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幸福
作者:蓉城秋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8281

郭凡经过权衡,做出了选用213厂生产的芯片,这个决定。与此同时,因为控制芯片延误,造成无法按时上市的压力,就压到了他的肩头。

这件事,他甚至无法找克劳迪恩,和他共同面对。

因为,克劳迪恩已经不在中国了。

说一千,到一万,他还是一名外国人,一个美国人,又不懂技术,留在益都,并无助于控制芯片的研制。

既然在这里,不能发挥他的特长,他便去了能够一展所长的地方:美国。

克劳迪恩这些日子,在全美奔波,从西飞到冬,利用他以前的客户资源,先后谈下了纽约州、宾西法尼亚、俄亥俄、加利福尼亚等四个州,以及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洛杉矶、旧金山等七个辐射周边的经济核心城市,地区代理权。

万事俱备,就等鼠标到货。

由于控制芯片迟迟不能定型,导致运输的问题,也始终拖延不决。他几次联系的船运方,都因为这边一直给不出准确的运输时间,而先后选择放弃。

倒是会议中,提议的那个中方技术人员,通过以前单位,联系上了中国远洋集团。

对方对这笔单子很感兴趣。

双环公司预计上市的鼠标,包括一个精美的包装。连同包装盒子,一个鼠标盒长二十五公分、宽二十公分,厚十公分。

按照国际标准,最大的1AA集装箱,也最多能装三千一百只。

双环公司一次性,就要送十万只鼠标到美国,他们要用三十二个集装箱,才能全部装下。

这是一笔大买卖啊!

国际远洋船运业竞争激烈,中国远洋集团起步比较晚,现代化船只数量少,以前面临西方全面封锁,只能从事和社会主义国家,和部分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间的远洋贸易。

等到和西方关系缓解,远洋集团也购置起家当,有了六百多条船,但国际远洋海运市场,已经被瓜分一空。

诺大一个远洋集团,六百多条船,却只有九十多条船,定期往返于世界各地,其他船,只能见缝插针,从别人的手里捡点漏,大量的运力被闲置。

听到双环公司,要运送如此多货物,到美国,远洋集团不知道多高兴。

在接到电话的当天,他们的业务副总,就带着合同,跑到了益都,热情之极。谈了没有多久,就当产表示,这笔单子,远洋集团接下了。

货款好说。

你们双环公司既然在中国投资,做的又是出口生意。这次是第一次合作,以后,双环公司王美洲大陆、欧洲,少不了要大量运输货物。

本着留住回头客的原则,远洋集团在正常的运价之上,给予双环公司百分之四十的折扣。

目的就是交一个长期朋友。

赶时间?

没问题,远洋集团会抽调最快的船只,用最快的速度,将货物送到世界上,任何一个港口。在部分国际港口,远洋集团还有自己的卸货码头,可以帮助客户,尽可能节约时间。

要是还想送货到门,那就更棒了!

现在产品还在紧张的研制中,时间不确定?

这不是问题!

远洋集团的业务副总,就在益都市坐镇下来。船,随时都有,六百多条船呢,还怕没船?就在广州等着。什么时候这边的产品生产出来了,他们立即第一时间运货。

终于,众人望眼欲穿的控制芯片,终于从生产线上,下来了。

只要控制芯片生产出来,事情就成了一半。

在芯片研发过程中,电路板也早就在213厂确定下来了,并且随着研发的进度,每一次芯片的改动,电路板都随着芯片体积、银角的变动,相应改动设计。

每一次,都将其他元件,安装完成,只是给芯片留出了引脚空位。

在生死存亡面前,每一个213厂的干部职工,都爆发出了最大的工作效率。

这次控制芯片一下线,立即被送到组装车间,完成了首次电路板的完整组装。这边的引脚刚焊完,还带着高温,就被测试人员,送到了检测室。

一切技术指标测试通过,又连接上电脑,双环公司软件部,设计出一个鼠标功能测试软件,就其设计功能,进行全面检测。

电气指标测试,通过!

上级测试,通过!

软件测试,通过!

整个测试过程,顺利得令人不敢置信,他们五十一天的努力,终于收到了丰硕的回报――所有的测试项目,均一次通过!

人们来不及欢呼。

还有很多繁琐的后续工作,等着要完成。

“立即完成鼠标固定安装的整体设计!”汽车载着刚刚测试通过的鼠标电路板,飞驰冲入双环公司大门。克劳迪恩留下的管理副总,一声令下,严阵以待的公司硬件工作人员,即刻接过电路板,对其长宽高、散热等,进行现场测量。

鼠标的外观,早已定型。

他们的任务,是根据电路板,量体裁衣,调整鼠标外壳,内部固定位置。

如有必要,还要对鼠标外壳进行等比例放大缩小,以适应电路板的规格尺寸,进行完整封装成型。

十一月三十日晚八点四十二分,最终的外壳标准,被确定下来。一个连接在电脑上的自动加工中心,马上将其模型车出来。

各部件的结构数据,也都做出了完善的标注。

众人马不停蹄,带着数据盘、笔记本电脑、模型,连夜驱车,到几公里外的塑料厂。

等了两个月,早已望眼欲穿的姜凯等人,已经让厂长带着所有工人,准备通宵不间断生产。双环公司的现场验收人员,也在塑料厂就位,出来一批,就验收一批。

验收一批,就送走一批。

一两公司的大巴,将合格的外壳部件,又送回到双环公司。

长长的操作台上,一条帆布传送带,循环往返。两侧,两个月来,培训出来的一百多名当地农民工,从传送带上取下一个个电路板、螺钉、零部件、外壳、连接线,进行组装。

与此同时,万红乡也是灯火通明。

郭凡没有忘记曾经待过的地方,本着利益均沾的原则,万红乡成立了一家包装印刷厂。鼠标的包装,就在这里生产。

213厂、塑料厂、连接线厂、包装厂、双环公司组装车间,一条看不见的锁链,将他们连接在一起,为同一个事业,而拼命工作。

以双环公司汇总,213厂、塑料厂、铜芯线厂、包装厂,形成了一次总、分式协作。

在这里面,双环公司实际上只出了一个点子,电路板、乃至最核心的控制芯片,交给了213厂生产。

塑料厂生产各种外壳组件、铜芯线厂生产连接线、包装厂为鼠标制作包装。

以上协作厂商,为产品的面世,做出了最大的贡献,特别是213厂,他们可以说是竭尽全力,好些技术人员,都累倒虚脱。

但他们得到的,却是最少的。

算上材料、加工费,双环公司为每只鼠标零部件,总计支付二十三元人民币。

双环公司,只是组织了一批,刚刚经过两个月培训,在本地招募的农民工,将所有零部件汇合,进行最后的组装。

他们却靠着申请的专利,把最大一块肥肉,拈到了自己碗里:

一九八二年,第一只鼠标面世,商业零售价一百九十二美元;一九八五年,罗技公司推出的商业鼠标,零售价一百五十九美元。

九零年,北美市场上,一只机械式鼠标,零售价九十七美元。

双环公司,用鼠标滚轮、机电式鼠标申请专利,克劳迪恩以此为卖点,与全美四州七市,签订的代理合约,是每只鼠标批发价五十九美元!

这就是隐性剥削!

目前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牌价,是四点七比一。

也就是说,郭凡靠着一点前提投入,就用空手套白狼的手段,将所有的生产,交给了国内企业。转转手,便获利两百多块!

可惜,这个时候的中国,还没有人看懂这种复杂的资本运作。

郭凡只是采用这种手段的第一人,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欧美公司,会发现中国大陆这个潜藏的金矿。

的确,中国现在远说不上富裕,无法满足西方企业的市场需求。

但这是一个拥有巨大人力资源的大国,一个每年,源源不断培养出数十万、以后是数百万大学生的大国。

而他们,只需要相对于西方人力市场,几分之一,十分之一,乃至几十分之一的工资,便会勤勤恳恳地工作。

九十年代中后期,双方就此成为完美的合作伙伴。

但很快……

超乎西方想象中的快,那些帮他们干活的中国人,在西方人开的工厂里,学到了,从现代工业管理,到生产工艺等全套诀窍,然后,心痒于国际市场的丰厚回报,踊跃地踏入国际市场。把欧美为了扩大剥削,放下的WTO这个诱饵,一抢而光!

到蛋糕都被中国人抢光以后,他们才知道,这个民族,从来就不会,满足于当一个蓝领工人。

而那个时候,已经晚了……

益都市上下,对双环公司也非常重视。再加上远洋集团的推波助澜,如何帮助双环公司,尽快将产品运到港口,成为市委市府的一项重要工作日程。

为此,市委市府召开了特别会议,经过紧张的讨论,交通系统,通过内部调度,为双环公司特批了三十个火车皮,保证双环公司紧急运送货物。

当然,该付的钱,还是要付的。

第一批一万只,已经是十二月七日,距离圣诞节,不到二十天!

此时,在美国、在欧洲、在澳洲、在所有西方人占主宰地位的大洲和国家,一年一度的圣诞大采购,也拉开了序幕。

郭凡已经铁定,自己将要大赚一笔。

这时,他心中大定,虽然整体货物运到,已经来不及,但他还有局部弥补的办法。

一架中国航空公司的货机,从益都机场起飞,机上,载着两个集装箱数量,七千只机电式鼠标。

他并没有包下货机。

他只是去掉了所有的精美包装,采用最简陋的合资,将这批鼠标包装起来,最大可能地利用货舱空间。

货机在北京中转,加油以后,直飞美国西海岸。

在那里,克劳迪恩已经联系了一家美国包装箱厂,为这批鼠标,制作了同样款式的精美包装,拆掉简包装,换过去就行。

七千只鼠标,大致可以满足市场的前期销售。

毕竟,带中间滚轮的机电式鼠标,还是个新玩意儿,推广需要时间,美国民众,不可能在一开始,就对它充满热情。

只要拖一拖,大宗的货物,紧跟着就会来到,一批接着一批,需要多少,他就能生产多少,工厂不够,他还会找来更多的国内合作伙伴,直到生产的鼠标,充斥美国市场,把所有竞争对手,都赶尽杀绝!

显然,郭凡低估了美国的市场容纳程度。

九零年,柏林墙倒塌,德国统一,东欧易帜,苏联摇摇欲坠,一系列意识形态胜利,让欧美成为战胜者。

全世界市场,被欧美,关键是美国,彻底拥入了怀抱。

对未来的乐观,胜利者的骄傲,让美国人民在欢呼冷战退却,铁幕坠下,再也不用为世界大战心惊胆战的同时,也让他们放开手脚,采购一切可以采购的货物,以过一个丰盛的圣诞节。

Windows3.0的热销,让以前就被大家了解,但还不够盛行的鼠标,成为个人计算机的标准配置。

微软每月高达百万的销售额,在刺激个人计算机市场,疯狂扩张的同时,也让周边配件商,迎来了春天。

郭凡,有幸成为其中之一。

他痛并快乐地发现,七千只机电鼠标投入市场,连泡也没冒一个,就被全部消化。

饥渴的分销商们,喉破了喉咙,他们用一天二十份电报的速度,向他抱怨、向他表示愤怒,要求得到更多、更多、更多的新式鼠标。

用纽约分销商,亨德里先生的话来说:“这种新鼠标,我非常喜欢,不,我简直是爱死它了!”

谁也不知道,他到底爱的是新式鼠标,还是从中得到的丰厚利润。

或许,是兼而有之吧!

郭凡不得不,再将一批,七千只鼠标,用昂贵的空运方式,及时投放美国市场。

但这只不过是杯水车薪。

第二批、第三批、第四批……,郭凡心痛地看着中国航空公司货运部,为双环公司颁发了优质VIP客户的金卡,承诺二十四小时,为他们提供最优质服务的承诺,苦着脸,一次又一次把本该揣进自己兜里的钞票,划拨到中航的账户。

到第十六批空中调运的鼠标到货,郭凡已经感到不对劲了。

他明白,自己对美国市场的估计,太保守了!

事实很快就向他证明,他的判断是正确的。在第十六批空运鼠标到货没有多久,延宕多日的中远洋,将一批总计八万只鼠标,送到了大洋彼岸。

但还没等他喘口气,克劳迪恩的一封电报,从地球背面,发送过来:

“美国市场,又签订五州十九个城市的代理,急需二十万鼠标,投放市场。另,已联系上英德销售方,对方对新鼠标很感兴趣,首批要求供货十万只,后期追加数量,将视市场而定!

您最忠实、圣诞节还在忙碌的克劳迪恩。”

噗!

郭凡惊喜参半,算了算这封电报,追加的生产数量,喜急攻心,幸福地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