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升起了,阳光温柔地散向大地。可以说,无论是在戈壁滩还在沙漠中,早晚的景色是最迷人的。
根据太阳的方向,沙丘的走向,风沙堡显然是在五家渠东北方向,这和以前出发前的资料是一致的,问题是两者相距多远就难以判断啦。因为沙漠里大面积空旷的地形会诱使你低估距离,基本上实际距离是你感觉到的三倍。
布朗说:“即算不能回到风沙堡,也必须尽可能地先接近它,然后尽可能沿着原路往回。而且我们必须马上起程,太阳越高,地表温度越高,体能消耗就越大。”
卡尔波夫一挥手,6个人开始了回程。
沙漠里,无论朝哪一个方向望去,都是连绵不绝的沙丘,显然这里是一个独特的地区。和其它的沙漠相比较,吉尔班通古特大沙漠是算相当安全的啦,它于北纬44°15′~46°50′,东经84°50′~91°20′。是中国第二大沙漠。玛纳斯河以东及乌伦古河以南地区,位于准噶尔盆地的中央,面积4.88万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由4片沙漠组成,西部为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东部为霍景涅里辛沙漠,中部为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其北为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年降水量70~150毫米,沙漠内部绝大部分为固定和半固定沙丘,其面积占整个沙漠面积97%,形成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固定沙丘上植被覆盖度40~50%,半固定沙丘达15~25%,为优良的冬季牧场,沙漠内植物种类较丰富,可达百余种。植物区系成分处于中亚向亚洲中部荒漠的过渡。沙漠的西部和中部以中亚荒漠植被区系的种类占优势,广泛分布以白梭梭、梭梭、苦艾蒿、白蒿、蛇麻黄、囊果苔草和多种短命植物等。正因为如此,大部分的地区可以驾驶车辆,特别是人们每年都在利用绿化植被一步一步向沙漠进军时。
然而沙漠的生态环境的改变,也使得更多的动物种类、植物种类减少,甚至灭种,沙漠气候变得更加变幻莫测。高温、热气层、太阳黑子风暴、磁场、复杂的地理环境等等使得众多的最先进的科技产品到了这里也会以变得极其脆弱,甚至毫无用处,最简的实例就是风中的尘土和沙子会影响无线电的通话。
卡尔波夫他们6人显然是运气不佳,他们无法寻找出正确的出路,有时,看似简单的事却根本无法实现。首先他们无法沿着一个方向直行,在这条最近的路上,却是充满了最多的危险。当朱克察金陷入沙流时,他们更多的是惊恐和无奈,没有人敢去伸手拉他一把,因为如果这样做的话,将会引起更大的吸力,吸力将会连同一切圈入沙底。唯一安全一些的办法是用一条较长并且窂固的绳子固定在一处地方,陷入的人放松身体,减缓吸力,抓住绳子,当吸力缓和时,绳子另一头的人迅速地拉动绳子,也许可以幸存。
尽管前面他们已经已经损失了13人,矮基当然他们是不会计算进去的,但可以说没有一个是他们亲眼目睹,因此当朱克察金活生生地消失在眼前时,他们真正地感觉到了死神的身影。
他们接着遇到了风沙暴,几乎没有可以藏身的地方,他们用衣服将口鼻都遮起来。将冲锋枪奋力插在沙中,以做一个记号表示行进的方向,尽管多数情况下这是一种徒劳。他们在看似较为安全的地上躺下来,默默地祈祷着,等待风暴停息。风暴过后,他们四分五散,原来记忆中的景象完全不一样啦,原来平坦的地方,一座座巨大的沙丘耸立在他们面前,包括卡尔和另两人原来躺着的地方,而原来连绵的沙丘则变得平缓。
在他们的记忆中,他们的卡车只离着他们3个小时不到的步行路程,这是一个很多时候可以肉眼就能望见的距离,然而他们却无法缩短距离。
水,是他们面临的最大的问题。
无论多么的饥饿都比不上缺水的可怕!
最先的办法是布朗制作了最简易的太阳能蒸馏器。方法是:取一个塑料袋,沿着一侧边缝和底缘剪开,打开它,这样就有了一个面积较大的塑料片。挖一个小洞,洞中间放一个杯子,杯子竖直着插到沙子里,杯子上部在地平面以下。用塑料片盖住洞口,四周用石头压住。塑料中间放一块小石头,正对着杯子。水蒸气在塑料片下面凝结,滴到杯子里。但这个仪器并不能为他们制造出多少水来,而且他们也将长时间地在阳光下暴晒,也无法赶路。
然后他们设法挖到了一些微含水份的少子。他们心中一直在哭喊但不敢开口说话,在酷热中就是喘气也是闭上嘴,尽量保持用鼻子缓慢地呼吸,以减少身体水分的流失。
最后他们开始用四肢爬来代替双脚,他们的动作缓慢而均匀,这样是为了把出汗量降到最低。
他们开始觉得疲乏了,眼前的景色在晃动,方向在哪呢,完全是凭着意志在坚持。当尿液的颜色呈现出深棕黄色时,布朗知道他们已经开始脱水了,他们如果不能在短时间找到水源,那么天堂已不远了。
他们已记不清这是第几天了,记不清他们究竟到了哪里,他们根本不知道离家还有多远。
他们的眼前,洁白的云朵在飞快地飘过,一只巨大的飞鹰展着双翅在空中滑翔,它那敏锐的目光似乎在告诉他们:“来吧,我带你们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