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了几分钟,又有一个戴眼镜的男生,被门卫拦了下来。
郭凡他们这是第一次报道,还像学生时代一样,八点钟没到就到了,想着早一点到单位,给领导留下好印象。可没想到,连门都进不去。
几个人都是前来报道的大学生,彼此就有些亲近感,大家相互通报了各自姓名。
后来的那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子名叫陈蕊,和郭凡同是毕业于西平大学,不过她是文学系的,两人从未照面,彼此知道对方是校友,还略有些他乡遇故知的惊喜。
戴眼镜的男生,叫做姜凯。
他毕业于西平政法大,学的是法律。小伙子白白净净,戴着一副瓶底厚的眼睛,木木讷讷,半天说不出一句囫囵话,一看就是个只知道读书的书呆子。
陈蕊似乎很看不起他这个样子,几乎都不跟他说话,倒是郭凡活了两世,知道为人处事需得与人为善的道理,在交谈的时候,不时征询姜凯的意见,尽管对方说话吭吭巴巴,词不达意,还是很认真地倾听。
四个人聊了没一会儿,门卫突然接到了一个电话,放下电话,他的态度来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忽然同意几个人先进去,再不强行要求有人出来接了。
几个人很是高兴,不用在门口罚站,朝着门卫指的小楼走了过去。
郭凡走在后面,看门卫放过他们,又尽职尽责地阻拦外来人员,再看看前面三个兴高采烈的同伴,若有所思。
三个人里面,应该有一人,是某个领导的孩子。
否则,不能解释,门卫的态度,为何会前倨后恭。打电话来的人,应该是进门的时候,认出了那位领导的孩子。能够一通电话,就让门卫立马放行,那人的职位应该不会低,而能让他打电话关照的那位领导,应该比他的位置更高!
想不到,我们中间,还混着一位**。
嗨!
我在瞎琢摩什么啊,我又不是真来混官场的,我们中间有没有**,管我什么事!真是闲吃罗卜淡操心!
郭凡心中一阵好笑。
这就是有过两世人生经历的后遗症!重生之人,心思比其他人更重,见到有违常理的事,就会忍不住想要从中发掘真相,然后与自己记忆相印证,希望能从中找到他人未发现的“原钻”,从中渔利。
这也是一种真相综合症吧。
郭凡他们报道的人事科,在西侧办公楼二楼。走过的各个办公室,都敞着门,正在打扫清洁、打开水、泡茶。
人事科一共有两个办公室,分别挂着“人事科”、“科长”的牌子。
挂着人事科牌子的,是一个大办公室,两两相对,摆着六张办公桌。两个年轻科员在打扫卫生、擦桌子,还有一人在整理报章杂志。
一个四十出头的中年人,坐在靠里的办公桌前,面前摆着一个茶杯,正在看报。
“您好,我们是前来报道的大学生。”陈蕊见门开着,没有敲门就走了进去。好在,她没有莽撞地直接进科长办公室。
郭凡他们也只好跟了进去。
谁知道对方并没有不悦,那个正在看报的中年人,见到他们,立刻放下报纸,热情地招呼:“啊!就是你们啊!欢迎欢迎,请把你们的报道通知书给我看一下。”
郭凡等人,纷纷掏出报道通知书,和身份证一起,递了过去。
中年人在四个人的通知书上划拉了一下,抽出一份:“姜凯!”他抬起头,认真地看了一眼,笑容满面地伸出手。
姜凯手忙脚乱,伸出手。
原来是他!
郭凡眼睛一亮,再次仔细地打量了姜凯一番,在心中牢牢地记住了他的相貌。
他眼角余光注意到,郦惠似乎也有所觉察,同样用专注的神情,上下地打量着姜凯,然后不为所察地转开了视线。
他嘴角带笑,能来这里的,都不是寻常人哪!
呃……
这句话收回!
他的眼光落在一副好奇,东张西望的陈蕊身上,想起他们中间,也并不是每个人,都嗅觉敏锐的……
他还在这感叹,那个中年人,又意外地拿起了另一份通知书。
“郭凡!”
又是一番审视般的打量。
随后,他一次性将剩下两张报道通知书一起拿了起来,匆匆一瞥,连名字都没念,就大笑起来,很满意道:“好!好!都是青年才俊!”
郭凡感觉到,姜凯和郦惠,都用奇怪地目光,在自己身上一扫。
他自己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是什么意思?
那位人事科干部仔细打量姜凯,显然是因为姜凯,多半是某个高级领导家的孩子。可又专门把自己挑出来,是什么意思?
这不是有意在有心人眼中,制造误会么?
哦!
明白了,他刚才激动之下,暴露了姜凯的身份,为了掩饰,才特意将我的报道通知书,也挑了出来,就是故意混淆事实,让别人无从猜测。
大概,应该……
是这样的吧。
郭凡胡思乱想,却又不能分辨。毕竟人家只是拿起自己的报道通知书,念了念自己的名字,其他的什么都没做,自己分辨,不是欲盖弥彰么?
“大家不要站着,坐,坐下说话!”中年人笑容满面,亲自动手,给众人倒茶。
等四人都坐好,他从抽屉里,取出一个文件袋,抽出四张表格,一一放到众人面前:“这是干部人事表格,一寸免冠照片都带了吧?”
“都带了!”
郭凡等人从随身口袋,掏出照片。
中年人给四人示范如何填写干部人事表,而他示范的对象,就是姜凯,由姜凯口述,他亲自填写,很快就完成了表格,并端端正正,将一寸免冠照贴上。
“就是这么填写,懂了吗?”
他将表格,作为参照,放在中间。
做得这么明显,这次连陈蕊都看出不对劲了。
她不屑地瞟了姜凯一眼,很生气地拿起自己面前的表格,自己动手,气呼呼地从笔筒中抽出一支钢笔,填写起来。
姜凯受到额外照顾,显得很不安,手足无措地涨红着脸,想说什么,又开不了口的样子。
郭凡摇摇头。
小姑娘这样子,心直口快是要吃亏的。
他提起笔来,在面前的表格里,填上自己的名字。
“好字!你是练过的?”中年人不知何时,起身来到了他的身后,看着他填写,赞赏地夸赞道,“学计算机科学的,不错不错,是个高科技人才!”
我靠!
我是你们东城区政府指名要来的,还不知道我是计算机科学专业毕业?
郭凡正在心中腹诽,猛然想到一个问题,笔一下停住了。
不对!
我是东城区政府指名的,现在,他又特意把我和姜凯,和郦惠、陈蕊她们区分开来,难道是在暗示,我的身后,也站着某位领导?
可是,家里托的关系,明明是机电厅的,而且研究所的指标,也被其他人占了。
为什么,还会特别对待?
郭凡糊涂了。
所有人表格填好,中年人认真审核了一遍,让他们等一下,然后拿着四份表格,和他们的报道通知书,出了办公室,敲响了隔壁的科长办公室。
很快,他又走了回来,让郭凡他们过去。
科长办公室比大办公室略小一点,但只有两张桌子,靠墙放着一排红色书柜。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摆放满满的大部头。
“欢迎欢迎,这几位就是新来的同志吧?”
刚到门口,一个四十岁的中年人,就迎了上来,在他身后,跟着一个三十岁不到的青年人。
他在人群中,找到了姜凯,向他主动伸出手,握了有两三秒钟,才松开,又和郭凡握了一下手,随即,招呼众人进屋。
郭凡等人,在他们办公桌旁,规规矩矩坐成一排,连陈蕊都自觉地不再大声说话。
“陈科长,那我去忙了?”带他们进来的中年人请示道。
“啊,你去忙吧。”陈科长含笑点点头,从桌面上拿起郭凡等人的干部人事表,一份一份,专注地看起来。
坐他对面的青年人,等他看完一份,便接过来一份,也是认真审阅。
办公室里,很是安静。
过了好几分钟,陈科长才将四人的资料看完,放在桌面,沉思片刻道:“都是高素质人才啊!而且都是党员、预备党员。看来我们这次招来的人,的确都是不错的好苗子!”
他一说话,对面的青年顺势放下表格:“陈科长说的是,现在中央正在提倡干部年轻化,我们正需要这样的年轻同志,来充实我们的干部队伍。”
“没错!”
陈科长从郭凡等人脸上,一一看过去,眼中带着殷切希望。
“中央号召,各地都要加大力度,培养跨世纪人才。
什么叫做跨世纪人才,不是说从九零年,到两千年就算是跨世纪人才了!而是说,从现在开始,就要加大后继干部队伍的储备。
从现在到两千年,十年时间。
十年以后,我已经五十多了,我们这一批人,也就差不多该退了。而到那时,你们才三十多,正是风华正茂的时候。
经过十年时间的锻炼,我相信,你们都将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再加上年轻人的锐气,二十一世纪,将是你们的时代!”
姜凯面无表情,依旧木讷。
郭凡心淡如水,对升官本来就没有兴趣,这种激励对他毫无影响。
只有陈蕊,被陈科长一番激励的话,激发了斗志,两眼放光,似乎感受到重任在肩,表情变得严肃坚毅。
“组织上,对你们是抱有期望的!”
陈科长继续道:“既然有期望,那就不能把你们,当成温室里的花朵来培养!玉不琢不成器!组织上决定,你们这一批分来的大学生,全部都不留在机关里,而是放到下面去,到基层去!亲自体验一下基层生活,脚踏实地,干几件实实在在的事情!
你们都有丰富的学识。
但这些知识,如何与实际工作相结合,这是组织,对你们的考验!”
“陈科长,您放心吧!我一定不辜负组织的期望,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陈蕊握着拳,激动地说道。
郭凡等人无奈,也纷纷表态。
“好!组织上相信你们,一定会出成绩的!是金子,到哪里都会闪光。是人才,总会脱颖而出。相信要不了多久,我们的干部队伍,又将增添新的生力军了!”
陈科长表面高兴,实际上内心感到别扭极了。
眼前这几个家伙,太难弄了!
除了一个单细胞小姑娘,其他三人,无论他怎么鼓动,都是一副漠然的表情。尤其是市委姜书记的儿子,表情呆滞,站在面前就像个木偶。
还有那个郭凡,看似正常,该鼓掌鼓掌,该表态表态。
可在他脸上,硬是找不到一点年轻人的激情,自己说了那么多,好像对他毫无吸引力!
这就是跨时代的干部?
我看够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