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时分,回到大理,林明的心情才重新变的明快起来。
远处是连绵的点苍山,近处是一望无际的平原。蓝天白云下,有白族妇女在劳作。
道路两边是碧绿的农田,放学的白族小孩儿手拉手唱着歌儿回家去,他们的假期是按照民族传统节日放,平时三天两头有假,所以暑假短。
偶尔见到戴着红军八角帽的白族妇女背着背篓走过。八角帽是当年支援红军长征的纪念,在年纪较大的妇女中盛行。
前方有拉着两头猪的农运车,粉红的小猪甩着卷曲的小尾巴。背背篓的人也好,运猪的车也好,都朝一个方向去,林明忍不住问:“今天是什么日子啊?”
“是赶集的日子呀!”导游小杨笑着回答。白族传统节日多,除了“大过年”、“三月街”、“火把节”、“耍海会”外,还有很多情人节。据说有一个情人节,是已婚人士也能参加的。清早起来,老爷爷和老奶奶打扮的漂漂亮亮,出门各自寻找自己的老情人,可以一起过三天。谁都不能干涉。所以白族这边夫妻感情一般都很和睦,离婚率很低。大家听了瞠目结舌,羡慕不已。
中午在蝴蝶泉附近吃完饭后,司机的车坏了,要临时在修车点换配件,还要加水。巧的是,旁边正好有个农贸市场,导游宣布自由活动,大家嗖的一下就全不见了。
自从看了《寂静岭》这部片子后,林明就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分为“表世界”和“里世界”。各个旅游景点及周边,比如西湖、楼外楼、旅游的定点宾馆,都是属于“表世界”,你只能用高价买到肤浅的旅游印象;而市民日常买菜、买早点的街巷、里弄、市坊,是属于“里世界”的,可以接触到当地人们的真实生活。
这个市场不在旅游团的必经之路上,是司机临时起意来的,所以是难得的观察白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好机会。旅游团成员的乱入,犹如在平静的湖面投入了石子,掀起阵阵波澜。市场的摊贩和常客,都用好奇和诧异的眼神打量他们,很快恢复了平静,继续做买卖。
市场里,有卖番茄等蔬菜的,也有卖水果的,卖糕点的,卖杂货的。水果摊前围的人最多,一群女孩子唧唧喳喳的问价钱,女老板都忙不过来了。新上市的葡萄四元一斤,其他也就是苹果鸭梨等常见品种,价格都很便宜。
卖糕点的摊位,摆满了自家做的鸡蛋糕,还带着虎皮花纹。也有圆形的、梅花形的小蛋糕。林明看了两眼,觉得天气太热,吃不下甜食,只好对满眼期翼的老板夫妇表示歉意。
有新鲜的食用菌在卖!而且有两家摊位。一家在卖黄牛肝菌,另一家是青色的大蘑菇,不知道叫什么名字。蘑菇很新鲜,根部还带着泥土,数量不多,估计是采的野生的。林明全买下了,反正玉佩能保鲜,回家炖菌菇汤去。
大家都陆陆续续上车了,林明一直围着卖卤肉的摊贩转,心里在犹豫买不买。天气太热,他担心肉是否新鲜,不过闻起来的确很香,飘的整个市场里都是。一大锅热腾腾的卤汁里,有绳子捆的扎肉,还有猪头肉、猪大肠等等。摊主是个白族大汉,前面还有位老顾客,正在等着摊主切肉。
林明想了想,还是要了一大块猪头肉,因为有皮有肥有瘦,口感最好。12元一斤,摊主用快刀切成片,林明以为这样就好了,结果对方从身后拿出一个不锈钢大盆来,把肉片倒进去,加红油、蒜蓉、葱丝、香菜等作料搅拌,快速的颠了几颠,拌匀实了才装袋,递交给客人。
对方服务迅捷,林明内牛满面:“大叔您手脚太快了,我不爱吃大蒜啊……”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他默默接过猪头肉道了谢,多要了个袋子准备分给饕餮一半,摊主还免费附送两双一次性筷子,实在是热情周到。
上了车,隔壁的老郑正端了一碗撒小葱的白族米粉吃的淅沥呼噜,林明把袋子打开,正好给他配菜了。大家都来瞧稀罕,说林明果然爱吃肉,走哪儿都惦记着。林明自己夹了一筷子,味道不错!除了本身的红烧卤肉味之外,又有重庆拌菜的浓香,很下饭。
导游小杨,买了洱海特产的淡绿色小菱角,招呼大家分吃。林明拿了两个,笨手笨脚的剥着,菱角的尖端很锐利,差点扎伤手。小杨笑了,示意是咬着吃的,很轻巧的一咬开,就剥好了。
导游看见林明买的猪头肉,笑着说这是白族的特色菜。白族人的肉食以猪肉为主,除用鲜猪肉做各种炒菜外,还喜欢腌制年猪,加工成火腿、腊肠、香肠、猪肝、吹肝、饭肠等精美风味食品。柳蒸猪头也是白族传统名菜之一,是用猪头放在柳条架上入锅蒸制而成的。林明买的是卤猪头,他打算晚饭时跟大家一起吃。现在筷子就一双,满车的人都被香味所诱,眼巴巴的盯着。司机加好水,又要出发了。
导游总算满足了大家的愿望,带他们到了洱海边,宣布自由活动40分钟。大家兴奋的朝洱海冲去。风很大,吹乱了女孩子的头发。因为是高原地带,天阔云低,蓝天、白云、洱海,如同一幅画。大家都陶醉了。
洱海其实是一个淡水湖,因形状狭长似耳,故名。西面有点苍山横列如屏,东面有玉案山环绕衬托,空间环境极为优美,“水光万顷开天镜,山色四时环翠屏”,素有“银苍玉洱”、“高原明珠”之称。
湖面海拔1980米,面积246平方公里,最深21公尺。湖水由下关市流出,汇合漾濞江注入澜沧江。洱海鱼类资源丰富,有弓鱼、鲫鱼、鲤鱼和细鳞鱼,其中弓鱼最为有名,当地有鱼魁之称。
大家都站在高处拍照,林明很快找到接近水边的路,绕了下去。佳佳招呼着另外一个小朋友,偷偷的跟着他。一条清澈的小溪汇入洱海,海边是绿色植物和粗砾石沙滩,还有栓船的木桩,不知道多少年。林明给两个小丫头拍了照,留她们跟溪水嬉戏,继续向远处走。
他唤醒饕餮起来干活,少不了要给猪头肉吃,其实饕餮早就被香味熏醒了,眼巴巴的正等着呢!吃完分装的一半,饕餮抹抹嘴巴,指挥林明以打水漂的形式把玉佩扔入湖心,然后开工。
林明迎着风,坐在洱海边,哼起周华健的老歌,有句歌词很是应景:“同看海天成一色,潮起又潮落,潮起又潮落,送走人间许多愁。春去春回来,花谢花会再开,只要你愿意,只要你愿意,让梦划向你心海。”
饕餮干活很卖力,吸收了很多洱海的水,弓鱼自然到手。额外的收获是洱海的一种长长的水草,叶子浮在水面,可以当沙锅鱼的配菜。还有螺旋藻,不过林明暂时没打算把它做成营养片,作为浮游植物喂鱼好了。
导游喊集合了,林明不舍的站起身,最后看了两眼洱海,要把这美丽景色记在心底。
晚上赶到楚雄彝族自治州住宿。林明他们太累,没有去彝人古镇参加火把节和百家宴,只在附近的农贸市场转了转。天已经全黑,市场也快打佯了。在市场门口,林明买到了青芒果,比在大理买的中等个头的黄芒果大的多,据说是用来榨芒果汁的。他一口气买了不少,全藏在玉佩里保鲜。
林明这两天芒果吃的太多,嘴角有点过敏,被导游小杨提醒才发现。不过他不以为意,“过敏也要吃,大理的芒果太好吃了!”一句话把小杨逗乐了。
想到导游这些天不停的讲解,喉咙都哑了,而且还有感冒症状,林明在回宾馆的途中买了一些咽喉片和感冒药,顺手递给小杨。咽喉炎可是教师的职业病啊,都当糖豆吃了。看着小杨感动又诚挚的望着自己,那微微湿润的黑眼睛,林明心里一咯噔,她不会是误会什么了吧?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