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一、题解:
“夜郎自大”这个成语比喻的是不了解自己的人,妄自尊大。这样的人必然会一事无成,被人耻笑。要是再发展到“螳臂当车”的程度就死在临头了。
都说现代人是有史以来最为聪明的,但为什么上当受骗的越来越多呢?一方面是贪小便宜吃大亏,另一方面就是缺乏了解别人的慧眼,看不出来他人骗人的虚情假意和欺诈手段。
《孙子兵法》中说,在与敌人作战的时候,如果既不了解自己,又不了解敌人的话,结果注定要失败;如果只了解自己或对方其中的一方,那就一胜一败;如果双方的情况都了解的话,就能够百战百胜。
二、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三、译文:
善于了解别人的人是有智慧的人,善于了解自己的人是聪明的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人,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最强大的人。知道满足的人才是富有的人,勤奋努力不知懈怠的人才是最有志向的人。不丧失做人之道的人才能永远幸福,**生命虽然死亡了而精神生命却永垂不朽的人才是最长寿的人。
四、理解:
俗话说:“人贵有自知之明”,说的是人应该了解自己。《孙子兵法》里面也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讲的是人不但要了解自己,还要了解别人。
古代有一位哲人叫杜子。他说:“智慧就像人的眼睛一样,能清楚地看见百步之外的东西,但却看不见自己的眼睫毛”。意思是一个人想了解自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了解自己比了解别人更加不容易的原因是自己对自己天生有一种爱和信任的感情,这种感情影响了理智的判断。这种感情使自己觉得自己什么都好,什么都对,以为自己已经是掌握了真理的圣贤,因此特别容易滋生骄傲和看不起别人的情绪。
当代医学研究证明,如果在理想状态下,人的寿命应该是1200岁,真的是能活到千岁。其实看过《圣经》的人都知道,古代活千八百岁的人很多,我国的彭祖也活到了800岁,将瑰宝《道德经》留给我们的老子,人们在最后看见他的时候也200多岁了,后来再也没见过,估计千岁也不成问题。
为什么绝对多数人都不能活到这个理想寿命的标准呢?主要是因为不了解自己的身体、心理和生活的规律,特别是心态往往不能调控到理想的状态。同时,由于也了解不太好别人,就难免会有误会、矛盾和摩擦,给双方的心情都不断地造成伤害。
想让大家都能活到1200岁的标准年龄可能不太容易,那更容易操作的方案是什么呢?咱们来看看梁启超是怎么表达的吧。
梁启超说:人的**寿命不过区区数十载,想活到千岁很难做到,就算活到了千岁,人的这个物质生命也不可能长生不老,但人的精神生命则可以永垂不朽。因为他的**虽然消失了,但他的思想、学说和精神却会长期影响着当代以及后代的人们,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完全可以做到“死而不亡”,精神生命万寿无疆!
《中华文摘》2006年第11期刊登了一篇题为《人生要懂得转弯》的文章。文中的那个法国小伙儿奥里昂在20岁的时候立志成为画家。一直刻苦练习到60岁,已经成了奥里昂爷爷了,画到了第8张画儿才卖出去了一张画,并且价格很低。虽然是这样,但他却仍然执迷不悟,还在画着没人认可、没人购买的画,一生不能养活自己。这就是严重不了解自己的典型。
五、应用建议:
、你了解自己多少(性格、气质、爱好、理想、志向、意志品质等)?
B、你了解多少亲戚、朋友、同事,能预测出他们X%的心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