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淬吴钩》
作者:小妖的菜刀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10895

第六十四章淬吴钩

当竺寒暄潇洒自在的向候弦高表白态度时,收到消息的李治早已策马扬鞭中,整个金陵万千锦衣卫集体出更,守卫人去楼空,徒留下打开窗门惊慌疑惑十分没有平安感的金陵苍生们,心底的那一丝疑惑。

随后窗门关上,年夜街又恢复了不合以往的恬静,秋天,萧索。

多年来深受李恪器重的三千老兵全军覆没,无一生还,在获得这一消息的瞬间,张要离便感觉自己似乎犯上了头痛病,太阳穴也不甘寂寞的凑趣着,突突的跳着。几乎是抱着必死的决心,张要离准备率领僚人实施第二波冲击的,在那个于他来,千钧一发的激情时刻,有手下报:抓到了两个皇妃。

然后就是一番纷繁乱乱的查检验证,这之后,张要离果断改变了计划,南下。可惜,事有恰巧,造成了如今的局面,天不从人愿。

另一边。

李治勒马,在一条街道的拐角处停了下来,转过拐角,即是汹涌的人潮,阵阵的吼喝声已经涛涛传来,声若金刚棒头一喝。

一身黑色的年夜裘坐在马上,他闭着眼睛,满身肃杀之气,生人勿近。

“陛下,”归海一刀一身黑色明光铠,红色的内衣,两米开外的身材,厚实的像一匹从山野光脚而下的野人,巨年夜的砍刀背在背后,即是站在哪里,也能感觉,面前的是一座一触即爆的火山,最纯粹的气质造就了归海一刀最最纯粹的气质,纷外吓人。

后人司马光为其写传,开篇第一句即是:“龙渊年间,诸将易得而,至于一刀者,武夫无双。”

其言,一针见血。

微弓着身子上前牵着李治的缰绳,站在马下,归海一刀恭敬的道:“陛下,沈指挥使已经召集人手,正在急速的云集中,这次,定会救出皇妃,这三万人也顶逃不出天罗地。”

李治深深的吸一口气,缓缓轻轻的呼出,闭着眼前的他恍如可以想象出接下来刚刚那惨烈的一战、孟山?就是那个福来客栈的伙计吗?虽是初见,可也看的出,一个倔强的年轻人。

“归海一刀?”

“喏!”

“人马够吗?”

归海一刀见李治没有怪自己擅自做主集结金陵人马,开心的连连颔首,问道:“请问陛下要几多?”

“将整编的锦衣卫全部带过来。”

“?”即便神经年夜条如归海一刀闻言也不由吃了一惊,惊讶作声:“陛下,为了护卫您的平安,沈指挥使此次可是将江南九成的锦衣卫集结来了,年夜多正在休整,有整整十二万人,对方只有三万多人,这?用得着这么多人吗。”

李治淡淡的轻哼一声,缓缓睁开眼,微眯,阴郁的双眼不见一丝戾气,似乎一路来积蓄下来的暴戾在这短短的冥想静思中,被深深的埋进了心底,期待在一个恰当的时机,爆发。天子一怒,杀为几何?

“一刀,随我一路南下,所见所闻,太多人以为朕秉承了父皇的仁善,缺少了一丝枭雄气,朕是不以为然的,不需要为这些无聊的工具故意做些睡梦杀人的伤脑筋氏,可是,今天,朕生气了。朕乃年夜唐天子,君临四海,当有广阔的胸襟。我汉家祖宗常言,海南百川,有容乃年夜,这年夜唐,天子年夜,它才能年夜。可一切都有个底线,现在,有人触碰了底线。传龙有逆鳞,可有人不相信,朕就让他用血;来相信。三万僚人不多,可逃起来,又临近河边,没有十多万人,能拦得住。到时是归海一刀拦,还是让朕,持三尺青峰去拦?这三万人,是朕给天下人一个警示:有朕执掌干戈,乱天下者必死。跟将士们,一声令下后,不管皇妃救没救出,敢从戎锋者,就地格杀,生死勿论,谁砍下候弦高的脑袋,朕就赏他万贯家财,官晋三级。”

“那要是他们投降呢?”

“这三万人,必死。”男人毫不犹豫的道,一句话便决定了这三万人的生死,“去。”

“喏!”

归海一刀厉声承诺一声,转身策马而去。马蹄踏在街道的青石板上,掀起碎碎的脆响,下意识的归海一刀回头看了看身后。

一个男人,一身黑衣,孤独的坐在马上,立在街头的转角,转角后,是他的妻儿,可男人却下了如此决绝的命令。

恍惚间,归海一刀感觉男人的背影似乎以前在哪里见过,哦,太宗。

不知何时,自己的背后一片汗湿,很久后归海一刀才轻声对自己喃喃道:“三万人罢了,陛下敢让薛仁贵在漠北坑杀铁勒九姓二十万人,绝了薛延陀的种,严防消息下,至今还不是风平浪静?一刀,最好臣子的本职就行,这天下纷繁扰扰,与何关?记住,是胡人,主子的事,无需多言。”

这一天,刚刚休整的金陵以及周边的锦衣卫调动十分活跃,刚刚从江南各道调来的锦衣卫全军被沈贤集结,借口野战拉练,实则却是向着十里秦淮而去。

年夜江上,锦衣卫的战船,顺着扬子河急速拐进了淮河水系,水面苍茫,白鹭三两掠过,白帆全速张扬开来,以最快的速度向下游金陵而去,烽烟四起,整个金陵周边在李津带着九千唐军与三万僚人的僵持中,不知不觉间全速运转开来,杀气埋于四野,龙蛇尽腾舞。

锦衣卫年夜军不竭集结,转角处,李治还在静立,神静心和,每临年夜事须有静气,如果李世民还在世,一定会欣慰的,此时的李治,正是他心中最优秀的继承人,不辜负他的教导,值得唏嘘的是,他还如此年轻,未来,无可限量。

历史有时,掌握在一个人手里,手握乾坤,概莫如此。

而另一边,李津的九千唐军与僚人的坚持,终于呈现了一丝波澜。

————————

负责盅控金陵周围的僚人把锦衣卫年夜规模调动老实及时的上报给了孟山、张要离。

探子将经过细细一,立马引起不合,孟山最是激动,主张立即杀过去,待九千唐军溃散,一举突破,乘船下河,务克全功!

张要离和候弦高,究竟结果是有些见识,认为,拖延下去生变,不过就这样莽撞去填充唐军的军阵,实在是下下之策,候弦高这番话的语气,一脸汉人对夷狄不加掩饰的蔑视,就差出“蛮夷之人,不足与谋”经典国骂了。

经过一番激烈争辩,孟山退却了,也许是稚嫩,也许是对汉人心理上自卑,总之,双方战斗的条件具备了。

既然开战,就要全力以赴,孟山也不是不晓事的人。

“好!”候弦高笑道:“那李稚奴最善于偷袭,今日也教他试试偷袭不成的滋味儿!”

“这莫不是们汉人常的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我僚人之仇得报了!”孟山更是高兴。

“别忙,”张要离摇摇头:“战场诡诈,我能袭人,人也能袭我,先想想自己的软肋。”

“要离此言却是没错。”候弦高深沉的道:“六军之要,在于粮道。不过,我们现在只求登船而去,到了江上,水里不缺吃的,可们僚人不习军阵,冲锋散乱,虽然不忿,但不克不及不认可,唐军的战力古今少有。”

孟山不赞同了。

“我僚人却非唐军之敌手,不过此九千唐军自街道军令,一刻没有听过,路途遥远,道路艰辛,已是一身疲惫,我们是四个人对一个还对不了?我僚人汉子也不是不长力气的软货,个个都是能打能杀彪悍的勇士,戍守拉开,九千唐军难保不失,我虽欠亨们汉人兵法,但我年夜姐自叫我习汉文,深入敌境,像这样枯等,应该算是兵家年夜忌了。三万人一起冲锋,险道要塞戍守,唐军根本无法拦,也拦不住!”

“河上呢?”张要离追问:“河上有掌控一路顺利南下?”

“张将军多虑了。”孟山道:“南下,一路顺风顺水,千帆竞起,连绵数十里,哪怕有重兵拦截又有何妨,我僚人敢战之士七十万,区区三万,我还能耗得起,断无过失就是。”孟山有点生气的斥道,不过在张要离和候弦高一瞬间对视的戏谑眼神中,这番话怎么听怎么像个早熟的孩子,不稳。

“如此便好!”候弦高搓搓手:“那孟山将军,就下令。”

孟山一听将军这个称号,立马兴奋的发令:不过这次他也听了了两人的建议,组团冲锋。

三万僚人,简单的分成三路逼进唐军,九千唐军身后即是白浪翻滚的秦淮河,自以为能拦得住自己,把自己拖进了险地,他们完了。

破釜沉舟?

可惜李津不是韩信,他也不曾国士无双。

一切皆有可能,这是一场生命与时间赛跑的游戏,筹马仍然是生命,只有一个赢家,战场如同情场,第二名没有战利品。

三万僚人,分成三队,没一万人冲刺三千人,权衡一番,不克不及不认可,这是一场多打少很有气势的年夜战。

而对沾够这个结论,结局已经注定的僚人们,报以了热情的掌声和强烈的反应,无知者无畏,他们已经等的实在不耐烦,打完了回家,没必要在江畔吹凉风,岂不舒服?他们还要回家狩猎,像一只蜜蜂一样赶在过冬前蕴藏活命的粮食,明年开春,还要播种,弄点家畜牛羊养着,于是,他们理所固然的将这份无关生死的消息抛之脑后,开始组队调动起来。

————————

僚人刚刚有一丝异动,李津便洞察到了。

“他们动了。”

李安期道:“正是。李公子下令集中。”

“且慢。”李津猛然想到一件事,向李安期低声交代了几句。李安期有点意外的连连颔首:“公子高义!战士们一定更起劲。”罢便两手搭上腮边,马上便有一声高吼:“各持戟长,传全体将士:变阵,准备开战。此战由李公子亲为前锋!”

声音回荡在秦淮岸边,片刻之间,唐军方针各处传来令旗挥动和“变阵”指挥调令的声音,:御”字阵立马劈波斩浪一样分隔,聚集起两个巨年夜的刀盾兵方阵,除整齐轰鸣的脚步声,竟没有丝毫的杂音人喊。

方阵列定,便有军吏将李津的战马牵了过来。李津一看,马耳已塞了棉布,鞍辔也都固定得紧趁利落,一切正规又快捷,一个念头的间隙,李津不由对唐军油然生出一种钦佩,继而露出一种不出道不明的自豪,我是唐人。

李安期走马阵前喝道:“请公子训示全军。”李津走马前出,简短决绝的道:“全体将士听令:我年夜唐立国以来,尚不曾被人将皇妃掳走,此为奇耻年夜辱,此战关系我年夜唐百战雄狮血拼而来的威严,务求年夜胜、全胜,人人立功!我李津受天子诏令,领全军,便决与全军共生死!”话音落点,便见唐军方阵一片降低激昂的轰嗡声,瞬间又恢复了肃静。

“前阵三千,随本将军先行!后阵六千,随李安期将军押后!”

李津军令一发,便挥手号令:“前阵出动!”脚下轻触马镫,飞了出去。但见秦淮河上晨光初逝,阳光渐渐浓烈,黑色铁甲,红色军衣的唐军刀盾兵方阵,流水般迎面压上去。

目标——对面三万唐军,管他几路来,我自一路去!

“义府兄家有虎儿,匣有鱼珠。难得难得!”李安期摸着胡须,赞许的笑着。李安期,名臣之后,其父名叫李百药,另外撇开不,其父著作北齐史乃二十四史之一,地位可见一般,李安期算是地地道道的“书生参政”世家身世,得他一句评价,不容易。

“好!打出战旗!号角准备!”一挥手,十名牛角号手已经高高举起,李津手中令旗一劈,十支牛角号尖利的划破清晨江畔的寂静。

李津高举长剑:“杀——!”一马冲出,三千唐军雷霆般压下,血战开始了!

街头转角处,闭目养神的李治嘴角勾勒出一丝笑意。

“孺子可教也。”

——————————

战事进行的其实不顺利,人不是神,战报相继传回来,李津一番厮杀回来险些红了眼睛。

一阵交锋,五千唐军几乎全军覆没,无一生还,李津自己也被砍了三刀,而对方死了九千,不过很显然,李津这个灰心主义分子,根本不去在意这个数字,在他心里想的只有一个,刚才追随而去的三千唐军战死了,再无其他。

作为此军军中祭酒,李安期差点吓的腿脚都有点晦气索。

就在刚才片刻之间,人潮一个冲锋下撞上了。

三万僚人,混乱夺路,三千唐军奋力阻挡,双方死我亡,局面明郎,年夜劈的剑光在将褪未褪的早霞中,霍霍闪亮,衰草连横的江岸上,寒烟雾起,完全被惨烈的嚎叫取代,那叫声听的人汗毛都炸起来!

不到半个时辰,李安期见势不妙率后阵六千人火速压上,战斗随即分手,双方又后退到原来位置二十余里,唐军死伤惨烈。

李安期半是恐慌半是心痛的后悔,如同梦魇一般让老家伙眼泪汪汪的。

南方府兵虽不及北方朝廷精锐年夜军,可也是敢战之士,要不是连夜赶路百里,驰援金陵呵护陛下,根本不成能呈现如此年夜的伤亡率,剩下的四千唐军少有不带伤的,年夜家终究太累了,很多人披星戴月而来,已经两顿没吃了,人是铁饭是钢,很多人饿的已经心里慌慌,气息凌乱,战力不及平时一半,这仗打成这样,以李安期的文人傲骨,虽不是主帅,也恨不得投了身边的秦淮河,还了自己给年夜唐先辈们脸上抹黑的债了

李安期如此,李津呢?

这货眼睛早已经红的发热,嘴唇咬出血,不过倒不像李安期流泪了,也算成长了。

溃散,战败,覆灭,战报一条一条的传回来,孟山、张要离、候弦高的脸色越来越难看,认真正的交战数据放在眼前,人人如临年夜敌,一名僚人头人战战兢兢的道:”要不,我们还是合兵在一处,这样分兵太危险了,唐兵他们太厉害了,我刚才见到一个唐兵一边打着瞌睡一边厮杀,这辈子我朵木还是第一次见。”

“笑话,”候弦高闻言冷声道:“对方只有不到四千人了,并且多有伤残,我们却还有年夜军二万多,这样悬殊的比重,还要合兵?到底还有没有脸皮?”

那头人气氛,试图辩白道:“可是对方战斗力强,人人以一敌百。”

“我也不赞成合兵。”张要离道“:兵法我不熟,不过南方地广人稀,又是秋雾天气,二万多人随便往哪里一猫,我们就无处隐身。合兵一处,目标太年夜,对方更容易发现我们。三万人罢了,不是孟将军的吗,怎么事光临头又下令退却,功亏一篑,要不现在,我们已经扬帆出航了。”

典型的刺客思维,总想着隐身。

“我知道了,这次们来指挥。”

孟山绷着脸,死的人太多太快,刚才可能也许要冲过去,可孟山被震住了,第一次指挥的他缺乏经验,只觉得要好几个族人才换一条唐军的命,不克不及再这样打了,现在被张要离这么一,无言以对。

“呼”的一声,候弦高做了个意外举动,振了振一身的重铁铠甲,故意热身活动了几下,对着孟山、张要离沉声道:“这次,我来冲锋。对方只有三千多残军,不成能招架第二波的攻击了,可是们发现没有,战场没有一具唐军的尸首,据我所知,唐军如今的军规被皇帝胡闹瞎改了一通,规定战斗中,要做到甚么‘不抛弃,不抛却’。如今所有的伤员都被他们又带走了。他们人数本就少,如今再加上伤员拖后腿,战斗力必年夜打析扣,这次定然踢开这块茅坑里又臭又硬的挡路石。”

候弦高目光如沧海暗波,气势颇为指点江山,年夜声激扬开来,一时竟颇有意气风发。目光有意无意的看向了中阵的竺寒暄,果然女人在看着自己,一时间,虚荣心涨到了最高峰,心潮澎湃的不克不及自制,竟是仰天年夜笑起来,颇为脑残。

也许距离有点远,也许候弦高实在太自恋。

竺寒暄是因为候弦高意外的举动看向了他,但眼中只有奇怪、叹息,哪怕一丝的怜悯、仰慕、赞赏都没有,摇摇头对身旁的武顺道:“年夜姐,那个候弦高似乎要被逼疯了。”

“妹妹,我肚子里的种是男是女,依我看,肯定男的好,不过那个杀千刀,肯定喜欢女儿多点,每次还振振有词甚么‘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要不,干脆龙凤胎如何,加量不加价,一次生了得了,两全齐美,嗯,就这样办了。”武顺兴奋的几乎要跳起来。

抬起头,竺寒暄哭笑不得。

第一:生男生女,也是能做主的,更何况是高难度的龙凤胎;

第二;年夜姐,怎么还在想这事,没完没了;

第三:年夜姐,不觉得纠结吗?

这些问题都是竺寒暄想问没问出口的,可在领教了武顺武年夜姐具有代表性的跳跃思维后,竺寒暄有点——不敢问了。

和天马行空的人做闺蜜,太伤智商了。

——————————

脚步声在空旷的街道上轰鸣,盖过了一切的声音。在李治的身后,街道的最尽头处,呈现了一道模模糊糊的“红流”。

红色的飞鱼服,黑色的披风,背在背后寒光闪烁的横刀,三人扛抬仍显气喘嘘嘘的重型“刺天”弩,空旷的街道在不到一炷香里面被塞得密不透风,人挨人,人挤人,肩膀挨着肩膀,整整齐齐紧紧密密的十二队,让整条街道呼啸的秋风再钻不进一点缝隙,被深深的挤出街道。

步队长又长,看不到尽头,如果有人能从天上看会发现,在其他街道也是如此,空旷被紧张、压抑、拥挤占据,后面红色锦衣卫年夜军仍在急促的排队赶上,在每一队的最前方,都是少有出面的江南道的指挥使们。

这十二名指挥使,也如李治一样,立在街头转角,人人掌心向外,高高举起,却不挥下,他们在等开战的信号,陛下面前,此战可谓再进一步之战,机不成失失不再来,每一个指挥使都亲自提刀上阵,足以明一切,这群在江南地头上呼风唤雨的年夜佬们,为了升官发家,拼老命了。

扭了扭脖子,十二条街道上缭乱的人心,压抑不住要流淌出来的煞气和杀气,逃过了李治的眼睛。可逃不过他的心,他在细细的权衡着,如同一只心机深沉的狼王。

他在考虑,该用甚么口号才能激励士气,尽管此时士气已经爆棚了,想来想去,想到上官青衣了,以她的才情,一定能想到能千古留名的豪言壮志,甚么夕阳如血,苍山如海,这是甚么甚么的一天,可惜了,移动的辞海没带来。

最终,李治手如霜刀,划破漫空,向下猛地一劈,带动着空气都呼啦啦作响,淡淡的声音完全崩断了数不清的锦衣卫们拉到极限的神经。

“杀无赦。”

“奉天子诏,杀——无——赦!所有锦衣卫指挥使都有,开战!”此起彼伏的军令响起。

“开战!杀无赦。”

“开战!杀无赦。”

“开战!杀无赦。”

………

声音传播到的同一时间,十二名锦衣卫指挥使那高举在半空的良久的手,也终于闪电挥下。

“杀!”

简短有力的怒吼声山呼海啸间爆了出来,像甚么?

像断裂的火山。

一群凶虎被李治放出笼了。

————————

“何处淬吴钩?金陵河畔白骨枕血流。

秦淮风月帝王地,寒烟衰草,飕飕。

今朝我欲跃马横戈,不惧霸业白头。

此番逼上我心头?”万千人海中,一个青年睁开眼淡声唱着一首淬吴钩,杀气翻滚如血,“不死不休。”

※※※※※※※※※※※※※※※※※※※※※※※※※※※

妖:最后一首词是词,看懂就乐呵乐呵,不懂就勇于认可自己白。另外,学校通维修,传晚了。好,我认可这更像个借口,但总算有个解释不是,人品尚存,庆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