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突发奇想
作者:水晶虾饺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146

上回了家,田氏叫喜乐按摩着腿脚,看着幸儿乖巧“怎么?有什么事,对了,我还没夸你呢,今天带去的粽子,那些夫人们都很喜欢,纷纷朝我要方子呢,幸儿你今儿可是给我长了脸了,不愧是娘的好女儿。”

“娘,大哥他们是不是要去长安了?”幸儿问道,要是自己也能跟着去,林子也能去,共谱七世纪长安恋歌……

田氏也有些不舍,“是啊,老爷跟我说的时候,我开始也不同意,可是也知道为了他们的仕途前程,进国子学大有裨益,毕竟是京城,他们可以认识更多王孙贵冑,那里的先生也都学富五车,国子学出身考科举也容易些,所以只好答应了,唉,你大哥才回来这几个月,就又要离开,想起来我的心就像刀割一样,还好,幸儿,还有你陪着娘……”

“……”

幸儿怀田氏是不是有心理探照仪……怎么她还没想说的话,田氏就这么准确的等在那里,堵死了她开口的路……

没关系,林子可以来晋阳嘛,共谱七世纪晋阳恋歌……不过听上去气势好像弱了那么一点气质好像土了一点……

“娘,上次给祖父的信,接到回信了吗?”幸儿问道。

“你怎么突然关心起这个”田氏警觉性颇高。

孝顺……不行吗???

在田氏的探灯下,幸儿还是有些心虚,说了实话,“我上次不是顺便送信给了利州的文友武家小姐嘛,想看看什么时候能收到回信,娘您也知道,文友之道,在乎一唱一和,才有乐趣嘛哈……”笑的很干……

田氏想了想。“还早吧。这里过去要个多月。再在老太爷那儿停留个些日子。再回来怕怎么着也月份了吧。”

咣当!幸儿想直接昏倒……

娘啊。第一次感觉邮局个真真伟大地发明……

说到发明。自己不也发明健球等一系列喜闻乐见地家居用品?再发明个邮局。也不难地吧?

“。您说们办一个专门代人送信地机构怎么样?”幸儿问道。

田氏面有犹。“代人送信?机构?咱们家是有专人跑地。官府间地书信自有驿站传递至于普通老百姓就找过桥走路地商贩帮着送一送。咱们这样地人家。干嘛要代人送信呢?幸儿。咱们家不缺那俩钱花。你就好好跟着娘学持家就是了想那么多歪主意。”

回到萱院,幸儿还在苦恼着邮政系统的缺失是一个多么重大的遗憾……

“小姐,今日你累了吧?”瑞秋迎上来,白天幸儿喊她一起去看龙舟她死活都不去,最后幸儿也不想勉强她,带了瑞冬去了问道,“我跟乐说厨房送了粽子给你们的,你吃了吗?”

瑞秋也是第一次吃到又咸还有肉的粽子觉奇怪,她还是喜欢红枣粽多一点是小姐的心意在里头,她笑道,“吃了,很好吃,多谢小姐。”

“是啊,小姐,你怎么想到把肉放进粽子里的,我从来想都没想过。”瑞冬一边帮幸儿拆头发,一边问道。

“包子饺子都有肉馅儿的,粽子当然也可以啊……”幸儿道,想着刚才田氏说的各种人家都有送信的办法,官府用驿站……对嘛,驿站可以传递官府的信,也可以传递老百姓的啊,还可以创收……

“瑞秋,去准备纸笔。”幸儿兴致勃勃道。

“小姐,太晚了,容易伤眼……”瑞秋担心道,看幸儿一副坚持的样子,摇摇头,“那瑞冬,你去多点几盏灯,亮一点。”

幸儿拿起她的独家鸡毛笔,抻开了纸,蘸了点墨汁,在纸上挥笔写下了几个大字……

翌日傍晚。

“幸儿,吃完晚饭你怎么不回萱院啊?有话跟娘说吗?”田氏看着身后的幸儿,不知道她在搞什么鬼,平常吃完饭她都说要散食,然后就带着丫头在萱院转圈子,今儿怎么吃完了又跟着回了正堂?

幸儿道,“娘,我不是想陪陪你嘛,对了,爹啥时候回来?”

田氏道,“大概差不多这时辰吧,这两天老爷好像不那么忙,回来会早一点,你问这干什么?”

幸儿踌躇着没回答……

说话间,李世绩进了院子,喜乐忙上去迎着,对屋里的田氏道,“夫人,老爷回来了。”

幸儿忙跟着田氏后面给爹请安,田氏帮李世绩倒了茶水,送到他手里,“老爷,今儿回来的算早了,想吃什么?我吩咐厨房去做。”

李世绩坐在椅子上,喝了口茶水,“随便做点,现在天气热,来点清淡的。”喜乐应着去了。

李世绩看到幸儿立在一旁,问田氏,“你们还没吃晚饭吗?”

田氏道,“他们吃过了,我待会陪着老爷用饭,幸儿可能是好几天没跟你请安了,这不是等着给你请安的。”

李世绩点点头,“嗯,有这份心就好。”

幸儿从身后拿出一个纸卷,“爹,我昨日写了份东西请您过目。”

李世绩惑的接过,“什么东西?”他看了眼田氏,田氏也莫名其妙,“幸儿,你写了什么?”

“论驿站兼营民用信件送递的可行性……”李世绩几乎没把刚喝的茶水喷出来,“这是……?”

田氏也傻眼了,夫妻两个看着幸儿。

幸儿解释道,“女儿想着跟祖父的通信往来都要几个月之久,一年也不过才可以通几次消息,实在是隔得太久了,所以才想了个办法,既能利用现有资源,不用再大兴浪费,又能减短通信所需的时间……”

李世绩听了她的理由,毕竟是一片孝心,倒也不好多说什么,展开纸卷看了下去,“放眼大唐江山万里,驿站处处,但是除了传递重要军情讯息的官府文书往来

待过往官员之用,至少有大半的时间,驿站都处于闲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更有效的利用驿站的功能大的发挥驿站吏员的主观能动性?主观能动性……?”

昨天一定是昏了头了,写的话太有时代感了简直……

“就是尽量利用驿站的人力物力……”幸儿解释道。

李世绩微皱着眉,继续看下去,“现提出一建议,驿站兼营平民信件传递百姓只要根据送信的路程远近付相应的费用,把信交递给离自己最近的驿站,驿站接了信之后根据信中所要到达的地址方位,传递到相应的下一个驿站,如此层层传递,就可到达收信方。驿站可以每日固定去相邻的两个驿站送信同时也拿回对方寄到自己这边的信件。这一举措的好处是,第一,驿站的功能更齐全,人员不浪费;第二,增加驿站吏员的收入,工作更有动力;第三民也可以给远方亲友在最短时间内达到鱼雁往来。这一举措的弊处是,利国利民有弊处!”

“你又不是男儿家,想这些东西什么?你啊着如何把一头家管好就是最大的功劳了,想这么多杂七杂八的做什么啊不是,老爷?”田氏见李世绩不吭气,就先斥责幸儿几句,这样老爷也不会过苛了,再说女儿虽然建议奇怪,什么层层传递,什么兼营的,但是出发点毕竟是好的,想来老爷不会生气吧……

幸儿紧张的看李世绩,她昨天憋了半宿才写出这么个议论文来,已经几乎要了她的小命了,将来一定要林子好好补偿才行……也不知道父亲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最好先拿他的治所做试点就好了,幸儿遂小心道,“爹,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又有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还有话说实践是检真理的唯一标准……”

李世绩哭笑不得,“你想说么快说!”

幸儿道,“我是;您可以先拿并州这儿的驿站做个试点,如果确实好呢,就可以扩大范围实行,如果万一不幸不好的话,也没什么……损失是吧?”

李世绩不知道女儿怎么来的这奇思妙想,建议倒还算是不差,只是看她写的格式用的语言统统都让他想笑,李世绩看着手上的纸卷,“你这用什么笔写的?看起来不像是毛笔。”

父亲真乃神人也……

“是……是鸡毛笔,我不知怎,用硬头笔写字觉得比较顺手,所以就……”幸儿心虚道。

李世绩点了点头,“怪不得,写的字倒是还算工整,就是不在体,要是喜欢写字,改天请个先生来好好跟着学,再这么写下去就写坏了。”

氏本来悬着心事,听老爷好像也没有不高兴的意思,慢慢放下了心事。

咦?谁讲到写字上的?怎么离题这么这么远?

“那……爹,这个……兼营的事……”幸儿提点道,父亲该不是忘了主题了吧?

李世绩随意道,“先放着吧,你以后跟着母亲学治家是正经,知道吗?”

父母双重的探照灯注视下,幸儿萎缩成了一小团……

田氏<了块豆腐到李世绩碗里,“老爷不会怪幸儿的吧?她虽说有时想法多,但是立心总是好的不是?老爷您忘了前两日您还对她做的肉粽赞不绝口。”

李世绩看着田氏,笑道,“那些个肉粽不光我说,周围那些大人也都觉得好吃,这倒是真的。”

田氏道,“所以我就想着让她去厨房帮把手,她现在也不算小了,开始学着管家也不早了。”

李世绩想了想,幸儿这丫头这么多想法,给她点事干也好,因道,“你说的也对,只是多找些下人丫头什么的陪着,别出什么闪失。”

田氏笑道,“那怎么会呢,我自有分数。”

吃完了饭,田氏见李世绩歪在榻边还拿着幸儿写的纸卷在看,奇道,“老爷,您怎么还看这个?不是说不怪她了么?”

李世绩道,“我刚才吃饭的时候仔细想了想,幸儿这写的虽然文法不太通,但是也不是全无对处,就像她写的,老百姓确实可以通过驿站来传递文书信件,而且就算是咱们府上,用驿站来传信的话应该也比现在这样要快得多,所以想想看如果整个大唐都能实现的话,实在是不无益处。”

“那就是说幸儿提的建议还不错了?”田氏听老爷话里的意思,不像是在贬抑,那应该是褒扬了。

李世绩沉吟了一下,“现在还不知道,我明日得和刺史大人他们商议一下。”

田氏喜道,“我就说咱们幸儿,长得好家世好是不必说的,难得的是既有一番孝心又聪明伶俐,我说啊,谁要是讨了幸儿去,不知得修几世的福呢。”

李世绩有些好笑,“幸儿才多大啊,现在说这个是不是太早了,再说还有震儿呢。”

田氏掰着指头,“也不早了,女孩儿家十三岁出嫁也多的是,幸儿这眼看就十二了,你不知道,也有好些夫人来打听呢,我都看不上,而且也舍不得她这么早就出嫁,老爷,您说,咱们家世在这里摆着,幸儿又这么聪明灵秀,怎么着也得许个王孙公子吧?”

李世绩把纸卷收起,“你啊,先操心震儿吧,幸儿那头,得先教教她磨磨性子。”忽又想起在草原时战场上第一眼看到人事不知的幸儿,心里一紧,想着她能活泼伶俐的站在自己跟前,已经是上天恩赐了,因又道,“不过也别拘了她,前些日子这孩子吃的苦也实是不少了。”

田氏听他提到过往,也湿了眼眶,是啊,女儿大难得脱实属侥幸,惟其如此,更要给女儿选个体面高贵的好人家才行……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