这是在别人的地盘上。哈拉维中将镇定了一下情绪,转过头去征求作战参谋们的意见,甚至通过内部通信频道询问了楚天寒的看法。大多数人的看法是再详细侦察一下,楚天寒也是如此建议,就是拖延一两天也没什么大不了,反正敌人已经作好了准备。也有人提出将舰队分为三个战斗群,逐一穿越小行星带,这样就能做到首尾相应。这时却有人提出了一个最激进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