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二节 池面,石头。
作者:绝世小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885

PS:外面的世界,天空很蓝,阳光温暖,既然选择这条路,我就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所以,不求其他,只为有那么一天,不后悔。)

因为前两天下过雪的缘故,村子里的道路有些泥泞,说不上肮脏,却少不了污秽的泥土,夜间温度低,房顶的积雪在瓦檐上结着长长的冰棱,到现在往下一串串的滴着水珠,李明贵家院子里的积雪被堆在围栏处的一棵梧桐树下,虽然到了中午,中原的温度依然不高,院子里的一些积水冻成的冰面随处可见,一脚踩上去就会传来轻轻的咔嚓声,裂纹如闪电般四处散开,冰却还是白的透彻,偶尔也会有昏黄的泥水溢出。

小布看着李明贵家里空荡荡的院子,坐北朝南的门户,北面是四间有些年数的瓦房,东面是一间小厨房,可能是烟熏的缘故,窗户已经成了黑色,还有一扇玻璃碎了一半,用一个酒盒子挡着,西边应该是一间牛舍,不过看大门紧锁样子里面应该没有什么活的生物,门口和窗户处倒是种着几株葡萄和一个棵石榴,至于院子东侧那一棵是什么树小布没看出来,院子的四周种着一些花椒,并没有院墙,用一些粗壮的杨树枝和干枯的棉花杆捆绑成了一道不成形的围墙。

看到小布来到家门口,李明贵抬头看了小布一眼,依旧埋头吃饭,小布也没发话,吸着烟没事在院子里转悠,倒是李明贵的婆娘这个时候打了他孩子的屁股两下,嘴里说着让你吃你又不吃,还哭,再哭就把你扔到河里喂鱼。小布转头,看着妇人扯上胸罩,抱着孩子向厨房走去。

这个时候李明贵也吃完了饭,把瓷碗往地上一放,然后凑口袋里摸出一个方便面袋,里面装着烟草和一叠剪的整齐长三寸左右宽一寸的白纸,见李明贵要吸烟,小布上前拿出自己吸的玉溪掏出了一根,李明贵说了一句抽这个已经习惯了,算是变相的拒绝。

看着李明贵熟练的抓出一小撮烟沫放在纸上,最后又用吐沫把卷烟粘在一起,小布自始自终没说什么,倒是李明贵点燃烟后美美的吸了一口,眼睛一看小布,“找我干啥子?”

“也没什么大事。”小布呵呵一笑,“村里的人都大部分都愿意拆迁,我就是来问问你有什么要求。”

“我也没什么大要求。”说到这里,李明贵站了起来,居高临下的看着小布,“我上有老母小有小儿,一套八十平方的房子根本就住不下,不是我不讲情理,你算算,我们一家七口人,就两间房,换做是你,你愿意么。”

“这我知道。”小布接了一句,“你家这几间瓦房建的有些年数了吧,你爸妈年纪大了不假,可是现在不是也没有在你这住么?”

“农村有农村的规矩,那两口现在有住的地方,将来搬出去必须有我来照料,不然我会被村里的人骂白眼狼。”

“去你大爷的吧!”心里骂了一句,话说的怪漂亮,以前没见过你给老人家送吃送穿这个时候倒是勤快起来了,想归想,小布还是笑言笑语道,“必须两套房子?”

“必须两套,不然咱们就别在这浪费吐沫星子了,你有本事就把我抓起来,不然我就是不搬。”李明贵的态度很干脆。

“那行。”见李明贵敬酒不吃,小布心里暗暗升起了一股怒火,“我可把话撂这了,就一套房子,我最多再多给你三万的安家费,其他的免谈。”

“我搬不搬管你什么事?”李明贵说着,端起瓷碗向厨房走去,瞥一下正在怒头上的小布。

下面的内容都是江山内的文字,今晚上修改下,电脑真出问题了,卡的一塌糊涂。)

天时地利人和,古时行军作战各地诸侯称王称霸多推崇天时地利,还喜欢万事讲究一个天命,就像神机妙算的诸葛孔明故作疑兵草船借箭还有天下九塞之首的雄关雁门,前者无非是借了东风的天时达到满载而归的目的,后者则靠着雁门关的险要地利使秦始皇拒突厥于阴山以北,抛开这两个不谈集天时地利于一身官至一品的林大人在虎门搞的轰轰烈烈永载史册的硝烟之举足以令人拍手称庆,结局呢,天命释然,不管是最成功的白帝托孤还是历史上第一次爆发的有陈胜吴广带领的大泽乡农民起义以及成为鸦片战争近因的虎门销烟全都以悲歌落幕,所以不管是雄峙千年长河落日还是金戈铁马边塞烽烟都是说的古时的天时地利,而现在有人说大难临头或者血胸杀戮是歌舞升平的同义词,不管怎样,现在的形势在卓峰看来称得上天平盛世四字,没了那种枪杆子里出政权的动荡局势,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经济上的强盛繁荣,自从第一代晋商出走山西之后靠天靠地这种的圈地养羊的形势已经捉襟见肘,就像后来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现在不也是遍布全国各地,而走出去要想生意越来越大靠的不是过河撤桥而是和气生财,也就是所谓的人和。

经典之所以是经典的很大原因是百看不厌,一直放在古朴床头的外国文学只有两本《百年孤独》和《呼啸山庄》,前者应该是古朴翻看次数最多的,在十三岁那个遥远的午后古朴的老子把这本书扔给了他,到现在古朴到底看了多少遍或许连他自己都不清楚,可是这不妨碍他内心对这本书的喜欢,龙鳞知道,平常没事就喜欢看书的古朴看过的书很多很杂,就算没有成千累万也差不了几许,而且在书法上颇有造诣,因为对书法协会的那些自视甚高的老顽固不屑一顾又不求扬名本身图的就是一个乐子,所以当那位中国书协的泰斗人物偶然看到古朴的书法想收他为徒,说最少十年古朴就能达到‘字里金生,行间玉润’的境界,被古朴一笑置之说了一句就是写着玩解闷的,让那位泰斗长吁短叹了好久,后老龙鳞知道后骂古朴脑子进水了,不过骂归骂,龙鳞很佩服古朴这点,不管是常见的草书体还是生僻的马书体都是信手信手拈来而且集钟繇刘旭吴琚姚绶等众家所长吸取精华自成章法,章法二字看似简单,就像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评书法》里说的那样:“右军《兰亭叙》,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由此可见,章法二字在一件书法作品中是多么的重要。

4、

在开封相国寺的时候,奶奶看着大雄殿供奉的主尊释迦牟尼像对卓峰讲了一句话《佛说因果善恶经》里的一句话,说什么今生屠杀斩截众生,死堕刀山剑树地狱,要信因果报应,卓峰点头称是,心里却有些惶惶然,佛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还有什么天道循环报应不爽,这些卓峰都知道,但是上下五千年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的例子也是比比皆是,卓峰心里就感慨啊,人活一世到底怎么个活法才是王道,到底是俯仰天地问心无愧才能得善果还是尔虞我诈小人行径终修善终,卓峰觉得相信心怀一颗慈悲心的奶奶说的话总是好的,不过,卓峰虽然读书不多但是跟着***时间这么长当然知道如实知自心的道理,穷则变变则通万法自然,是非曲直没必要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只要心安就可以了,如果真的有十八层地狱的话,能善始善终的人恐怕没有几个,再多一个自己这样的小混混也没什么好埋怨的,就像奶奶每天早上洗漱完毕就会先诵一段《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一样,为的就是心安,前几年还让卓峰林宇常凯林林他们几个跟着念,说什么能戒贪念除妄根,而卓峰到现在记住的只有什么十方诸佛九转金身八部天龙七多罗树六波罗蜜五阴四蛇三毒二贼一菩提心。

5、

有些事的结局虽然还没有到盖棺定论的时候,却也能从一些蛛丝马迹中一望可知进而一叶落而知秋,毕竟生活就算意外横生还是有迹可循的情况居多,就像功名早成费时十九年编撰《资治通鉴》的司马光,自幼嗜学,七岁听讲《春秋左氏传》之后便‘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乃至二十岁便中进士甲第,俗话说三岁看小七岁看老也就是这个道理,当然,相反的例子有《南史·江淹传》里讲的江郎才尽的故事,抛开《梁书.江淹传》里所说江淹识时务怕遭妒忌以免招致祸端故而推说“才尽”的真实性不谈,到了后期的江淹没有一首可以拿的出手的诗句却是不争的事实,有后人说江郎之所以才尽是因为一叶障目恃才傲物落下坐井观天黔驴技穷的笑柄,但是能洞若观火一目了然知晓江郎这样下场的人绝不会相信他的才尽是因为在梦里郭璞要回了江淹怀里的那支五色笔那么简单,这样说难免有一点以推论断的嫌疑,却也有几分道理在里面,不管是司马光砸缸还是江郎才尽,古人流传下来的道理,能够经过几千年时间的筛选沉淀,一些道理也就慢慢的演变成了真理,就像管中窥豹的典故无异于盲人摸象的结局,就像和运斧般门相近的布鼓雷门,都说吃一堑长一智,真要碰上好了伤疤忘了痛的猛人你就算给他血的教训依旧如同对牛弹琴一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