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练兵
作者:清澈渔父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365

本来旗中有二十个人,现在主动走了两个,已经剩了十八人了。李澈让李真也加入到队伍中,分成四行五列,然后看着这十几个人,说道:“我知道你们都是穷苦人出身,我李澈也是。我知道你们都受过别人的白眼,受过别人的欺凌,甚至受过土匪的抢劫,更有甚者,自己的家人都被土匪残害过。我想问问你们,想不想报仇?”

“想。”有几个声音怯怯地说道。

“大声点!”

“想!”十几个人高声回答。

“想不想让人看得起?”

“想!”

“想不想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想!”

“很好,可是,你们现在这个样子,能做到吗?”

十几个人面面相觑,没人说话,心说,要是能做到的话,早就不在这里了。

“我李澈能够帮你们做到!”李澈见众人都在看着他,每人脸上都是激动之色,接着说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要想成为人上人,必须要吃苦,要按照我说的方式去做。”

王猛大声道:“李旗官,以后你怎么说,我们就怎么做。”

“好!”李澈点点头,“不过,王猛你要记一大过。”

“为什么?”王猛有些发懵。

“长官说话,士兵不得插嘴。没有让你发言,不得随意说话。这就是纪律!”

然后李澈将后世军队中的一些纪律改编了一下,搞成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式,讲述给大家。最后,李澈总结道:“一切行动听指挥,是所有纪律中的关键。我问一下,你们里面有多少人识字,请举手?”

除李真外,只有寥寥几人举手,其中包括沈天元。王猛看来是大字不识,在那里不知所措。

“我会让李真将这些纪律写成牌子,放在我们的营中,每个人必须背会,否则,不要吃饭了。”

然后又开始教所有人立正、稍息、向左看齐、向前看等基本动作。开始大家都觉得很新鲜,可是时间长了,就觉得有些枯燥了。反复练习了一个上午,中午吃饭时,一个个怨声载道,抱怨不已。

中午时分,孙可望来了,还带了一份比较简陋的草图。那是一幅内邱县图,用粗糙的手法标出了山地、丘陵、平地、村庄、道路等。然后在几个地方画着圆圈,并写上了注释。

李澈将他带入房中,只留下李真和孙可望说话。

孙可望指着地图说道:“李旗官,这是小人和其他工匠绘制的本县境内矿产分布图。”

李澈点头道:“不错,不错,孙匠头可真是有心。”

孙可望高兴地说道:“李旗官,你看,本县境内铁矿、铜矿、硫矿、硝石矿样样都有,而且均分布在西面的山区。其中铁矿铜矿和硫矿分布在西青山、东青山和南青山一带,这几座山都在一起,中间有白马河分割。硝石矿分布在十方一带,距离东青山也不太远。”

“矿藏情况如何?矿石质量如何?”李澈关心地问道。

“这些地方的矿藏都不是露天的,但之前已经有人采过矿了,不过后来兵荒马乱,附近又被土匪山贼占据,这些矿都荒废了。我们匠户中之前有人在那边采过矿,据说铁矿石的含铁量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其他矿石的情况还不太了解,需要到实际的地点看看。”

李澈点头道:“孙匠头办事认真,老成持重,应该如此。”说着从拿出十两银子,说道:“上次我说过,这件事情办好,我有十两银子作为重谢,请务必收下。”

孙可望激动地忽然跪下道:“李旗官,小人只是动动嘴,跑跑腿,您前前后后就给了十几两银子,这比我一年挣得都多,让小人不知道如何感谢您。”

李澈忙把孙可望拉起来,笑道:“孙匠头,你是有才干之人,对于这样的人,这些银子我觉得还有些少呢,不过你放心,只要你把你的本事拿出来,以后还会有更多的。”

孙可望连连点头,激动不已。

李澈想了想道:“我现在从顺德府请了个铸造大师,我想让你们在一起工作,这样可以把你们的智慧合在一起,会产生更大的力量。”

孙可望答应道:“李旗官放心,咱们百户营有单独的工匠作坊,可以让这位大师来作坊中即可。”

和孙可望交代了程南阳与郭铁牛之事后,李澈又招集已小旗的军卒集合。

不过下午训练的形式比上午还要奇怪。大家围成一个圈,李澈坐在中间,说道:“我们今天下午不再训练,而是要开个会议。今天的会叫做‘忆苦思甜会’。大家可以将自己经历过的苦难或者听说过的苦难讲出来,称之为‘忆苦’,然后我们再畅想一下未来,称之为‘思甜’。”

“忆苦思甜会”是后世一段时间内比较盛行的,不过确实能够提振人心。因此李澈便拿过来,将其改造。军队的作战能力和思想培养是紧密相关的,没有思想灵魂的军队,再强的作战能力都没有用,只能成为战争机器。因此,李澈也用了个两手抓,一手抓作战能力训练,一手抓思想培养。

李澈见大家都不说话,便说道:“我先说说我兄弟二人的苦难之事吧。”

接着便将自己和李真如何在孤儿时便成为和尚,如何每日受苦受累地干活,自己的师父如何惨死等事添油加醋的说了。虽然比不上说书先生的一张嘴,不过情节曲折处仍然让很多人为之心酸。特别是说道师父惨死,李真忽然低声抽泣,更是配合地天衣无缝。

王猛是个血性汉子,听完李澈说的之后,也踊跃发言。王猛原是辽东人,一家人在几年前都被鞑子所杀,自己的老婆、妹子被鞑子抢走,自己一个人逃了出来,流落到这里。

说道凄惨处,这个汉子竟然留下泪来,闻者无不伤心。接下来,所有人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有些人讲到自己是从山西出来的,路遇土匪山贼,家人被杀,儿女失散,财物被抢,种种悲苦之事,一一道来。

这十八人中,几乎所有人都是贫民,有被土匪抢过的,有被大户强占土地的,有被鞑子弄得家破人亡的,也有孤儿出身,艰难生存的。

一轮讲完之后,几乎所有人都是泪流满面,泣不成声。

李澈忽然站起来,大声说道:“兄弟们,我们从军为的是什么?就是为给我们的亲人报仇,就是要解救像我们一样还在受苦受难的人们,更为了我们的子孙不再受这些痛苦。”

他大声说着,同时快速的走来走去,双手握拳,喊道:“怎么才能让我们的子孙不再有这些痛苦呢?只有我们拿起刀枪,将这些土匪、山贼、鞑子全部杀死。”

“把他们全部杀死!”众人一起高声喊道。

“今后我们更要刻苦训练,想想我们所受的苦,操练中这些苦又有什么呢?只有我们自己变得兵强马壮,才能杀死更多的土匪和鞑子。兄弟们,有信心吗?”

“有!”

“对待善良的人要像春天般温暖,对待邪恶的人,就要像寒冬般严酷。我们今后,凡是剿匪患、杀鞑子,没有特殊情况,一律不接受俘虏。土匪的人头、鞑子的首级就是各位的战功。”

“杀土匪!杀鞑子!”

接下来的几天里,教军场上每天都是如此的情形,上午训练,下午忆苦思甜。不过训练的内容逐渐开始扩展到站军姿。有着忆苦思甜会议的激励,人人都憋着口气,尽管训练枯燥刻苦,可是人人只要想到自己之前的困难,都咬牙坚持下去。

因为各小旗都是分开训练,每月十五才统一联合训练,因此其他小旗只看到李澈的已小旗,每天都在做些奇怪的动作,甚至有些时候,这个小旗的人一站就是半天,动都不动。还有这些人偶人还围成一圈,有时候晚饭时,很多人都眼圈发红,似乎哭过。

张文显派人来打听过李澈的训练方式,李澈只简单说是自己想到的一些体能训练方法,也没有详加介绍。

再后面几天,李澈开始安排长跑训练和统一拿枪、举枪、扛枪训练。到四月十五日,整个小旗还没有开始启动射击训练。王猛这个急性子,有时也会问一下何时开始射击训练,李澈总是回答,先把之前教过的内容练好再说。

李澈这种训练方式,可以在半年内调教出一批纪律优秀,行动统一的军队。这支军队不需要每个人的作战能力很强,不讲个人英雄主义,而是讲求团队作战,配合作战。特别是明朝火器还很落后的情况下,只有排射和连射才能发挥最大作用。而排射和连射又特别讲求动作统一、前后协调。明朝时期,火铳兵作战,都是排成两排或者三排,每排射击一次后,退到后面装填火药,然后第二排射击,这样依次轮流进行,只有如此才能抵挡住对方骑兵的全力冲杀。不过此时期明朝军队战斗力低下,更是被清军吓破了胆,一般还没等清军骑兵进入射程范围,就一顿乱枪,更本发挥不了任何作用。还有就是火铳的质量低下,经常哑火和自爆,让很多人都谈之色变。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不愿意成为火铳兵的原因。

之所以不启动射击训练,其实李澈考虑两方面的事情。一方面,这些人里面真正参加过战斗的人很少,可以说都是新兵蛋子,没有任何战场经验,所以训练必须按部就班,不可操之过急;另一方面,他还在等孙匠头和郭铁牛的消息。

他期间也去过几次工匠作坊。李澈请求吕正风单独批出一间独立的作坊,供这些人使用,吕正风毫不含糊地答应了。至于增加的程南阳和郭铁牛,反正又不需要吕正风掏银子养人,吕正风也没有过问。

熔铁炉在四月初六时已经搭建起来了,孙可望干劲十足,对程南阳和郭铁牛的本事也是佩服不已,因此几人在一起,干得热火朝天。李澈又从吕正风那里领了百斤生铁作为试验材料,共这几个人浇铸使用。反正这些生铁浇铸废了可以回炉熔掉,因此百斤生铁,足够这些人试验浇铸火铳了。

四月初十,第一批二十支火铳浇铸出来,李澈亲自到场查看。不过浇铸质量非常不好,郭铁牛自己都很不满意,连火药都没有装上去做射击试验,就重新投入熔炉了。李澈知道这件事着急不得,因此安慰了他们几句,让他们安心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