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所谓的“人类魔法体系”,即单指自亚特兰人发明(应该说是发现更贴切一点……)魔法后,经过东方大陆魔法文明的发展逐渐形成统一体系,因此,这个魔法体系仅仅只是适用于人类的,其他种族的情况各不相同。
另外,魔法体系随时间推移,以及迁移大陆的形成,自然有进化和改变的地方,甚至在古世纪后四千年,两块大陆的魔法文明多少会有分歧,而古世纪以后的东方大陆,魔法体系仍在不断完善,再加上后来的,祈愿大陆的一千年文明中,魔法和机械结合,并由于经历了“精神力操纵系统”那场风浪后,出现了[异能术],这种另类的异端魔法……总之,这些魔法或进化或突变的因素就不详细介绍了,反正这篇概论就当作是初步设定的参考吧。
(太复杂的设定,我实在不会写……抱歉了><)
——定义篇——
魔法:分成好几种学说,不同学派定义不同。比较集中的有三:一,根据字面意义理解为魔族使用的力量;二,广义地理解为是一切超自然的现象(西域人很喜欢这么理解);三,在专业领域,理解为精神力达到某一程度后,通过语言、符号或图案等形式驾驭,足以影响元素法则而产生的超力量。
第三种定义,变成了祈愿大陆“精神力操纵系统”的基础,及奠定了[异能术]的理论。同时,也是东方大陆后期魔法发展的趋势,既称为“精神魔法”。
精神力:控制魔法的最重要的存在,它的绝对值直接影响了魔法产生的效果和力量。
魔法三大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等价交换定律和力的相对作用定律。此为魔法领域的三个基本定律。
反噬:由于对魔法的不完全掌握,而导致力量反弹回施法者的现象,既“等价交换”定律。因此,学习如何应对[反噬]和学习魔法的操纵方法同样重要。
延迟:从结咒完毕到力量生效之间的过程,正位与负位的调和期,即“能量守恒”定律。
咒语:有效地禁锢无规则元素的一种规律,以文字形式表现。需结合音调、断句、停顿、节奏等,语速决定了法术的延迟时间。
反咒:与[咒]相反的一种规律,以文字形式表现。最直接消除法术效果的方式。即“力的相对作用”定律。
契语:订立契约的一种规律,以不定格式表现。领域范畴狭义,召唤士常使用的一种魔法语言。
法阵:以图案、符号、颜色、物质、大小、触媒等结合表现的禁锢魔法的一种方式。
触媒:魔法触媒,可辅助催化魔法生效的一切东西。可以是某种物质,物品,也可以是人或其他生物,甚至可以是“灵”。有必须性,也有选择性。
归息:施法后,精神恢复正常状态的一个过程。建立在[眠息]基础上。
眠息:施法后,精神处于停滞状态。可避免。
缝隙:魔法次元之间的空隙,浓度最密集且抵触的区域。通常是感应魔法气息存在的依据。
通道:魔法的“真空区域”,后引申为其他义。
魔法次元:因魔法而产生的一个独立的三维立体空间。(现代定义)
——理论篇——
魔法,这个名词的由来是古老的东方人认为它属于魔族遗留下来的力量而产生,那些依附在文物、古董甚至矿物上的神奇力量因为得不到解释而令人害怕,因此就很容易地与魔族联系到了一起。不过在随着历史文化的推进,以及人们对这些神奇力量的钻研,当人们慢慢掌握并能用语言或其他方式对其进行控制的时候,对于魔法的理解也就发生了改变。
历史学家通常喜欢把魔法用“发现”这个词定义,而非亚特兰人的发明,因为他们认为它是原本就存在的,而并非人类创造出来的东西。通过得知其他种族对魔法的使用情况判断,“发现”一说显然更站得住脚。不过自负的人类,依然喜欢用“发明”来标注它,几乎所有魔法书籍也都有关于“亚特兰人发明了魔法”这类概述。
当一个人开始研究它并得到了某种程度的成果的时候,就会出现许多人都去研究它。
在最初的时候,魔法的体系源自与一些流派,在盛行炼金术的时代,学派的分歧使魔法分裂成各种体系,当然,那些体系既不科学也不正确,甚至没有任何根据,只是一些学者、传教士、以及炼金术士(当时还不存在魔法类职业)将各自发现的“魔法”自成一派地分门别类以方便记忆而已,不过,那些笼统甚至没有规律和特点可寻的体系是后期魔法体系的雏形和奠基石。
甚至语言和文字的演变,一定程度上是受到了魔法符号和魔法研究学的影响。
后来,在初期混乱的体系基础上,出现了一些有整体性,具有实用意义的理论体系,分别有“柏加拉体系”、“古力古利体系”、“炼金体系”、“魔法原理体系”等等,这些体系曾一度影响了魔法学的研究趋向,并被许多当时的宗教利用,进行更有效的信仰宣扬和传播,还有一些教会将这些体系作为教义传唱。但是,这些体系仍不具备完整统一的特点,不能相互包容,规律意识也非常淡薄,甚至存在着严重的矛盾漏洞,使宗教之间产生冲突。
大约在“黄金时代”的末期,一位智者将各类学派的魔法收集起来,融会贯通,归纳总结,最后制定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而那位智者据说是一位热爱收集民间传说的吟游诗人,由于后世者无法确认他的名字,也没有确切的文字记录——在文字字体五花八门的时期,遗留后世的古老文字并不能很好地翻译出来——因此,根据可考证文献的记载,那位伟大的第一代魔法体系创始人的名字就变成了“希可莫亚”,东方古代语中“体制”、“规律”的意思。
希可莫亚创立的这一体系,即称为“法术”,分“法系”与“术系”两大类。
之后,这个体系延用了不到一百年,便被亚特兰人施埃辛创立的“元素体系”代替。他引入了“魔法元素”这个概念,并促进了魔法研究质的飞跃。
而后,他的三个徒弟将他的这一体系进行修补和完善,便形成了后来一直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统一体系,即“阿德方斯鲁基希亚体系”(无人知道该名的由来,人们推测是施埃辛的三个徒弟名字的结合)。
以后,各种体系的形成,分类都是在阿德方斯鲁基希亚体系上进行补充和变化,但始终没有脱离这一体系的基础原理。
——分类篇——
按字义分(最原始的一种):
法:泛指复合型的、范围较广、规律较复杂、或需要结合道具使用的魔法。它的魔法名称格式比较多样化,表现形式也比较复杂,以咒、阵、符、势、具等形式表现。(后期产生的魔法都不归于此类。)
术:泛指基础、单体、小范围、规律单一、无需借助道具使用的魔法,以咒、念的形式表现。大部分含有“术”字的魔法都是延用古老的这种分类而来的。例如火球术、火焰术、照明术、浮空术、漂移术、操纵术、变形术、扩音术、定影术、羽落术、唤风术、记忆术、悚惧术、幻象术、施毒术、治疗术、痊愈术、雷击术、附咒术、冰冻术等一些古老的法术。(并非所有含“术”的都是,因为有些术是后期创造出来的。)
按作用分:
黑魔法:泛指攻击性魔法。有破坏力,杀伤力的效果。或指针对非己方的法术。以五大属性魔法为主。
白魔法:泛指治愈性魔法。一般没有大范围的物理或化学效果,魔法特性呈现柔和、隐性现象。可对己对他使用的法术。
精灵魔法:泛指辅助性魔法。包括封印、结界、召唤一类,可以和黑魔法或白魔法结合使用的,提高魔法特性的,可对己对他使用的法术。
暗魔法:衍生系,又称“死灵魔法”。由于定义不同,强制归类于苏魔族使用的魔法。
按使用方法分:
语言魔法:泛指一切用咒语、契语操控的魔法。(基础)
阵型魔法:泛指一切需要法阵辅助的魔法。
手控魔法:泛指一切需要手势辅助操控的魔法。
以上三种可自由结合。
按力量等级分:
低位魔法:基础魔法,单体魔法,初级效果魔法。例如各种“术”类魔法,还有一些低级的辅助,如加速、瞬动、祈福、祈威、霸邪之阵等。
中位魔法:单体魔法扩大化,单项或双项魔法结合,元素魔法重叠或混合,中级效果魔法。
高位魔法:上层魔法,多体魔法,大范围魔法,多元素效果魔法。无封顶。
此种分类按照古老的魔法师等级分类,因此比较简陋,不包含暗系、亡灵系。
按职业分:
法师一类:包括魔法师,大部分为攻击系。
祭司一类:包括神官,大部分为辅助系。
术士一类:包括召唤士、魔导士、炼金术士等,一些比较另类的法术。
亡灵法师一类:这是后来的补充,暗系、禁术、亡灵之类的非正规魔法。
贤者:创造系的魔法。
其他:比如魔法剑士、魔法猎人等武器法术。
按辅助工具类分:
杖系:和法杖、法棒有关的魔法。
剑系:单指剑、刀一类的刃型武器,其他不包括。
弓系:专指使用属性弓箭的魔法。
绳系:特指利用绳子一类的东西攀岩的魔法。
药系:指利用药水的作用产生的魔法,容易有副作用。不包含矿石。
此分类方式大部分使用在攻击性魔法中,附带少数辅助魔法。不包含阵型、符咒或使用魔法道具完成的法术。
按效果分(最常用的分类方法):
第一类——四界体系
光系:特性呈现正能量的魔法。取自与神所在的领域。普遍使用的一类,正统的魔法。
暗系:特性呈现负能量的魔法。取自与魔所在的领域。最初受到排斥、歧视的一类魔法。
生系:生灵界的魔法,如召唤、复活、治愈、变形等。
死系:死灵界的魔法,如诅咒、通灵、附体、尸魂等。
以代表万物归宿的四大界:光耀界、暗黑界、生灵界、死灵界来分类,人们认为所有魔法力量都源自这四界。
第二类——五大属性体系
风系:元素产生效果具有风属性的魔法。
火系:元素产生效果具有火属性的魔法。
地系:元素产生效果具有地属性的魔法。
水系:元素产生效果具有水属性的魔法。
雷戏:元素产生效果具有雷属性的魔法。
这种分类是以原始属性元素为基础,魔法的最单一分类方式,人们认为这五系是魔法的五大基础。
第三类——八大基本元素体系
风系:略。
炎系:在火系效果上进行了拓展。如热量、温度。
水系:略。
冰系:脱离水效果,具有结晶形态属性的魔法。
木系:植物系魔法。
土系:相当与地属性的魔法。
雷系:略。
金系:指金属、矿物属性的魔法。
在五大属性体系基础上进行扩充,为一些精密的魔法提供更加详细的特性归类,有助于对魔法属性的掌握和控制。
第四类——九大属性体系
风系:略。
火系:略。
水系:略。
木系:略。
地系:略。
雷系:略。
光系:光明系魔法。
暗系:黑暗系魔法。
念系:念控魔法,又称“幻系”。
此种分类,代表着魔法基础和至上魔法的结合,比八大基本元素体系更注重于实用性及针对属性相克的特点。同时,体现了念系魔法的无绝对相克属性特点。
第五类——主四大类与副四大类体系
主四类:
风系:略。
火系:略。
水系:略。
地系:略。
副四类:
念系:精神类魔法。
咒系:诅咒类魔法。
术系:低位魔法基础。
灵系:亡灵魔法和死灵魔法。
针对了法师的两种魔法领域取向,即而产生了光之法师和暗之法师两类。同时产生了风念、火咒、水术、地灵四种具有最显著的,同步协调结合的魔法特性。
第六类——五大领域体系
攻击系:泛指攻击效果的魔法领域。
防御系:泛指防守效果的魔法领域。
诅咒系:泛指特殊效果的魔法领域。
召唤系:泛指召唤效果的魔法领域。
封印系:泛指封印效果的魔法领域。
以魔法呈现的作用形式分类,注重于体现使用魔法的结合性和区域性,能直观地表现出各类魔法的效果特征。
第七类——自然领域体系
大气系:和大气压力有关的魔法,比如风、气流一类。
重力系:和引力、重力、一切“力”有关的魔法。
植物系:略。
生物系:泛指召唤一类的魔法。
元素系:泛指基本元素产生的效果魔法,如火、水、岩、雷、电等。
此分类属于现代意义魔法,由于对自然生态体系的认识,从而得出了这类新的分类。(东方大陆没有这种分类。)
衍生类——各种前期或后期形成的独立体系
暗术:特指暗术士使用的法术,如幻觉、施毒、黑暗、蛊惑等。
炼金术:提炼,冶炼、研制、创造一类的法术。
息止魔法:空间魔法和时间魔法。无人能使用。
占卜系:预知、通神、过去与未来的时间模拟一类的法术。真正的占卜术是有一定效果的,被认为是妖术。现代意义已拓展为一种游戏。
禁术:特殊的,被禁止使用的一类魔法,往往效果太强大,且[反噬]力量过于巨大使人类无法驾驭。
傀儡术:傀儡师使用的一类魔法。(傀儡师又称“人偶师”,专有名词是“操纵术师”。)
秘术:医疗方面的一种特殊法术,限制于体质为“再生系”能力的人。(属于异能的一种)
阴阳术:阴(负)与阳(正)相结合的法术。以封印及亡灵系为主。
——使用篇——
五大属性魔法(风、火、水、地、雷)是魔法使学习的基础,一般都从该类魔法开始学习,以[术]类单体魔法为基本,再逐渐扩充。早期,专攻某一属性魔法的人较多,但随着魔法扩充和发展,五大属性魔法的融会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后来在这五种属性领域已经很少有人专攻一项,大部分都能精通三到四项,甚至五类齐全。
相对五大属性,其他魔法的使用者,虽然低位级别的会略微修习,但少有人精深。这里主要提一下亡灵法师,它的意义非同于死灵法师,由于早期对暗属性魔法的排斥,死灵法师的含义表示使用死灵魔法的人,等到了后来,某部分暗系魔法解禁,甚至念系魔法的出现,使使用并精通它的人被称为亡灵法师,当然,它仍然不能与死灵法师划上等号。
使用魔法的过程,一般包括结法(念咒)、结印(手势)、定法(法术名称)、延迟、法术生效、眠息、归息及反噬八个步骤,每一步骤的时间根据法术程度和施法者修为决定,因此基础魔法基本可以忽略这些步骤。
阵型魔法不但在施法前要做法阵以及相关辅助道具的准备,过程也比较长,不过施放后,魔法效果的维持时间也相对较长。但难度在普通之上,非基础魔法。
此外,任何一种魔法都有其[循环间隔期],即同一种魔法的连续或重复多次施放时产生的间隔无效时间,等级越高的魔法,间隔期越长,但可以根据施法者的操纵力抵消,这取决于施法者的法术能力了。
每一种魔法都有维持的时间,由于持续操纵法术十分消耗精神力,因此初级魔法的使用一般都能达到长时间持续控制的效果,而高阶魔法则比较困难。
*******
(暂时先这点吧,有空我再修改补充……)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