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九章 红石山
作者:寒风拂剑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96

黄得功趾高气扬的率领着六千麾下的兵马,通过了汝宁府,按照熊文灿的要求,汇合了光州派出的四千兵马,集兵一万,又从汝宁府调集了三千官军,加上沿途征调的数千民夫,共接近两万余人,浩浩荡荡的朝着洛阳方向杀来。

新蔡对革左五营一仗下来,黄得功获得了一场大胜,在他眼中,贼军到底是流民出身,虽说数量巨大,但是只要打其七寸,并不难对付,他以少量兵力击溃革左五营近十万兵马,斩贼数千,这功劳之大,以后可确保他平步青云,而且他麾下现在又集结起了一万多官兵,沿途州府县城提供了他足够的粮秣,南京更是这一次给他调拨了兵饷,可以说在新蔡一场大胜之后,现如今在他看来,他麾下的官军是士饱马腾,而且他也听闻他很可能马上就要升官为总兵官,这一次起码也要给他封个太子太傅,所以他携大胜之威,更是加快了行军的度,打算到汝州和贼军见一场高低,一举夺回汝州。

黄得功在这方面,犯了一个和其它官军大将们同样的错误,就是没有碰过刑天军,根本不了解刑天军的战法还有刑天军的厉害,所以仅从兵力上来分析,总觉得刑天军并不可怕,想他前些日子碰上革左五营近十万“大军”,都一战胜之,现如今据探马细作回报,前方贼军数量不过区区不到一万,甚至兵力还不如他眼下集合光州和汝宁府挂黁之后的兵力雄厚,所以他在决定攻打不听熊文灿的指示,直接率兵走汝州北上洛阳的时候,并没有感到担忧什么,反倒是跃跃欲试的想要和刑天军尽快交手,再来一场大胜,那么朝廷对他的封赏肯定是少不了的,他也能闻闻的坐稳江北第一将的名号了,这当朝中流砥柱的名声怎么也就跑不掉了。[]

如果说黄得功对刑天军没有一点了解的话,是不可能的,刑天军这几年和官军屡次交锋,而且皆获得了大胜,大明眼下不少有名的大将,包括祖大乐、祖宽、贺人龙、左光先、许定国等都在刑天军手头上吃过大亏,而且还有刘儒明这样的军将死在刑天军的手中,所以即便是身在江北的黄得功对于刑天军也早已是听闻已久了,之所以他会轻视刑天军,主要还是因为长时间和革左五营以及其它变民军交手,使他产生一种轻敌的想法,就是贼军战斗力往往不强,基本上缺乏战阵配合,而官军方面即便是也强不到哪儿去,毕竟算是专业一点,往往只要胆大一点,敢于和贼军拼杀,以少胜多是常见的事情,于是他才多少有点轻视刑天军。

而刑天军则是盛名之下,肯定也不太好对付,如果一旦让革左五营和刑天军勾结在一起的话,那么以刑天军的凶名,再加上革左五营的兵力,他这一次跑去洛阳,还真就不见得能讨得到便宜。

而就在黄得功兵至宝丰的时候,革左五营因为在黄得功手头上吃了大亏,于是主动避其锋芒,从舞阳让道,转向了开封方向而去,黄得功这才得以顺利的抵达了宝丰境内。

肖天健这一次没有在汝州坐镇指挥这场对黄得功的作战,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黄得功此次前来,不单单只率领他他麾下的六千京营官军,同时还带来了光州和汝宁府数千官军,远出了他原来对黄得功兵力的预计,所以细作送回消息之后,他便立即从汝州出,亲率了李栓柱等两个战兵营和黄生强的炮一营赶至了汝州。

之所以肖天健如此重视黄得功这哨官军,按照他的话说,就是要彻底的打疼了熊文灿还有杨嗣昌,让他们通过这一仗真正认识到刑天军有多厉害,省的他们还这么拖拖拉拉的,要打就快打,省的耽误工夫。

当黄得功前锋抵达红石山一带之后,肖天健也不隐真示假,当即便派出了司徒亮的骑兵营出战,仅用了一个照面,便将黄得功派出的前锋兵马,给杀了个大败而逃,司徒亮现在手下的骑兵营可不是以前初入河南时候的二三百人的规模了,自从伊川大战歼灭了祖大乐和祖宽的关宁军之后,刑天军获取了近两千匹战马,淘汰掉一批伤马之后,再加上历战下来的缴获,刑天军拥有了近两千匹膘肥体壮的战马,又收编了一大批原来的关宁军的旧部之后,使得骑兵营的实力像吹气球一般的膨胀了起来。

本来关宁兵们绝大多数都是在关外生长起来的,从小就骑马像蒙古人和女真人那样,也从事着放牧生活,所以骑技根本就不用说,差不多各个都是好手,而且刑天军挑选编入骑兵营的也多为关宁兵之中的精英,所以现在的骑兵营可以说不但不弱于以前的关宁铁骑,再增配给他们一批新造的自生火手铳之后,更是使得他们战力提高了不少。

黄得功在得知前锋被击溃的消息之后,也是大吃了一惊,不得不重新调整了先前对刑天军的看法,开始变得凝重小心了起来,下令收拢部曲,不再敢派兵轻师冒进,而是裹成一团,一起朝着红石山方向推进,黄得功也得知了刑天军一支主力兵马,已经在宝丰县南部的红石山一带等候着他,于是挥师压过去,打算就在宝丰,跟这支刑天军先见一阵,到底见识见识这刑天军到底有多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