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任意无虞,随心自在
作者:样样稀松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978

民国土匪难以剿灭的原因其实不复杂,最基本的就是“官逼民反”。由于军阀残暴的战争政策,刚愎自用,赋税沉重,致使农村中许多人无地可种,成为无业游民,有地之人也是贫困潦倒,食不果腹,为了争得基本的生存权力,铤而走险,落草为寇。对饥民来,一只馒头几张煎饼即可以看成旗帜挥舞。其次,兵匪勾结,统治者虽然制定了种种剿匪办法,但执行起来年夜打折扣,军队往往借剿匪之名劫掠村落,兵匪不分,甚至互相勾结。

而由于民团对地理环境的观察、险要据点的选定,多能驾轻就熟,所以在他们所熟悉的环境里防御土匪进攻,帮忙官军进剿土匪,也最能阐扬其自身优势,取得游击或防御的最佳效果。

同时,由于其地缘性和血缘性特征,使其能够在一定的地区和时间内,团结宗族和乡里之人,基于“保乡卫家”而持同仇敌忾心理,能够强化邻里苍生共同抗敌的意志,从而形成一定的凝聚力。

县志记载:民国十八年夏五月,一个人称“年夜尾巴”(本地人对狼的别称)的匪首率纠众四五百人进犯东平镇,每庄派款若干元,违即往攻。慕容家抗不纳款,召民团以战。贼遂率众围攻,围中民团用抬枪、快枪竭力抵抗,贼死伤甚重。越日,贼复纠合陈三拐子、李童三百余名来攻,民团奋勇抵抗,不敢稍有懈。三日后,与贼白刃相接,战于东平镇西南之陈家庄、毛家圩,民团及周围众苍生奋起,与匪血肉相搏……

慕容辰的爷爷就是在此次抵抗土匪的战事中受了重伤,虽经多方医治,身体还是垮了下去,终于早早去世的。换句话,慕容家的地位和影响其实是他的祖辈用伶俐才干和鲜血生命打拼出来的。

到了东平镇,进了慕容家的年夜宅子,凌雪亲自带人给黄历等放置了一个僻静的院落,才在丫环焦急的目光下,转身去看“廉价老妈”。这个“廉价老妈”的半疯病已经好得差不多了,但对她还是象亲姑娘那样好,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着。凌雪也是个玲珑心,在下人面前凶横蛮横,却把老太太哄得言听计从。此次从上海回来,老太太先行回家,她在县上只等了三天,老太太便想得够呛,派了丫环立时便要请她过去相见。

天黑了下来,年夜宅子陷入了寂静。天上挂着一弯月牙,树木的黑影动也不动,象怪物摆着阵势。地上恍如笼起了一片轻烟,朦朦胧胧,如同坠入了梦境。

凌雪见过老太太,又过来给黄历等人放置伙食,并明今晚有家宴,不太便利在一起吃饭。黄历倒不觉得怎样,反倒有一种轻松感。饭菜端上来,也是十分丰盛,没有外人,黄历等人倒吃得自在。

慕容老太太的屋子里灯火通明,凌雪偎着老太太,边吃饭,边拣老太太爱听的话,老太太笑得眼睛成了一条缝,很是地开心。

“儿呀,这些饭菜不适合的口味?怎么吃得不多。”慕容老太太注意到慕容辰有些异常,便开口问道。

“没有,这饭菜挺香的,我陪着娘和妹妹用饭,能多吃两年夜碗呢!”慕容辰赶紧打起精神,因为他知道只有哄好老太太,自己所要做的一些事情才能够畅行无阻。

“呵呵,好孩子,知道哄娘开心了。”慕容老太太瞅瞅这个,看看那个,高兴得不得了。

慕容辰确实很卖力气,老太太见儿子吃得很多,女儿也没少吃,心喜不已。

饭毕上茶,慕容辰和凌雪又陪着老太太闲聊起来。

“呀,甭在这装孝顺了。”慕容老太太呵呵笑着道:“这么讨好娘,定是要做什么事,那点心眼,我还看不出来。”

嘿嘿,慕容辰干笑了两声,道:“娘真是目光如炬,明察秋毫呀!儿子确实有要紧的事情和娘……”他停顿了一下,冲着屋内的下人摆了摆手,“们都下去。”

屋内只剩下了三个人,老太太笑殷殷地喝着茶水,缓缓道:“我听下人,又从外面弄来了两个丫头,还长得一模一样的挺秀气,是不是想收房?唉,秋兰走得早,也该再娶个女人了。”

“娘,您想到哪去了?这是谁这么嘴快,废弛我的名声。”慕容辰偷偷看了凌雪一眼,抱屈道:“只不过是看着可怜,顺手救下的,儿子没那个心思。”

“那还要等几年?”老太太不高兴了,道:“怎么,嫌两个丫头没长开,禁不住折腾?那就找个年夜点的。”

慕容辰苦笑连连,这正事还没呢,倒被老太太给弄得开不了口。

“,什么要紧的事情。”老太太有些不耐烦地问道:“还有比让娘抱孙子更要紧的吗?我看表妹却是不错,屁股年夜,是个能生养的,我明天去一声,看看她家的意思?”

“娘,咱先不这个事。”慕容辰被老太太完全打败了,满头黑线,思路差点被搅乱了,急得直搓手,“我是要阿雪的事情,她要去山里,那可很危险,我劝不听她,可您的话她总得听?”

“——”凌雪没想到慕容辰会把这件事情告诉老太太,生气地瞪圆了眼睛。

慕容老太太将目光转向了凌雪,咳嗽了一声,道:“这孩子,还努目睛,哥不是怕失事嘛!对了,要进山里干什么呀,那里什么红胡子,白胡子的可是不太平。在家里多好,陪着娘,聊聊天,再在镇子里转一转,等过完年,想回上海,娘再陪去。”

“娘——”凌雪抱着老太太的胳膊,象个猫似的蹭呀蹭,撒娇道:“人家进山是有重要的事情,还请了厉害的高手呵护,肯定不会失事的。”

“高手——”老太太转向慕容辰,疑惑地问道:“怎么,咱慕容家衰落了?还要从外面请人。”

慕容辰眨了眨眼睛,这是凌雪的主意,他不知道该如何。

“娘,您不懂。”凌雪慢慢着,脑袋里在寻找着更悦耳的借口,“我需要的可不是光能打的,还要脑袋伶俐,善于思考的——的侦破高手。咱慕容家哪有那样的能人哪?”

“阿雪呀,为啥要这么做呢,得把话清楚吗,这样娘和年夜哥也好替想体例不是。”老太太宠溺地摸着凌雪的头发,和颜悦色地道。

凌雪在这短时间内已经想好了借口,并且很合情合理,不会让人拒绝。她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很可怜地道:“娘,我刚到咱家的时间,这脑袋摔得还不年夜好使,有些事情便记不住了。后来慢慢地想起来了,我其实还有个亲人,是和我一起遭的难。也不知道她怎么样了,是被人救了,还是死了。我进山找一找,人找不到呢,找到骨头,好好葬了,我也就没有闹心的事了。”

慕容老太太态度不明地址了颔首,转向慕容辰道:“听见了没,这要是找到了,我可又多了个闺女,也多了个妹妹。这事呀,得帮阿雪办好喽!”

“好,我亲自带人呵护阿雪。”慕容辰等的就是这句话,笑着连连颔首。

“人多好处事,山里狼虫虎豹的,人少了娘不安心。”老太太笑了起来,搂着凌雪道:“那就这么定了,让年夜哥好好放置。”

凌雪无奈地址了颔首,对慕容辰翻了翻眼睛,道:“不要人太多,挑些精壮的,最多二三十人。”

“没问题。”慕容辰达到了目的,显得很开心。

……………

夜深了,凌雪有些郁闷地回房睡觉,慕容辰却没走,屋里只剩下了娘俩。

“咱家的田地、园子,都算保住了。”慕容老太太长叹一声,扳着手指头道:“几辈人的辛苦,苦筋拔力才有了这个家业。也不指望着能光宗耀祖,不愁吃不愁穿,能保住咱这点家产过活就行。现在世道这么乱,辰儿,做得不错,很好,很好。只是受了委屈,要挨人骂呀!”

“娘,您别把这看得太重。男子汉年夜丈夫,没了再赚。再,靠着祖先留下的家产过活,多没前程。”慕容辰笑着开解道:“再,挨人骂几句算什么,这局势呀,不定还得变,儿子还留有后路,到时候改弦更张也不算晚。”

慕容老太太疑惑地望着儿子,不知道他话里是什么意思,当初他执意要投日本人,考虑到连连溃退,为了保住家产,她虽然不赞成,底下人也有很多否决的,但她还是采纳了默认的态度。

“其实呢,田地、衡宇都没了也没关系,只要人没事,凭着家里的细软金钱,也未必不克不及死灰复然。”慕容老太太怕慕容辰走了极端,又换了口气。

“娘,儿子有分寸。”慕容辰冷笑道:“儿子在日本人那儿受点屈,这有什么?韩信还有胯下之辱呢,可日本人想骑在咱慕容家头上拉屎,嘿嘿,就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

老太太皱起了眉头,想了一会儿,道:“连都不是日本人的敌手,就凭咱们那几百人枪,反了日本人,咱慕容家岂不是更没平稳日子过了?”

“身逢乱世,哪还有什么平稳日子。”慕容辰苦笑道:“娘,儿子是这么想的:凡事不克不及一条道走到黑,咱们给日本人卖力,不但老苍生要戳脊梁骨,万一日本人完蛋了,咱慕容家也坐实了汉奸卖国贼的罪名,那时才真是万劫不复,人财两空了。”

“日本人不是要灭亡中国吗?”老太太很是不解地望着儿子,轻轻拍了拍他的手,劝解道:“还是再等等看,看看局势如何成长。”

慕容辰狡黠地一笑,道:“那是自然,娘您就安心,儿子有放置,咱慕容家是不会倒的。”

“那就好,那就好。”慕容老太太捻着佛珠,起身打开了墙边的年夜柜子,里面供着尊观音。她拿过蒲团,虔诚地跪下,双手合什,两眼微闭,嘴唇不断地动着。

“过来跪下,请救苦救难观世音菩萨保佑咱慕容家。”老太太转过头来,威严地命令道。

慕容辰犹豫了一下,迈步走了过去,见慕容辰跪好,老太太从柜子下层取出一个用黄绸布包裹着的工具,郑重地打开,原来是一个签筒和一个发黄的薄书册。

“这是从五台山请来的观世音菩萨神签,灵验无比。”老太太心翼翼地捧着签筒,象是拿着什么无价之宝一样,郑重地道:“儿,闭上眼睛,双手合什,将的生辰八字、姓名和所求的事情都默念出来,然后再诚恳诚意摇签筒,看观世音菩萨怎么,好让别行差走错。”

哦,慕容辰承诺一声,照着老太太的交代照样而做,心里默念道:观世音菩萨,给我听着,摇出的签若合我心意,我请吃酒席;若摇出的签不合我的心意,可别怪我不客气,以后我见庙烧庙,见佛杀佛……

威胁利诱完毕,慕容辰摇动签筒,哗啦哗啦一阵响,失落出一支签来。他赶紧拾起观看,原来是第十四签,中签卯宫:宛如仙鹤出牢笼,脱得牢笼路路通;南北工具无阻隔,任君直上九霄宫。

“娘,看,多好的签。”慕容辰喜出望外,这种工具他本不信,但对自己的放置也几多有些疑虑,这摇签此时倒给了他很年夜的信心。

老太太看了下签,掀开书册,找到对应的解签词,上面写着:任意无虞随心自在

“好了,既然这是观世音菩萨的指示,就任意行事!”老太太高兴地址着头,又将签筒和解词书收好,拜了两拜,关上了柜门。

“娘,您安心,儿子长年夜了,干事情心里有数。”慕容辰心情年夜好,殷勤地扶着老太太坐下,道:“并且还有何老和很多人可以指点我,帮忙我,肯定能逢凶化吉,万事顺心。”

“嗯,能这么想,娘就感到高兴。”老太太点了颔首,欣慰地道:“到底还是年轻,有些事情不如老人们想得周全。”

这时,下人敲门禀告,何先生回来了……

更多到,地址

<!--#include file="/ads/we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