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章
作者:我只吃饭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991

十七

心洁是在一个礼拜后才从退稿的阴影中走出来的。整整一个礼拜,她吃不下睡不好,心里一直都在为这件事情困绕着。直到后来的一天,她在报纸上看到了一篇关于某著名作家的文章,上面说这位著名作家在出名前曾遭遇多次退稿,就连被称之为他散文中的精品的一篇文章也曾遭受到无数次的退稿,看完这篇报道后环绕心洁多日的阴翳终于散去了。也许投寄的这部作品不符合这家出版社的编辑口味,那么我就再换一家吧!这样一想,她又信心十足的把稿子又投寄了出去。

心洁的这部处*女作的投稿过程经历的是和她命运差不多的坎坷经历。第二次投稿的结果和上一次是完全相同的,唯一不同的是前一家出版社在一个月后就给心洁退了稿,而后一家则是音信全无。心洁在期盼中度过了难熬的三个月,在这三个月的前两个月里,她的心每天都有着希望,而在最后的一个月里,这种希望有所减弱,她有些清楚这次的投稿很可能又泡汤了,但是又不希望结果会是那样,所以她仍然坚定的等待着奇迹。直到最后一天的早晨心洁还希望奇迹会出现,她说不定会在门卫处看到写给自己的回信的。希望在她到门卫处的时候消失,心洁在仔细寻找了一通后拖着沉重的步子走回了车间。这一次的失败因为有了上一次做铺垫所以心洁并没有太大的难过,她在消沉一天后就很快调整了情绪。

在两次投稿都没有被采用后,心洁的失望和灰心是难免的。但也许就是因为她的幻想和信心,她在短时间的难过后便又开始投入了下一部作品的创作。心洁在第二部作品的创作过程中遇到了从来没有想过的麻烦,这个麻烦一部分是自己制造的,一部分则是电脑给她带来的。那天晚上,心洁如同许多晚上一样在下班后打开了电脑,在她还没有在屏幕上打下两百字后,她突然现鼠标不能移动了。然后在她敲打了半天后,不但没有看到鼠标有任何的改变,反而看见她的电脑屏幕变成了一片雪花。在雪花上有一则提示:Indos遇到问题需要关闭,如果选择立即结束有可能丢失你现在正在处理的资料,是否立即结束。从来没有遇到这种情况的心洁脸上开始冒冷汗,鼠标移动不了怎么能结束?她和陈忠束手无策的看着电脑,心洁在心里祷告,你快点好起来,求求你了!但无论她在心里怎么哀求,电脑的显示屏幕上始终是一片雪花和那一行提示。最后是心洁在电脑前等待了几个小时,哀求了无数遍都没有任何的改变,她后来切断了电源关闭了电脑。

心洁在第二天早上按照送货单上的地址给维修中心打了电话。对方回复说马上就上门来看看。维修人员也就是所谓的电脑工程师是在下午到心洁家的,为了等他来心洁还特意的请了半天的假。因为电脑买来只有一年,所以那个身材小小的维修人员一开始是把电脑当作是软件出了问题,所以他并没有怎么在意。不过当他在打开电脑也移动不了鼠标后他就开始考虑是显卡的问题,他说实在没有办法检查出是什么问题,说叫心洁把电脑送到他们的维修部放几天,说在他们那里可以通过仪器来检查电脑到底是什么问题。心洁依他所说把电脑送到了维修部。其实送的时候她并不放心,因为她听同事说如果家里的电器什么的坏了最好不要送到维修部去,说那里的人都特别的不是东西,他们会把你的电器里好的零件换成不好的。所以在维修人员提出把电脑送过去维修时,心洁是不同意的。不过当维修人员再一次表明说如果不送过去他们是一点办法都没有的时候她只好采纳他的意见。

维修中心是在一个礼拜后给心洁打电话的,他说,你过来拿电脑吧!心洁就去了,心洁去的时候还特意的问了他们到底是什么毛病,但维修人员却告诉她说没有毛病,说有可能是病毒感染,心洁说我又没有上网怎么会感染病毒?对方回答,不上网并不就表示你的电脑安全,也许是你的光盘和软盘携带病毒,心洁说我从没有放光盘到里面,而且我还装了随机附送的杀毒软件。对方含糊着说,总之是病毒方面的毛病。就这样心洁带着电脑回到了家。

电脑被心洁带回家没几天,同样的情况又开始重演了。心洁这次又拨了维修中心的电话,对方还是要求她把电脑送到维修部。这次,没有办法的心洁只好照办。同样在电脑送过去的一个礼拜后维修中心又叫心洁去拿,但等心洁把电脑取回来没用上几天,电脑又出现了相同的毛病,这一次非常生气的心洁把电话打到了位于北京的电脑维修的总公司。对方在电话里问了心洁几个问题,当得知就连在打字的时候电脑也会突然死机后,对方就叫心洁再次把电脑送到维修中心,让他们把电脑寄回北京修理。心洁这次犯了个很严重的错误。在送电脑的时候维修人员叫她把里面的资料备份,于是心洁就按照书上所说把作品拷到了软盘上,不过因为当时拷贝很匆忙,还有就是她其实自己也并不是很清楚,所以就没有选择在文档里选中文件,而是把一个快捷方式给送到了软盘里,而当时因为时间很赶,她记得自己当时是给车间主任请了半小时的假从车间急急忙忙的赶回家存盘的。所以当时的她并没有来得及看清楚文件的大小。这给心洁造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错误。

电脑是一个月以后从北京送回来的,这次电脑再没有出现任何毛病,但带给心洁的苦恼却比没有坏的时候还要糟糕。那天,当电脑送回来的那天晚上她打开电脑准备开始打字时,却现自己辛辛苦苦写下来的九万字的作品竟然变成了一个快捷方式,也就是只有一个名字的东西。这个现让心洁一下子傻了,要她把已经丢失的东西从头写不等于要她的命吗?就算她能重头写又怎么能写出当时的感觉。所以当心洁在懊悔中重新开始写这部不小心丢失的作品却怎么也找不出当初的感觉,所以她的第二部长篇虽然后来也完稿了,但无论是在描写和情节上来看都无法和之前的相比。但它毕竟是完稿了,心洁这次吸取了教训,她在投稿时不在选择出版社,而是选择了一家文化公司。她选择文化公司的原因是文化公司在采稿方面的时间比出版社要快得多,而且它承诺稿件未采用一律退还。当然这些都是心洁在杂志的广告上看来的,实际的情况她并不清楚。

稿件寄出十五天后,心洁收到了文化公司的回音。她的稿件被采用了,但当心洁认真地看完它给心洁的通知后,心洁的兴奋转眼就被失望所取代。文化公司给心洁的通知上写明,要心洁包销一千册,这样一来心洁就必须承担一千册书的印刷,托运,出版管理等费用共一万零九百。这一万多块钱对许多有钱的人来说不算什么,顶多就是花钱买个高兴,但心洁不同。一开始她以为自己看错了或者是文化公司搞错了。在她揉揉眼睛看过仔细后,她按通知上的联系方式给文化公司打了个电话,她问对方这包销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准备把她的书印刷多少册。对方在电话里慢声细语的给心洁讲了好一会后心洁终于明白了。其实对方根本就只打算给她出一千册书,而且这一千册书最后的所以费用还要她自己出。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东西还要自己买。这不就等于她自己写书自己买吗?既然这样她干吗还要去求文化公司,干脆自己去印刷好了。

在这个文学越来越商业化的年代里,想要在文坛上站稳脚跟是何等的困难。心洁认为只要自己的作品写得够水准,那么是不会被拒绝的。但事实和她的想象却是完全两样的,随着一篇篇文稿的石沉大海让心洁陷如了苦恼中。她虽然没有值得炫耀的学历和身份,但写出来的东西并不比任何一家杂志社出版的作品差,而且就算是有部分名家的作品在心洁看来也不过如此,那么是什么让心洁的作品屡投屡不中呢?心洁当时想不明白,在出名后仍然想不明白。她不明白为什么同样的作品在出名前和出名后受到的待遇竟然是如此的不同,是编辑们的眼睛有问题还是读者们的眼睛有问题。这个问题恐怕不是心洁想不明白,而是许多和她有过相同经历的作家都想不明白。其实这个问题从古到今都没有人想得明白,要是这个问题能想得明白,就不会有那么多在生前没有人去注意,而在死后自己的作品却身价百倍的可怜人了。

真正让心洁生气的是有一天她到新华书店去买书。那天她随手翻了翻摆在显目位置的几本畅销书,想从他们的身上吸取点经验。有一句话不是说什么取长补短来着吗?这一翻下来,心洁的眼睛瞪大了,心跳也变得剧烈起来,严格地说是肺都要气炸了。书的内容是毫无例外的老掉牙的故事,而且在写作技巧和手法上也没有什么高明之处,不但如此有一本据说是获得千万点击率的畅销书里的内容竟然都是一些关于**的描写。这些描写是如此的恶心和做作,看得心洁想吐。心洁不是一个很传统的人,她也不否定有关**的描写就是**,但这种东西竟然成为畅销书她实在想不明白。最让她生气的是竟然有一位编辑为自己的妹妹出书写的序言,如果推荐的作品哪怕有一丁点的好心洁也不至于生气,可是她在书上除了只看到一些很奇怪的据说是时下很流行的术语,就是一些错别字和语法上的问题。怒火让心洁从书店回来就一直的气愤填膺。最后实在忍不下去的她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写了一篇评论时下文坛风气的文章,心洁的这篇文章言词犀利,从许多方面细数了当代文坛的种种不是,不过心洁完成它后并没有想到要把它投寄出去,她只是在泄自己的不满,泄完后,感觉心情轻松了些,就把它放在了软盘里。这篇文章直到后来她成名以后才被刊印出来,许多有过切身经历的人看到它像是看见了自己的经历,自然就产生了共鸣,而没有切身经历的人阅读它后除了吃惊就剩下愤怒,所以毫无疑问,它在问世后引起的轰动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