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人材
作者:郎心如铁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454

说起秦子夜的这位朋友,可以从十几年前讲起;十五年前,希欧.德若特陷入了人生的最低谷,至少在所有人看来是这样的。他当时没有一份正式的工作,并且刚刚从一个开源软件开发团队NetBSD被踢了出来;而编写开源软件代码是他唯一想做的事情。

德若特9岁时随父母一起从南非搬到了加拿大,后来在卡尔加里大学获得了计算机科学学位。在上大学之前这个家伙就想编写开源软件;在那个时代程序员们会编写一些东西然后把他们贴到BBS上面;然后这些东西就会传播出去,在那年头儿这是再时髦不过的事情。

德若特只最初编写了一些小的图形程序和小游戏,后来在Unix风光的日子里他成为Unix新闻组的一员;尽管随后互联网开始变得流行起来,但德若特和朋友们仍旧做着同样的事情。

“编写开源软件因为这是一种协同工作、迸发好点子的文化。”德若特曾回忆的告诉秦子夜道,“我不愿把编写程序当成一份工作。”所以毕业后暂时作了几天程序开发员后,8年前这个家伙就和3个朋友一起开发出一套叫做NetBSD的系统;但自从他和另外一名开发人员发生了矛盾后,事情就一发不可收拾。

“那家伙是个彻头彻尾的衰人!我当时让他少聊天踏踏实实做些工作。”至今德若特说起这件事儿仍不依不饶;后来这名程序员通过邮件向德若特道歉,但他非但没有删除这封邮件,反而用恶毒的、过分的语言回复了对方,同时将这封邮件抄送给成百上千的开发高手取乐;于是在合作一年后因为自己的莽撞和不厚道,德若特被踢出了这个团队。

但德若特毫不在乎,他立即着手开发一套NetBSD的竞争产品,并且在几个月后他就发布了这套名为OpenBSD操作系统的第一个版本;而那封不厚道的邮件甚至被视为是OpenBSD的立项文件,如今用Google搜索“theoderaadt”时,这封邮件的内容链接仍会位于结果列表中的前几位。

OpenBSD一诞生就十分优秀,很快就赢得“安装四年也找不到一个漏洞”的美名,这套操作系统源于古老的Unix操作系统。在这个星球上还有另外两大十分出色的操作系统——Sun微系统公司的Solaris和苹果电脑公司的苹果操作系统——也同源于此。只不过在10年之后,德若特高兴地看到与NetBSD相比下,他的软件更受人们关注。由于采用了先进的密码系统和数据通讯过滤,英特尔、甲骨文、Adobe等等大型IT软硬件公司系统中都运行着OpenBSD,而且它不收一分钱。

为什么在安全问题成为整个信息行业最头疼问题时,德若特却能够让OpenBSD在这个敏感话题上声名显赫呢?很简单,那就是认真,当一个人干事情出奇认真时就会产生良好结果。

OpenBSD的开发测试采取最基础的办法:一行行检索源代码,找出问题,起初整个开发团队中只有10到15个人,大概用了4年的时间彻底检查了OpenBSD那只有300兆的源码,秦子夜的前身崔项成就完整参予其中。一旦发现错误,开发人员不是立即修改,然后继续寻找其它的错误;到最后OpenBSD的开发者们才停下来分析这个错误的根源是什么,尽可能一举将整个系统里的所有同类错误修正,如此大概找到了100个普遍问题,其中有近一半儿是崔项成找到的。

与此同时,改善程序的系统构造,让每个功能都能有序运行;另外,德若特认为现在许多软件过于复杂化,由于过于庞大的程序就很难兼顾安全;当程序开发人员编写出一个功能复杂的软件的时候,其安全性却很低。于是OpenBSD在后来让80个程序员竭力精简自己的作品,要知道300兆源码只是相当微软Windows、Office源码体积的1/4,而这两款软件称得上是世界上最赚钱的软件产品。

但德若特并没有就此寻找投资、转而进行商业化的打算;在接受《环球企业家》专访时,他用“深恶痛绝”这个词来表示自己对资本的感受:“金钱不会提高程序代码的质量,只有技巧和时间才能够做到。”没错他做到了,但是做的很辛苦,为了心中那个完美的梦没日没夜的工作。

他每年只靠3万加元度日,这笔钱来自销售45美元/张的OpenBSD光盘、印着吉祥物和宣传口号的T恤衫的收入,以及软件用户的捐赠。销售收入和捐赠收入的金额大致相当,除了支付一些生活费用,如宽带、冷气、电灯等,剩下的钱他将会用在每年一次的“黑客马拉松”活动上。

在那里有至少60个开发人员齐聚一堂,用整整一周的时间面对面地讨论、疯狂编写代码;尽管德若特不反对开源社区中的其他人寻求风险投资的帮助,但他认为这对软件质量的提高不会有太大帮助;因为风险投资商们为了获得更多的回报,将会把大笔的投资用在市场营销方面。而且如果金钱能够做到这一切,那些商业软件早就做的足够好了,德若特自己将会无事可做,所以他拒绝商业化,至今依然如此,以致于生活越来越窘困。

最后一封信是上周发的,由于买CD与资助的人越来越少,造成OpenBSD这连续两年来财务困难,近两年已经亏损四万美金;如果再找不到新的资金来源,德若特的OpenBSD将会难产,在信中他甚至有放弃的打算。随着资金的减少,而支出费用并未减少反而有增多迹象,他现在已经出多入少,再加上因为举办大型的“黑客马拉松”大概要花上3万美金,就算是小型的也得1万美金,他现在不得不承认,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

而且花钱的地方并不止在OpenBSD这一个项目上;目前他的小组又多出三个项目,这三个项目同时需要资金来保证,也不说让开发人员过上醉生梦死的生活,至少也应该解决温饱问题吧!因为加上新开设的三个项目他现在可是有四个项目在使用相同的资金来源!这让本已雪上加霜的生存环境更加恶劣。

秦子夜此时心情很低落,他不能再让这帮为了开源而吃糠咽菜的兄弟们过苦日子,所以他给德若特回信希望他能坚持下去;而且他的兄弟“蟋蟀”已经回来,目前在中国,但是已经筹集到足够资金让整个开发小组继续下去,并很快能汇入他的帐号,希望耐心等待几天天;而每年一度的“黑客马拉松”照常进行,非但如此还要办的声势浩大,“蟋蟀”很可能会去第一次参加。

写完这封邮件秦子夜叹了口气,也许自己应该成立个基金组织,通过基金会方式运作,把一些死钱活着用,通过投资入股方式生出更多资金,然后再用这些资金扶贫也好,捐助也好都能有序进行。这个想法一经冒出秦子夜就立即着手实施,不过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可就难咯。

人选,不管是干什么都需要能够赋予重托的人,现在很多媒体都大呼小叫的整天谈论;人才,人才是这个世纪最宝贵的,现代商战就是人才的战争,谁掌握更多更优秀的人才,谁就能掌握主动乃至胜利。

背起双手秦子夜在房间里走过来走过去,想法固然重要,可这个人选他一时半会儿却拿不定主意;黄老门这方面人才可谓颇丰,但却不能挪用;必定这个基金会将以自己名义成立,如果把黄老门牵连进去恐怕不太合适;所以这个人必须从外面来找,到底谁能担负起这个重任?秦子夜头痛不已。

目前来说秦子夜是没有合适人选,还好这件事不算太急,可以等到条件具备再开始实施;至于基金会用的资金来源都是现成的,不用筹措更无需四处哀求要捐助,他可以从自己专用帐号里每年提取固定数额资金进行慈善捐助,也许再经过大张旗鼓的宣传策划,还可以吸引其他资金入注。

现在国内不是没有慈善基金会,甚至可以说很多,但由于缺乏监管和有效管理,整个基金会运作效率并不很高,更甚至已经违背基金会成立之始的初衷;要干就干个大的,所以秦子夜决定让自己的基金会成为国内乃至国际最大的慈善机构;届时将不分国家、不分种族、不论社会制度,只要有贫困,只要有需要就可以捐助。

而捐助的方式与以往不同,他决定送大鱼不如送鱼苗,通过对捐助对象的引导,循序渐进的改变其自身;如果有贫困那就让贫困远离,如果有疾病就让疾病彻底消除,这就是秦子夜的构思,也许在未来某一天,这个目标能够实现。

胡思乱想了许多,秦子夜揉了揉太阳穴,这种事情还是让别人去烦恼好了,自己明显在这方面不够称职,才考虑了这么一点东西脑袋就有些发蒙,看样子要做成一件大事儿付出的可不仅仅是热情,更多的付出恐怕用呕心沥血来形容也不为过。

查到德若特官方捐助捐助帐号,秦子夜直接从黄老门主专属户头汇去10万美金,他相信在今后两年内德若特将不在受金钱束缚,会用更多时间与经历把事情做好,这也算是给他的私人捐助。其实对于OpenBSD的德若特并不是没有机会得到大量资金的帮助;就拿几年前来说,德若特就从美国高级研究项目局获得了一笔2年230万美元的研究基金,得以继续研发OpenBSD。

美国高级研究项目局非常重视这套系统刀枪不入的安全性能,但这名黑客大哥不客气的再次张开他的大嘴,其实如果他嘴巴要是能控制一点也许整个开源项目都会有充足资金保证;但如果他嘴巴很听话也就是不是另秦子夜尊重的德若特;他在一份加拿大报纸上批评伊拉克战争是一场贪婪的石油争夺游戏,没多久美国高级研究项目局就撤销了提供的资助,看来即便是美国这种民主国家也无法忍受一些指责批评。

每次秦子夜用这个典故取笑德若特时他总是说:“亲爱的兄弟,这样的资助并不是开源世界的朋友;不要被他们的花言巧语欺骗了。当他们作出开放的姿态,像我们一样,但这却是一个天大的谎言;对他们来说开源软件只是一个值得利用的东西,但他们却不会帮助它成长。”所以至今为止OpenBSD和任何一家大公司都没关系,在他们的研发机房里面有IBM的机器,但却不是IBM送给他们的,那是自掏腰包买来的设备。

对于德若特的固执秦子夜毫无办法,他在整个开发团队以“慈善的独裁者”而出名,所以秦子夜很尊重他,一直以来把这位大他十岁的网络朋友当成哥哥,所以秦子夜从不劝说他进行商业行为的开发;因为他曾在安全上曾对秦子夜说:“只要是能够确保安全的,任何事情我都会去做,甚至是牺牲我们源代码的进步;我坚信软件的发展而不是革命;因此,在安全的前提下发展变化的脚步是很缓慢,但我们一点错误都不想犯。”

这就是认真,这就是执着,对系统的完美心态让他即便是放慢开发进度也不会把有问题的东西提供给使用者;事实上,OpenBSD至今仍是一套非常艰涩难用的操作系统,这并不便于让它更加流行。但德若特并不打算自己来解决这个问题,他总是会说:“我们会花费更多时间来保证它足够棒,而不是把时间用在让大众觉得更美味可口上。”这就是他,一个唯一让秦子夜无话可说的人。<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