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震后有感
作者:秋水漪漪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5477

这是一篇不该出现在连载中的文章,思之再三,我决定还是把它登在我的连载上。

我是一名四川的写手,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强烈地震,陕西有感,浙江有感,北京有感…在大家惊魂未定查找震动来源时,我的家乡――美丽的巴蜀大地已经是断壁残垣,满目苍痍,无数鲜活的生命瞬间就被灾难吞噬,更多的老乡在生与死之间徘徊,在废墟中哀哀求生…

我生活在四川省攀枝花市,我庆幸,因为那是在这次大地震中四川少数没有受灾的地区;我也悲痛,那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那一声声悲切的呼救声,那都是我的老乡,都是与我血肉相连的老乡呀。我多想飞到灾区,飞到老乡们的身边,将他们从废墟中刨出,替他们减轻伤痛的折磨…可既不是医护人员的我,也没有救援经验的我却终究什么都做不了。除了献血、除了捐钱、除了祈祷,并不能为他们做更多的事。我第一次感到了自己的无能!我愧疚,我后悔,后悔当初为什么没有选择学医。

记得地震的时候,我们正在单位工作,当我们从网上查知汶川地震,脑袋一片空白,第一个反应就是拿起电话,电话那头只是一片忙音,重庆不通,成都不通,都江堰不通…我们一次次满怀希望地拿起电话,又一次次在失望中放下,在与同事的对视中我们清楚看到自己的恐慌――我们已经与亲人失去了联系。电视里我看到了灾后的都江堰,曾经的美丽不复存在;电视里我知道了受灾的区域,灾难袭卷了大半个四川,那里有我们的亲人,我欲哭无泪,睁眼到天亮。那一夜灾区无眠,那一夜四川无眠,那一夜攀枝花亦无眠!

似乎是天佑我们,我们单位除了一位员工的母亲在都江堰遇难外,其余人都陆续联系上了灾区的亲人。5月14日,同事迎回了她远在都江堰的儿子,虽然逃过了这次致命的灾难,孩子却没能从惊恐中走出:那个临时的避难场所,一边摆着血肉模糊的尸体,一边坐着逃出生天的灾民,不远处的断壁残垣露出和着血迹和灰土的手和脚,废墟中痛苦的求救声声声传来,拉拉废墟中露出的手脚,想找到生的迹象,可怕的冰冷和毫无回应让人们绝望的痛哭;面对声声呼救,面对如山的废墟,人们束手无策,不知从何救起,在自然面前人竟然是如此的渺小。那惊魂的一刻不时在孩子的脑海徘徊,同事心痛地为儿子杀鸡熬汤,儿子从卧室冲出来哭道:“妈妈,别剁鸡了,你剁鸡的声音和地动的声音一样!”

自从地震发生后,无论走到哪里人们都在谈论一件事,不管是哪一家的电视从早上到深夜都播放着同一个内容,虽然我们与震中相隔500多公里,但我们依然真切地感受到了弥漫在天府之国上空的巨大悲痛,9千、1万2、1万4、1万9、2万2,我们一次次在电脑前痛哭失声;看着一具具孩子的尸体从废墟中刨出,眼泪一次次模糊了我们的双眼。

大家都不会忘记那个被埋在废墟下20小时的四川绵竹县汉旺镇武都教育中心的小学生青青(化名),她在被救援人员救出,感受到光线后的第一意识就是要喝水,考虑到青青内脏可能破裂,救援人员用矿泉水瓶盖子喂她水喝。青青一着急,从口袋里掏出2元钱,说:“我买一瓶行吗?”现场的所有人都哭了,是哭得那么难以掩饰的伤心。可怜的孩子,不是救你的叔叔阿姨们舍不得给你水喝,是怕你有生命危险啊。

看完我哭了!

孩子何辜?四川何辜?中华何辜啦?

此时此刻,我不能也无法在我的同胞、我的老乡还徘徊在生死边缘的时候继续我的小说连载。在抗震救灾期间,在我的老乡还没从危险中走出时,我将不再连载我的小说。当然我绝不会弃坑,在抗震救灾结束后,在我的老乡都安定后,我会继续我的小说,为了记住这场灾难,我将以这次地震为原型将灾难写进小说。

因此给大家带来的不便,我在此致以诚挚的歉意!希望大家能为我的老乡,为灾区的百姓伸一支手,出一分力,尽一份心,虽然只是微薄的几元钱、几十元钱,在那里它却可以挽留一个生命。小秋在此叩谢大家了!!!

这是我在网上看到了一篇短诗(特附在此):

《孩子快抓紧妈妈的手》

——为地震死去的孩子们而作

(感谢作者)

孩子,快

抓紧妈妈的手

去天堂的路

太黑了

妈妈怕你

碰了头

抓紧妈妈的手

让妈妈陪你走

妈妈

天堂的路

太黑

我看不见你的手

自从

倒塌的墙

把阳光夺走

我再也看不见

你柔情的眸

孩子

你走吧

前面的路

再也没有忧愁

没有读不完的课本

和爸爸的拳头

你要记住

我和爸爸的模样

来生还要一起走

妈妈

别担忧

天堂的路有些挤

有很多同学朋友

我们说

不哭

哪一个人的妈妈都是我们的妈妈

妈妈

哪一个孩子都是妈妈的孩子

没有我的日子

你把爱给活的孩子吧

妈妈

妈妈

你别哭

泪光照亮不了

我们的路

让我们自己

慢慢的走

妈妈

我会记住你和爸爸的模样

记住我们的约定

来生一起走!

<!--阅读面页章节尾部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