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 三桅帆船
作者:秦人自扰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467

号完脉后,乔已定问道:“太子近日可感觉有不舒服的地方?

刘长摇了摇头,乔已定接着说道:“恭喜太子殿下,无相神功初成。”

“哦,大师可否仔细道来?”

“这无相神功是当年达摩祖师所创,近百年来无人能练成,殿下天生异柄实是百年难遇的练武的奇才,恭喜太子殿下!”

“这无相神功很难练吗?”

“无相神功是我佛门无上神功,最难是练功之人要心无旁念,否则很容易走火入魔。开始时并无大碍,练就一两层时可以强身健体,殿下目前已是四层无相神功在身而没有不适的感觉,这就难能可贵了。殿下的奇经八脉异于常人天生宽广,犹如大江和小河的区别。练到五层境界时真气外漏,会在殿下的身体周围浮现一层淡淡的白气,一般的刀枪无法近身;练到六层境界真气内敛,钢筋铁骨百毒不侵;练到七层境界收放自如,杀人于无形;练到八层境界无色无相与天地相容。当年达摩祖师也就练到八层境界,至于九层、十层境界是什么样子,贫僧也不知。”

刘长吃了一惊,问道:“不知大师可曾修炼?”

乔已定摇头道:“贫僧无缘于神功,修炼神功必须是没有内功的人,还要是童男子才行,贫僧当年入寺时已是练功五六年了。”

“那我不是不能娶妻生子了吗?”

“殿下无妨,目前殿下四层神功在身,我刚才号了殿下的脉象,五成神功近期必成,娶妻生子已是无碍,不仅无碍还会对殿下的房中之术有很大助益。不知殿下平时是如何修炼的?”

刘长定定的思考了一会道:“我每日清晨醒来的时候,感觉有气体在全身自由游走,平时也没有专门修炼,如何就会有四层神功呢?”

乔已定惊道:“此话当真?”

刘长点点头,乔已定接着说道:“怪不得别人需要二三十年才能修炼的境界,殿下二年就成了,原来是在梦中修炼,人在睡觉时大脑处在休息状态,殿下在睡梦中修炼就避免了走火入魔,更可达到事倍功半的效果,殿下是如何做到的?”

“我也不知,也许是机缘巧合吧!”

“佛门最讲究机缘,看来这无相神功和殿下有缘。”

“对了,大师我前几日遇到了刺客,刺客在刺我一剑时,眼看就要刺中我,但是在最后时刻刺客的剑却偏了,从我的肩部划过,不知是不是无相神功的功效。”

乔已定点了点头道:“殿下的神功已是初成,眼看就可达到五层境界,从殿下刚才所说,就是五层境界将成的预兆。”

“大师可否跟我回宫,也好教我每日请教神功的修炼和佛门的精要?”

乔已定一边摇头一边道:“太子神功已是初成不需要我等在旁边指导,另外,我是个闲散惯了的人受不得约束。就喜欢念念佛经给人看看病,当不得大用的。”

刘长见乔已定态度坚决也就没有强求,乔已定看看天色不早道:“请殿下在寺中用斋饭吧。”

刘长在寺中用吧斋饭告辞了乔已定,带着侍卫们回到皇宫中。

刘长坐在书房中愣愣发呆,乔已定的话对刘长的震动比较大,也解开了刘长心中一个疑问,刺客的那一剑让刘长一直耿耿于怀,要是哪个刺客故意放水,那自己不就成了恩将仇报了吗?看来是因为无相神功的功效才使的那一剑刺偏的,刘长心中大大的松了口气。无相神功的功效也让刘长欣喜不已,如果真跟乔已定所说,练就五层神功一般的刀枪无法近身,那不就是给刘长穿上了一层防弹衣一样吗?刘长有一种想放声大笑的冲动。

胡思乱想了一会,刘长回过神来想到水军的现状,目前水军装备的船只不适合在海上长期作战,必须要改进目前的状况。刘长想起十五世纪西方国家的三桅帆船,就是因为三桅帆船的使用才使的当时的西方国家发现了美洲,才有了大航海时代。刘长在上大学时,对航海非常热衷,专门研究了三桅帆船的结构,对三桅帆船非常熟悉。想到这里刘长拿出专门叫太监们做的画图板和丁字尺、三角板等物,削好了碳笔画起了三桅帆船的图纸。

刘长正专注于图纸时就听有太监禀报:“南唐风铃班班主李风铃在宫外求见太子殿下。”

刘长一愣,心道她来干什么,就问道“她说有什么是吗?”

“没有,只是说有要紧的事求见殿下。”太监答道。

“叫她到前殿等候。”

太监领命下去后,刘长在书房中思量这李风铃来是为了什么,想了半天不得要领也就不去多想,信步来到了前殿。

此时,李风铃坐在前殿的大堂上心中忐忑不安,前几日听说李川获罪下到了刑部大狱,刘凤玲有一种大祸临头的感觉,连忙吩咐哥哥到兴王府府衙去换通关文书,但是府衙答复说由于涉及到李川的案子,叫他们呆在兴王府先不要回南唐,待案情清楚后,如果与他们无涉,再发给通关文书。李风铃一听焦急万分,这几日焦虑的茶饭不思,最后还是他哥哥给她出了个主意,让她来找太子殿下。

李风铃本来到南汉来,就是奉南唐国主之命,来给李川送一封密信的,由于风铃班在南唐很是出名,到哪里也不会被人怀疑。

至于密信上写了什么,李风铃一个字也不知,但是李风铃心中清楚,李川私通南唐是铁板定钉的,所以心中惶恐,想立时离开南汉。李风铃和李川的亲戚关系纯粹是李川杜撰,就是为了来往方便,好有过硬的借口,没想到现在却是李风铃不能离开南汉的重要证据。如果她确是李川的侄女,李川一旦罪名确定,那她也就在全家抄斩的名单中。想到此处李风铃不禁浑身冷汗直冒。

李风铃以前对刘长没有什么具体的认识,来南汉前只是听说这个太子好舞枪弄棒、喜寻衅滋事。到了南汉有人给她推荐了刘长写的《水调歌头》后,对词中的豪迈之气和无上文采所吸引才创作了歌舞《婵娟》,此后又听闻了刘长种种事迹,特别是南汉各阶层对当今太子殿下推崇备至,对刘长又有了新的认识。

那日在李川府上见到刘长,没想到刘长会是那样的,身上有一种气质,一种君临天下的霸气、一双洞穿世间万物的眼神和英武的外貌,完全不像以前说听的纨绔形象,刘长身上的沉稳气质和大家风范让李风铃着迷,特别是刘长最后给她留下的诗词,更显出刘长温柔的一面,看的李风铃眼热心跳,生出无限崇拜之心。这次来到太**求助,李风铃说不出什么滋味,隐隐又有些期待。

正在李风铃心中忐忑的时候,就见刘长从外面来到了大殿,不知为什么李风铃霎时心中狂跳。

慌忙站起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