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火烧大江
心情好了,转过头,萨勒姆命人将大量投石机推了出来。..
这是一个眼中钉,一天不拨出来,一天心里不踏实。
一个个大石头,从空而降。可结果让他很失望。此次修建工事时,李威亲自监督,就差一点将瓜卵山酿成了一个巨大的防空洞了。至少能达到后世一战的标准。
瓜卵山的特殊地形也起到作用。背部就是乌浒河,包管了它不会腹背受敌,还包管了它能提供足够的淡水资源。三月份,天气还有些清凉,否则都能抽暇,下河去洗洗澡。正面坡度不大,可几多占着居高临下之势。
大约唐军是准备发随倡议进攻,才驻扎了一万人,否则就是原来的数千唐军在此,也难以将它顺利地攻克。
石头落下来,士戎马上躲进壕沟的石窟里面。几乎没有给唐军带来任何损伤。相反,看到大食砸了好一会儿,骆务整气愤不过,也将投石机推了出来,一块块石头落下去。归正山上有的是石头,用一年也砸不完。顶多花些开采的人工。
稀里哗啦,一顿猛砸之下,大食又有几十名士兵倒了霉,被石头砸中,倒在血泊里,一些投石机也被砸坏了。让萨勒姆好心情立即消失。
喝道:“收队。”
撤回来不砸了。又咬牙切齿地道:“等着瞧。”
一旦控制了乌浒河,利用船舶倡议攻击,不给唐军取水,失去了后方的水源,看们能坚持多久?实际上这种僵持,对萨勒姆是很有利的,再熬一个来月,冬麦成熟,将它收割。再来个坚壁清野,天气又炎热起来,对己方有利。到时候那怕唐军不度过乌浒河,他都能渡河,主动寻找战机。眼下这种打法,不适合他,也让他感到别扭。但只能熬一熬。
手下侍卫忽然道:“总督大人,看。”
顺着他手指的标的目的看法,是指着河对岸的。唐朝军队动了,一个个登上了船只,在进行操练。乌浒河是中亚第一大河,可不是长江黄河,甚至还没有信德河宽广,站在对岸,视力好,能清楚地看到船上士兵的消息。
上了船,船舶也行驶起来。可是唐朝士兵在上面七颠八倒,显然如情报里所,不懂水性,才会有此反应。
然而萨勒姆皱了皱眉头。
乌浒河不是大海,尽管上游的雨季很快就要到来,河水流速会比以前快,但从上游流到这里,水势依然十分平缓。只能比现在稍微急那么一点儿。虽唐军不会水性,可在这种水面上,用不了多久,就能适应的。
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派一支善长水性的军队分兵,去更远的两头,再派一些会驾驶船舶的士兵随行而去,搜罗更多的船只过来,直接开战了。
这一招立见奇效。
几天后,两军不断地在乌浒河上交战。真正的唐朝人没有介入,介入的全部是河中地区的士兵。在岸上他们让大食人打寒了,到了水上,他们看到大食人还是感到很害怕。最后渐渐全部逼向香柳渡。十几天后,大食第三批两万军队到来,后面还有一批。唐朝也有一万几千名士兵到来,可是这成了唐朝最后一批前来的将士。
暂时乌浒河一战,李威计划中就是这么一点儿人了。
悬殊不是很大,排开,瞄准了河面。同时,侧面看去,瓜卵山上的唐军同样如此。
接下来,一艘艘刚造好的船儿,被士兵推了出来。萨勒姆被弄得云里雾里,难道唐朝军队真这样就想攻过乌浒河,或者强行掩护瓜卵山的唐军撤回河北?
不单他弄糊涂了,就是安中太后与一群贵族天天呆在唐营,都弄糊涂了,一个个爬起来观看。
萨勒姆只好下令,停在河边的船只起航,一起到河中间巡航。同时咬牙切齿地想到,再过一段时间吧,麦子收上来,让们看到我的厉害。
其实不消他叮咛,唐军弄出这么大消息,几乎所有船上的大食人与波斯人都起来穿衣服准备了。一艘艘船只离开河南停泊的处所,驶向河中间。忽然号声再次响起,随着这声号角声,两岸几乎同时将火把熄灭。
这种视觉的差距,让船上的大食人眼睛为之一黑。过了好一会儿,才适应过来,但还是无法清晰地看到岸边的情景。就在这时候,一艘船上传来喊来:“有工具。有工具拦住船了。”
喊完了,船上的人将火把拿到船头,看到船头前面一根粗大的铁索渐渐地从河底升了起来。有的眼尖,又喊道:“前面还有。”
再向前看去,不但这一根,前面还有两根铁索,缓缓地从河底升腾起来。三道铁索使船舶无法向西航行,有的感到不妙,准备调头向东。但东面也传来同样的喊声。
除极少数船只外,大大都的船只皆被这六道铁索拦住了。
听着河边的喊声,萨勒姆也感到不妙,站在岸边焦急地喊道:“砍断它。”
铁索横江在中国历史上呈现屡次,不单在长江上,在南北朝也呈现过类似的一例。北魏将缴获来的战船用铁索栓起来,栓了三重,企图切断黄河通道。可是南宋大将垣护指挥手下用长柯大斧将铁锁强行砍断,顺流而下,逃出包抄圈。用过很多,可几乎都没有成功过。
成功的战例放在乌浒河未必能成功,失败的战例放在乌浒河也未必能成败。长江黄河与乌浒河是两个概念,远比它宽大,水流也远比它湍急。况且交战的形势又不合。
李威想到自己军队弱点,而这个弱点早晚也会让大食人发现。于是苦思对策,又在脑海里翻看过的史书,将南宋元嘉第二次北伐这个战例翻了出来,让他想到了一个主意。提前运来了许多铁链。那天晚上他在瓜卵山上,下令让标兵强行将方圆满数里的苍生驱逐,不让一个人观看,正是为了今天的。让士兵将铁链连结起来,并成了六根铁索,埋了下去,上面覆了泥土。实际上不消砍,陡起生变,又是在夜间,否则细细看,都能找到一个个接头,将接头解开,铁索就散成了两截,船舶再也拦不住了。
铁索只起暂时的拦阻作用,真正的安插是在后面。
正好从长安一批工匠赶到了西域,没有火药罢了,有了火药,不成能不消。但从长安将火药运来,本钱太高,于是从国内调来一批工匠。为了技术保密,将他们安设在碎叶城中,然后从河中或者西域寻找硝土与硫磺提炼,就地制造火药。
如今碎叶城堆放了许多硝石硫磺,夹杂在物资里,悄悄运到乌浒河。大大都放在北营,有少数那天晚上运到了瓜卵山。安插完了,又为今天晚上行动,做了种种的放置。
刻意纵火燃烧南岸的船只,若是大食将领是一个愚货,做无用之功这样将自己这个弱点主动提醒给大食人。接下来,又在河面上操练,让大食人产生紧迫感。然后让河中的士兵做炮灰,一步步将大食所有船只引到香柳渡附近。
瓜卵山上接着又制造了一些假像,包含夜里潜入河边强行取水,山上为水争抢打斗斗殴。实际山上还储蓄了许多水,但怕演得不成功,将水看管起来,不让士兵知道,那些打斗斗殴是真为了水在打斗斗殴的。究竟结果河中地区士兵来自各国,纪律性差,又不团结,情况隐隐很不妙,只要有心,略略挑唆,马上就打起来了。
然后五军并一军,制造木船,木船是用来纵火的,但还有一个妙用,看到自己军中制造了那么多木船,换那一个将领都只能产生两种想法,要么自己强行渡河,要么掩护南岸军队返回。那么接下来夜里行动,大食所有的船舶全起航,进入埋伏圈中。
木船也需要不了这么多,但李威在等,一等风大,二等有一个月黑之夜。今天晚上天气很符合他的要求,开始行动了。先是点燃火把,吹号角,让大食人一起起床,驭船吧。再将所有火把突然熄灭,让大食人产生视觉上的巨大反差,伺机将埋在地下的铁索拎出来,利用几根粗大的树木作为杠点,再用绞盘将铁索从河底绞起来。否则让大食人看到了,岂不全部逃了出去?然后将枯草树枝放在这几天制造好的船上,撒上易燃物。就在大食人强行砍铁索的时候,将这些载满了易燃物的船推下河去。
风一吹,船迅速向河中飘去。这时候放箭了,投石机是假的,弩很有可能也用不上,但弓箭却是真的,只是弓箭上绑着的是粗制的火箭。密密麻麻的火箭腾空而起。火箭的技术也不成熟,有的烧起来,有的没有烧起来,但胜在数量多,许多烧起来的火箭落在各艘船上,乌浒河上立即腾起了熊熊大火。..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