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好好干
作者:蓉城秋雨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544

郭凡现在面对的事情千头万绪。

万红乡这边,土地占用、赔偿、规划建设、农户搬迁、生活、小区建设、出售,还有农户们回迁以后的生活保障。

宏圣乡这边,又有乡镇企业资产的盘点、整合、接收市里划来的十四家单位、原单位领导的重新安排、工人们的安抚、厂里国有资产的清点,还有最终重要的国资公司成立事宜。

一桩桩一件件,都应接不暇。

郭凡就是有三头六臂,一天二十四小时不休息,也处理不过来这么多公务。

他只能将具体的事情交待下去,由具体的人经手负责。

所有行政方面的工作,他都交给了余水去办,反正前面都有成例,照着去做就行。

他只强调了一件事:如何安排回迁农户们以后的生活保障。

这一点,前任姜凯和他老子姜沛,都差点在这件事上栽了跟头,他一点也不敢大意。

但和姜凯抠破头皮也不知道如何解决相比,郭凡解决起来却是游刃有余。

“余主任,关于回迁农户们的生活,我是这么考虑的:当小区建设起来以后,各个小区总要有自己的物业管理保障机构吧……”

“什么叫做物业管理?”余水听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连忙插话问道。

郭凡一拍脑门,这是后世的舶来语,余水当然不懂:“不好意思,我说快了。物业管理其实是西方的词汇,它指的是对建成投入使用的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场地等进行统一管理。

简单的说,像清洁、上下水管维修、电路检修、公用场地的出租、安全保卫等等工作,用我们惯常的理解,就是后勤单位。”

“清洁卫生什么的,不是有环卫工人吗?上下水维修、电路检修,那也是供水供电局的事情吧?”余水懂了,但还是有些莫名其妙,难道要把其他单位的工作抢过来做?

郭凡思索该怎么跟他说明,整理了一下思路,慢慢说道:“供水供电这些单位,服务的是整个社会。像水电管路的铺设、进管入户、变电设施的建设维修等等。

环卫局扫马路,但肯定不会进到小区里面,帮各个小区搞里面的环境卫生。

但小区属于一个基本的社会单位,它内部的事务,则成立专门的机构来保养维护。大的事情虽然干不了,但可以在水管爆了以后换换水管啊、水龙头啊、房屋漏水了进行简单的维修啊、绿化保养啊这些工作。

还有水电费等各种费用的收取,也交由物业统一收好以后,交给相应的部门。”

余水恍然大悟过来:“我明白了!就是去看看有哪些工作是小区里面需要,但国家事业单位不会去做的,就归纳到物业部门,是这个意思吧!”

高建云在旁听到,也是眼睛一亮。

现在大多数国营单位,都是厂区和家属区合二为一,也同样涉及到具体的管理细节。但通常来说,是各人自扫门前雪,大家凭自己良心,把周围一块卫生搞搞就行了,没有专门的部门来负责。

郭凡的想法,就是把这一块,也交给一个专门的机构来办,由物业来负责小区的卫生、基础维修,倒是个增加工作岗位的好办法。

郭凡很高兴余水理解了自己的意思,但还是提醒了一下:“物业提供劳务,他们的工资不由我们政府来开,而是由小区住户自行负担。shouda8.com如果住户们对物业的服务不满意,也可以将物业辞退,另行聘请满意的物业入住。所以你要注意了,物业不是政府机构,而是一个服务性公司!

因为物业费是住户们分摊,那么物业部门需要多少人,就一定要根据住户们的承受能力来制定,过高和过低都不行!

过高,住户们承受不起,这就是给他们头上增加额外的负担。过低,却又无法提供足够的服务支持。”

余水拿过一张纸,飞快地把郭凡说的内容要点记下来。

写完以后,他又看了一遍。越看越是佩服,这能人就是能人,随随便便就想出这么个法子。物业公司成立,小区里干干净净,大家住着也满意。还能凭空创造出一批工作岗位来,解决居民就业。

这也怪了,郭凡轻轻松松就想出个办法,看来也很简单,可这个法子,怎么我就愣是没想到呢?

“还有,回迁房你们都看过了,第一层设计不是用来居住的,而是一个个对外的门面。”郭凡看他记完了,便又说道,“你们去大街上看看,最多的是什么?是各种店铺!饭店、面馆、理发美容店、服装店、茶馆、小食品商店……,各种各样居民们生活必需的商店。

回迁小区底层就是用来给居民们开店的!

有了这么多商店,少了不敢说,安排几百人就业,应该是能够办到的。

不过因为是商铺,那么想要的人肯定很多,如何公平分配,就需要余主任多多考虑,紧连拿出一套令尽可能多的人满意的章程来。”

余水一面狂记,一面连连点头。

他简直是把郭凡佩服到了五体投地。你看看人家,轻描淡写随便说两句,就是几百人的工作给安排下来了。

这水平……,能人就是能他人所不能!

“我们这一批回迁的住户,总数是两千多人。前面两项下来,大概就可以安排好几百人就业了。

现在高新区大开发,双环公司和省建二公司、三公司成立的那个合资建筑公司,不是也招了很多人吗?还有农户们自发组建起来的小工程队。

以上加起来,应该能解决超过一半的人了。

接下来大家入住了,还可以给他们找点新的活,像制作铝合金钢窗啊、保险门啊、装饰呀什么的,活多得很。只要我们高新区不断发展,他们就不愁没有活干。

余主任你们也要多出去走走,看看一个完整的社会架构需要哪些部门、哪些岗位,然后再争取多安置一些人。

另外,我前些日子也和双环公司商量过了。双环公司表示,他们的开发园区建成以后,将有八个独立的研究院,还有那么多的楼房,都需要保洁员。科技园里同样需要园林绿化、水电工这些基础工作,所以,他们打算从本地招三百多人,来充实这些岗位。未来,再根据具体的需要,另行做出安排……”

余水听说郭凡不动声色,早就已经解决了三百多人的就业问题,大喜过望。

一来一去,让他头痛不已的农户就业问题,就已经解决掉了一大半。

剩下来的虽然还有好几百人,但他已经从郭凡的提示中获得了启发。相信只要他多出去走走,总能够从社会上各部门的工作中获得灵感,将其部分岗位移植过来,从而为最后这批人,也找到工作干。

一点一点,想不到这两千多人,就这么轻松地全部消化掉了!

他拿着记录的纸张,翻过来覆过去的看,笑得嘴都合不拢。摊上这么个领导,他们这些做副手的人真是幸福,只要照方抓药就行。

光是眼前记录的这几条,如果市委领导知道,肯定谁都会大吃一惊。

要是他们知道,整个建设过程没有损及一个老百姓的利益,让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最后建设开发也如期圆满完工……

余水看看手中记录的内容,满足地笑了。

还想什么呢?

他就是想破了头,也想不到这么多的点子,也绝不可能取得比郭凡更大的成功。就跟在郭凡的手下,踏踏实实地干吧!

高建云在一旁,看着他满足的笑容,心里面非常嫉妒。

有了郭凡支的招,余水自己也不是个无能的人,必然可以轻轻松松将高新区开发工作,干得漂漂亮亮!

他不屑地瞪了余水一眼,哼了一声道:“老余,看看你那德行!又不是你想的办法,不知道高兴什么!我就看不管你那样子!”

“我就是要高兴!”余水一个劲地乐,让这老小子嫉妒去吧,“你知道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是什么吗?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不用自己动脑筋,只管照着领导的指示去做,而且就肯定能取得成绩!爽!太爽了!”

高建云给他的话噎得说不出话来。

他又不好讽刺对方,管一个比自己官还小的年轻人叫领导。讽刺余水,就等于是讽刺自己。毕竟,他的官也比郭凡大,最终还不是要听对方的。

他气呼呼生了一会儿闷气,忽然也想开了,冲着郭凡说道:“郭凡,你虽然是从万红乡出来的,可现在咱们两家可是一家人。你不能光向着万红乡,就不管国资公司这边。我这边怎么搞,你也得给我支支招!”

哈!

余水一笑,就想来个现世报,讽刺他几句。

郭凡伸伸手,让余水不要说话。

高建云不开口,他也会把国资公司当作重点。

事实上,他之所以把行政事务方面说得这么细,就是因为他分身乏术。他需要大力仰仗余水,利用他熟练的行政事务经验,再结合郭凡的处理原则,按照郭凡的规划将行政事务这一块搞好,不要让他有后顾之忧。

在郭凡的心中,国资公司才是真正的重心所在。

高新区成立的意义,不在于引了多少资,建了多少厂房。而在于能否通过国资公司试点,探索出一套有效的市场竞争体系。

“高主任,国资公司是一个新事物,你没有搞过,我也没有接触过。

虽然我的确有些想法,但毕竟还没有形成体系。如果现在就让我说个子丑寅卯,那我也只能东一榔头西一棒,恐怕你也会听得一头雾水。

我看这样。

六二信箱这些单位不是已经交给我们了吗?既然交给了我们,我们对他们就有管辖权,丑媳妇也终究要见公婆!

市委同意国资公司成立,那我们这块牌子就可以挂出去了。

国资公司成立,不管是现在的乡镇企业,还是六二信箱这些国有企业,都应该算是国资公司的下属机构。

我们就干脆开一个国资公司成立大会,在会上,我谈一谈国资公司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再谈谈,我对以后工作开展的一些想法,最后,对于各个企业如何发展说说自己的建议。

一人计短,众人计长。

通过我的抛砖引玉,想来这么多的企业领导里面,不乏有真才实学的能人,能够从中有所启发。大家一起齐心合力,将国资公司完善,为国有企业重新焕发生机创造条件。

你说这样行不行?”

“好!就应该这样!”

高建云非常兴奋,满口答应下来,并立即起身去准备通知各个企业,派单位领导前来参与国资公司成立大会。

他骤然将六二信箱这些大中型国有企业,收入囊中,正巴不得有一个机会在众人面前显一下威风,让这些人认识到,他就是国资公司当家人的气派!

郭凡建议开一个国资公司成立大会,所有单位头头脑脑聚在一起见个面,他自然最是支持,当即就行动起来。

这头高建云和余水忙起来,那头郭凡就接到了市委张瑞光亲自打来的电话。

菲德尔和齐娜回来了!

电话对面,张瑞光的语气非常开心。说他见到这两个人回国以后,这么长时间没有一点音讯,还以为招商失败。

结果正在想呢,他们就又回来了。

他们之所以这么长时间才来,据说是因为提交的考察报告要经过董事会讨论。通过以后,又在英法招聘愿意到中国来的管理人员、购买设备,所以耽误了一点时间。

现在,两家外资公司的设备还没有准备好,但管理团队、技术人员已经齐备,已经到了益都市,就等最后签订合同以后,便马上可以投入公司建设。

郭凡比张瑞光了解得更为详细,因为整个过程就是在他的指示下完成的,他当然知道。

不过他没有扫兴,还顺着张瑞光的语气,或是惊讶、或是开心,并小拍了对方几下马匹,引来对面阵阵笑骂。

最后,他把今天工作小组会议的内容,向张瑞光作了简单说明。

张瑞光听说回迁住户的工作,基本已经做出了妥善安排,更是高兴得连连道好。

外资公司来了,他高兴,回迁户安置好了,他更高兴。

这两个外资公司是在他接任后一力谈下来的,很多原则就是他亲自制定的。现在人家带着资金来了,这就是他的胜利!

再其次,高新区现在就只有一家美国公司,势单力薄,说什么高新科技是让人笑话。

就算是市里划拨过去了十四家单位,其中还有郭凡亲自挑选的七家军工研究单位。但这些单位全部都是揭不开锅,生产工作陷于停顿的机构。他们为吃饭的问题还伤透了脑筋,以此来抬高高新区的科技含量,也实在是勉为其难。

现在好了,有了这两家从事高精密设备研究制造的外资入驻,高新区总算有了些科技底蕴。

按照郭凡预定的产业链计划,以这三个企业为龙头,形成配套的上下游企业链条,高新区就大致可以形成一定的规模效应。

在此之后,就可以引来更多的高新科技企业,来此安家落户了吧!

一想到这点,张瑞光就忍不住感到由衷的兴奋。

可以说,他自从到了益都市以后,就被眼前的烂摊子闹得焦头烂额,触目所见,不是要钱,就是企业濒临倒闭的消息,心情糟透了。

也只有在高新区这边,才能让他焦虑的情绪,稍稍得以松缓。

美国双环投资管理公司、科斯特精密仪器有限公司、群岛机械公司,三个公司竟然都是郭凡一个人拉来的!

而这三个公司到来以后产生的效应,就基本可以养活高新区的所有人!

还包括刚划入高新区的十四家单位,两万六千多人!

张瑞光的思路发散开来。

高新区现在已经确认可以养活四万人,对于整个益都市一百二十万人来说,就是三十分之一!高新区的行政班子,包括两个乡的领导班子,还不到一百人,占整个益都市干部队伍的比例,才百分之一不到,是其他人的数倍。

百分之一的人,发挥的能量竟然可以达到如此之大!

是这个战斗集体真的有这么能干么?

他从记忆中,找到之前宏圣乡、万红乡的资料,迅即予以否定。然后,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个人。

是这个人来了以后,这两个乡才发生了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才有了招商引资办,才有了高新区筹委会……

未来,则将可以期待,一个欣欣向荣的高新科技园区的出现!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

一个好的带头人,可以带领一群庸碌无为的人,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业,他脑海中的那个人,就具有这样的能力!

“张书记?”电话对面,郭凡久久没有听到声音,疑惑地问了一声。

叫声把张瑞光从感慨中惊醒。

他沉吟了一下,开口说道:“你们国资公司成立要开一个见面会,确定好时间了跟秘书说一声,我看能不能抽个时间,也去出席一下。”

“您说,您也要出席成立大会?”郭凡被他的话,给惊住了。

市委书记不请自到出席会议,可不能简单将之看为一种欣赏,对于政坛上而言,这就是明确地表示出了支持!

这是一种政治表态!

这和上面说“那你就去办吧”是两个概念,他怎么也想不到,原来对国资公司成立还有些不太上心的张瑞光,怎么会突然改变想法,要亲自出席成立大会。

张瑞光的回答,证实郭凡没有听错:“我时间紧,去了也只能说两句话就要走。”

“没关系没关系,只要您能来指导工作,就是对我们高新区、国资公司最大的支持!”郭凡激动地说道。

张瑞光在电话这头微微地点点头。

“小郭?”

“是?”

“好好干吧!”

随即,郭凡就听到,对面的电话挂上了。

^^^^^^^^^^^^^^^^^^^^^^^^^^^^^^^^^^^^^^^^^^^^^^^^^^^^^^^^^^^^^^

不知怎么的,人疲倦得不行,码完这章,眼睛都快睁不开了,人昏昏沉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