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关河万里孤臣志
作者:寻香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74

太上皇李适和二皇李淮的寿诞庆典,如期举行。.net飞速更新这是李世民登基三年以来,操办的大规模的庆典盛事。其实按照他的习惯,本不该如此大费周章张扬浪费。但大唐历经数十年后重归一统,河北诸镇尽皆收复,节度使被废除,实在是值得普天同庆一番。借太上皇与二皇的寿诞举行一场庆典,其实是有深层的用意。

大唐国内自然是不必说。皇帝下了大赦天下的敕诏,举国同庆欢度节日。其他的邻邦属国也纷纷派来使者道贺。长安城里一时热闹非凡,迎来了数十年来罕见的盛况。

整整一天的时间里,李世民陪同着太上皇李适,在太极殿接受诸国使臣与文武臣工的道贺。数千庭席在麟德殿铺展开来,万人共餐。收受的礼品,也将太极殿礼品坊堆积满仓;献上的贺表章辞,也要堆积如山。

李适一整天都在呵呵的笑,嘴都要笑歪了。活了。

“不错。朕,也十分的内疚。”李世民说道,“北庭与安西离开大唐数十来。朝廷对他们不闻不问,任由他们自生自灭。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孤悬海外却未失臣节,誓死守卫着大唐的领土,始终铭记着自己仍是大唐的民。两相对比,朕实在是愧对于他们。”

“不仅仅是陛下。我们这些做臣地,也感到十分的内疚。”武元衡说道,“北庭与安西的同僚们,这些年来何尝在大唐领过一文钱的俸禄,何尝享受过一天的安乐日?我们在中原歌舞升平享受生活,他们却在西域蛮荒之地苦对冷月关河,望眼欲穿地等候着中原亲人的消息。他们死守臣节,誓死撼卫着大唐地领土。我们当中的许多人,却在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和权势利益争夺不休。相比之下,臣等实在汗颜。”

李世民认可的点了点头,停顿了片刻,说道:“伯苍。朕,打算重收复河西、陇右。打通大唐中原与西域的连接。你说,这可行吗?”

武元衡眉头紧锁,冥思了许久,摇了摇头:“难。”

“何以见得?”李世民追问。

武元衡说道:“要收复河西、陇右,问题很多。其一,大唐刚刚经历了一年的内战,消耗巨大。现在应该休养生息,不可轻易言战。这几年来,吐蕃没有经历重大战事,相信元气已然恢复。这时候开战,他们并不怕我们。从实力上讲,我们要取得胜利,就要付出十分惨重的代价。其二。大唐已经丧失对西域的控制权长达数十年之久。吐蕃、回鹘、大食和其他西域小国在那里的势力盘根错节,我大唐远征在外,将会困难重重。局势复杂,对我们是相当不利的。其三,请恕微臣说句不该说的话。陛下以为,花费如此巨大的代价,换取贫瘠而又荒凉的西域的控制权,划算吗?”

李世民长长的吁了一口气,说道:“你问得好。从利益上讲,这的确是很不划算。但从贞观起,大唐就一直矢志撼卫和争夺在西域的制霸权。你知道这其中有什么意义吗?”

“请陛下明示。”

李世民说道:“这其一,自然是为了昭显国威,打通贸易之路,传播我大唐的文明与辉煌。其二,主要是为了缓冲南面高原和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对中原带来的冲击力。这些年来,河陇地区的丧失,让大唐的国都直接面对吐蕃与回鹘的威胁,可以说是苦不堪言。这也是为什么,吐蕃拼尽了全力也要争夺河陇一带控制权的原因。北庭与安西尚在,那就证明我大唐在西域仍有人众基础。大唐重拾西域制霸权,是人心所向!”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