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1945年春,中**队在湘西与日寇摆开了一场残酷的战役,史称湘西会战。这一战役,中国人民终于成功地阻止了日寇,妄图西进的势头。
国民党陆军总部调派**第17集团军,共10万兵力进驻了靖县,以扼守黔、渝、湘西门户。
李玉堂将军,将集团军司令部设于靖县城内的文庙。其所辖的20军司令部,驻县城西门外的储氏家祠。26军司令部驻城北天后宫,94军司令部驻城南纱厂,第9前进仓库驻城南报恩寺,第13前进仓库驻城西迎恩寺。
第20军所辖龙山师、巴山师、秀山师,驻防靖县与会同交界的艮山口、坳上、太阳坪、甘棠一带;26军所辖长春师、沈阳师、永春师,驻防靖县与通道交界的新厂、平茶、藕团、铺口、横江桥一带;第94军所辖喜峰师、平原师、平阳师,驻防靖县与绥宁交界文溪、寨牙、江东一带。整个靖县成了一座屯兵库。
数以十万计的**移师前来靖县,他们所到之处,严密设防,封索交通,限制人员流通,维护地方治安,黄俊岱的活动空间,迅速被挤压到了甘棠与文溪交界的枫木坪、红顶界一带的大山中,几乎到了无法回旋的境地。
鉴于形势变得突然严酷、紧张起来,他们这些土匪部队别说活动,就连吃饭都成了大问题。怎么办?黄俊岱找来傅太和、杨连多、吴玉哥一班弟兄商量了对策,大家决定将队伍暂时解散,潜伏下来,藏兵于民,等待时机,以便东山再起。
黄俊岱和他的弟兄们迅速分散后,身边只剩下了杨山巴、吴玉哥、毛晚霞三个人。到了能否生存下去的危急关头,到哪里可以避一避呢?他思考着自己的去处。他想起了那次在枫木口,储康民与自己的对话。储曾对他说过,如果遇到了什么难处,到了水不流的地步,一定要去找他。黄俊岱决定,值此危难之时,只有大胆地去投靠储康民了。他把自己的想法跟三人说了,他估计,储康民应该是自己目前唯一可以信赖和依靠的人。
杨山巴等人认为,现在去找储康民,无疑是一个冒险行动,他劝说道,四爷,你要考虑清楚呀,搞不好我们就有去无回,自投了罗网啊。
黄俊岱认为,储康民在靖县虽然不是政界数一数二的高官,可他是四大天王之一的实权人物。他从政后,一直在警察局、保安团中经营,控制着靖县的枪杆子,谁也奈他不何。虽然和南天王吴君庭的关系不怎么样,但储康民的家族势力比吴君庭强大,所占的地理位置近在城边,在靖县其实谁也奈他不何。储康民性格沉稳,交往广泛,一身英雄豪气,在黑白两道都成了了不起的大人物。他讲义气,投靠他应该没事。
从他对我黄俊岱的认识转变,就可以看出这个人十分了得。他由坚决进剿、十分痛恨、势不两立,到理解、同情、帮助、最后加以保护,与我从老乡、到仇人、到知交,没有一个广阔的胸襟是绝对不可能的。所谓海纳百川,宰相肚里能撑船亦不过如此。
他的部下与我等土匪人物的交往他不是不知,后来他对部下的通风报信,为非作歹能睁只眼闭只眼,明明是撤自己的台,也能容忍,绝不与人结深仇大恨。从个人处事态度上来看,他的圆滑成熟也是十分难得的。他绝非一个不明事理的糊涂虫,这正是他对时局洞悉,对官场透彻认识的结果。处于他的位置上,他不想成为秦镜、樊刘昆手中的一个走狗,不愿跟他们同流合污,为别人卖命而已,他才选择了这样的难得糊涂的处世态度。我去投他,肯定不会出问题。
黄俊岱火烧李国荣的房屋之后,他的复仇心态,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变得越来越淡化了。不尽的打击,无情的折磨,东奔西跑、东躲西藏、杀人越货,他确实十分的厌倦,早就希望停下来了。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他无可奈何而已。在10万**强势压境的情况下,他再次选择了停止活动,想要谋求一份安宁的隐居生活。他把实现这一目标放在了储康民的身上,决定冒这一次险。他对杨山巴、毛晚霞、吴玉哥三人坚定地说,去,就算是有去无回,我们也要去闯他一闯!他从储康民那里相信了天无绝人之路的道理,那就到他那里去,应是车到山前必有路,投奔他该不会有错的。
锦堂客至三杯酒,茅舍人来一盏茶。我们地位这样低,去他西天王家里能行吗?吴玉哥还是了表示怀疑。
黄俊岱说,愁也屋漏,不愁也屋漏。到了这个地步了,天要亡我的话,我也没有办法。我看清了天象,此去是大吉大利。他们几个随从听见四爷如此坚决,于是都表示,好,就是粉身碎骨,我们也跟定你了。
春末一个晴朗的下午,黄俊岱和毛晚霞、吴玉哥、杨山巴四人,从罗家冲过溪口、太阳坪、艮山口,于黄昏时分,满怀信心地径直来到了储康民家的大门口,敲响了储府大门。
一段时间以来,储康民都呆在自己的家里。湘西战事吃紧,外出并不安全,除了去参加县政府的一些重要会议外,他很少离开自家大院。这天晚饭前,他突然接到仆人递来的一个帖子,说门外有四人求见。他打开一看,竟然是黄俊岱来访,他甚感意外,很有一些时日没有黄俊岱的消息了。他马上亲自到大门口,将黄俊岱四人迎进了自己的府中。
他拉着黄俊岱的手说,想不到,真的想不到,此时黄老弟你能造访寒舍。
黄俊岱说,时局紧张,恐怕俊岱要给您老添一段时间的麻烦了。
储康民看了看他们几个人,说道,这时你能来找我,我很高兴,你们先住下来再说,只要老兄我能帮得上忙,我一定尽力。
储康民一路把黄俊岱他们引到了西厢房——他的书屋里,交待道,你们就在这里将就着住下来吧,我马上安排人来把一切收拾妥当。便吩咐仆人倒水,供黄俊岱洗脸、洗尘。然后安排酒饭,给他们压惊,真如黄俊岱所料,他将黄俊岱等人视为了座上宾。
几个人悬挂着的心总算安定了下来。他们吃饭、喝酒、谈话,到深夜才安排了歇息。
第二天早上,太阳出来了,快到吃早饭的时候,黄俊岱夫妇起了床。刚刚洗漱完毕,换上了储康民早就派人送来的干净衣服,他们便看见储康民父子过来了。
黄俊岱忙上前来给储康民深深行了一个鞠躬礼,说道,储总,早上好。
储康民轻松地问道,休息得还好吧。
黄俊岱马上答道,可以可以。只是我们的到来,给您添了不少麻烦,惊扰了您一家人的生活,俊岱实在抱憾。
<div align=center><!--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