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无欲免灾,知足去祸(总…
作者:妙音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36

第四十六章:无欲免灾,知足去祸

一、题解:

据调查,全国大大小小的寺庙香火都很盛,尤其是五台山、峨眉山、普陀山和九华山这四大释家文化的名山。w-w-w.shouda8.c-o-m

这固然是件好事,它说明了文化昌盛,释家文化深入人心。但正所谓泥沙俱下、鱼龙混杂,这些人里面也有很多是迷信的,不信你就听听他们的祈祷:“佛祖您好啊,求您佛光普照、佛法无边、普度众生、大慈大悲,保佑我一辈子平平安安、灾祸靠边!”

这些人都是迷信的,因为释家文化和道教文化一样,都是告诉我们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要想平安幸福,就要减少和降低自己的**,凡事懂得知足常乐。

如果你看到了一位大美女不去贪图她的美色,觉得家中的老婆也不错的话;

如果你看到别人银行保险箱里的金条不动心,觉得自己丰衣足食的小日子也不赖的话;

如果你听说某人突然网络蹿红而不羡慕,觉得自己平凡的一生孕育着伟大的话;

如果你知道有人天天喝茅台而不嫉妒,觉得自己的那盅二锅头味道就挺好的话;

那我们大家就都恭喜你!灾祸将远离你,幸福将围绕着你!

二、原文: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三、译文:

天下有道的时候,人人知足知止,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战争绝迹了,战马也没用了,只好用来耕田;但当天下无道的时候,人人争名逐利,国与国之间战争不断,所有的马都用来作战,马妈妈都得在战场上生小马驹儿。天下的灾祸,没有比不知足更大的了,天下的罪过,没有比贪欲更大的了,所以只有知足的这种满足,才是永久的满足。人人知足,天下就太平了。**之火可能最初仅仅是颗小火星儿,但当烧成燎原之势时,不但无法控制,而且一定是损失惨重的。

四、理解:

“需求”和“欲求”只差一个字,但含义却是大相径庭的。世界可以满足我们的需求,但却无法满足我们的贪欲。所以我们不能让需求没有节制,不能让它发展成贪欲。否则就像一座大楼在倒塌的时候一样,用什么棍子也是支不住的。

关于人的贪欲有个形象的比喻:“人心不足蛇吞象。”你想啊,一条一米长香肠那么粗的蛇,它连吃个鸡蛋都费劲儿,却想去吃体重是它几千倍的大象,你说这心是不是太贪了?

关于贪欲的本质及其危害,释迦牟尼圣人讲得最为深刻和透彻。他老人家在《佛说大乘无量寿庄严清静平等觉经》第33章“劝谕策进”中说道:“世间的人们都在计较那些琐碎无益的世利俗务,在这个痛苦不堪的五恶世间,辛勤劳作,经营生计,以求自给自足,在痛苦之中寻求快乐;世间的芸芸众生,无论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富人还是穷人,少年或者老人,男人抑或女人,都是因为贪欲念头的长期积累,处心积虑地只是想追求一时的快乐,其实贪欲之心只不过是导致了奔波劳碌而已。没有田地的想要得到田地,没有房屋的想要得到房屋,没有家眷亲属妻子儿女的,没有财物、产业、珍宝、器物的,也都挖空心思盘算钻营,一定要占有了以后才感到心安。没有的人有所忧苦,已经有了的人也得不到安逸。有了一些财物以后反而导致欲壑难填,还希望得到成倍的东西,有了一件觉得一件太少,有了两件又觉得两件还少,**和获取,总是互相攀比着不断增长,没有满足的时候。才达到百万、千万的小有资产,又开始担心遭到损失,害怕盗贼偷窃,害怕火灾烧毁,害怕大水冲走,害怕土匪劫夺,害怕冤家仇杀,害怕债主催逼。在这种无休止的忧愁和恐惧之中,清静的本心不断地被消散磨灭。吝啬之心,反倒越来越顽固,烦恼缠缚,使我们在痛苦的泥潭之中越陷越深。

人世间的烦恼是多种多样的,我将其总结为七种,现将这七种**及其危害(又称七毒、七伤、七饵、七死路)列表总结如下:

序号名称比喻危害备注

1酒毒水“饮”火烧身

2色金钩倾国倾城危害最大

3财陷阱自制手铐害人最多

4气毒雾伤身败事

5名枷锁束缚心灵

6毒*黑白无常

7网梦幻海市蜃楼

有个乞丐面对大家的爱心帮助,贪心越来越重。

有一次,他向一位小伙子乞讨,小伙子给了他30块钱,他不满意地说:“人家最少都给50,你才给30,不行,你得再给我打一个20块钱的欠条。”气的小伙子差点儿没自杀。

过去,有个瞎眼儿爷爷,他虽然没有上过大学,但他却深明快乐人生的真谛。他总是能够积极地调节自己的心态使自己的一生成为了乐观的人生。

他的左眼睛从小就是瞎的,有时候别人会替他感到惋惜,但他却说:“比起那些盲人来,我算是很幸运的了,虽然费点劲儿,起码我还能够看得见啊!”

瞎眼爷爷小的时候家里很穷,上不起学,就在窗户根儿旁听,别人感到这孩子可怜,他说没关系啊,一样能听得到老师的讲课。

后来他娶了一位嘴大的媳妇,有人说嘴大的媳妇儿不好――嘴大吃穷郎,他说,这句话没道理,应该是嘴大吃四方!

这位媳妇儿不但嘴大,而且脾气还不好,动不动儿就对他施以家庭暴力。大伙儿纷纷替他鸣不平,他说没事儿,这说明她爱我,打是亲骂是爱嘛!

有人说他的媳妇儿不会生儿子,一股脑儿给他生了5个女儿,当然了,那个年代还不知道这事儿是由男同志所决定的。他说,姑娘更好啊,是爹妈的贴身小棉袄啊,儿子长大了就成了媳妇儿的傀儡了,纯粹是白搭!再说了,还有的媳妇儿啥也生不出来呢!

他的快乐一生将近结束的时候,五个姑娘和姑爷哭着表示抱歉:“老爸,你看,我们五个一个大富大贵的也没有,连个好棺材也给您打不上。”

瞎眼爷爷说:“破棺材……也……也比……草……草席子……强多了!”

同样是老爷爷,重庆有个贪心的老爷爷的命运就很不好,而且还连累了其他人。

6年11月13日21时30分,重庆电视台的“拍案说法”中说了《周老汉(花心老萝卜)与三个女人》的一个案例。

由于他的第一个妻子不能生育,他就让妻侄过来陪他们过。

这还不行,总觉得这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就又偷着娶了一个地下媳妇儿,这位老二倒是生了一个孩子,但不幸的是这孩子只活了几天就夭折了。

他都72岁了,还不死心,又“娶”了第三个小老婆――说老婆不如说孙女儿更合适,这个姓孟的女孩子刚刚16岁,比他小他56岁。

当初双方的约定是,这位小孟给他生个儿子,他给小孟一万元。

谁知儿子生下来之后,小孟的**也增强了,觉得一万元太少了,想跟他继续过下去将来好分他的家产(3层小楼一栋,约合人民币20万元)。

大老婆后来也看出来了老三的这个目的,一时来气到法院告了自己的丈夫重婚。

因为证据确凿,老周和小孟都被判处了一年的监禁。

二人出狱了,老爷子与大老婆办理了离婚手续以后后净身出户,在外面租了个小房儿和小孟以及小孩儿过日子。

后来,老爷子在86岁那年因车祸去世了,留下来的,就是一个小寡妇带着个小孩子成天抹泪度日。

当今社会更为严重的是,现在有些人的贪欲还发展到了对孩子的盲目教育上。

6年12月11日《秦皇岛晚报》上登了一则题为《11岁少年5年读了30个兴趣班》,你说什么孩子不给你累成小老头儿?

有种一夜暴富的方法是炒股。但正所谓股市有风险,因为太贪了往往炒不好,再高都希望再高些再抛,结果经常一家伙跌下来,股票跌倒了低谷,人也从楼上跳到了楼下摔碎了身子骨!

咱们不说那些摔死的,就说个轻点儿的案例。

7年11月18日《信息时报》说:一位佛山市的陈先生,《该男莫名发烧半年,原是炒股紧张所致》,把很多专家都给难住了,后来发现是这个原因,大夫们议论说,看来咱们医学也要和炒股学结合起来,要不然连个发烧的小病儿都看不了。

五、应用建议:

、我们认识事物要认识到它的本质,不能被表面现象所迷惑。

B、我们要避免被酒、色、财、气、名、毒、网所毒害。

、向瞎眼爷爷学习,别干周老汉那样的蠢事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