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前夕(三)
作者:午后方晴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9788

第八十六章前夕

在大量标兵寻找下,王方翼终于圈定了两个人选,一个叫阿史那咄扑,一个叫阿史那可贺。..他让手下将这两人请来,李威与他们谈了谈,也没请他们的来意,看似随意地交谈了一下。无意中提出一些问题进行了讨论。

其实是在进行最后的观察。一是看他们才能,没有才能是不可的,象阿史那真,朝廷用他做了可汗,没有起到好作用,反而起了严重的反作用。有才能还不可,还要看他们对唐朝的态度,以及对突骑施的态度。对唐朝态度要有一颗畏惧之心,对突骑施态度,要有一颗自立之心。

前面一条好办,看一看,听一听,也不要他们是成吉思汗,大差不差即可。后面一条却有矛盾冲突了,既有自立之心,又如何对唐朝效忠。这个冲突李威也没有体例解决,只好走一步算一步了。

大约谈了一会儿,李威选择了后者,言语恳切谦卑,对苍生族人的态度也是悲天悯人。

决定了人选,李威让斛瑟罗与唐休璟着手切割突骑施,将车鼻施以及其他一些别部从突骑施切割出来,并且借斛瑟罗之嘴授封阿史那可贺为车鼻施部叶护。自己也下了制书,于夷播海畔选了一块领地,设了车鼻施州,让阿史那可贺为刺史。

突骑施部族民敢怒不敢言,族中几乎所有贵族都让唐朝抓了起来,如何抵挡。除愤怒外,还有担忧,害怕唐军象对咽面人一样,对他们也来个灭族。这件事对其他各部震动也是很大的。

李威这才将各部的酋长们召集在一起,主要是是将唐朝的文化语言文字作为主流,向中央集权靠拢。各羁縻地可以保存一定的权利,但不得保存军权。

唐朝推广的羁縻制度已经“深入人心”,李威没有体例再改变了。除非象厥那样来一个全族暴动,完全推翻重来。所以李威只好做一些微调,加强管理。

移民是第一步,税务是第二步。

税务越简单越好,将噶尔父子在吐蕃施行的牛腿税搬了过来。吐蕃占据西域时,也实施这一税务,但换成了四户一马,四户一马也不重,然而实际上到最后,一户一马都不止,再到后来,连裤子都扒下来带到逻些城了。

一匹马在中原价格很高,可在西域,一区良马价值仅在十,但不是什么猫狗的都能塞入长安的,这些学习的王子一旦回国,必须成为将来各部的继承人。但李威着重地了一句:“是让我朝教们继承人以后如何做一个好皇帝的。”

与人质是两个性质,事实上是培养将来各国亲唐朝首领。

都臣服唐朝了,不亲唐还能怎么着?也没有否决。

第三条是粮食,眼下的难关得要过去,用货物与他们等价交换粮食。这不是条件,从唐朝内陆会运来大批的货物,即便河中各国消化不了,还可以运向拜占庭,或者大食销售。大食占据了波斯,商道没有隔阻,只是商人的地位比较低下而己,但依然有许多商人继续进入呼罗珊与塞斯坦经商。提出这个条件,是后面一点,不过李威也不知道会移几多苍生过来,如果万一粮食不敷的,请求各国支援时间也仅是一年,一旦碎叶川开耕出来,到了明年自给自足,也不需要河中地区继续支援了。

“请问陛下,会差几多粮食?”史国的国王问道。

商业发财,皆会算账。若是唐朝移过来一百万苍生,仅靠河中地区也是吃不消的。

“不会太多,具体的我现在也不清楚,有可能不会差,有可能会差一些。但有一个上限,若是差距十万苍生的口粮,我会下制书,继续从中原调来物资,与们等价交换。”

从咽面获得了一批财富,但这些财富都奖励下去了。否则将士没有作战的动力。要么就是粮食与牲畜,粮食都没有体例维持几万将士的消耗,更不要移民了。还有牲畜,这是留下来给移民自己放牧的,又不得动。甚至以后还陆续通过战争,或者购买等手段,继续添置一批牲畜,交给苍生饲养。

可是几年大食没入侵河中,让河中存储了一批粮食,却解了李威燃眉之急。交换体例,本钱很低的,好比瓷器,运到河中损耗也很大,但价格不是以唐朝瓷器计算的,而是以河中地区价格计算的。因此,不是损耗,反而差价将从河中运到碎叶城的粮食损耗弥补上来。

各人心中继续盘算了一下。既然交换,那个不得算的。顶多十万苍生的口粮,对整个河中均摊下来,负担其实不沉重,于是再次承诺下来。

第四条就是宗教。

对此,所有人都忽然了,包含王方翼在内。他们全部低估了宗教的力量,李威也不清楚,只是强硬地,祆教是们祖先就遗传下来的神灵,连这个们都忘记了,而转去信仰大食人的神灵,让我如何相信们有坚决抵当大食的勇气。对伊斯兰教李威不排斥,但对大食,李威很排斥。

这一条也承诺下来。

各国的国王们同样排斥伊斯兰教,他们自己,包含何国的国王在内,全部信仰祆教。那一个愿意信仰他国的宗教,无奈大食太强势,因此不敢主动阻拦大食人布道,这才致使境内一些苍生被误导,改信伊斯兰教了。

既然唐朝持强硬支持的态度,为什么自己还讨没趣,不去拜通斯古经,不去拜祭阿胡拉.马兹达,而去人家的苦兰经。

第五条是整合军队。

河中地区单论士兵个体,战斗力不弱。个人是一条龙,可编成了军队,缺少训练,战斗力反而变得很哀思。没有大食人的入侵,李威很愿意他们呈现目前的状况,好统治。然而有了大食人的入侵,必须要提高他们的战斗力。并且各国士兵数量很少,抵当大食入侵,各国各部要联手,这一来战斗力更变得低下了,所以往往几万军队十几万军队,却能够被大食数千士兵击败。越败越没有信心,最后只能臣服于大食,以求平和平静。

他们越臣服,结果越糟糕。每年进贡的大批税务,又滋养了大食人后勤供给,壮大他们的实力。这得一步步来,第一步是训练整编他们军队。因此将河中划成了康、安、石、曹、米、何、史、火寻与拔汗那九个部分,乘农闲之机,将河中所有将士整编起来,让李谨行与薛讷、郭待封、江四斤、刘德言、骆务整率五千唐军进入河中,分驻各国,

进行指导,进行训练,以及教授一些战术。主要还是在安国,李谨行亲自率两千唐军入驻沛肯城。

这是河中各国最想看到的,想都没有想,承诺下来。

第六条是要各国交待出他们能有几多精兵,要精兵,不得要老弱病残的,训练的也是这些精兵,一旦向呼罗珊与塞斯坦倡议进攻,必须让这些军队出动。但李威又了一句:“不攻则己,一旦进攻,我将联合吐火罗,以及突厥,甚至从西方动援拜占庭,向大食倡议总攻。将波斯国重新扶立起来,让他们成为们最坚实的第一道防地。”

后面不,也会同意。大食人虎视眈眈,不是大食生,就是河中亡,势不两立了。况且假如唐朝皇帝开战,唐朝必定拖下水去,难道唐朝这个听很有本领的皇帝,坐看自己率军失败不成?

所有人在脑海里想了一下,各国将自己能抽出几多能上战场的将士,了出来。数量是可观的,究竟结果面积也很多,环境不象后世卑劣,因这人口密度不低,有了人口也就有了将士。结果合计了一下,居然各国将家根柢抽一抽,几乎达到九万士兵。但开战了,不成能全部抽走的,能抽走一半就算好的了。并且这个数量,也别认真,能当两万军队用,李威就笑得合不拢嘴了。

“那么各位请回吧。”

“没有了?”米国国王狐疑地问。

昨天唐朝皇帝丢下一句牢骚满腹的话就走了,难道只是这个条件?可是除让他们支援一批粮食外,其他的几乎不是条件了,改为唐朝官职,是虚的,没有人在意。让子弟进入长安学习,看似人质,也是必须的,也是为他们培养人。这算那门子条件?

“难道们还想付出什么?若是有,一旦波斯立国,遭到大食人围攻,们必须在后方提供强力的支援,千万不要再做出以前那样眼看波斯灭亡的傻事了。”

“是,是,陛下,我们愿意永世效忠大唐天朝。”米国国王完后,立即伏下来。比起大食人的残暴,唐朝太好了。

“不消了,都回去吧,时间贵重,时机来临,开战就要开战,究竟结果我在西域不得呆太久。”

“喏。”

一个个高兴的离开。

但李威不是不想剥削,不会嫌钱帛多了烫手,一旦还击开始,大食这种进取不满足的精神,会拉开反扑。这一战也许是十年,也许是二十年,也许是一百年。河中这点家根柢,远远填不敷的。大家都打完了,唐朝向西拓展也变得容易了,也变得容易统治。在他手中很有可能享受不到了,这是为子孙留下的基础。包含在欧洲的结构,那更久远。

很快各国使节离开,陪他们离开的还有李谨行五千唐军。

但还没有结束,李威要等泥涅师与阿史那都泥涅到来,还有张仁愿能带回什么消息,各个标兵的情报,对呼罗珊仍然不了解,不了解就不得冒然开战。并且还有移民,也要在战前放置下去。不过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厚了。..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