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想得到平安生活的悲情铁汉黄俊岱,突然遭遇了这种意料不到的变故,整个人像掉进了冰窟隆。他认为天变雨落人变死,自己这一次是彻底完了。被押进县城后,见自己并没有被关进县监狱里去,而是被押到了三义宫唐光明的营地,一时也摸不清他们葫芦里卖的是啥子药。失去自由的他,怎么也想不清楚,县政府为什么竟然会如此不守信用!
他想起戈荫清辞职前,与自己谈的那一席话,其实,他是早就知道秦镜要害我的啊。他不是提醒过自己万事要小心的吗?只怪自己一时疏忽,而中了小人的奸计。当时自己也要能辞职不干的话,该有多好!现在老子成了他们砧板上的肉,只有任人宰割的份了。江湖险恶啊,是自己的厄运来了。俗话说运去金成铁,时衰鬼弄人,自己身陷囚笼,纵有十八般武艺也枉然啊。待到唐光明来审讯过他之后,才得知是秦镜、丁健早想要除掉他而后快。但是,唐营长并不卖他们的账,自己虽然一时还能活着,但将来又会是个什么情况呢,实在是难以预料呀。
黄俊岱对被关押在一起的杨山巴、吴玉哥、唐老实三人说,不论你们谁逃出去了,一定要赶快到李明科家里、我姐姐家里报信,要他们想办法救我。
三人都答应着,只要自己得到释放,一定想办法来营救四爷。
杨百达逃出去后,他来不及到李明科家,将情况向他汇报就逃走了。他投奔了傅太和,将情况告诉了黄俊岱的弟兄们。
李明科这些天身体不太舒服,对外界的变故知之甚少,根本不知他的挚交黄俊岱已遭此厄运。杨山巴和吴玉哥被押到县城后,经过唐光明等人的审问,认为他们只是被蒙骗上山的小土匪,经教育后,不几天就开释了。唐光明只是将黄俊岱,和年长一点的唐老实继续关在了三义宫。
杨山巴和吴玉哥一出城就直奔江东洪家,他们告诉黄俊梅的家人,黄俊岱已被唐光明关押在三义宫。前些天,黄俊梅只知道弟弟被抓,但不知人被关到什么地方去了,到县衙去打听,只被他们以不知道,搪塞了回来。现在得到黄俊岱身边人的证实,确知弟弟仍被关在县城内的三义宫里,便急忙想办法营救去了。
杨山巴和吴玉哥又连夜跑到坳上,向李明科报告了黄俊岱被捉的情况。李明科听后连呼糟了,糟了,只要是蝎子,没有不放毒的,落入了十区保安营的手里,黄贤弟这次怕是凶多吉少了。他不顾身体不适,马上起来安排求助活动。一边派人到东冲湾叫冯、龙两夫人准备钱财,一方面自己出钱出力去疏通关系,与黄俊梅一起展开了营救黄俊岱的活动。
黄俊梅嫁到江东洪府后,成了靖县名士洪克泗、洪克翰的继母。洪家在靖县是赫赫有名的书香人家,不少人在国民政府及教育部门任职,在靖县颇有地位和人缘。洪克泗兄弟是知识分子,分别在县中学、保小学任教,对后母黄俊梅能以长辈敬奉,得知舅舅黄俊岱因接受招安被骗,捉入县城关押,也积极加入到了营救的行列中。
洪家人出面,马上请来了靖县名流彭少华(教师、祝体仁(省参议员、民报馆长、易芝祥(仁爱乡乡长来洪府商量解救办法。大家认为这是靖县政府背信弃义,耍了卑劣手段,诱骗陷害了黄俊岱。认为要引起上级和邻近各县及民众的关注,必须马上把黄俊岱因接受政府招安,而被诱捕的消息,诏告天下,让大家明白真相,这样才能救得了黄俊岱。
他们马上行动,由易芝祥代拟了一份,致各县各机关团体的快邮电报,发往了十区专员公署及邻近各县要员手中。这封电报同时也发送给了县府相关官员,黄俊岱因接受靖县政府招安而被诱捕的事件,终于在全省政界形成了一定的舆论压力。
1940年,全国抗日救亡图存运动,进入到了一个特别艰难的阶段,日寇对我中华大地沿京广线,向西部地区发动了疯狂的进攻。国民政府为了组织全民抗战,提出了“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号召,组织湘西青年,包括绿林好汉在内的湘西子弟奔赴抗日前线,拼命抵抗日军的入侵。
日寇对长江沿线各城市进行了疯狂轰炸,为了更好地组织湘西地区的民众参加抗日战争,也为了避免被日军的轰炸,1940年的秋天,湖南省十区专员公署,从沅陵县城搬迁到了湘西南的重镇——人称小南京的洪江镇。此时黄俊岱被捉,正是国家用人之际,因接受政府招安而被捉,颇有些不妥。他的情况很快引起了湘西官员阶层的关注。
易芝祥代拟发往各地的快电上写道,我黄俊岱世代书香,明礼知耻,喜交朋友,乐于助人,只因一时不慎,惹下了窝赃之嫌,实为冤枉。从此有家难归,官府四处捉拿,只得铤而走险,错入绿林。自觉有辱祖宗,愿弃暗投明,走上了自新之路。深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做了一个善良的公民。被委乡队附期间,恪尽了保乡邻安宁的职责。谁知靖县政府背信弃义,以招安为名,施骗捉属实,致使岱误中其计,身陷囹圄。此实乃岱之预料不及也。我国民政府真的可以如此反复不讲诚信吗?愿各位辨之,怜我自新之诚,救我于水深火热之中。
傅太和得知四爷被捉后,当即与杨百达、钟金榜、覃德高马上带着他的队伍潜入了靖县城,准备实施劫狱行动。后来听到黄俊岱是被关押在三义宫,就到三义宫来察看情况,可是这个地方,被唐光明的十区保安营严密把守了,无法接近。白天不好突袭,晚上又没有把握。傅太和、杨百达准备干一次蛮的,认为只要不怕死,阎王都怕他,管他救得了救不了,先干***一仗再说。
一场血战在即,李明科得知了傅太和的行动计划后,吩咐他们不要蛮干。告诉他们只要黄俊岱不被判死刑,就有救出来的可能。对他们说,白银买得动黑心人,只要多使银子,就会有办法。傅太和听了他的话,才把队伍悄悄撤出了靖县城,停止了强行劫人的鲁莽行为。
黄俊岱和唐老实被关押在三义宫内,他起初认为逃脱的可能性十分渺茫,后来,杨山巴和吴玉哥被释放了,他们真的马上到黄俊梅及李明科家中报了信。外面的人快速想办法递了信进来,要他稳住气,不要轻举妄动,大家正在积极想办法营救他。黄俊岱这时认为,自己应当积极配合他们的救助行动,内外一致努力,才是上策。因此,他的心态变得平和开朗起来,在三义宫内安安静静地接受了审讯和关押,想方设法与唐光明的守兵交起了朋友。
黄俊岱和黄俊梅姐弟俩的感情确实深厚,她得知弟弟被捕以后,一直在积极地想办法营救,日夜不停地在靖县政府及各名士、豪绅中做联络说服工作。她破钱财,求人情,终于发动了一批人为黄俊岱呼吁,至少帮黄俊岱保住性命,起了十分关键的作用。
这天,黄俊梅在江东家中办了三桌酒席,请到了当时在靖县的唐振之(县府战时盐业公司经理、张孟华(县党部书记长、龙骧(县监察委员、梁经书(县党部执行委员、易芝祥(五峰乡长、唐子民(县监察委员、王斌成(民政科长、刘振华(建设科长、罗秦衡(教育科长、秦剑(军事科长、胡祖昆(县府会计室主任、陈学智(县府主任秘书等县内名流、政府要员,通报了黄俊岱被捉一案的情况。形成了一股营救黄俊岱的力量。通过唐振之做工作,洪家还专门设宴,宴请了唐光明等一班军中官员,加固了他不与秦镜妥协的态度。
在这些聚会上,大家都觉得,黄俊岱是接受了政府招安的投明人员,已改过自新,政府出尔反尔,将其诱捕,实属不妥。因此大家商议,应该控告县长秦镜和正直乡乡长丁健,他们才是背信弃义之徒。
黄俊梅又请了县里著名的状师、刀笔手胡维新写了告状书,专程派人送到了洪江——十区专员公署主任兼保安司令徐庆誉的手中。唐光明也保证,绝不为难黄俊岱,绝不把黄俊岱移交靖县政府,一切将听从上峰的命令行事。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