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利益至上
作者:星辰zz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871

“辽国地广人稀,情况与大宋并不同。”黄明晰并无根据时势做判断,只是将另外一些数据拿了出来,道:“辽东之地有我们一路之广,实际人口只有百多万,近半集中在辽阳一带。别看女真人占领的州府虽广,实质上多数的州便只有三五百户人家,最多也不过千户。”

“离我们最近的复州、苏州总共不会超过五千户人家,我们桃花坞都比他们一州还多人。除了苏州关有三千人马防备女真渤海人通宋外,两州军马应该不到数百人。”黄明晰道,“而且,最近辽帝东征,苏州关的人马肯定要北上。”

一百多万军队可不是随意凑得出来的,要知道辽国人口也不外两千万左右,抽调百万军队的后果便是举国空虚,此战胜则国存,败则战火四起,再无宁日。毫不夸张的说,这是国运的豪赌。

比之北宋尽起六十万大军与当时的辽国做檀渊之战更加不计后果。

不过,黄明晰的话也是有缺陷的。那就是自己一方人少。北虏的生活习惯与宋人不同,说不定全部的男性皆是兵马。当地人口若都是汉人还好,如果是契丹、女真等民族,即使几千人,对自己不足千人的一方也是巨大的威胁。

杨延之动了动嘴皮,没有出声。

宋德兴激动地一拍桌,道:“五千户人家,合起来也不过养得三五百的军队,分散到两州,每州也就是两三百人而已。难怪女真人打得那么容易!”

这般分析,就连张青也有点意动。准确说来,张青不算黄明晰一方的人。两人从一开始就是雇主跟雇工的关系,虽然这个时代的观念让张青比较恭顺,但不能说黄明晰叫他入辽东,他便毫不犹豫地去闯。

要知道对于北地的骑兵,即使是刀鱼巡检的官兵也望风而逃呢!

杨延之插口问:“岛主要做到什么程度?”同样是北上联金,做法却有多种。最舒服的一种,莫过于等女真人打到辽东后,自己再安安乐乐地过去递交国书。最勇猛的,是攻占辽东,将地盘扩张到与女真门前。最不可意料的,是便衣从契丹人的眼皮底下潜过去,再与女真联系。

黄明晰斩钉截铁地道:“苏州关一定要掌握在手。那里现时势力薄弱,但是地势险要,进可攻,退可守,关后有一个县的土地,可以发展上数万人。当真守不住,还可以随时撤入大海。”

杨延之愣了愣神。道:“这个倒也算合适!”只要不与契丹人大军硬拼。他认为成功地把握还是很大地。

郑浑纯、宋德兴对视一眼。脸上涌起一片兴奋地潮红。占据契丹人地州城。这是大宋建朝以来。从没发生过地奇迹。

魏炭头还是像木雕一般端坐。但是从抓刀柄地手绽起地青筋。可以看出他内心绝不平静。

弘莺莺冷冷一笑。微弯地嘴角。眯起地眼睛。尽显冷艳之态。她道:“便是打下了州县。又如何?你怎样应对辽国地征伐?无论攻守。都是要打仗。要死人地。”

她地话给众人一盘冷水。保安队加上护卫队就只有八百人。如何应对在百年间将大宋死死压住地辽国兵马?甚至在对方兵马地压力之下。是否能安然撤退?

谁都没把握。

因为对宋人,契丹素来都是恐怖的代名词。

“无需多虑!”黄明晰道:“辽国现时跟女真打得正热闹,而且辽帝东征,失败是必然的。我们可以不用过于在意辽军。”黄明晰这只蝴蝶虽然一直都在扇风,可是还没够格影响历史大局,耶律延禧与自己的大臣在完颜阿骨打眼前内讧,结果被一击而败,这已经是必然结局。

“那么,”弘莺莺并不放弃努力,道:“与女真人的密约呢?你当真肯定女真人不会一语不合将你砍了?”

一般的宋人看契丹等异族,直接就当是茹毛饮血难以理喻的畜牲一般,更别说是在契丹人眼里也是蛮夷的女真了。

既然是难以理喻,那么又怎么可能谈判联盟?一言不开心不将你投入锅里吃了?

弘莺莺的话让众人皱眉,都煞有介事地深思。

黄明晰对这样观念的狭隘感到无奈,换过角度再道:“最主要的是看我们的目的。对我们来说,密谈是次要的,赚取功劳才是我们的首选。”

黄明晰并不是不想坚持要得到一份可以发展的地盘,可是他目前他不能坚持这种说法。苏州关最有吸引力的是撤退方便。他若坚持要地盘,那么则意味着死守,各人只怕又是另有看法。

所以,他干脆得用上当时人最能理解的说法:赚取功劳,衣锦还乡,光宗耀祖。

“一旦我们攻占了辽国一州,无论能否守住,我们都将是宋人之英雄豪杰。”黄明晰鼓劲道:“而你们,为朝廷争了面子,当然可以洗去身上的金印,拥有了堂堂正正的名声,可以风风光光地重返故里。”

这话说得杨延之等人心里骚动。

他们目前这个身份,终究是见不得光的。难道真要一世死守在这个小岛上,再也无法见到家乡父老?

故土难离,国人的情结无论那个时代都适用。尤其是很多人在家乡还有妻儿父母在呢!

杨延之、郑浑纯等人作了保安队的头领人物之后,眼光也大为不同,他们不会甘心一辈子都做个充军死囚,一辈子都不能踏足陆地。

至少,这是一个机会!

宋德兴率先道:“干了!岛主,这笔买卖划的来!”作为沙盗出身,他对攻城略地,抢占财物有着特别的爱好,自己又是光棍一条,倒也干脆,又道:“反正只要能够离开这个伸伸腿也要掉进海里的小岛,老宋我便上刀山下火海也干了!”

众人哑然失笑。宋德兴最怕的便是水了。

“保安队只要作了动员,绝对没问题!”郑浑纯心动了,黄明晰的确言中了大家的要害,只要稍一说明,做几次轰轰烈烈的集会,大伙的士气说不定反而会更加激昂。不过他也有顾虑,道:“只是护卫队,就难说了!”

护卫队虽然多数是食不裹腹的流民,但毕竟是自由的,不像保安队那般前程黯淡,只要看到一丝光明便会飞蛾扑火。他们最近还过得很舒畅,成为登州人的英雄。

他们会不会跟着走?

张青为难了。老实说,他一辈子都是在赌命,对于北上反而很有几分热血沸腾。但他也没信心让护卫队也如此作想。

大家都很清楚,在普通人眼里,北方意味着什么!

寒冷,贫穷,野蛮,不名一文之地。

宋德兴摇头,冷笑道:“等拉了上船,就轮不到他们反悔!”

张青大惊,虽然他已经不在掌握护卫队,但作为创建之人,感情是难以忽略的,直觉地回道:“不行!”

“怎么不行?”宋德兴不能理解中原腹地汉人的思维,他道:“打山贼是拼命,打辽蛮也是拼命,有什么不同?我们沙盗打劫宋人,同样也打劫党项人。岛主出这么多钱养他们,还想整天舒舒服服抱婆娘不干活,是不是?”

“岛主要打契丹,我张青绝不落后。可是不能这样对护卫队的兄弟的。”张青口拙,只感到这样不对,却没法说出理由,一味摇头道:“不行,这样不行的!”

“时间,我们还有的多。”黄明晰止住张青,道:“只是事先定下基调,今后一步步做好准备就是。”即使是几百人的行军,前方的情报、自己的粮草、稳定的粮道、还有军饷抚恤、对士兵的激励之类,每一样是可以忽视的。

而黄明晰还打算在辽东建立自己的一方势力,那么要考虑的便更多了。人口、资金、经济的发展方向、社会制度的选取,等等都是需要慎重决定的。一旦定了下来,想改便难了。

“弘姐?”黄明晰再次询问弘莺莺的意思。

“我没什么可说的了!”弘莺莺长叹一声,心灰意冷地道:“军国大事,你们男人商量便可。我一介女流,说来无用。”说罢,站起身,径直离帐。

众人面面相觑。

宋德兴摸不着脑袋地道:“弘主事干嘛突然走了?”

“让她去吧!”黄明晰两手一摊,道:“我以后会跟她解释。现时大家针对这个行动,都认真想想有什么需要准备的。杨军师收集大家意见,做一份计划书。虽然不能面面俱到,却也尽量齐全。”

“天上掉不下金钱。荣华富贵,总归是要用命来博的。”黄明晰行了一个军礼,道:“诸君努力!”

“遵命!”众人精神一震,起立回礼。

黄明晰见最担忧的事得到了大家赞同,心情不禁轻松多了,笑道:“我们去打打几个顽皮小孩的屁股吧!”

(祝大家中秋快乐,阖家团圆!一家人快快乐乐地在一起,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祝大家和睦幸福!祝我的还有大家的爷爷奶奶身体健康!谢谢!)

首发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