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五章 管亥投诚
作者:天翔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060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 网友情提示:采集者注意,过滤广告者封IP!请限制采集速度,为了你我都好,请不要过滤广告! -->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br /->..或<!-br /->.<!>.<!>. 第一百八十五章 管亥投诚

看到黄巾军中有一员大将出面,制止了那些蠢蠢yù动的黄巾军士兵,老刘知道他应该便是奉高城中黄巾军的渠帅管亥了,既然他出面阻止了黄巾军攻击自己,那自己就接着往下说,看看对面的管亥的反应。\\ í群4∴㈥㈠㈧\\

“黄巾军士兵们,你们也是我大汉的子民,也是炎黄子孙,为什么我们要自相残杀呢?难道你们一定要跟着张角造反,才会过上有吃有穿的好日子吗?”老刘道。

对面的黄巾军中有人道:“我们没有田地,都是租种那些大户人家的土地,可官府的税收越来越重,我们种田的收成连jiāo税都不够,还怎么生活,跟着天公将军以后,至少我们有吃有穿,将来把这大汉江山夺下来了,我们就更能过上好日子了。”

“对,我们就是要过好日子。”其他的黄巾军士兵也纷纷跟着喊道。

“可是你们想过没有,跟着张角造反,成功的机会微乎其微,你们最后很可能都死在官军的镇压之下,现在张角已经病死了,你们的地公将军恐怕也已经走了,那你们呢,是继续与我们作战,还是放下武器投降呢?”

听老刘说完,对面的黄巾军士兵不禁有些吃惊,对面那个在mén板上躺着的人他们已经看到了,也有很多黄巾军士兵都认识,确实是他们的教主张角,看来教主真的不是被官军杀死的,于是他们纷纷把目光投向了渠帅管亥,看他怎么说。

管亥已经得鬼影告诉了他张角的情况,而且鬼影现在也如对面的幽州刺史刘备所说,已经离开奉高前往汝南去了。看到大家都在看他,于是管亥向前迈出几步,对着老刘道:“刘大人,您既然说我们造反没有出路,那就请您给我们指一条明路,我们如何才能过上有饭吃、有衣服穿的太平日子呢?”

“我知道你们也是被『bī』无奈,才最后走上了造反的道路,但是别的地方我不敢说,如果说你们到了幽州,愿意种地的我幽州官府会给你们分配土地,愿意做工的,也可以到幽州官府开办的各类工厂作坊里边做事,愿意当兵的,也可以加入我幽州的郡国兵,特别优秀的还可以被选进幽州的戍边军,我一直以为我们都是一家人,绝不能自相残杀,我们要对付的是那些觊觎我大汉河山的外族,将来我们幽州大军一定会向北方征战,将那些经常『sāo』扰大汉边界的鲜卑、匈奴等北方的外族全部打败,而他们的土地,也将纳入我大汉的版图之中,身为男儿,我们应当为国家出力,为天下的百姓而战,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愧对我们的祖先,才会对得起我们的父母亲人,你们觉得不是吗?”为了说服对面的管亥率众投降,老刘不由得做出了一番慷慨jī昂的演讲。

听到老刘说只要这些人到了幽州,便都可以有田种、有工做,还可以当兵去攻打北方的外族,不禁让这些黄巾军士兵有些心动,而管亥也是其中之一,他早就听人说起过幽州百姓的情况,对刘备的敬仰也是出自他的内心,今天当面见到了老刘,同时听到他刚才的一番话语,都令管亥相信以前那些关于幽州和刘备的传说都是真的,所以他回身看了身后的孙轻和王当一眼,毕竟这两人现在是他非常信任的心腹,自己做什么决定之前,都要跟他们商量一下,另外还有那些从各地赶来的一些黄巾军的将领,自己也要征求他们的意见,否则意见不统一,引起内讧可就不好了。[<!-br /->本章由én在官军的手中,其它三座城mén还都在我们的手中,要走的只要不从西mén走便没事儿,地公将军临走之时,也是让我们自行决定如何行事,为了城中这六万多兄弟的『xìng』命,还有他们今后的出路,我决定奉高的黄巾军向官军投降,并且愿意跟着刘大人走的,就一同前往幽州,不愿意去的,我也不勉强他们,到时候只要这些人不再跟着造反便是,你们大家以为如何?”

孙轻与王当都是管亥亲手培养起来的,因此二人对管亥是言听计从,当下首先表示支持管亥的决定,他们也要加入幽州的大军,将来征战沙场、建功立业,只是他们也向管亥建议:投降官军之后,绝对不能与昔日的战友为敌,因此刘大人不能派他们去打其他地方的黄巾军。

他们二人一发话,其他的那些黄巾军将领也没什么可说的,于是经过短暂的商议之后,管亥便决定带着这些人向官军投降了。

管亥先让大家去向城中的黄巾军士兵传达他们的决定,同时告诉大家不愿意投降的,可以放下武器做一个普通百姓,想离开奉高的也不阻拦,愿意去其他地方继续当黄巾军的,也任由他们去投靠其他地方的黄巾军队伍。

结果最后六万多人大都选择了投降官军,并且跟着幽州刺史刘大人去幽州讨生活,至于到了那边之后干什么?那就等到了那边看情况再做决定。

剩下的一小部分黄巾军士兵选择了离开奉高,前往汝南去寻找地公将军鬼影和人公将军张梁,他们的人数不多,只有三千多人,管亥也没阻拦他们,派王当将他们从南mén送出城外,然后他让城中的黄巾军都到校场中集合,等待官军前来受降。

管亥在安置好一切后,带着这些将领来到了老刘面前,众人跪倒在地,由管亥带头,表达了他们愿意向官军投降的意愿,还有将来随老刘一起回幽州的决定,但是他们有一个要求老刘必须答应,那就是如果幽州的官军继续前往各地镇压残余的黄巾军,他们绝不参与。

兵不血刃便解决了奉高的战事,而且还得到了近六万人口,老刘心中当然高兴,至于他们不参加攻打黄巾军的战斗,老刘当然理解,这也是人之常情,因此他马上表示欢迎他们到幽州去,并且答应他们的要求,决不派他们参与征讨黄巾军的任何行动。

董卓虽然有些眼红,但是他一没有老刘这样的财力物力养活这么多人,二也确实没有地盘来安置这些黄巾军,所以他只能是看着眼红,不过想想张角虽然病死了,但毕竟也是被他们追杀所至,所以这个功劳,怎么说也有自己的一份,因此董卓便不再干预老刘收编俘虏的行动,看看这里也没自己什么事了,他便带着自己的那些人进了那所院子,找了个地方睡觉去了。

而老刘等人也在接受了管亥为首的这些黄巾军的投降后,将他们分批安置到原来驻扎的地方去休息,而奉高城四mén的守卫任务当然要由轻骑兵来负责,现在兵力有限,因此每个城mén派遣了八百人前去防守,而剩余的不到三千人负责城中的治安,至于这些黄巾军的俘虏,老刘在于戏志才商议之后,决定让颜良明天便带着他们返回幽州,为了安全起见,老刘也给颜良派了一千名轻骑兵与他一同回转幽州,这样跟着老刘继续征战黄巾军的,便只有他身边的不到五千名轻骑兵,还有蹋顿张飞在濮阳的六千多突骑兵了。

管亥和他身边的两员大将孙轻、王当本来想跟着老刘多学习一些东西,但一是他们曾说过不能参加征剿黄巾军的行动,二是老刘也希望他们能带着那些投降的黄巾军,顺利返回幽州,所以在与他们三人一番长谈后,三人受教颇多,都心悦诚服的跟着颜良,踏上了前往幽州的征程。

其实老刘极力想收服这支黄巾军的队伍,还有一个原因,那便是后来青州的黄巾军非常猖獗,结果是曹『cào』来到青州招降了他们,得到了他日后征战天下的一支jīng兵,便是闻名天下的青州军,因此现在自己先把青州军的根本给收编了,将来曹『cào』即使再有本事,恐怕想和原来那样打造出一支jīng锐的青州军来,也会费上很大一番周折的。

等颜良带着管亥他们离开后,老刘也与董卓、戏志才商量了一下,现在兖州的黄巾军已经基本被铲除了,因此张梁与何仪在汝南的那支黄巾军便成了黄巾军最大的一股势力,而且管亥也告诉了老刘,鬼影便是去汝南找张梁去了,所以老刘打算先返回濮阳,与皇甫嵩会合后,再一起去汝南帮助朱儁,尽快消灭张梁等人。

可是现在董卓又打上小算盘了,他连忙对老刘道:“玄德老弟,我现在就这一百人了,去了汝南恐怕也帮不上你们什么忙,张角的尸体现在已经落到我们手中了,我看不如这样吧,玄德去濮阳与义真他们会合,前往汝南支援朱儁大人,我就把张角的尸体运回洛阳,向朝廷禀报咱们的功劳,玄德你放心,我不会贪功的,这份功劳我一定会如实向朝廷说明,是咱们三家联手得到的,玄德你看这样可好,要是你同意,我马上就上路,现在天气还很热,时间长了,恐怕张角的尸体等不到运回洛阳,就已经烂掉了。”

老刘与戏志才对望一眼,知道他打的是什么算盘,但是现在他已经把话说到前边了,老刘自然不好反驳,于是老刘对董卓道:“董大人如此安排甚好,张角的尸体您可以先用石灰处理一下,这样才能保证不会腐烂,只是一路上还有一些黄巾军的残余部队,董大人你可一定要小心应付才好。”

“玄德放心吧,我会小心的,既然玄德老弟没意见,那我就马上出发了,争取早点赶回洛阳,把这个消息报给皇上,也好让皇上开心。”董卓看老刘同意了,急忙对老刘道。

告辞了老刘,董卓急忙让nv婿牛辅集合好自己的队伍,然后将张角的尸体按老刘教的用石灰处理了一下,放在一匹马背上,他们便急忙向洛阳方向出发了。

将奉高城原来的官吏找到了一些,让他们马上接手奉高的治安和防务,而老刘则带着剩下的不到五千名轻骑兵也在当天离开了奉高城,赶往东郡的濮阳与皇甫嵩等人会合。

沿途他们还不时会遇到一些前来奉高城援助张角的黄巾军队伍,看来张角死亡的消息黄巾军也都不知道,反正也不费什么力气,就当轻骑兵练手了,所以老刘他们也顺便消灭了不少这样的队伍,虽然路上耽搁了一些时间,但是到了第三天的黄昏时分,他们终于赶到了濮阳,与留在那里的皇甫嵩和蹋顿等人会合了。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天翔写的《重整山河到三国》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br /-><!-br /->..<!-br /->^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