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请记住小说网的网址)
<!-- 网友情提示:采集者注意,过滤广告者封IP!请限制采集速度,为了你我都好,请不要过滤广告! -->
手机用户同步阅读请访问<!-br /->..或<!-br /->.<!>.<!>. 第三百二十九章 诸行无常
由于头天晚上不管是大汉使团的成员,还是总督府中的贵霜官员都喝了太多的葡萄酒,因此直到第二天的中午,众人才逐渐从宿醉中醒来,而被德鲁希拉和老刘联手灌倒的科洛格省总督阿哥皮则还在自己的卧室中昏睡,看来不到傍晚他也很难醒过来。[<!-br /->本章由í群3∴\\
老刘一想也是,虽然自己不缺钱,但是也不能这样huā,所以他便告诉大家都先不要急着买东西,今天大家就是在科洛格城中转转,看看这些来自异域的东西,开开眼界,等将来到了富楼沙以后或是一会儿去集市中再买,那样价格便会便宜很多。
本来还想买上几样东西的众人听了尤利安的解释之后,便也都没有了在这里购物的打算,而是跟着尤利安转了很多的店铺,看到了许多从未见过的商品,最后才来到了尤利安所说的那个科洛格城中最大的集市之外。
难怪尤利安会说这个集市非常之大,等老刘他们到了这里,才相信尤利安所言不虚,集市里边一排排的商贩连绵不断,而且所卖的货物也是五huā八mén,从马匹牲口到蔬菜水果,还有各种古玩、大汉的丝绸和漆器、武器等等,而来自贵霜和安息、罗马等地的货物在这里也应有尽有,包括大家前边已经看到的玻璃制品和象牙、香料和棉麻织品、『máo』织品等等。
使团中的其他人都被集市中琳琅满目的商品吸引过去了,而老刘却没有进入集市,他让尤利安带着众人前去集市中看看,文丑和淳于琼以及八名亲卫队员跟着他们,而老刘则带着赵云向集市旁边的一座寺庙走了过去。
使团中的三位通译之中,除了jīng通贵霜语言的尤利安、罗马语的乌留斯以为,还有一位jīng通安息语言的通译安玄,据说他本人便是来自安息国,已经在大汉生活了几十年了,但是老刘也只是在了解几国情况时,与安玄聊过一次,此后一路上因为也没到安玄出面的时候,因此老刘跟他几乎没什么jiāo流。
安玄今天也跟着乌留斯一道出来了,当他看到老刘没有进入集市,而是向那座佛教寺庙走过去的时候,他便向文丑说了一声,然后便跟着老刘走了。
其实在昨天进入科洛格城之后,老刘便看到了在城中既有庄重威严的希腊诸神的神庙,也有佛塔耸立的佛教寺院,老刘曾经看过不少有关佛教的书籍,对佛学有一些了解,而如今到了佛教最盛行的国家,自然要看看百姓如今对佛教的态度如何。
当老刘带着赵云进了寺庙的大mén之后,才发现使团中的那名安息通译安玄也跟了上来,老刘有些疑『huò』,这安玄不跟着大家去集市中观光购物,跟着自己来到这寺庙之中做什么?莫不是他也对佛教感兴趣。
于是老刘停下脚步对安玄道:“安通译,你怎么没去集市转转,莫不是也对这寺庙感兴趣不成?”
安玄这时突然双手合十对老刘道:“王爷可能不知道我在洛阳时做什么的吧?那我便告诉王爷,我本是安息僧人,自从二十年前来到大汉之后,便一直在洛阳的白马寺中翻译经书,王爷应该听说过白马寺吧,不知道王爷曾否去过那里?”
老刘这才明白,原来在自己的使团之中,竟然有一位高僧同在,只是自己一直不知道,因此并没有与他深谈,要是自己早就知道原来安玄大师便是在白马寺清凉台中翻译佛经的几位高僧之一,说什么也要与他多多jiāo流,自己也好向他多了解一些佛学的知识。
于是老刘急忙道:“原来安玄大师还是位有道高僧,本王失敬了,白马寺我当然知道,也知道清凉台中的几位大师为了将佛学jīng髓翻译成汉文,数年来不辞辛苦、夜以继日的翻译佛典,为佛学在我大汉的传播倾注了无数的心血,大师高义,本王钦佩不已,还望大师不吝赐教,本王对于佛学很感兴趣,也曾看过一些经书,但是尚有许多不明之处,还请大师指点。”
老刘这么一说,安玄对老刘也不禁有些刮目相看,那时候佛经大多是梵文的,译成汉文的并不是很多,而自己这次之所以会跟着老刘他们出访,也是因为他一是知道这次大汉的使团会先到贵霜帝国,而自己正好可以去富楼沙城中最大的寺庙,求得一些经书回来。二是使团还要去安息,那里是安玄大师和另外一位翻译佛经的安息王之子安世高的家乡,他们两人都已经有二十年没有回去了,如今安世高在清凉台中主持翻译佛经,因此无法脱身,所以当他们听说了大汉使团要出访贵霜、安息帝国后,便商定由安玄跟着使团一道出发回家乡看看。当他们把要求跟司空刘宽一说,刘宽当时高兴的不得了,因为使团之中正好也需要一名通晓安息语的通译,于是刘宽便做主让安玄跟着使团一道出发,并且为使团充当翻译,于是安玄便跟着使团一路来到了这里。
如今听老刘也读过佛经,安玄于是便对老刘道:“王爷果然是学识过人,如今的大汉朝中,读过佛经的又能有几人,只是不知王爷曾经读过哪卷经书,可否说来与我听听?”
安玄的这句话倒把老刘问住了,他确实看过不少有关佛教的书籍,而他所说的佛经也就是在这些书上边看到的,像是《版若bō罗蜜多心经》、《金刚经》,还有许多的佛教故事和传说等等,如今安玄问起自己来了,于是老刘搜肠刮肚的想了半天,只好把自己还记得的有关雪山大士闻法偈中的那四句话念了出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当听到老刘嘴里说出的四句偈语时,安玄大师脸上由『mí』茫转为沉思,良久之后,突然面『lù』喜『sè』,对老刘道:“王爷是从何处听来的这几句经文,我自问曾经翻见的经文已有几十部上百卷之多,而且其他大师所翻译的经文我也都曾看过,但是却没有见到王爷所说的这几句。不过我仔细参详了这几句经文之后,才发现便是这短短的四句经文,足可道破一切事物生灭无常的本质,也为我等修行之人指明了断生死、证涅槃的解脱目标,看来王爷哪里是简单的看过佛经,应当是jīng研过佛经才对,只是不知王爷能否把这四句经文的来历说给我听听?”
老刘心说这倒不难,因为自己熟记的这四句偈语,乃是从一则佛教故事中看来的,于是他便把这四句偈语的来历原原本本的说给了安玄大师。
这则故事说的是在佛祖释迦牟尼成佛之前,曾经在雪山中苦行,修菩萨道,名为雪山大士。
雪山中非常清净,而且还有流泉浴池,树林『yào』木,洁白的石头上流着清清的泉水。大士独处其中,采野果为食,静**禅,也不知过了多少岁月,但大士一直坚持着苦修。
佛教的护法神帝释天见状,准备亲自前往试探,看看大食的心志是否坚定,于是帝释天就变成了罗刹,外貌非常可怕。罗刹来到雪山,在距离大士不远的地方停了下来,然后用非常清雅的声音宣说过去佛所说过的半偈: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大士听了这半偈,就像做生意的人找到了失散的伴侣,久病之人求到了好『yào』,落入大海中的人遇到了救生船,口干chún燥的人得到了甘美的泉水,漂泊异地的游子终于回到了故乡一般,欣喜之情,难以尽述。他一点也不惧怕罗刹的狰狞长相,起身来到罗刹面前,问罗刹道:“如此美妙的偈颂,你是从什么地方听到的?这是过去、未来、现在诸佛世尊的无上大道啊。一切世间无量众生,被各种邪见的罗网所缠绕,哪里有福份听到这样的偈语。你如果能为我说完这首偈语,我愿意终身作你的弟子!”
罗刹回答说:“你这样说,还只是仅仅考虑到你自己。你难道没有看到,我如今快饿得不行了,实在不能再给你说了。”
大士问道:“你要吃些什么东西才能维持生命?”
罗刹答道:“我只喜欢吃新鲜的人ròu,喝人的热血。”
大士于是到:“你只要说完半偈,我愿意用此身供养。人生难免一死,这个身子并没有什么用处,到头来还不是被虎狼鸱枭雕鹫这些野兽所食,却得不到一丝一毫的幸福。与其那样,还不如奉献给你。”
罗刹再次问道:“你真的能为了半偈而牺牲人人贪爱的ròu身?”
大士坚定地答道:“牺牲脆弱的ròu身,换取坚固的法身,我决心已定!”
罗刹点了点头道:“既然这样,你且用心听着,我为你宣说其余的半偈。”于是,便声如金石地长『yín』道:生灭灭己,寂灭为乐。
大士听闻此偈,深思其中的深义,在岩石、墙璧、树干、道路上,到处书写此偈。然后爬上高树,准备从上面跳下来,摔死自己以供养罗刹。他眼睛一闭,双手一松,便毫不犹豫地从高树上跳下。
“好一个为法捐躯的修行人!”
罗刹暗自赞叹,当即恢复了帝释天的形相,在半空中接住了大士下坠的身体,稳稳当当地放到平地上。当大士睁开眼睛时,帝释天、大梵天王等众神都纷纷在他的脚下稽首顶礼。
这是《涅槃经·圣行品》中所记载的一则故事。其中的雪山大士不是别人,就是释迦牟尼的前生。请记住的网址,如果您喜欢天翔写的《重整山河到三国》
最新最快章节,请登陆\(^o^)/<!-br /-><!-br /->..<!-br /->^_^o~ !,阅读是一种享受,建议您收藏。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