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赫然列于其上,而且还是七品灵丹。至于炼丹术的提升,则取诀于对火候的控制或对药材的处理——还有一点是很现实的,炼丹术是‘炼’出来的,没有丰富的炼丹经验,是无法提升炼丹品级的,而且炼丹对于丹炉的要求也很高……说得简单一些,成为一名优秀的炼丹师,时间、灵石、药材,缺一不可。
“灵石不是问题,可我该往哪个方向走呢?”晴儿来到路口,这才现自己似乎不知道那个集市在什么地方。
“这位师妹,是不是迷路了?”一个声音从后面传来,晴儿转过身,看到一个身背宝剑的青年道士正站在身后。
“呃,迷路到没有,只是不知道要去的地方往哪走。”晴儿有些不好意思。
“你要去什么地方?”青年道士哑然失笑。
“听说内门有个集市,我想去看看。”晴儿说道。
“巧了,我也要去集市,我们正好顺路。我叫孟清明。师妹,你是新来的吧?叫什么名字?”
“我叫林雨晴,你怎么知道我是新来的?”晴儿微微有些郁闷,有一种被人占便宜的感觉,不过,估计这丹阳门上下辈份高于她的应该不少,郁闷的日子还在其后。
两人一边走,一边闲聊,倒也不觉得气闷,孟清明也是有问必答,而且还主动讲述了不少这一界的事情。
“我们修真者从修为上来说,可分为炼气期、筑基期、金丹期、元婴期、化神期、返虚期、炼虚期、合体期、大乘期。像你现在是先天之境,等基础心法突破十二层的时候,就是真正的修真者,炼气期修士,但真要修炼神通之术,那需要筑基期以上的修为。”
“孟师兄,返虚期修炼之后,不就是飞升仙界成为真仙吗?”晴儿觉得他的介绍似乎有些颠覆自己以往的认只了。
“仙界?我也听说过仙界,但从没有听人说有谁成功飞升仙界,而且必须是大乘圆满的人才能够飞升。倒是我们这一界,早些年有不少从其他位置飞升过来的修真者。”孟清明对于晴儿的‘无知’很是惊讶。
旋即他又苦口婆心地教导道:“我们修真者在选择了基础的修炼心法后,就要一心精进,切勿被其他事情打扰,很多人修炼到了六七层心法,就按耐不住寂寞,非要去钻研那些杀伤性强横的法术,分散了精力,导致基础心法就此停止不前。种种法术也就进步的艰难,实在愚不可及。师弟你切不可去学那些愚人,一定要先把根基做好,才是根本道理。”
晴儿看着这个自说自话的便宜师兄,颇有些无语。不过,孟清明虽然有些摆老资甚么的嫌疑,可他所说的道理却是对的。就像有位教育学家曾说过,学生阶段最根本的不是去学习那些枯燥的知识,而是掌握一种行之有效,最有效率的学习的方法。
很多人在刚刚学习法术的时候,都跟吃到鸡肋似的,食之有味,但时间一长,弊病也就出来了,修炼到后面,基础心法进展缓慢。而那些法术却由于没有浑厚的真元支持,成为鸡肋一般的法术,白白浪费了时间。
凤舞是知道这个道理的,因此并没有过于反感孟清明说话的口气,随手戴上一顶高帽,“孟师兄说的极是。”
孟清明嘿嘿一笑,问道:“林雨晴,你的基础心法修炼到弟几层了?”
“第十一层。”
“十一层?你修炼了多长时间?”孟清明问道。
“应该有半年多了。”晴儿计算了一下时间。回答道。
半年?
孟清明的下巴差点儿掉地上,修炼半年心法已臻第十一层,这修炼度实在是太恐怖了,他一时竟然失语了。
两人的脚程都极快,说话间已经到了集市,晴儿再次感谢孟清明后,与他道别,自己在街上闲逛起来,在拐角的一个小店里,晴儿找到了她要找的东西。但看了店主的货物之后,她却有些皱眉。
店里的灵药种类非常齐全。却恰恰没有她需要的那些普通药材。店老板是一名炼气期的弟子,知道她的要求后笑道:“这位师妹,你是想学习炼丹术吧?”
“不错。”晴儿点点头。
“咱这内门的药材都是要用灵石计价或者以物易物,像一品丹所需要的大多是普通药材,你去外城药铺中购买,比在内城方便多了。”
“谢谢师兄。”晴儿连忙致谢。
“不客气。以后有什么生意关照我就行了。”那名弟子笑嘻嘻地说道。
晴儿刚要离开,那名弟子突然又道:“这位师妹,我给你出个主意。你如果需要大量的药材,最方便的办法就是有自己供货渠道。”
“供货渠道?”晴儿有些不明白。
“本门设有专门的采药堂,但他们的药材都是统一供给金丹期以上修士使用的,城内还有一些卖药的店铺,手下也都是有类似的采药队伍,你如何能够成立一只这样的采药队伍,普通的药材肯定是没有问题了。”
“我明白了。”晴儿点点头,道谢离开……她还特地看了一眼这家店铺的招牌,‘洪记’。
在集市上又传了一圈,她好不容易才买到一张丹阳城附近的地图,至于其它介绍这一界的资料,竟然丝毫没有,这让她觉得很奇怪。
回到天香院,晴儿一头钻进屋里开始研究那张地图,整整看了两个多少时,她才从房间里出来,扔了一颗雪果给银燕,“我们等一会出去走走。”
银燕张嘴衔着那颗雪谷,脑袋连点,一付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表情。但凡这打动鸟和打动人都是一个道理——只要满足它的胃口就好。虽然近一段时间晴儿疯狂修炼,没有配制药剂,但她的空间里可有不少的果树,每一种都让银燕垂涎不已。
在出去之前,晴儿要办法两件事:第一是要去杂物处领取自己这个月的灵石,第二件便是向那位方灵柔师姐请假。
※※※※※※※※※※※※※※※※※※※※※※※
塘山镇,距离丹阳城大约二百里左右,镇上居民大约有三万余人,在镇东面有一条河,镇外还修建了一个不大的码头,可以同时容纳三艘船装卸货物。
这里不仅是水上交通便利。而且盛产山货和药材,每年从此经过的商户、旅人更是数不胜数,极大带动了此地的经贸活动,极大地繁荣了塘山镇。
镇上经济达了,干活的人就开始多了起来,而不干活的闲人也不少,罗峰就是一个标准的闲人。不过,他的身手在塘山镇也是数一数二的,只是运气不佳,腰包里总是干瘪的……这不,他又在镇口开始向四周逡巡,寻找赚钱的法子。
“姓罗的,你是不是捞过界了?”一个大嗓门炸雷似的在身后响起,罗峰眉头一皱,转身看去,只见一个大牯牛似的黑脸壮汉带着一群人,隐隐将他所有可能的去路都挡住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