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 网友情提示:采集者注意,过滤广告者封IP!请限制采集速度,为了你我都好,请不要过滤广告! -->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br /->..或<!-br /->.<!>.<!>. 第二百一十,那马韩人看到大家都对老刘毕恭毕敬的,知道他便是这支汉军的首领,于是急忙答道:“回大人的话,小人姓金,名亨善,小的时候曾经跟随父母在带方郡住过十多年,因此会说汉语,现在小人在马韩军队中是一名普通的小兵。”
“金亨善,这名字不错。”老刘道。
听老刘夸他的名字好,金亨善急忙道:“大人过奖了,这名字是小人父母胡『luàn』起的,我还不知道大人是幽州的什么官员呢?”
听他问起,边上的戏志才道:“金亨善,你可听好了,你面前的这位大人,便是我大汉的平北王、幽州牧兼护鲜卑校尉刘备刘大人,你可曾听说过?”
“原来您就是平定了幽州境内乌桓各部,又在今年打败鲜卑人的幽州刺史刘大人,小人有眼不识泰山,还望大人恕罪。”金亨善一听面前的大人原来便是名动天下的幽州刺史刘备,急忙跪倒在地,向老刘磕头赔罪。
“不知者不怪,你何罪之有,快起来说话。”老刘说完,过去伸手把金亨善从地上拉了起来,并且让他坐在椅子上,自己也回到座位上坐好。
虽然被老刘按在了椅子上,但金亨善哪敢在老刘面前安坐,所以只是半个屁股坐在了椅子上,恭恭敬敬的在那里等候老刘的问话。
“金亨善,我且问你,如今你们三韩都是由几个部落组成的,现在共有多少人口,军队的数量是多少?这些你都知道吗?”老刘看他坐好了,这才开口问道。
“回大人的话,因为小人在当兵之前,曾经在三韩各地做过生意,因此对三韩的情况都很熟悉,现在三韩之中以马韩国最大,共由五十多个部落组成,有百姓三十多万户,人口一百万出头;而辰韩、弁韩分别各有十二个部落,有百姓六万多户,人口分别是二十余万,至于军队,马韩有士兵五万人,而辰韩和弁韩各有士兵两万人,由于马韩实力最强,而我们月支部落又是马韩中最大的部落,因此现在我们部落的酋长被三韩的首领们推举为韩王,大人还有什么要问的吗,小人绝不敢有丝毫隐瞒,还请大人明察。^^ <!-br /->网<!--> ^^免费小说网”这金亨善果然对三韩的基本情况非常了解,一一回答了老刘提出的几个问题。
老刘对金亨善的回答很满意,他看得出来金亨善没有撒谎,于是又接着向他了解了一下目前韩王的情况。
原来现在的三韩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都不能被称为一个国家,三韩中最大的马韩是由属地内的五十四个部落结盟而成,这些部落也就是一个城邦,但是都没有城郭,只是在领地的周围用一些石块或木桩来标示分界,而每个部落皆有首领,势力强大的部落的首领称做臣智,其次称做邑借,而现在的韩王乃是马韩联盟中最大的一个部落月支部落的首领,姓朴名宗万,今年不到四十岁,颇有勇力和智谋,由于月支部落的强大,周围的小部落纷纷前来依附,使得朴宗万得以成为马韩的最高首领,而他又接着向辰韩与弁韩两家施压,使得他们都同意推举朴宗万担任三韩的韩王,但实际上朴宗万的韩王头衔只是一个虚名,他并没有控制辰韩与弁韩两部,便是马韩他也只是控制了其中的一部分部落,还有一些规模较大的部落也根本不听他的指挥。
朴宗万现在有三个妻子,五六个子nv,都在月支部落所在的城邦中居住,他的王宫说起来也很可笑,也就是房子比别人多了几间、高了半尺,然后用木头把他的几间草房都围了起来,派了上百的士兵在周围守卫,其实只要有几员大将带着十名亲卫队员,便可以扫平他的王宫,只是老刘现在还没打算这么快就对他动手,毕竟要征服整个三韩,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把这些百姓迁徙到幽州的其他郡县,再且还要从其他郡县迁移一部分汉族百姓过去,才可以经过长时间的民族融合,完成对三韩的同化。
接着,戏志才又向金亨善问了一些三韩现在的政治和经济状况,总体来说,三韩的几部现在还都处在一个比较落后的时代,通俗点说,就是他们都处在一个从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阶段,由于三韩与大汉相邻,因此他们在大汉帝国的强烈影响下,并没有向奴隶社会发展,而是模仿汉朝的剥削方式和政治制度,走上了封建化的道路,三韩之中,辰韩又称秦韩,相传是在秦朝之时,一些秦国的百姓为了逃避苦役,逃亡到了朝鲜半岛的东部,与当地的土著居民融合在一起,也因为这个原因,辰韩的经济、文化水平最高,居民已经学会了种植五谷、养蚕织布,还能够冶炼钢铁,打造农具和兵器,三韩之中弁韩的规模最小,应该是依附于辰韩的附属部落,所以其经济文化的发展最为落后。
了解了这些情况之后,老刘让文丑带着金亨善下去休息,同时嘱咐众人一定要善待他,将来平定三韩之时,这金亨善肯定可以派上大用场。
老刘与戏志才、简雍二人分析了一下眼前的形势,看来三韩现在都很脆弱,只要派出一个军的轻骑兵或突骑兵,最多一个月之内就可以扫平朝鲜半岛,将三韩纳入幽州的统治之下,只是以后的善后工作相当繁琐,因此老刘他们决定还是在平定了北方的鲜卑等族之后,回头再来收拾三韩也不迟。
船队在向着北方行驶了两个多时辰之后,终于进入了幽州乐làng郡的领地之内,由于今天海上没有风làng,因此到了中午时分,幽州水军的船队便驶进了乐làng郡的列口港。
突然出现了这么多大型战船,令列口港的守军大为震惊,急忙准备迎战,待几艘大船离得近了,他们才发现原来大船上挂的都是幽州军队的旗帜,于是守军的头目急忙带着士兵在码头上站好,迎接幽州水军上岸。
待大船停靠在码头边上,沉下铁锚之后,文丑当先下了战船,对那名带队的军侯道:“你便是码头守军的头目吧,刺史刘大人到了,我们现在就要去乐làng的治所朝鲜城,你派两个人给我们带路如何?”
一听是刺史大人到了,那名军侯吃了一惊,虽然他也早就听过刺史大人的威名,但是老刘还从来没有到过乐làng郡,因此这边的郡国兵大都没有见过他,所以这名军侯连忙答道:“遵命,我这就派人带大人去朝鲜城,还有将军,用不用我先派个人去朝鲜城中,向太守钟大人和都尉吕将军报信呢?”
“不用了,朝鲜城离这里不是没有多远吗,我们骑马一个多时辰就应该可以赶到那里,你只要给我们派个向导就行了,其他的事情你就不用管了。”文丑打着官腔对那名军侯道。
于是军侯急忙给老刘等人派了两名向导引路,老刘仍是与从蓟县出来的那些人骑马上了前往朝鲜城的管道,而周泰和蒋钦则留在了船上,为战船补充一些淡水与粮食蔬菜,等老刘办完乐làng的公事以后,再来列口港找他们。
离开了颠簸的大海,骑在马上的众人都感觉好多了,整日坐在船上,老有一种颠簸起伏的感觉,刚上马的时候,众人似乎还没从那种感觉中缓过来,等走出了十几里路之后,大家才慢慢恢复了正常。
乐làng郡是当年汉武帝派兵从水陆两路东征朝鲜半岛后,在原来属于卫氏朝鲜的土地上设立的四郡之一,其余三郡分别是玄莬、临屯与真番,后来的汉昭帝将临屯、真番并入乐làng郡,而其后设立的带方郡也在老刘来幽州上任后,被并入了乐làng郡中,因此现在的乐làng郡北与高句丽、沃沮接壤,而南方与马韩相接、东边与秽貊相邻,是幽州各郡中,与外族接壤最多的地方,所以老刘已经与戏志才和简雍商量好了,将来镇守辽东与乐làng两郡的幽州第三军分区指挥部就放在乐làng郡的治所朝鲜城,而第三军分区的司令员,他们也定好了,就由文武双全的颜良来担任,加上有乐làng太守钟繇的辅佐,相信将来要完成平定周围这些外族的任务应该不难,毕竟这些周边的小国都很落后,还基本处在比较落后的原始社会,因此靠着幽州军队手中先进的武器和jīng良的装备,完全可以在短期内实现老刘他们制定的目标。
众人打马在官道上狂奔了近一个时辰之后,便赶到了乐làng郡的治所朝鲜城外,本来这段路程虽然不远,但也有近百里的路程,只是众人的马匹在船上呆了好几天了,估计也都憋得难受,因此一上了官道,便撒开四蹄狂奔起来,这才让众人在一个时辰之内便赶到了百里之外的朝鲜城。
城中的守军看到远处来了一支上百人的骑兵队伍,急忙关上城mén,拉起吊桥,看这支骑兵过来的方向,是从列口港所在的南方过来的,那里可是马韩的地盘,难道是马韩人前来攻城不成?
带路的向导认识城上的城mén官,等到了护城河外,他冲着城墙上的郡国兵喊道:“弟兄们,是刺史刘大人到了,大人是乘船从海上到达列口港的,你们马上去通知钟太守和吕都尉,就说刺史大人到城外了,让他们马上前来迎接。”
城墙上的郡国兵虽然不认识老刘和他周围的这些人,但是他们可认识为他们带路的两名向导,知道他们都是守卫列口港的郡国兵,因此守城的城mén官急忙让手下士兵放下吊桥,打开城mén,迎接刺史大人进城,同时他也派人快马去太守府给太守钟大人和吕都尉送信,让他们赶紧来南mén迎接刺史大人。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天翔写的《重整山河到三国》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br /-><!-br /->..<!-br /->^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