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四章 武心雕龙
作者:冷邪情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88

她话未说完,云浪便呵呵笑道:“好吧,现在就等闻风和追月回来表个态,我们就可以正式开始了。”

闻风和追月会不同意吗?此时,他们正在漆黑的深洞之中……

很快,闻风和追月回来了,当听到这个建议时,他们想都没有想,就淡然的同意了。

看着众人吃惊的眼神,闻风淡然地说道:“这有什么,我们两个人出身公门,本来就没有什么门户之见的,你们愿意打破门户之别,我们当然是求之不得的,不过,我们两个进洞探了一回,根本找不到生火的材料,却在那边发现了一个宽敞的大洞,因为顶上的光可以透进来,那里还很亮,我们到那边说话吧。”

大家自然没什么意见,能快一点离开这堆满火烧蝙蝠肉的地方,大家自然是求之不得的,火烧蝙蝠……

说到火烧蝙蝠,就连云浪这种野外求生高手,都没有吃吃看的想法,因为就在刚才,他还在大家的瞪视下,去翻了翻蝙蝠的尸体,然后他回来告诉大家,没有妖丹……这话真是让人松了一口气,人们甚至在想,如果他真的让大家吃这个,那该怎么办。

跟着追月和闻风,众人顺着深洞转了两圈,忽然眼前一亮,在黑暗中待久了,看到这么大的一个空间时,连心胸都开阔起来了。

闻风说得很对,这里果然是好大的一个空间,一块两个足球场大的平地坐落其中,洞顶有很多小洞,一丝丝的光从上面透下来,落到洞底时已经全部散开,变得异常明亮柔和,照得整个洞穴明亮如昼。

在阳光照不到的远处,依稀还可以见到天然的钟乳石,这些钟乳石生长的地方却也颇为奇怪,好象特意避开了中间的平地,分散在四周,把中间的平地衬托得别有一丝神秘感。

很突兀地,在洞穴之中竟然有如此福地,真叫人颇为无语,当初听闻风说起这么个洞穴时,人们却根本没想到竟会是这样的。

薛大侠背着手,缓步走上了平地,颇为疑惑地观察着四周,终于没有发现什么古怪来,薛大侠感慨地说道:“自从到了这个世界以后,我等一直碰到一个个的惊讶,现在也不例外,如果薛某真的埋骨此地,也不枉了。”

薛苒忙怒道:“爹!不许你这么说!”

薛大侠哈哈一笑:“放心吧苒儿,爹也就是这么一叹,哈哈,我还要看着我的苒儿长大成人,嫁夫生子呢。唉,今天,我倒被自己的闺女教训了,哈哈,我的女儿真的大了。”

“爹!”这回轮到薛苒不依了,那么久了,这还是薛大侠第一次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说出这种话来,看样子,薛大侠提出武功交流之后,也不把众人当外人看了。

“好吧。”薛大侠豪迈一笑,随手检起一块石子来,在地面上画了一条直线,说道:“那么我们就开始吧,大家都知道,从小我就向往武学之道,却苦于无人指导,以前我做过苦力,当过兵,吃过很多苦,倒也因此自然练就了一副好体魄,所以啊,有时候看着我女儿如此贪图逸乐,就连我的那些徒弟们让着她,她也不知,还以为自己已经很强了,这种坐井观天的态度很让我上火。”

“当初我就是因此,对女儿很不好,害得她离家出走,回头想想,我也是有责任的。”说到这里,薛大侠呵呵一笑:“抱歉,我跑题了,其实,我真正进入武道,自己摸索的成就先天境界,却是因为一本流传很广的书,而且那本书,并不是武功秘籍,更不是武学之书,而是一本教人如何作文的书。”

“作文的书?是什么?”薛大侠说到这里,众人早就听得心痒难耐了。

薛大侠抬头望天,沉声说道:“文心雕龙。”

“文心雕龙?”闻风难得的出现了表情,他瞪大了眼:“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的文心雕龙?”

追月好奇地问:“风哥,那是什么书?”

闻风恢复了面无表情的状态:“文心雕龙是魏晋南朝的大家刘勰的大作,这本书几乎颠覆了文人对文章的看法,因为他是以言为文之用心的道理来编写的,据说,刘勰还有大半文章没有记在书里,是害怕引起太大的轰动。至今,这本书仍然广为流传,可是,人们只是为了研究文章,才去研究这本书。”

闻风看着薛大侠,肃然起敬:“想不到薛大侠竟能从这样一本书里,领悟出武学道理,进入先天境界……”

薛大侠点点头,微笑道:“闻风果然学识广博,怪不得天下毛贼都逃不出你的掌心。”

“惭愧,”闻风淡淡地说道:“这里不是还有一个逍遥法外的吗。”

云浪摇着扇子,看着天花板的孔洞,装没听见……

薛大侠也不多嘴,将话题又转了回来:“文以载道,武为什么不可以?内力、心法、境界、招式,按大体来说,武道就由这四者组成,我现在画一个草图,让大家看得更明白一些。”

说着,薛大侠在刚才那条横线上作起画来:“本乎道即是境界合道之理,师乎圣就是修习内力的重要法门,体乎经就是心法的体会,酌乎纬就是心法的使用,变乎骚就是招式的使用。”

一边说,薛大侠一边在地面的直线上画了五个点,每个点下各写着“道”、“圣”、“经”、“纬”、“骚”的字样,接着,他又在直线的左侧垂直画了另一条直线,两条直线便形成了一条垂直的坐标轴。

薛大侠指着坐标轴说道:“接下来就是我进入武道的关键所在了,因为这四项,每一项都可以以文心雕龙的方式来推敲。”

说到这里,所有人都被薛大侠带进了自己的思路里了,薛大侠不愧为一代宗师,全新的武学思维,完全不一样的武道观念,让人们在转瞬之间,对薛大侠的印象大改,这根本不是个只有蛮力的野蛮武者,这分明是一个学富五车的鸿儒大家啊!

整个洞穴静静地,只有薛大侠的声音,只见他将“道”、“圣”、“经”、“纬”、“骚”字从那一点上拉起来,画了五条垂直的坐标线,说道:“言为文之用心,力便为武之用心,武学的根本,就是如何提升力,如何锻炼力,如何对待力,如何发挥力,怎样用力的学问罢了,要达到这个,首先,境界要合乎道,才能有所突破。”

说着,薛大侠在垂直的坐标轴上画了第一个点,写了个“境”字,然后横着拉出一条线,先与“道”线垂直相交:“境界的提升,往往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去积累锻炼,最后才能达到境界点,到了境界点,有一句俗话,叫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那就是难上加难了。”

“可是一旦突破,整个武道就会进入一个全新的境界,就可以继续积蓄力量,力量的增长就会变的快起来,起码不会停滞不前,直到下一个境界点出现。所以,境界很重要,那么,该如何突破境界呢?”

薛大侠指着“道”与“境”的相交点,说道:“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也就是说,知道了就是知道了,我们没有突破境界,其实就是因为不知道,所以,当我们从不知道,达到了知道,本身就是提高了一个境界了,因此,境界本乎道。”

“哦——”所有人集体发出的声音。

“嗡——”所有人集体发出声音造成的效果。

薛大侠将“境”字的直线拖长,与“圣”字相交:“然后是境界师乎圣,所谓圣人,并不是顶着怎样的光环,被众人捧出来的,圣人是由于追求正确的道路,并在不懈的坚持中,找到了正确的方法才被称为圣人,所以师圣,并不是指跟随师傅的办法,而是指跟随正确的修炼方法,办法正确便是圣,境界以正确的办法修炼,就是从乎圣。”

再拉长,薛大侠说道:“境界体乎经,境界酌乎纬,经纬便是纵横,体乎经就是以原本的套路去理解境界,酌乎纬就是在修炼当中,多多斟酌别人的经验,和自己的境界变化,这样才能纵横有据,进退随心。”

最后,“境”字拉到了“骚”字线上,薛大侠停了下来:“境界变乎骚,这是我经常干的,因为我没有师傅,一旦出现了瓶颈,我就喜欢自己体会,自己斟酌,自己变化,在这种时候,一静往往不如一动,周天苦遁无果,便去求新求变,只要不违背本心,也没什么不好。”

“接下来,是内力功法。”薛大侠在“境”字点上画了一点,写了个“功”字:“内力本乎道,自然就是要知道自己,了解自己的内力该如何行进提升。”

拉长:“内力师乎圣,需要以正确的办法提升内力;内力体乎经,酌乎纬,以原本的套路去理解,去修炼内力,并在修炼当中,多体会别人的经验,集别家之长;内力变乎骚,同样是指,在自己能控制的情况下,进行改变,也许可以一举创出新功法来,或是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功法来。”

“然后是心法。”薛大侠在“功”字的点之上画了一点,写了个“心”字:“心法本乎道,一样是要了解自己需要什么心法,心法是天地自然,也可以是人心自然,心境如何,心法就如何,必须要知道,要完全了解,才能获得进步。”

“心”字点的线横着拉长:“心法师乎圣,心法一样需要正确的办法去进步,大家都知道心魔吧,如果心法修炼不正确,很容易产生心魔,但是心法究竟怎样,只有自己最清楚。心法体乎经,酌乎纬也是一样,在纵横之间自己体会琢磨,不要一味地朝一个方向走,一条路走到黑,那可真的就黑了。”

“心法变乎骚,实际上,心法很敏感,一旦出了问题,心态出现裂缝,力量再强也没用,这更是合道的关键,因此在心法的变化上,我建议大家给自己设一个原则和底线,在这底线之上,心法便可以随心变化了。”

最后,薛大侠在“心”字上写了个“招”字:“招式一途,就是力量的使用方法,招式合乎道,关于这个,我想提一提刚才水银和紫芸摆的那个阵,阵法其实也属于招式,因为那也是运力的手段,可是你们贪功冒进,将生门堵死,便是犯了招式的大忌。”

“啊……”水银和紫芸忙低头认罪:“我们错了……”

畜生道一月二十八,紫芸日记:天哪,也就是薛大侠才敢提出这么可怕的建议吧,虽然我就有六个师傅,身兼几家之长,但这种事情,我也是想都不敢想啊。

hao123中文网[hao123.se] 更新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