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拜相(2/2)
作者:庚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112

第559章拜相

“郭奉孝,知道在做什么?”

荀彧面色通红,冲进房间之后,朝着郭嘉愤怒的咆哮起来。

一直以来,荀彧都给人一种温文儒雅的印象。不管遇到什么事情,哪怕当初曹操打徐州时,吕布差点抄了曹操的老家。时留守于濮阳的荀彧,面对敌兵强势,也是一副风轻云淡模样。

可是今天,他真的怒了。

郭嘉正捧着一卷书,津津有味的阅。

荀彧冲进来,朝着他愤怒咆哮,让郭嘉禁不住一怔。

“文若,这是怎么了?”

“怎么了?”荀彧强压着怒火,指着郭嘉吼道:“今日凉州刺史曹汲、冀州刺史程昱、兖州刺史满宠、豫州刺史贾诩,还有河南尹夏侯渊、京兆尹曹洪,河东太守曹仁,渤海太守张辽,十数人联名上奏,请置丞相府,开设十三曹。郭奉孝,可别告诉我此事和没有关系。”

郭嘉,笑了。

“固然和我有关,此事是我一手推动。”

“奉孝,想要干什么?”

“不干什么,只是重置丞相,开设十三曹罢了。

今陛下不问政务,需有能臣辅佐。我也知道,重置丞相府于情理不合。究竟结果从绥和元年,成皇帝置三公辅政以来,而今已二百一十四年。可文若当清楚,本朝开国时,便有丞相之职。更有萧何、曹参、陈平等名相迭出,数次挽朝堂于危难之中。这也明,丞相一职关系重年夜,不成以不置。而今天下年夜乱,诸侯林立。荆州刘表,汉中张鲁,巴蜀刘璋,江东孙权,皆乱臣贼子。这些人治下已久,非陛下可以应对。而唯一能治其人者,非司空莫属。如今重置丞相,正是为将来能横扫,为汉室中兴想。文若何故恼怒?”

“郭奉孝,休要诳我。”

荀彧年夜怒,指着郭嘉的鼻子道:“以我看,才是那乱臣贼子。”

郭嘉,却丝毫不在意,反而悠悠然坐下。

“我是乱臣贼子?

文若,这话的可真是有趣。人常言,食君之禄,忠君之事。我乃司空军事祭酒,所效命者乃司空耳。我所做的每一件事情,皆可谓是为司空着想,这乱臣贼子,又从何谈起呢?”

“……”

比辩才,荀彧不是郭嘉的敌手。

他怒视着郭嘉,片刻不出话来。

而郭嘉呢,依旧悠然而坐。只是那双明亮的眸子里,却透出一丝冷意……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成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友学所唱之词,却总是让人感触颇深。文若,我知心思,但我也望能看得清楚,今日之汉室,已非昔时之汉室。今日之朝廷,已非昔时之朝廷。

之前我与友学闲聊时,他曾对我:人这一生,其实就是不竭的选择。

我那时倒不在意,不过细想,却颇有事理。有的时候,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为自己,为家人,为苍生做一选择。若总是想左右摇摆,不但没有好处,反而落得个两面都不是人。

文若,的心思我理解。

但我的决意,也应该明白……

重置丞相,非我之谋,乃天下人之意。若天下人不肯,我即便推动,也无法改变这个结果。而我,只是与他们提了一句。可结果……文若,事到如今,难道还想再继续留守中间吗?”

郭嘉的目光灼灼,凝视着荀彧。

刹那间,荀彧的气势随之一落,颓然坐在椅子上。

郭嘉的意思,已很是明显。

这丞相府,开也得开,不开也得开……并且坐在丞相这个位子上的人,也只可能是曹操。

丞相府一旦重设,则曹操可集天下之权。

而汉帝刘协,也将因此而完全酿成一个傀儡,休想再有复起之日。除非有朝一日,曹操愿意将朝政还给刘协。可曹操真的会如此吗?设身处地,若是荀彧坐在曹操那个位子上,绝不会还政于汉帝。不还政,又集生杀年夜权于一身。那时候的曹操,会愿意甘做一个定远侯吗?

未来是什么样子,荀彧可以想象。

他必须认可,如果曹操成为丞相,对天下而言,有莫年夜好处。

至少他不会再有衿肘,可以独断朝纲。但相对的,一旦重开丞相府,汉室的日子也就不多了。

荀彧,自幼立下志愿,希望能做一个名臣。

但他也知道,而今之天下年夜势,也许只有曹操可以统一天下。

他一方面希望曹操能统一天下,另一方面又希望延续汉室的气运。也正是这种极为矛盾的思想,让他始终无法下定决心,做出一个最终的选择。郭嘉,等于在他面前,撕破了他最后的幻想。

哪怕是曹操不肯意,郭嘉他们也绝对不会同意,有朝一日还政朝堂。

到那时候……

荀彧突感疲惫万分,抬起头来,向郭嘉看去。

这位往日里极为熟悉的同窗好友,此时在荀彧眼中,却变得是格外陌生。那瘦削的面颊,透着一丝冷意。荀彧知道,郭嘉既然这么做,一定是有掌控。重置丞相,非他荀文若可以阻拦。

良久之后,荀彧突然一声长叹。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成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文若,要去哪儿?”

“我去面见司空。”

“……”

“别担忧,我不是劝阻司空,只是……我突感疲惫,想向司空告假些时日,好好考虑一番。”

“文若,幽州之战开启在即,岂能……”

荀彧脚下一顿,回过身,扭头看着郭嘉,片刻后惨笑一声,“奉孝,安心。

幽州之战开启之时,我一定会回来。只是现在……只得暂时麻烦和公仁,万望勿怪……”

完,荀彧走出了房间。

郭嘉呆立片刻之后,突然跑了出来。

他想要追上荀彧,可是走了几步,又停下来。

这种事,不是他可以辅佐。荀彧那纠结的心思,只有他自己能够解开,而非是旁人可以辅佐。

“夫君,文若他……”

郭夫人悄然来到了郭嘉的身后,轻声问道。

片刻,郭嘉叹了口气,“安心吧,以文若之才干,必能想清楚这其中的事理。”

“可是,万一他想欠亨呢?”

“若他想不明白……”

郭嘉咬着嘴唇,转过身,将郭夫人拢在怀中,却没有再下去。

但郭夫人,却陡然感到了一丝寒意。

如果荀彧到最后也无法想明白,迎接他的,就只有……曹操哪怕是对他再倚重,也不会愿意容忍一个左右摇摆的谋臣,并且是他最为信任的谋臣。同样,朝廷那边,同样会对他心怀恶念。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荀彧的命运可想而知。希望得,如郭嘉所言,他能想明白。

可有的时候,越是伶俐的人,就越容易钻牛角尖。

郭夫人也了解荀彧,禁不住对他的未来,感到了几分忧虑。

++++++++++++++++++++++++++++++++++++++++++++++++++++++

建安十一年十二月,以冀州刺史程昱、兖州刺史满宠、豫州刺史贾诩、扬州刺史孔融等四州刺史为首,连带各郡太守共三十七人,向朝廷上书,请求重置丞相府,总揽年夜政务。

汉帝一开始,以缄默来应对。

但三日后,又加上了凉州刺史曹汲,以及徐州刺史徐璆等三州刺史,郡太守十七人,再次向朝廷上书,恳请重置丞相府。

如此一来,七州刺史联名上书,外加年夜年夜各地太守,近六十人,所产生的效果,令朝堂感到了莫名的惶恐。汉室老臣纷繁暗示否决,上书不成以重置丞相府,这是祖宗法度,不成以拔除。但随即便被人以汉初便有丞相,成皇帝罢丞相,其实也是违背了祖宗法度。

一时间,双方争执不休,乱成了一团。

可无论是作为曹魏方的首脑曹操,还是汉室一脉的领袖刘光,都暗示了缄默。

十二月十七日,以京兆尹曹洪、河南尹夏侯渊、卫将军夏侯惇等为代表的一干军方人物站出来,暗示支持七州刺史的主张,重置丞相。这军方代表一出面,所产生的效果,自然不一样。

那些先前否决最为激烈的汉室老臣,马上偃旗息鼓。

有道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不清。

他们可以和程昱那些人争辩,了不起就是互相指责。可如果军方代表站出来,那可就不但仅是动口那么简单的事情。这时候,年夜司农,临沂侯刘光站了出来。出人意表的是,他竟然赞同重置丞相。

汉室老臣对此,也无可奈何。

刘光之所以赞同,不是他心向曹操,而是因为他根本无法与曹操抗衡。

如果坚持下去,弄欠好就会出人命……

而今汉室忠臣越来越少,死一个,对朝廷而言,都是巨年夜的损失。曹操损失的起,可汉帝却损失不起。

数日后,汉帝下诏,重置丞相,拜曹操为汉相,在司空府的基础上,开设十三曹。

曹操上书请辞,暗示不肯接受诏令。第二天,汉帝再次下诏,任命曹操为丞相。可曹操,依旧上书请辞。

不是曹操不肯意做,这算是规矩。

三请三辞,一方面可以表示出,曹操的虚怀若谷,另一方面也可以表示出汉帝的求贤若渴。

对此,汉帝也知道。

不管他是不是心甘情愿,这第三道诏书,还是依照规矩发出。

于建安十二年正月初一,也就是十日之后,改毓秀台为拜相台,祭告祖先,任曹操为丞相。

这就是正式的拜相。

只有经过了这道法度,曹操才算是真正的丞相。

第三道诏书发出后,曹操没有再推辞,而是顺水推舟的,承诺下来……

十二月二十四日,荀彧返回许都。依旧为尚书处尚书令,看上去,好像并没有什么否决之意。

一如早先那般,为幽州之战而做准备。

待曹操拜相之后,幽州之战也将随之拉开序幕。

而此时,吕氏汉国使团一行,也在吕汉港口登岸。那港口,名福岛,至于是什么意义,也只有他们自己明白。

吕蓝下了船,回身向年夜海眺望。

也不知道,阿福此时,是否已抵达南阳郡了呢?

+++++++++++++++++++++++++++++++++++++++++++++++++++++++

阿嚏!

曹朋跨坐在狮虎兽身上,猛然打了一个喷嚏。

他揉了揉鼻子,忍不住破口年夜骂道:“这该死的鬼天气……都快开春了,怎么突然下雪了呢?”

也难怪曹朋如此恼火,此行还真是有些不太顺畅。

在十二月初一离开荥阳之后,就遇到了一场罕见的年夜雪。无奈之下,在新郑停留了三日,总算是等雪停了,才又上路。不成想刚过了长社,又是一场年夜雪。并且雪势很年夜,直接把道路。曹朋无奈之下,在颖阴和杜畿卢毓等人汇合之后,又在颖阴停留了两日,才又上路。

颖阴两日,对曹朋而言,绝对是一场灾难。

颍川书院,有木有!

那里是豫州,甚至是整个中原,培养书人的摇篮,圣地……

一座县城里,聚集了现今名士年夜儒。更不要世家林立,单只是造访,就让曹朋吐血。

造访了钟家,不造访陈家?

好吗,看不起我……

可如果一家家的造访,又着实受不了。

一个颖阴,有年夜年夜十几个豪族,如果一一造访,没四五天,休想结束。最后还是钟繇老头出了个主意,以钟氏、陈氏、荀氏、韩氏四家出面,邀请颍川各家家主聚会,一并见面。

那一场酒宴,可着实无趣到极点。

与这帮老年夜人们的交往,实在是令曹朋感到乏味。

不过有趣的是,曹朋这次来到颖阴,正赶上了钟繇纳妾。

钟繇的妻子姓孙,也是颍川世族子弟。生有一子,名叫钟毓,年方八岁。而钟繇呢,已经五十五岁了,膝下止此一子。也许是感觉人丁不旺,对不起自己这钟氏家主的身份,所以钟繇便又纳了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妾室。这妾室姓贾,姿容不俗,不过确是降生在扬州江左。

孙氏是个极好妒的女子,嘴上虽不什么,可是脸色其实不是太好看。

曹朋回到住处后,提起此事,禁不住感慨自己的运气好。黄月英夏侯真,都不是那种善妒的女子,容忍他有三个妾室不,还接纳了吕蓝的存在。这也让曹朋,感慨上天对他的照顾。

只是,曹朋却没有想到,随后产生的事情,让他感到苦笑不得……

——————————————————————

猜猜看,是什么事?

和钟繇有关哦!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