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私自驾车
作者:王濛峂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61

第二十六章私自驾车

李佳星这小子不但篮球玩得好,排球也可以,这么说吧,凡是球类的活动总能看到他的身影。

连队当时没有排球场,只有营部有一个,平时连晚饭后想玩排球,大家就围成一个圈托来脱去的,基本上不扣球,也没有扣球的高手。

李佳星玩球表现的比较高傲,爱表现自己不说,如果球到了他所占位置别人接了当时就一脸的不悦,如果赶上球没接着或者碰到手上打飞了,他是只嘲笑不捡球,不管抢球的是新兵还是老兵。

很多时候老兵丢了球,新兵是积极抢着捡球的,李佳星从来不这样做,他的身体了里流淌着傲慢不咎血液,低调做事从来与他无缘。

很多老兵对李佳星的评价不怎么的,说他是刁兵一个。

按照常规,新兵在老兵面前应该表现的规规矩矩,即使这样老兵照样直言不讳的喊你新兵蛋子,你也没有脾气。

这就像媳妇熬婆婆一个道理,那个老兵都是从新兵蛋子过来的。

但到李佳星这里理就行不通了,在老兵面前没有一点胆怯心理,好像天生的就应该和老兵平起平坐。

这样的兵似乎在老兵掌管天下的环境里没有生存的余地,实际上未必。

小鸡不撒尿各有各的道,李佳星比小鸡道道多的多。

实际上李佳星内心不是不尊重老兵,是他骨子里的那股血性让他傲慢不咎,他灵活的头脑带给他的灵活处事弥补了他不少的缺点。

他对连队掌握点权利或者威望较高的人会使出浑身解数巴结,行尽拍马捋须之能事。

好钢用在刀刃上,要比那些不动脑子只会学雷锋帮着老兵洗衣服打水的兵强得多。即使工作生活上出现点纰漏瑕疵,他照样能不费吹灰之力摆平。

但也有摆不平的时候,李佳星就遇上了。

那天傍晚连队院里停着一辆解放牌汽车,是司机刘邦从车库开过来的。

刘邦是司机班的班长,四川人,个子高高的,说话脸上总带着笑容,就是一口的四川话太浓,直到专业也没有学会几句普通话。

他当兵的当年就赶上了越南自卫反击战,从前线回来后转成了志愿兵,虽然肚子里没有多少墨水,但人老实能干,表率作用强,很得战友的爱戴。

他平时穿着四个兜的上衣,脚凳铮亮的皮鞋,让贵子好生羡慕。

李佳星平日里和刘邦来往不错,家里邮来的香烟也舍得整条的送给刘邦抽,有事没事的一口一个班长长班长短的叫着,刘邦心里乐滋滋的,殊不知李佳星是在加强感情培养,看得着刘邦有用的着的地方。

刘邦刚下车,李佳星就跑了过来,笑容面满的对刘邦喊道:“刘班长出车啊?辛苦了!”

“呃,我待会儿出去拉大米。”刘邦随口答应着朝宿舍走去。

刘邦回宿舍是想取一副手套,手套放在了床头柜里,刚才走的匆忙忘记戴了。

李佳星看到刘邦回宿舍了,驾驶室的门敞开着,一种想试试的强烈**迫使他进了驾驶室。

车没有熄火,好奇心的驱使,李佳星松开手刹,挂上了档,他本想往前开的,可惜挂错了档位,毕竟只是观察别人开车,自己没有学过。

但他踩下油门的瞬间,汽车猛地朝后倒去,手忙脚乱的他没有了章程,后车板撞上了双杠架,双杠架当时变了形,侧挡板的木头劈啦掉下一块。

刘邦见此情景,一个箭步窜上去,几乎开车门的同时侧着身子一脚揣在李佳星的脚面上,刹车熄火。

李佳星吓了一身的冷汗,从驾驶室下来后耷拉着头就像霜打的茄子似的,失去了往日的傲慢神态。

听到撞车声响后,连队的战友围了一群,大眼瞪小眼,惊愕的眼神中带有对李佳星的嘲笑。

刘邦失去了往日的和蔼面孔,对着李佳星就是一顿的臭骂:“妈个蛋的,什么东西,谁叫你上车的?”事态导致刘邦说话粗口,往日的情分早已抛在脑后,顾及不得。

任凭刘邦怎么气愤,怎么谩骂李佳星只能竖着耳朵听着,一切都没有挽回的余地,事实终归摆在面前。

李佳星感觉到心里像一块石头堵着那样难受,今天咋了?手忙脚乱的,以前也开过车啊?怎么今天这么倒霉?错就错在挂错了档位,要不汽车也不会往后跑。

李佳星后悔自己不该多手多脚,不该给刘班长添乱子,越想越后悔,越想越觉得自己做的过了头,攥着拳头朝自己的投上砸去。

要说人倒霉的时候,喝凉水都塞牙,有可能你很长时间方方面面都很顺利,即使有点问题也能弥补,不会影响到大局,而今天生的事情实在出乎李佳星的预料之外,晚上躺在床上,回忆白天生的一幕,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撞车事件引起连队领导的高度重视,第二天召开了全连会议,刘邦,李佳星分别做了深刻的检讨。

连队对刘邦的处理意见是警告处分,原因是没有熄火和锁车门。

对李佳星的处分要比刘邦严重的多,严重警告。原因是没有遵守部队的纪律,私自开车。

撞车事件生后,的的确确触动了李佳星的灵魂,好长一段时间李佳星做事特别谨慎,恐怕万一有不幸之事再次降临。

会上做检查除了李佳星和刘邦外,还有一个人,郭振军。

郭振军同样受到警告处分,原因与撞车挂不上钩。

郭振军是刘邦手下的兵,也是一名老司机,只是比刘邦完入伍几年。

郭振军新兵连时期表现相当不错,当上司机那阵子也可以,之后就一年不如一年,这兵当得水裆尿裤的。

现在他的想法就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反正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国家管吃管住管穿,谁爱积极谁积极,谁爱做事谁做事,于己无关,高高挂起,大错不犯,小错不断,爱咋咋的。

自从郭振军有了这种不思上进的思想以后,做事再不那么认真,一天到晚不是各连队串老乡就是待在临时家属房。

造成郭振军不求上进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几年前多次申请入党没有比批准,开始连队指导员多次做其思想工作,让他不要泄气,再接再厉,党组织不会埋没和选错党的骨干力量的。

郭振军当时听得心里热乎乎的,觉得自己做的还不够,达不到入党要求,还需要继续努力,接受党组织的考验。

可后来郭振军现了一个让自己捉摸不透的问题,也是很多战友议论比较多的问题。

宋健那小子竟然入党了,这并不算奇怪。

奇怪的是郭振军亲眼看到宋健在一个夜晚把他爸爸给他带来的两瓶茅台酒送给了连队指导员。

求票票,元旦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