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大儒诞生?
作者:鞋多的宅男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861

这时一个中气十足的声音传来,却是压过了众人的嘈杂议论:“哼,此诗不足为取,我辈读书人既一朝取得功名,便应殚精竭力为国家效力才是,岂能只顾个人享乐乎?庄子曰,吾生而有崖,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孟圣亦云,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若只图享乐,不思为国家做事,要这样的官员何用?”

这位年约五旬的老人家对着满朝文武头上猛泼了一盆冷水,还嫌不够,目标直指颜离,怒视道:“闻听颜大人为孔圣人座下颜回后人,孔某正是孔圣人第三十二代子孙。本见汝年纪轻轻且学问不凡,还想指点汝一二。没想到汝居然胸无大志,心中毫无国家,百姓,只图私利。有如此后人,真乃汝先祖之不幸也。”说着一副惋惜之极的表情,神情之哀痛让人不忍目睹。

颜离正为满朝文武被一个穿绯色官服的老头训斥的不敢抬头而惊叹。随即又被这位老人家的‘有牙’‘无牙’搞得糊里糊涂,却又听他说道什么孔圣人的后代,不由开始思索,颜回的后代遇见老师孔子的后代该如何称呼的问题,直到最后听到这位老人家说自己先祖很不幸。颜离怒了,一箪食一瓢饮已经很不幸,‘走到哪儿都被人撵’(程妖精话)更是不幸,已经去世简直是不幸之至,现在死了居然还不幸。颜离火冒三丈,暴跳如雷。

正在这时,高祖李渊咳嗽两声冲那老头赔笑道:“孔卿,颜卿不过是——”“陛下,”孔老头一脸正气,打断了李渊的话,“陛下,我辈读书人即进入朝堂,便应思为国为民效力才是,陛下若是觉得微臣说的不对,尽可罢去微臣官职,微臣绝无怨言。但陛下却不能不让微臣开口。”李渊脸色僵了僵,咂咂嘴,也没声了。

颜离目瞪口呆,看着死寂一片的朝堂。再扫扫三位同样一脸苦笑的殿下,不由倒吸一口凉气。这得需要何其强悍的战斗力才能将朝堂从上到下压制成这样?居然连李渊和三个王爷都吃瘪?颜离赶紧把小身板朝后倒了倒,悄声问长孙无忌道:“长孙大人,这个老,老人家是谁呀?”长孙无忌颇为忌惮的看了眼孔老头,像做贼似地悄声说道:“国学博士孔颖达。”

孔颖达,贞观年间国子大祭酒,士林领袖。相传为孔圣人第三十二代子孙,编著有《五经正义》,结束了自西汉以来的各种学术纷争,一代大经学家。更重要的是这位老人家才是真正的“君子”,一切行为言语都是严格按照儒家典籍上的来,同时做人做事很古板,很固执。看谁说的做的不符合先贤要求就直言指责,不顾及对方颜面。可偏偏在士林威望太高,又没有什么把柄能让人抓。颜离小意地瞅了瞅这颗“煮不烂锤不扁的铜豌豆”心里直打鼓。

完了,这个对手太强悍,人家才是真正的文化人,和他骂架?除非像老妖精那样不要脸啥话都往外喷才行。只是,自个总得把心里话说起来才行吧。想到这儿,颜离屁颠屁颠走到孔颖达面前,先是一个长揖及地,抬头见孔颖达脸色好看了些,这才脸上堆着笑硬着头皮说道:“孔老大人为国为民之心,让离自愧不如,羞愧万分。方才听了孔老大人一番训斥,更是感觉如醍醐灌顶一般,汗流浃背,无地自容。”说到这儿见孔颖达的脸色更加缓和,望着自己的眼神隐隐有了些慈祥之意,这才大胆问了一句:“只是,敢问老大人何谓国?何谓民?”

孔颖达不由一窒,平素总把家国天下四字挂在嘴边,已是习以为常。被这么一问,一时却不知从何说起了。何谓国?何谓民?众臣思索片刻,也不由为难的摇了摇头,有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感觉。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孔颖达转身对颜离轻一躬身,正色道:“敢问小友何谓国?何谓民?”颜离连忙手足无措地将孔颖达轻托起来,又是一躬身道:“不敢不敢,晚辈实不敢当老大人如此大礼。”这才是真正的大儒风范啊,颜离瞟了眼在那冷眼旁观的韦挺。不由腹诽,同是读书人,这人与人的差距咋恁大嫩?

颜离对孔颖达的印象一下子大好起来,有对比才有发现嘛。颜离恭敬地说道:“以小子之见,‘田地之疆,上有万民’这便可称为‘国’。国与民密不可分,因此百姓也可称为‘国民’。”见孔颖达深以为然地点点头,又继续说道:“君王只要将国家治理得风调雨顺,让百姓安居乐业,即可无忧也。然对于普通百姓来说,国之概念何其遥远也,摸不着看不见。那么老百姓最关心的是什么呢?是家。如果每个百姓都能照顾好自己的家,那么这个国家不用治理,也自可繁荣昌盛,经久不衰。因此,普通百姓却不能站到家国天下的位置来思考问题,他们想的只是如何让自己和家人生活的更好。如何生活的更好呢?无外乎是黄白之物与繁衍后代。”

孔颖达听到这儿,微微皱了下眉,却是没有打断,用眼神示意颜离继续往下说。颜离看了看正在沉思的高祖李渊和李世民,清了清嗓子,接着说道:“人皆有**,所谓七情六欲。除了圣人,芸芸众生皆不可避免。然而有**却未必一定不好,有了**才有了前进的动力,每个人都努力地前进,这个国家自然便可以兴盛起来。而对车马,米粮,黄金,美女的追求正是人的天性,却是无法扼杀。既然如此,只要是通过正常手段得到,又有何不可呢?”

孔颖达眉头紧皱,总觉得哪儿有些不对。颜离心里窃笑,自己早已偷换了概念,这老头怕是一时发现不了,又加把火道:“晚辈曾听师傅说过这么一副对联,上联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下联是: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晚辈一直铭记于心,不敢或忘。”孔颖达身子一震,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这两句‘千古名句’,念一遍眼睛就变得更加富有神采。

敢跟本少爷斗嘴?颜离虎躯一震,待本少爷说出下面一段话,你就使劲震吧。颜离一副‘小人得志’的小模样,咳嗽了两声,努力让自己正处于变声期的嗓子变得更有磁性一些,朗声说道:“至于晚辈读书的目的,很简单。咳咳——”见包括李渊在内,大家的目光都紧盯着自己,遂无比严肃,一字一顿道:“乃是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咔嚓——’‘轰隆——’长安城上空无数电龙飞舞,炸雷声不绝于耳,太极殿内亦是时暗时亮,照在颜离充满淡笑似乎无比自信的脸庞上,更显得高深莫测。一代大儒就这么诞生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