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章 林下清池空涌波
作者:绮白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166

新年快乐,给春节期间还不停更的勤奋的我一点支持吧,先谢过了!

--------------------------------------------------------

再听小红说了月夜寻宝的事,晴晴更是来了兴趣,抓住小红的胳膊就不放了,非跟去不可:“我就说我病了,今天晚上歇息不去班子里卖命了。等天黑了我与你们一起上路。反正今天是正月十六,还在元宵假中,夜里不关城门,我们随便走。”

这也是项游乐活动,没什么风险,横竖马车够大,已经带了一个无心,再多藏一个晴晴也无可无不可。小红被晴晴磨得没了脾气,就应了下来。

晴晴立即打发无心去客栈女班主那里为自己请假,将自己的病症说得是“上吐下泻,脸色蜡黄,浑身虚汗,气一口比一口短”,就差吐血蹬腿了。

当日下午,三个人就在小红的房间里歇息了过去。待到日已偏西,满室金黄的夕照时,这三个日夜颠倒着过的夜游神才从床上、长凳上爬了起来,洗漱一番,到街上吃点心。

满大街的,果然到处都在议论昨夜的那场赛灯会,守云小道士的凌空出现,一举夺魁成了人们重点渲染的话题,自然,玉蝴蝶半路杀出的两个未婚妻也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看情形,这几个话题已经被谈论了一整天了,大家还是意犹未尽,捡着几个高人的牙慧,抒发自己内心的感触。

“真是人比人该死,货比货该扔,别说昨天灯会拿头名的小道士,就是第二、第三名的两位公子,那灯……啧啧,给我一个角就够我娶三个老婆,七个小妾的了……”

“就你这点出息……哎,我那个不成器的小子都快三十了还没讨上老婆,你看人家玉蝴蝶,动不动的就有两个媳妇自己送上门来……”

无心与晴晴因与玉蝴蝶只见过一两次,听了这些巷议还没什么感触,小红已经笑倒了数回,险些把米糕渣滓喷到晴晴脸上去。

晴晴因着前一日忙着打把势卖艺,没逛成灯会,也就借着这些百姓的议论,过过耳瘾。再去灯市口,看了回花灯,补上了前一日的遗憾。自然,也是特意绕了远路从灯市的后门进去的,免得被杂耍班子里的人看见她扯谎偷懒。

好容易将时辰消磨到了,三人出灯市上出来,直奔万坛金酒楼。酒楼门前已预先停了一辆青罗幔帐的马车,车夫是个健硕的青年家丁,看起来,就是遇到不测,也能充作保镖打手用。

小红走到那车夫近前,福了一福道:“大过节的,有劳这位大哥了,我们要去城南,离城大约三里路。您驾车时也帮我们留意着,要是看见松林就径直把车赶过去,准没错。”

车夫点头应下。小红三人也依次爬上马车。

车夫吆喝一声,马车缓缓走了起来。正月十六的华城街道上,人们还在进行着最后一晚的欢庆,许多人都漫无目的地走在室外,无端地堵塞了车行的道路。马车只有走走停停,好一阵工夫,才出了南门,真正跑了起来。

小红在车上又将玉蝴蝶藏在象牙灯柱上的那首诗,已经江清酌的解释向两人讲了一遍。

“不就是城南三里的小松林么?按图索骥地找过去就行了,这个寻宝游戏也太没难度了点儿。”晴晴还觉得不过瘾。

这时车夫在外面喊道:“小红姑娘,看见小松林了!”

小红把头探出车窗一望,果然,一轮明月下,前方有一片青葱的小树林,果然应和了“郁郁临涧寒岁春,北望三射眺华灯。”这两句。

按照接下来的“常临幽泉邀玉兔”,就应到松林中寻找泉水了。

等马车到了松林边停下,小红请车夫留在原地看着马车,自己与晴晴无心两人跳下车就直往松林里跑去了。

三人一直往南方而行,才一盏茶工夫,就听到了潺潺水声,循着水声继续前行,忽然眼前豁然开朗,到了林中一片空地处。空地中央有一个天然形成的水池,池中映着状如冰盘的明月,还有一个泉眼在汩汩地冒着,泉突有一尺多高。

这第三句诗也对上了。

小红见了水,就想到了酿酒,酿酒也须用好水。她上前趴到泉边细看,水清见底,清得池壁上不生青苔,池中也不见游鱼。她掬了一捧清水在手里,低头啜饮了一小口,顿觉甘甜清冷。

“是眼可以酿出好酒的泉,哦,也可以做出好豆腐。”小红转头对晴晴道。

“你就别提做豆腐的事儿啦,我都觉得自己这么一走了之,对不起爷爷……”晴晴被小红勾起了伤感,可旋即又想起了此行的目的,“第四句诗是什么?”

“逐影中天恰良辰。就是月至中天的时候,跟着影子走。”小红背诵道。

三人抬头一望,此时月亮正好走到头顶,诗句的前半句也合上了,那后半句“逐影行”又怎么解释呢?是月亮在水中的倒影?还是什么东西在地上的影子呢?

“不会是是那个吧?”无心忽然出声,两个女孩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去,见池边不远处,立着一块一人半高的大石,在池边一圈小卵石中,显得鹤立鸡群。

“是不是那块大石头的影子啊?”无心说罢,已率先跑了过去。

小红与晴晴也过去察看。虽说月亮已经到了头顶,但还不至于不偏不倚,石头的影子虽只有短短一小截,可好歹也是个影子啊。

三人在石头周围一通找,终于在它的影子头上找到了一个看起来是非天然形成的痕迹。

池边紧挨着一圈是卵石,再外围便是厚厚的一层败叶枯草,而那个大石的影子头上的一小块地皮上,没有枯草,倒是嵌了不少小石子,这些石子凑在一起,组成了一个成*人巴掌大小的字:“汗”。

“汗?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是在说,把我们折腾出汗了,出这个馊主意的人就得意了?”无心看着字挠头。

“这或许是接着那首诗的下一个提示啊,这几日成立到处是花灯,大家都做了谜语贴到灯上,这个‘汗’字……依我看,就是一个字谜。”晴晴颇有主意。

“字谜?这么简单一个字?一边一个水,一边一个干,能整出什么答案来?”无心继续挠头,还是不能认同晴晴的观点。

--------------------------------------------------------

所谓“三百六十行”,白某的《酒醉良天》只写了酿酒一行,想知道更多古代行业的秘闻情事么?酒行、扇行和伞行,到底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请关注白某与朋友们创作的同系列文,《酒醉良天》、《雪扇吟》与《苏幕遮》。

本文乃是调笑工作室荣誉出品,工作室其它作品开列如下:

绮白

《酒醉良天》:http:///book/38215.html

阿荧

《寒烟翠》及外传《雪扇吟》:http://nvxing..com/book/34897.html

《十二夜记》:http://nvxing..com/book/43210.html

姬无双

《莫遣佳期》:http://nvxing..com/book/36369.html

《苏幕遮》:http://nvxing..com/book/41096.html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