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因为杨威的一番话陷入尴尬,大家都是位高权重的过这么硬顶的话?
本来以为把中国邀请进来,他们肯定会客客气气的,这年头谁不会欺负中国两下子啊?八国联军那次全世界都知道了,中国皇帝发出命令,大臣们却不敢打。难怪裴迪南大公说话尖酸刻薄,他确实是瞧不起中国的,连威廉二世也这样想,他本来还想接着说派出德国将领指挥中国军队,因为他对中国军官不放心,可如今都让杨威一下子堵回去了。
杨威可是一点儿都不怕,面色阴沉着,但下面却晃悠着二郎腿,他可不跟陆征祥似的,见着洋人就矮三分,就算是当场和这三个国家闹翻了也没什么,不就是经济军事建设受到破坏么?我转头加入英法俄一方不就行了么?历史上就是同盟国战败的,加上中国更没得说的了,他确实是被对方那种支使中国的态度气晕了,好像他们一叫,自己就得像哈巴狗一样同意似的。
“我们中国确实是弱国,比不了你们德意奥,但我们也不是傻瓜,让我们独自进攻沙俄,等你们击败英法再反过头来的时候,我的百万大军都没了,如果日本趁机侵略我们呢?我们拿什么抵挡?毛奇将军说的还算在理一些,装备我们几十个师的武器,但我估计也就是一些步枪山炮之类的吧?这些东西你们是有很多,可其它的呢?战列舰、装甲车你们肯给我们么?没有这些。让我地儿郎们端着步枪到西伯利亚跟俄国人拼命,除非我傻了——”
谈判就是这样。说什么话流露什么感情都要根据需要来,眼前杨威的愤怒是装出来地,说的那些话也虚虚实实,起码与袁世凯、陆征祥他们听到的大相径庭。
毛奇皱着眉头一言不发,他是个纯粹的军人,不喜欢政治的那一套,从军事角度来讲。他知道杨威的话是正确的,让落后地中国军队独自进攻俄国是不现实的。而且面临着被日本背后偷袭地风险,这样的方案对于德国来说最有利,但留给中国的风险太大。
裴迪南大公又说话了:“在远东第一强国是日本,你不怕我们和日本联手么?让他们进攻俄国会达到更好的效果。”
杨威又是夸张的一阵大笑,笑得裴迪南极为难堪:“裴迪南先生,您知道日本在哪儿么?您知道西伯利亚在哪儿么?您没看过远东的军事地图吧?”
裴迪南知趣地住嘴。杨威虽然是夸张的取笑,但很不幸他说对了。这位奥匈帝国地皇储还真没看过远东的军事地图。
毛奇将军在一旁插话道:“日本和俄国之间隔着海,日本不可能单靠海军向俄国发动大规模袭击。如果它能控制朝鲜和满洲。倒是我们结盟地最好对象。”
杨威又看了看毛奇,这个人给他留下地印象很深。事情洞察的非常透彻,二次世界大战不就是这样么?正是因为日本控制了朝鲜和满洲,所以德国才会和日本结盟,目地也是让它袭击俄国,可惜日本最想要的是中国这块花花江山,而不是西伯利亚那块不毛之地。
毛奇在桌上摊开一张巨大的地图,一边说一边用笔在上面写写画画,裴迪南算是开了眼了,看过之后也不说话了。
意大利首相奥兰多说道:“如果我没听错,杨先生似乎话里有话,他只都否认了单独进军西伯利亚的行动,但在无形中却承认了对俄国的敌对态度,想必他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他既然能坐到这个会议桌上,就说明他在某些方面和我们是不谋而合的,否则他也不会来了。”
杨威嘿嘿一笑:“嘿嘿,没错,奥兰多首相说得没错,我其实是想和各位合作的,但我有自己的看法,并且前提是四国平等,如果只把我们当枪使,那对不起,我马上扭头就走,什么都不用谈了。”
其它人都侧着耳朵仔细听着翻译,一个字都不肯错过。
威廉二世连连点头,他到现在才开始重视这个年轻的杨副总统还有他身后的中国,早就听说中国人个个狡猾无比,你根本不知道他们想什么将要采取什么行动,看来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
奥兰多呵呵一笑:“其实我们三国在具体行动方案上也是意见不统一,既然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那就说一说,这是很正常的嘛。”
杨威眉毛一挑:“哦?你们的意见也不统一?可否先说来听听?”
奥兰多说道:“呵呵,我们意大利就主张首先进攻俄国,而德奥则主张首先进攻法国。”
裴迪南不满的说:“你又老话重提,我们不都说好了么?”
“我们意大利可从来没有决定首先进攻法国,法军撤退的话必然要全力打通意大利通道,那样我们将面临巨大的压力,只是你一厢情愿的认为我们会同意罢了。”
裴迪南嘟嘟囓囓的扭过头去,也不知道他在说什么。
奥兰多接着说:“意奥认为必须把英国放在一个最重要的地位,但德国又不同意。”
威廉二世又扯着嗓子发话了:“英国是个海上国家,它要干涉大陆战事不会那么容易的,再说了,英皇是我的表弟!”
奥兰多无奈的摊摊手:“表弟又怎样?他还不是和法国俄国结盟了?好像贵国军方也不同意您的看法吧?”
毛奇也是无奈的耸耸肩,看得出他也不认为表亲有什么作用。
杨威心里直乐,这威廉二世不是
问题吧?这种事情上怎么还能攀亲戚?看来自己的判高权重的残疾人是和一般人不同地。
奥兰多接着说:“而且德国军方内部意见也不一致。进军方案就有好几个,至今没有一个定论。”
杨威一副我终于知道了的样子:“我还说呢。你们怎么把进攻方向这么重要地事情告诉我而且也不怕我泄密?原来你们自己都还没有决定。”
“不不不——”毛奇连连摆手,“我们并不介意把军事部署告诉您,因为这不是什么秘密,我们几年前就制定了‘施里芬计划’,法国也很清楚;相对的,法国的军事部署我们也很清楚,他们也有集中两个军团攻击德国的计划。而且沿德法边界以贝尔福、厄比纳尔、土尔和凡尔登为中心修建了坚固的混凝土堡垒,整整一百五十公里的交叉火力。就是防备着我们的进攻。”
杨威有点儿目瞪口呆:“难道你们就不知道保密么?”
“保密?没有必要,反正大地战略就那么两三条,大家都清楚,如果不知道行动时间、地点、军力调动,其它一切都是没有用的。”
杨威点点头:“我明白了,看这架势。这一仗是非打不可了。”
“地确,非打不可!——您还没有说出您的观点呢?我们很想知道中国是什么打算。”
杨威站起身来。来到地图前,接过毛奇的指挥棒在图上指指点点:“以我们的军力。如果单独和俄国对抗是不切实际的。同样,如果欧洲开打。俄国也不敢轻易冒犯我们中国。
所以我的意见是——一旦欧洲开打,我将派出精锐部队进驻蒙古,关押一些蒙古王公,将所有军事事宜交由中央军队管理,并且向俄国边境推进,摆出将进攻俄国腹地地架势,这将有效的牵制俄国远东部队,这是我第一阶段地行动计划。”
毛奇眉毛锁着,目光紧盯着杨威:“那第二阶段的行动呢?”
杨威一笑:“第二阶段还没有计划,要根据欧洲战场地情况而定,关键就在于你们能不能迅速击垮法国,如果在三周时间内可以调头攻击俄国,那我方就也会长驱直入西伯利亚;如果三周之内不能击垮法国,我们只好停止于国境线上。”
毛奇慢慢地摸着胡须:“三周——又是一个三周——难道我的计划错了么?”
杨威大惑不解:“什么意思?又是一个三周?”
毛奇点点头:“嗯,前总参谋长施里芬将军和你地判断一样,认为俄国铁路交通非常落后,集结优势兵力到东线战场需要大约五周的时间,所以德军必须在三周以内击溃法国,然后再用最多两周的时间集中兵力回头歼灭俄国,所以三周是一个关键的概念,它直接关系到军力的侧重和布置。”
奥兰多插话道:“德军内部有‘施里芬计划’和‘小毛奇计划’两种不同的方案,最主要区别就是在这里。”
“哦?”杨威看着毛奇,示意他解释一下。
毛奇在地图上勾出几条线路:“施里芬将军认为应当集中九成的力量进攻法国,以这里——铁路中轴梅斯,从这里出发,派出七十九个一线陆军师,以闪电战攻克比利时,利用那里的平坦地势和发达的交通达到最快速度直插法国,然后再兜回来包围巴黎,会同左翼后备军八个师一举拿下法国!”
杨威倒抽一口冷气:“好大胆的计划!如能得手则一举奠定胜局,如果失败则不可挽回,进攻稍有迟滞拖过三周时间,俄国一旦集结了兵力那可就坏了!”
这时候,会议竟然成了杨威和毛奇将军两个人的会议,其他人都不怎么懂啊!连威廉二世和裴迪南大公都成了看客。
毛奇说道:“我也是认为太过于冒险,东线只剩下十个师的兵力对付俄国两百万大军,稍有疏忽就会一败涂地!所以我提出一个修改计划,就是削减西线三分之一的兵力补充东线,这样一来就稳妥多了。”
“还是不行!”杨威连连摇头,“削减二十多个师必定不能在三周时间拿下法国,根据交通延伸线判断,我们推进到马恩河-凡尔登一线速度必然会下降,法国完全可能组织起有生力量进行一场大会战,那可就变成拉锯战了,最后还是一盘死棋!”
毛奇将军笔头一顿,死死的盯住马恩河、凡尔登:“那——那怎么办?杨先生可有什么高见?”
杨威说道:“仍然执行施里芬计划,只不过要做些变动。”
“什么变动?”
“不但要拿下比利时,而且还要拿下卢森堡!凭借它的交通枢纽位置,我们的行军效率会提高百分之二十以上——然后进入法国,不包围巴黎而是迅速控制海岸线,切断它和英国的联系,然后和意大利、奥匈帝国一起从三个方向合围巴黎!而将八个师的后备军调往东线补充以防备俄国!”
裴迪南大公突然大喊:“我的目标是塞尔维亚,不是巴黎!”
威廉二世也大喊:“卢森堡是中立国家,我们这样做会遭到巨大政治压力的!”
杨威嘿嘿一笑:“我只是个建议,听不听由你们。”
毛奇木定定的看着杨威,好久没有说话,等杨威都回去坐下了才挤出几个单词:“好毒辣的计划——”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