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姐夫第二天一早出门,到下午1点才回来。
“比你讲的还要低。”他又累又饿,一边狼吞虎咽地吃着饭一边兴奋地对郁树说,“只要带上营业执照让他们知道确实是开店去批发的,三本以上起批至少五折,那些习题册、辅导书更是三折就能拿到。”
“租书呢?”郁树问。
“更是便宜得让人不敢相信。”他把碗筷一丢,一五一十、翻来复去地说了起来,郁树好半天才听明白――原来,租书采取“年卡制”,除了押金外,一张年卡100元,可租30套书,并且这30套书一年内可以随时去调换。而每套书少的上下册两本,多的能有五六本,30套就是100多本。
“相当于100本书看一年要100块钱,”郁树扳着手指算起来,“也就是说1本书看一年要1块钱。而租出去的话,1本书一天是5毛钱,一年365天就是182块5。当然了,前提是要天天都能租得出去。”
“你没算错吧?”表姐疑惑地皱着眉,“投人1块钱能赚180多块?这么好的生意他们自己怎么不做?”
“没错。”郁树想了想,“你们这是顺带着搞搞,我在城里看到过有人专门开店租书,店虽不大,但也至少有几百近千套书。30套100,300套1000,1000套就是3000多。如果有五六家这样的客户,一年就有一两万呢!”
“不过……”郁树还有一点不明白,“难道他们每种书不止一套?要不然几家都要一种书怎么办?”
“一点不错。我当时也想过这个问题,一问才知道,他们每种书基本上都准备了10套。”表姐夫转了个话题,“后来,我还特意找到两家学校边上的书店转了转,生意确实不错!”
“这么说,你已经决定了?”
“当然!”他斩钉截铁地一拍桌子。
说干就干,当晚他就找来一个木匠,在家边喝酒边商议打书架的事。
“三天,”酒桌上,表姐夫和木匠碰了一下杯,“怎么样,三天来得及吗?”
“你那么急干嘛?”见木匠面有难色,表姐打着圆场。
“你们知道再过一个星期是什么日子?”
“什么日子?”众人一愣。
倒是蓉蓉反应最快:“我知道,是‘六一’儿童节。”
“对!这叫‘赶得早不如赶得巧’,我准备就在儿童节那天开张。”表姐夫自得地咪了一口酒,“你们算算,打好了还要油漆,又要至少三天才能干。”
“那我再找个人帮忙,争取三天好。” 木匠咬咬牙,终于答应了。
三天后,两排书架按时送到。
这期间,郁树特意回了一趟家,向当小学校长的爸爸请教有关习题册、辅导书的事。听了介绍,郁树很快对时下流行的小学及初中教辅材料心里有数了。
书架油漆好后,表姐夫立刻租了辆面包车,拉着郁树直奔城里。
由于在家已筹划好久,郁树几天前就列好了清单,所以到“翰林墨海”后,按着清单,他们一路顺风顺水,不到半天的功夫就采办齐了。
考虑到是“初试莺啼”,不敢贪大求多,他们每种书都只按批发的底线各进了三本,其中占大头的,是小学一到六年级、初中一到三年级各门功课的同步习题册以及部分辅导书,另外还有诸如《安徒生童话》等多种面向小学生的图文并茂的中外经典童话,以及诸如“三国”、“红楼”等面向中学生的全本文学名著。
租书方面,出于用样的考虑,他们一共只租了90套300多本。郁树只选择了金庸、梁羽生、古龙、萧逸、卧龙生“五位大师”的武侠经典,以及琼瑶、三毛、亦舒、岑凯伦“四大才女”的言情名作,其他名气小的及不知名的一概没考虑。
即使这样,面包车已被塞得满满当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