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神秘的余明浩(下)
作者:樱花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736

“啊?”平时听多了别人对自己画技的赞誉之声,可还从没有人如此表扬过他的外表人品,让余明浩惊讶之余不觉面红耳热起来,一时竟不知如何回答于若霏的问题。

“沉闷与忧郁不该属于年轻的你们,生活中的美好始终在你们的身边闪耀,很多时候我发现你的作品中透露着与你的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与练达,却少了该有的火热与激情,也许这也是你日前画艺止步不前的一个原因吧。”于若霏真如一个循循善诱的好老师耐心地分析着学生的不足,可她的话却并未收到预期的效果,反而让余明浩脸上鲜有的笑容迅速退却,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让人心酸的黯然。

“小于老师,谢谢你的好心。”余明浩淡淡地谢过于若霏,默默地走开了。

一阵清风拂过,余明浩只觉得脸上凉凉的,似乎有什么液体从他的眼睛里流了下来,眼前也是一片雾气氤氲,但他任它们在他的脸颊上肆意流淌着,并不想伸手去擦拭它们,更没有停下脚步,他不想让别人发现他的脆弱。有谁知道外表被诸多光环笼罩着的余明浩,内心是多么的孤寂失落。

从余明浩有记忆起,印象中的父亲是终日埋头画画,对家事不闻不问,所有的重担都落在了瘦弱的母亲一个人的肩上。在他5岁那年,哥哥大病一场花去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还欠下了一大笔债,可不称职的父亲还是深陷在他的水墨世界里,母亲终于不堪忍受家里的重负,向法院提出了离婚。但善良的母亲在签离婚协议的时候,考虑着父亲没有任何经济来源,将家里剩下的一切值钱东西都留给了父亲,她一人承下了所有的债务,选择孩子的时候也选了病得奄奄一息的哥哥。当母亲背着哥哥一步三回头地离开那个破落的家,余明浩嚎啕大哭着扑了上去,紧紧地抓着母亲的衣襟不放,哭喊着“妈妈不要走!不要扔下浩儿啊!带我一起走!”纵使痛得心如刀割,母亲还是狠下心扳开了他的小手,蹲下身,对他说“浩儿乖,你留下来陪着爸爸,爸爸不能没有你,妈妈总有天会回来接你的。”说完,母亲狠狠心一抹眼泪,紧了紧背着哥哥的腰带,头也不回地走了。母亲那红肿的双眼中满含的不舍与无奈,他至今记忆犹新,而那凄惨的分手一幕也已经深深地刻入了他的骨髓,一辈子都不会磨灭。

母亲离开后,余明浩和父亲一直过着艰苦的生活,他也比同年龄的孩子格外懂事,小小年纪就已经会分担繁重的家务。在他7岁那年,他父亲的画终于得到了中国画家协会的肯定,画价也由多年来的无人问津直线飞涨至天价,他们的生活也逐渐有了很好的改善。此后,他便成了父亲的精神支柱,父亲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他的身上,父亲期望能把他栽培成一个画坛奇才。在别的孩子开心地拉着父母的手去游乐园的时候,他得在父亲的威逼下挥毫学画,寒冬酷暑从未间断。大雪飘飞的严冬,即使他的手冻得开裂流血,他的父亲也只是扔给他一些冻裂霜,然后严厉地要求他不许间断。午夜梦回,有多少次余明浩在梦中哭醒,他多么想念母亲温暖的怀抱和哥哥爽朗的笑声,但这些回忆最终也只能在父亲的呵斥声中消磨殆尽。他的画技在父亲的指导与苛严要求下日益精进,在他14岁的时候就已经摘得了全国青少年绘画大赛的桂冠。鲜花与掌声从此伴他一路同行,但他也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本来对画画很感兴趣的他觉得自己成了画画的奴隶。有一段时间,过于压抑的他产生了厌世的心理,幸亏他的哥哥的出现才挽回了一场悲剧的发生。事后听哥哥说,原来母亲离开后,为了给哥哥治病和还债,终日超负荷劳作,终于积劳成疾含恨而终。而失去监护的哥哥开始混迹于街头巷尾整天游手好闲的小混混丛中,每天是饥一顿饱一顿。有一次和人争地盘的时候,凭着他不要命的狠劲获得了一个黑帮老大的青睐,将他收为义子才告别了流离失所的苦日子。父亲知道哥哥的情况之后,要求哥哥脱离黑社会,好好找一份正经工作,但哥哥对父亲的建议是嗤之以鼻,气得父亲勃然大怒当场和他断绝了父子关系。哥哥毫不留恋地就跨出了家门,但在临走之前,哥哥理智地一再嘱咐他,虽然他一直被父亲逼着苦画,但他确实是个画画的天才,母亲生前也一直念叨着这个,千万别浪费了。余明浩是听了哥哥的话,才重新拾起了画笔,虽然别人总是好奇他卓越的画艺是师承何处,但他总是淡而化之地转移话题,他更不会告诉别人他的父亲就是中国画家协会的副会长余翰阁。

回忆如放电影般一幕幕在余明浩的眼前呈现,但在苦痛之后,他的信念更坚定了,他一定要成为世界一流画家以慰母亲在天之灵。

于若霏看着余明浩落寞的背影,总觉得这个在众人眼中是个全才的学生的内心深处有着很多不为人知的伤痛,但出于对别人的隐私的尊重,即使是老师她也只能将追根究底的好奇心收拾起来。

一直等到八点,望眼欲穿的众人才盼来了篝火晚会开始的通知。但饿过头了的大家此时的激情已经没那么高涨了,要不是小于老师催促,很多人都不想去了。等大家拖拖拉拉地磨蹭到篝火营地,一听到振奋人心的音乐,看到身穿盛装正在载歌载舞的当地青年男女,更重要的是闻到诱人的美食香味,立刻生龙活虎了起来。徐胖子狂喊一声“乌拉!”两眼放光手舞足蹈地奔向了摆放食物的长桌,哪里还见萎靡不振的样子。

好客的当地人准备了好多美味的小吃,形形色色的各式糕点看得大家眼睛都花了,都不知道把手伸向哪里才好。小于老师指着那些一盘盘做工精美色形俱佳的美食向大家一一介绍,“色泽金黄的那盘是佛手酥,里馅儿用豆蓉桂花蜜调成,甜而不腻,轻轻咬一口你就能感觉到桂花的馥郁芳香;晶莹剔透的那盘叫贵妃冻,是将调好的藕粉里加入芷弱,再倒入特制的模具里,放入冰箱,等藕粉凝固成形即可取出,装盘。藕粉本身就可以清凉去火而且香甜润滑,冰镇之后口味更是独特;颜色翠绿的那盘叫碧海青天,其实是将用特殊调料浸渍过的老豆腐切成小块,包上荷叶,再上笼蒸制而成,如此便将豆腐的滑嫩和荷叶的清香合二为一了,而它那诱人的色泽更是让人爱不释手。据说当年乾隆皇帝游历至此,吃了这道小吃后是赞不绝口,当下便下旨将它列为贡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