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二在桃花坞转了几天,又到了锯木厂和造船场观看那风车机械的工作,见到黄明晰时,仍是一脸兴奋,使劲地道:“造船场规模小了。按我们的制造方式,规模越大,成本越小。每月两艘太少了,以后每月至少得六艘。相信用不了多久,大宋都将是我们船场的天下。”
黄明晰摇头道:“我的资本不足,目前已经是尽了最大的能力。”
平二想了想,点头道:“能够用一年时间建立这样一个桃源之地,已经是大大的奇迹。岛主暂时力有不递,也是正常现象。”从入登州以来,见过了走荒的衣不蔽体的流民,也见过为生存而拼杀的穷凶极恶的山贼,更见过一州首府,勉强称得上繁华的登州城。
再见到这里井然有序人人安乐的局面让他大吃一惊。心道:这个桃花岛主果然是有真材实干的,以前还是小看了他。
虽然平二新来乍到,但是他看得仔细,问得深刻。桃花坞里只有工商业,这里的人不是工人,就是商人,所以规章制度充满了工人的严谨和商家的周全。完善的社区管理制度和工商管理制度,还有源自大宋却简化了的一套民事法则和独自运行的诉仲法,使这里的成长早已跨越了一个民间的村庄普通的村镇,而是成为一个体制完整的大城市模式。
只是居住了几天,这里的气氛让平二如鱼得水,没有那种浓重的官僚气氛,也不会出现一个家族大老随时训斥后辈的场面,这里一户户的人家组成社区,由坞里任命人选管理。大多的家庭夫妻一齐打工,儿女受“义务教育法”都要读书,老人则自由的做小买卖,或在社区服务中心做义务工,甚至整天与人打麻将,悠闲安乐。
这里的城区规划十分严谨,大路的修整,路旁的绿化,还有卫生的管理,都让走南闯北的平二叹为观止。
在这个朝廷只管辖到州县而乡村自治的时代,桃花坞推及至个人的细致有效的管理让人耳目一新。其发展空间之大,也让平二惊叹不已,至此时他已经将王世隆抛在脑后。
而且他内心还萌生了一个模糊的念头。
这的确是一个与大宋不同的文明。平二原本对书生士子的扯嘴皮不感兴趣,可是现时的场景让他看到另外一个希望。
如果打通一条与泰西之地的海贸路线,那岂不比爹爹更威风?平二心脏跳得欢快。
他老爹也只是走了几趟与大宋不过几天路程地高丽。就兴盛了一个大家族。而他若通了一个文明。那是多大地利益?
平二毫不犹豫地对黄明晰道:“钱不是问题。过段时间我着人送过来。我回去后。立刻准备到高丽地船队。一个月后我路过登州海岸。届时会遣船来这里引路。岛主到时做好准备便是。”
黄明晰大喜。道:“这诚然是好地。”
于是两人订了契券(宋代地合同)。就此别离。
得到平家地注资。桃花坞算是摆脱了造船场这个重工业包袱。虽然付出不少。却也收获良多。尤其是可以组建一支自己地船队。对于以后地经济发展。甚至自家性命安全。都是有了保障地。
“只是这纲首也该确定了。”摆脱船场地困扰。弘莺莺最是欢喜不过。又道:“纲首一职。事关重大。必须要有既懂大海。又忠心沉稳之人担任。”
宋船有纲首、副纲首、直库、杂事、部领、梢工、舵工、火长、碇手、缆工等职务名称。其中最重要的两个便是纲首和直库。纲首即是现在说的船长,而直库则管理武器装备,有时还负责船中的武装力量。
纲首的人选很重要。除了要知道利用海洋季节风的规律出海或返航,还要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在海上不知自家方位,简直是找死。
而且一趟远航需要太多太多的准备,也要面对海上不可测的风云变幻,不是拥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人做不来纲首。
“我们是跟平家商队航行,经验倒不用十分丰富,只要胆大机灵,好学好问即可,”黄明晰问:“你有无人选?”别看黄明晰家大业大,能够独当一面的人才,还用不着一只巴掌去数。
保安队的人够忠心,但不能随意用。而黄明晰用了一年时间虽然也教出不少人,但是一年的时间能学到多少知识?他们做个中低层管理职务还行,独当一面却尚欠缺。
弘莺莺笑道:“看你敢不敢用。”
黄明晰十分豪气地道:“只要他有才,我就敢用。”
弘莺莺描述道:“这人面貌粗豪,性格却细腻沉稳,善舟楫,敢拼搏。是个难得人才。”
黄明晰一想,心道:桃花坞里我教出来的都是十来岁二十出头的人,面貌还算不上粗豪。而保安队面貌粗豪的海里去,但想找一个善舟楫的,还真的大浪淘沙,难现真金。工厂和造船场的工人工匠都是普通的贫民,没什么出色。他皱眉道:“谁啊,怎么听起来这么陌生?”
弘莺莺奇道:“你平时灵动敏捷,怎么就想不起这一个正在身边的人?”
魏炭头?拉倒吧。这厮的水性还比不上黄明晰自己呢。要说善舟楫,崔实在这个在海岛长大的小子还可以,但年纪太小,黄明晰希望将他带在身边,耳闻目染,积累才学,至少二十岁前放不开手的。
“你忘了,张青!”弘莺莺无奈地道。
“唉,将他漏了。”黄明晰懊恼地一拍脑袋,点头道:“他在大谢岛长大,舟船纯熟,又是好勇斗狠。江湖经验多,倒不会让平家的人小看。”在他的意识中,张青其实不算他的人,所以一时想不到。
他却不知,自从上次听了他的演讲之后,张青早已经不安其位。这个时代民心尚算纯朴,邻里乡亲知根知底,没什么恶心相向,他任警务司以来,除了训练外营的保安,开始组织人口巡逻,接管原本保安营的治安任务。可是很快他就苦恼了,因为天天遇到的都是那些个父老乡亲丢鸡失狗之类芝麻绿豆的小事。
他半辈子在江湖闯荡,这样的生活真真让他有点毛骨悚然。
“我的人生不应是这样子的,似是桃花岛主所说,应该更有意义。”张青自言自语,下了决心便提了一桶鱼干走进弘莺莺的财务司。
当天,财务司充满了浓郁的咸鱼味。
弘莺莺手下一干小娘子暗中相互调笑道:“你横吧,横吧,小心你家那个提一串鱼干探你。”
“这么说,他的心思真够细腻的。”黄明晰一听,也是笑得前仰后合,让这个江湖大佬送首饰、手帕之类是有点难为人,不过送咸鱼也够彪悍的。
可是很快又苦恼地道:“张青目前是警卫司司长,你、我、再加上张青都走了,桃花坞很难找人来镇守啊。”
弘莺莺道:“你刚招揽来的甄子崇怎样?”
“贸然将他送到这个位置,是个大考验。”黄明晰摇头,他记得自己当年刚毕业时的困窘。读书多只能说他提升的空间大,却并不意味才能出众。
何况黄明晰对甄子崇的了解真的不多,注重他的理由是因为这是首个招揽到的文人秀士。这是一个事业和声望的分水岭,从这一刻开始,黄明晰向士人证明了他已经有让人效命的资本。
“具体的位置需要他自己挑选,他是我的同学,却也不能委屈。”黄明晰补充道。
“要不就将黄乾调回来吧。”弘莺莺想来想去,也找不到合适人选。黄乾是桃花坞在桃花商行的代表,若将这个得力之人召回,桃花坞对商行的控制力只怕会有大幅度下降。
“有得,总有失啊!”黄明晰也妥感无奈,“不过,一旦我们在辽东立足,桃花商行对我们只怕比桃花坞还要重要,不如让他暂时兼管桃花坞的商务吧。”
弘莺莺叹道:“也好,虽然累了点,但只要再有半年一年的,我手头也能拿出两个人选。”她见黄明晰询问之色,道:“若论才学,程玉娘可是桃花坞数一数二的才女,她甚至还读过资治通鉴,对内政娴熟。再过一段时间,我财务司都可放手了,只是待人接物上,她仍然稚嫩,商务司她做不来。”
黄明晰脑海现出那个才十六岁出头的小女孩的俏丽脸容,一时无语。说来在这个时代,他最信任的大概便是程老夫子一家人。可惜程纳那小子一心埋头在机器设计局,程玉娘若果真有才华,他也不拘使用,毕竟有程老夫子撑腰,等闲人也要掂量掂量这老头的名望和人脉。
“至于商务,第一批学员中有个叫李克己的,是个玲珑之人。稍加培养,也能使用。”
“他年纪不大。”黄明晰皱眉,财务司年龄问题可以忽略,但是商务司是个常跟人打交道的地方,绝对是个大问题。
“来年就是二十了,正好及冠。”弘莺莺道:“只要储了胡子,就老成了。”
黄明晰闻言一笑。其实他现时也是天天剃须,这点习惯让宋人尤为不解。
所谓嘴上无毛,办事不牢。老成稳重是古人最看重的优点之一。
“好吧。玉娘妹子负责财务,李克己负责商务。可是,桃花坞的政务越来越重,这是个关键职务。在我看来,将来的第一主事不是财务主管,便是政务主管。所以这个职位的人,必须在人脉名望都要震得住人,人选可就难找了!”黄明晰扳着手指一数,不禁叹道:“如果再有两年时间,我们根本不会缺人才。天不遂人愿,真个不行,就硬着头皮将老师推上去吧!说来我有一段时间没去拜见老师了,正好将桃花坞改制的事挑明,也许能得到意见。”
弘莺莺对两师徒的感情也妥感羡慕,颔首道:“这是应该的。不过,你怎样告诉他北上的事?”
黄明晰脸一下垮了,支吾道:“这个,这个!瞒得多久就多久吧。”
首发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