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袁绍的野心
作者:64513514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383

袁绍带兵进入冀州之后,听从了谋士逢纪之言,写了封书信给自己的叔父袁愧,让他以冀州现在局势动乱不堪,渤海太守袁绍请命留守冀州整顿治安。

而袁绍的久在邺城不走,也终于引起了韩馥手下众有识之士的担忧,冀州别驾关纯担忧道:“袁绍此人豺狼也,现已平叛乱之名,驻大军与邺城久不肯撤走,必定是想吞并大人的冀州是也。”

部将耿武、李历也附声:“而且根据监视袁绍渤海军的探子回报,这几日渤海军有几匹快马弛出军营,路线似往京城而去,必定其中有大阴谋在。”

谋士沮授凝声道:“不好,如今王芬被杀,冀州州牧一位至今空缺着,冀州乃天下第一大州,袁绍必定是看上我们冀州,想靠他在京城的叔父来谋得这冀州州牧一职。”冀州刺史本来就是个胸无大志之人,一听还真有可能,毕竟袁绍的老爹和叔父早朝廷上的势力是无比的强大,而自己仅仅是靠着一个小小的宦官关系才升上来的冀州刺史。

虽然沮授此人平时说话老是喜欢顶撞自己,但是不得不承认沮授此人的计谋实在是高超,在前几年的黄巾乱中,冀州是天下九州当中受到打击最大的一州,要不是靠着沮授的谋略和张颌等人的拼命,自己这个冀州刺史肯定早就被朝廷给撤了。如今一听沮授的分析,既然沮授能看透这一切,那他必定有救自己的办法,韩馥急忙请教道:“望先生教我~!”毕竟冀州此地的富饶使的自己非常的眼红,要是让自己这么平白无故的让给一个后生小子,自己实在是太不甘心了。

沮授凝声而道:“此不难,她将军只要先早一步与袁绍上书朝廷,凭将军现今冀州刺史的身份,如今再领升个冀州牧是绝对有可能的。”顿了顿后继续道:“但是最近这一段时间将军一定要派人将袁绍的渤海军大营牢牢的监视起来,不得让他的信使再派往京城,否则将军的位置必然不保。”

韩馥一听,急声道:“潘凤听命~!”

韩馥手下大将的潘凤挺声而出,走至韩馥跟前朗声而道:“末将在此,听候将军调遣~!”

“命你率领一千精锐在白马,官渡二地守侯,但妨有袁绍军中的信使到来,毕竟给我擒下来,绝对不能让他们通过你的防守线。”

潘凤厉声道:“末将毕竟不负所托,誓死完成任务~!”随后一甩披风,大步的跨出了议事大厅。

邺城城南八十里处渤海军大营。逢纪皱眉而道:“韩馥派人将官渡、白马二地监控了起来,我军的信使和京城的信使全部被拦截下来,根本传不了消息到京城给将军的叔父。”袁绍愤愤而道:“可恶的韩文节(韩馥字文节)竟然把路给封了,那我们接下去该怎么办?”

逢纪问袁绍道:“不知主公是要一个完整的冀州还是一个残缺的冀州。”袁绍不假思索而道:“冀州乃是天下第一大州,本官当然是要将其完完整整的接收过来。”逢纪笑道:“那好办。不过想要一个完整的冀州可能需要一段的时间,还需主公耐心的等候下。”袁绍急声道:“先生快快道来。”

逢纪胸有成竹而道:“某此有一计可为主公谋的这冀州八郡五国之地。”

逢纪款款而道:“冀州军最大的敌人就是盘踞黑山地的百万黑山大军,而在这百万黑山大军中众叛贼也甚是不合,其中于毒、白绕、眭固与黑山军的统领张牛角等众又是最为的不合,主公可派一机灵之人前去于毒大营,许以重利,让其带领手下进攻邺城,那些黑山军叛贼皆都为势利之人,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必然带军前来进攻;而韩馥手下虽有张颌、高览之勇,沮授之谋,但是却不为韩馥所重用,其余如关纯,潘凤之人皆不为所惧。”顿了顿,看到袁绍和营中众人都看的入神,心里甚感满足:“尔后,到时候韩馥一定需要我们的帮助,那个时候主公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进入邺城,接收这天下第一州。”

袁绍听完逢纪的计谋后大喜,急声问道:“不知可派何人前往黑山大营?”袁绍话音刚落,一魁梧青年应声而出,:“在下愿往,帮助主公完成这件大事。”众视之,乃是袁绍手下部将泰山人王匡,袁绍望了望逢纪,见逢纪点了点头,随即朗声而道:“有公节(王匡字)去执行这个任务,必定能成大事。”

王匡正要告辞之时,逢纪叫住了他。王匡恭敬道:“不知先生叫住我,有何吩咐?”逢纪从怀里拿出了一个锦囊交到了王匡手中,嘱咐道:“待公节(王匡字)劝说于毒等人成事后,可建议留下帮助于毒等人进攻邺城,到那时再将此锦囊打开,里面的计策可助主公完成大业,切记,一定要大军抵达邺城城外之外再开启这个锦囊。”王匡接过锦囊,双手抱拳而道:“定不负先生重托~!”

看到王匡离开了大营,逢纪转头向袁绍道:“主公,现在该是我们撤军的时候。”袁绍朗声而道:“传令下去,全军撤回渤海。”

邺城刺史府

探马急匆匆来报:“将军,渤海军以拔寨,准备撤回渤海。”厅中众人一听,甚是迷惑,韩馥沉声而道:“众人随我登上城楼一观。”

“喏~!”

走在最后的沮授根本不相信袁绍这个人会没得到半点的好处并会撤军会渤海,不知不觉的放慢了脚步而落在了最后,折冲校尉张颌走到了沮授的身旁,柔声问道:“先生在思考什么?”沮授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我在想袁绍在没有得到半点好处的情况下为什么会撤军?”张颌笑了笑道:“先生多虑咯,登上城楼一观就知道袁绍撤军是真是假了。”

沮授恩了声,随即二人加快了脚步,跟上了韩馥等人来到了城楼之上,隐约可见城外渤海军开始撤军,撤处鹿角,望敌楼等建筑。韩馥见渤海军以退,大喜而道:“太好了,渤海军一退,某再无好担忧之处,速召潘凤将军回城。”沮授却是眉头深皱,总感觉这其中有阴谋,现在一听韩馥要让潘凤把军队撤回来,急忙劝解道:“将军不可,可让潘将军多在官渡守望几天以策万全。”韩馥不耐烦道:“无需多讲,本将军主意以决,速让潘凤将军带队回城。”

就在潘凤带着智银军团的精锐回城的同时,一批快马快速的通过了此处,往京城奔驰而去。

京城司空袁愧府。

信使将袁绍的亲笔信交到了袁愧的手中,袁愧看完里面的内容,喃喃而道:“本初(袁绍字)真是目光远大,竟然已经看在这个朝廷已经乱了,韩馥此人胸无大志确实再不堪驻守着天下第一大州之地了,是该培养这新一代的俊秀,为陛下,为朝廷服务了。”

对信使道:“回去告诉本初,就说本观已经知道了,等时候一到,本官一定会奏明皇上,让皇上下旨让本初的渤海大军接收韩馥那厮的冀州军。”信使欣喜而道:“末将知道了,末将告辞。”

皇宫大院当中。尚书房。

御史大夫赵歧上书而道:“陛下,臣此有一本参奏一封疆大吏实有造反之心。”刘宏问道:“赵爱卿莫非又是参奏当今徐州刺史陶应?”赵歧和声回道:“正是,臣这有陶应亲手写的一封书信为证,乃是当初原冀州牧王芬约同陶应一起谋害皇上,但是被绦应拒绝的书信。”

刘宏笑了笑:“拒绝王芬那个乱臣贼子的书信乃算是什么造反的书信,赵爱卿真会说笑。”

赵歧一听,双脚猛地一跪,颤声而道:“臣不敢,实在是陶应在这书信上所写内容有大不敬之意,还请陛下一览~!”

刘宏也想起赵歧此人为官也是一清官,断然不会随便的冤枉他人,随即一摆手,一小黄门急忙跑了下来,从高举着双手的赵歧手中接过奏章,递到了刘宏的桌前。刘宏笑吟吟的打开了奏章,但是没看了多少,刘宏愤怒的将奏章掷与桌上。

“砰”

刘宏拍桌怒吼道:“可恶,可恶,大胆的陶应,竟然还真想造反,真的想当霍光,伊尹,他还真的是反了他。”

张让在旁一听被吓的双脚一软,差点就要瘫坐在了地上,心里暗道:这个陶应还真会给自己惹麻烦,看现在陛下还在气头上,怎么劝,还是等些时候再帮陶应开脱开脱。

刘宏怒吼道:“给朕速传大将军何进进宫~!”

大将军府。

天使宣读完刘宏口谕后,何进朗声回道:“请公公去回报陛下,臣马上就到。”天使恭敬道:“还请大将军快些去,皇上现在为徐州刺史陶应的事情正气愤不已那。”何进吩咐道:“带公公去库房拿十两银子打赏着。”天使连道谢谢,跟着大将军府的家丁去拿赏银去。

幕僚许攸喜道:“大将军快些入宫,此时陛下宣大将军进宫,必定是为了陶应那封书信的事情,看来大事真的可成了。”何进点了点头,换上了朝服,去了皇宫。

</div>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