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李白的头发
作者:秦真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010

孔瓍之点头答应,李亨当即起身离席,向着四方高声喊道:“圣上有旨!”孔瓍之便当先离席下跪,高喊万岁,在场众人随即跟着下跪喊了起来。虽说孔瓍之可御前免跪,但他极少用到这个特权,毕竟皇上的面子还是得给足的。

李亨一番“奉天承运”,“公忠体国”,大段官词说完,便即让所有人免礼平身,他当先扶起孔瓍之。侍卫捧出礼盒,李亨解下系在脖子上西域透明胶丝,拿起丝上的黄金钥匙,细细地插入礼盒锁孔,左右深浅各自不同地旋动了九次,方才开启了礼盒,自盒中取出天子寿礼,恭恭敬敬地双手捧到孔瓍之身前。

那是一卷明黄绸布,其上丝绣巧夺天工,在场不少大官对其颇为收悉,已心头嘀咕道:“怎么皇上又把一卷圣旨交给孔师,刚刚不是宣过旨了吗,纵是颁秘旨也不该挑在此时此地呀,而且此卷圣旨又藏得这么好……”

孔瓍之早已收到消息,知道这礼物的贵重,双手稳稳地接过圣旨,缓缓解开丝绦。圣旨内的白绸一寸寸地投射进他眼中,大半张圣旨过后仍是一片雪白,直到最后一方鲜红夺目的玺印——果然是张空白的圣旨!

孔瓍之谨慎地捧着圣旨,不敢收回双手,躬身俯首,朗声说道:“此礼太重,臣不敢收。”

李亨大笑道:“孔师太谦了,您老人家为大唐社稷立下无数汗马功劳,父皇思虑良久,才将此空白圣旨赐予孔师,并赐口谕,‘只要文宣王或其子孙写下圣旨,朕亦不能驳回’,孔师,此乃父皇为报答孔师多年教导之恩与匡扶之义的一番至诚,请孔师万勿推托!”

除孔瓍之和柳诗梅外,所有人都被太子一番话吓了一跳。空白圣旨?写了连皇上都不能驳?这不神了吗,简直呼风唤雨无所不能了!纵是孔师功高盖世,这寿礼也实在太重了吧?皇上不是老糊涂了吧,纵然孔师精忠无双,但若是其子孙不肖,岂非大唐危矣!立时便有人将目光投向孔泰。但在场却无一人提出异议,毕竟朝堂之中风高浪急,如今又逢“三庶奇冤”,皇上此招说不定另有用意,有些激进派已经开始想象大唐第一权相被光明正大赐死从而大快天下人心的一幕了。

孔瓍之捧着圣旨静立一会儿,还是叹了口气,说道:“好吧。”便即收回圣旨,继续招呼大家饮宴。

不知是谁的意思,安排孔泰坐在李亨的旁边。李亨饮食之间悄悄地打量着这位未来的儒家魁首,越看越喜欢,这孩子既聪慧又真诚,全无纨袴之气,自己若非是在开元十八年,奚、契丹犯塞时,有幸领军出征,也无法有如今的风仪气度,想来,若这孩子将来能历练一番,必能像他爷爷一般,成为一代良辅。李亨高兴之下,放下手中银筷,转头对着孔泰,微笑说道:“师弟,孤久闻你诗词歌赋无一不精,当此良机,何不展示一番,让在场诸位贵客能开开眼呀。”

孔泰看这与杜甫同年的太子,竟称呼自己为师弟,如此盛意拳拳,本想一口答应他,可心念一转,便即看向爷爷。孔瓍之微笑着点点头,说道:“既然殿下垂青,泰儿,你就作诗……哦,老夫想起来了,今天有位朋友来了,殿下,不如就让他们一起作首诗吧,不知您意下如何?”

李亨说道:“好,孤也想看看是哪位才俊能得孔师青睐。”

孔瓍之便即转身向后望去,目光在人群中找了好一会,才朗声说道:“别藏了,快给我出来!”

众人便即齐齐向那边席间望去,好半晌后,远处席间一人缓缓站起,深深吸了一气,振袖挺胸,大步迈前,向主席走来。只见他年纪四十左右,高大壮实,一身藏青儒衫,腰配古剑,脸色黄褐,一头棕发屡屡卷曲披至肩膀,细看之下,其炯炯有神的眸子中竟有天蓝色的瞳孔。

待那男子走近,柳诗梅当先说道:“我说老头子喊谁呢,原来是你小子呀,怎么,嫌我老太婆给你梳的直发不好看?便要自己弄成一弯一弯的,不听话的孩子可不是好孩子。”

那男子想起数日前,一头秀发连着脑袋被冰火轮番折腾了大半天,硬是从卷变直,那种痛苦实在……他浑身爆出大片鸡皮疙瘩,飞快地拱手行礼问安道:“晚生李白,敬问老夫人万福金安,晚生的头发天生卷曲,数日间即变回原样,绝非晚生不顾老夫人的意思。”

柳诗梅可不理会这是什么场合,阴阳怪气地说道:“好你个小白……”

孔瓍之可不能让老妻在此胡闹下去,截住她下面的话说道:“殿下,这位是李白,文采不凡,不知殿下可曾听过?”

李亨也是深知这位祖奶奶不好惹,当即顺着孔瓍之的话说道:“哦,可是李客之子李太白?孤久闻你文采过人,连故相许圉师也对你青睐有加,将孙女许配与你,今日一见,果真一表人才,你这便与小王爷共赋一诗,让诸位大人品鉴品鉴。”李亨知道,只要给柳诗梅逮着一丝一毫说话的机会,今天可就不好收场了,只能下令让李白和孔泰马上开始,希望能转移柳诗梅的注意力。

李白心底一声欢呼,只要能使柳诗梅忘记自己的头发,让他干什么都行,何况是作诗呢?但他虽久闻小王爷神童之名,可毕竟素昧平生,便即问道:“小王爷,不如就来一首七言歌行,您意下如何?”

孔泰心里也颇为同情这位饱受奶奶迫害的可怜人,随即起身离座,拱手答应道:“可以,便请李先生先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