陨石带虽然不会给飞行带来太多麻烦,但是飞船上所有人还是在控制大厅里紧盯着大屏幕,船长哈比特不时的发布命令检查各种仪器数据是否正常。.经过两个多小时飞行终于顺利穿越陨石带,出了陨石带人们终于可以休息一会了。根据星图显示,前面是一片没有障碍的虚空,可以直线飞行五个小时后才会碰到下一个陨石带。
“警报,警报,30分钟后即将进入磁星磁力场,请提前关闭各种电子设备。”飞船刚从陨石**来,以亚光速巡航速度飞行了两个小时后,广播里传来智脑的警报声,进到房间休息刚入梦乡的人也从梦中醒来并走向控制大厅。
“不是有五个小时的无障碍飞行吗,怎么才两个小时就警报了。”人们在议论。
“是啊,上次我们也是走这条航线,附近没有磁星啊。”一名参加过上次航程的船员奇怪的说道。
“别忘了,这里是黑三角星系,这里没有规律可言。”另外一名船员无奈的说道。
“是的,这个星系的星图不像其他星系,各个星球的运行规律都记录在星图上了,这里的星图却还没有成熟,不能尽信星图。”另外一名船员附和道。
“预测通过区域磁场强度。”船长哈比特发出命令。
“报告,该磁星表面磁场强度为20亿特斯拉,我们飞船所要通过区域磁场强度平均为10-20万特斯拉,甚至更高,飞船全速飞行,需要两个半小时可以通过该区域。”一名船员经过侦测后向哈比特报告,同时把这颗磁星的一些数据放到中间的主屏幕上供大家参考。在距磁星1000公里的范围内,其强大磁场足以置人于死地,水份的反磁性可把细胞组织撕碎。古地球人类可以抵抗3000特斯拉以下的磁场,当时有一些磁疗仪工作时的磁场强度在1000特斯拉-3000特斯拉之间。基因不断进化的现代人类,大部分人的身体能抵抗超过十万特斯拉强度的磁场。
“注意躲避磁星引力场,搜索别的航道,看是否有新的航道可以绕行。”哈比特说道,磁星本身就是一颗中子星,它的引力大的惊人,陷入中子星引力场比陷入磁场更糟糕。
“毅叔,什么是磁星?”李晨和王毅也来到了控制大厅,看到许多大大小小的屏幕,满屏幕都是眼花缭乱的宇宙参数,好奇的问道。
“当一颗大型恒星经过超新星爆发后,它会塌缩为一颗中子星,其磁场也会迅速增强,其强度约为1-1000亿特斯拉,这些极强磁场的中子星便被称为磁星,磁星因为拥有极强的磁场,透过其产生的衰变,源源不绝地释出高能量电磁辐射,以射线及伽玛射线为主。”王毅看到李晨那么感兴趣就向他解释:“在磁星的磁场范围内,现在所使用的大部分电子设备都需要关闭,否则就会被其强大的磁场损坏。”
“报告100天文单位内,没有探测到可以绕行的新航道,必须穿过这个磁力场才能到达目的地HSBA886948098行星。”一名负责侦测系统的船员快速侦测完毕后回答道。
“全部人员,搜集这个区域航道数据,准备进入四维拐点飞行,你们只有十分钟,快点。”在得知没有别的航道可以选择的时候,哈比特做出了准备进入四维拐点飞行的命令。得知要进入四维拐点飞行,连王毅都惊讶,他在军中多年,太空飞行指挥天才见过不少,可是会四维拐点飞行的高手他都没见过几个,东南军参谋长李延年算是一个,看来这个哈比特和太空打了几十年交道,确实有点道行。
“毅叔,什么是四维拐点飞行?”李晨又再次被这个奇怪的词语吸引住了。王毅笑了笑,这孩子求知**很强啊,不错,随即向李晨解释:“四维拐点飞行一般都是在像现在这种情况下又或者太空战争中双方都发射出大量的高强度干扰信号,致使飞船所有侦测设备损坏或者失灵的时候使用。飞船没有了侦测设备,在太空中就像是一个瞎子,没有人会凭借肉眼来驾驶飞船,即使能开动,那速度在太空中也和蜗牛差不多。四维拐点飞行是在三维空间的基础上加上时间轴,比如现在的飞船作为一个三维空间坐标点,然后加上时间轴0,这个点叫做四维始点,关闭所有侦测设备开始飞行,要去到的目的地又是一个三维坐标点,再把到达目的地所需的时间标上,这就是四维终点。从飞行起始点到终点,需要躲避一些白矮星、中子星的强大引力场,磁星的磁场,还有数不清的行星,密密麻麻的陨石带等等。所以飞船在飞行过程中就不可能是一条直线,而是需要不断的变向躲避,每一次变向位置的三维空间坐标加上变向时间轴,这就是一个四维拐点,航程中的四维拐点一般都很多。要想成功的实现四维拐点飞行,必须要精确的计算出整个航程中每个四维拐点的精确位置,只要其中任何一个拐点出问题就可能会船毁人亡或者去到一个离目的地很遥远的地方。这个计算过程是及其繁琐的,大量的原始参数需要汇总和运算。”王毅一口气说出了四维拐点的由来,李晨听得似懂非懂。
现在船员们正在不断的收集这段航程线路上的各种宇宙参数,他们只有半个小时,两个多小时的飞行,中间不知道需要经过多少次变向,每一次变向就是一个拐点,拐点的坐标、时间轴、转向度以及航速等这些参数的运算量是惊人的。
现在的智脑只能做一些收集原始数据和简单的运算的工作,现代人类普通人的脑域开发程度都在50%左右,有一些甚至超过了80%。智脑的运算速度远远比不上人类,充其量就是人类一个助手而已。
哈比特正在通过汇总过来的原始数据开始计算每个拐点的参数:三维坐标、变向时间轴,变向航速,引擎工作状态等等。。。。。。
每一个数据都不能有丝毫偏差,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像时间参数,哪怕仅仅偏差0.1秒,亚光速飞行的飞船的实际偏差就是几万公里,这样的偏差随时有可能导致飞船直接撞向某一颗星球。
十多分钟后,哈比特通过原始数据运算出来的拐点程序被写入防磁晶片,马上就要进入四维拐点飞行,所有电子设备关闭,只开启能量防护盾和引擎,现在的引擎使用的是暗能量技术,由引力-斥力发生装置提供动力,这种引擎不受磁场影响。
由程序引导飞船在规定的时间、规定的地点做出规定的加速、减速、变向等动作,这两个多小时的航行中,没有侦测设备侦测飞船周边环境,即使有突发情况发生,飞船上的人们也无能为力,因为飞行路线早已确定,无法改变。
“关闭一切电子设备,打开防辐射系统,进入四维拐点飞行。”随着哈别特一声令下,四维拐点飞行正式开始,防辐射设备可以部分削弱磁场,保护船上人员生命安全,不过保护不了船上大部分的电子设备。
船上除了生态供氧系统还在工作,连照明设备和恒重力设备都关闭了,整艘飞船陷入了一片黑暗中,这样的环境很容易让人陷入极度的恐慌状态,尤其是他们知道他们现在是在做四维拐点飞行,他们的命运并不是把握在自己手里,而是把握在整条航线上,他们只能祈祷不要再有任何意外发生。
平常短短的两个小时,现在对于船上所有人来说每一秒都是痛苦的煎熬,虽然船长让所有人回自己房间睡觉,两个多小时后就可以恢复正常飞行状态了,但是没有人愿意回到已经变得阴森寂静的房间里,那里已经没有了电影、音乐等供娱乐消遣的东西,现在所有人都集中在控制大厅里,虽然这里也是一片漆黑,但是这里至少还有些人气。
无所事事的李晨干脆在控制大厅里打坐冥思,修炼起来了。时间在一分一秒的流逝,两个小时过去了,飞船还在安全飞行,人们似乎看到了希望,而危机往往也都是出现在人们看到希望的时候。
突然,飞船一阵剧烈的颤动,像是有什么东西撞在了飞船的能量防护盾。失重状态下的人们赶紧游向飞船的窗边,天啊,外面那都是些什么东西?借着远处一颗恒星发出的光亮,人们看到了飞船外密密麻麻一个个黑呼呼的东西,每个都有几十米长的样子,和飞船一个方向飞行,速度没有飞船快,飞船刚刚和它们接触,正在超越它们。那是什么?陨石?不像。。。暗物质?暗物质肉眼是看不到的。。。那究竟是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