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强硬
作者:致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6733

时间到了民国九年,即公元1920年。在各国政府纷纷缓和对华关系时,日本却变本加利。新年之初,一边要求绕过国联与中国直接讨论山东问题,一边阻止美英法日合组的大银行团对东北的投资以方便日方全面控制东北的财政。

</P>

此时苏俄领土上进行着一场激烈的战争。苏俄红军继在年底在伊尔库茨克活捉盘踞在西伯利亚的白军首领高尔察克后,挥兵东进,在贝加尔湖大败外国干涉军(即远征军)。美、英、法各国因长期与苏俄处于敌对状态,旷日持久了无胜迹,均萌生退意。

</P>

1月14日,美国通知日本,撤退驻西伯利亚美军;中、英、法、意亦同时撤退,计划于4月1日撤完。只有日本已占有庞大的既得利益,表示反对。为了体现日本在东北的势力存在,3月10日,日本越界向吉林逮捕华人。3月31日,日本又宣称俟俄国东部恢复原状,对于朝鲜与满洲无危险时,即将西伯利亚日军撤退(在正史上中华民国因其将满洲与朝鲜并列,于5月17日提出抗议)

</P>

十月革命胜利后,对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畏惧及掠夺的,使资本主义世界在对苏维埃国家及其给资产阶级各国工人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被压迫群众的巨大革命影响的憎恨中联合起来,妄图消灭这个革命的发源地。因此,十月革命后趁苏维埃立足未稳,各帝国主义国家便联合起来对苏俄进行武装干涉。日本帝国主义更是走在了各国前面。

</P>

其实,日本早有侵吞苏俄东部领土的野心。19世纪末日本就制定了扩张的“大日本国”政策,指出其扩张的领土范围“西方——暹罗、中国沿海、蒙古、满洲、朝鲜、阿穆尔州及海滨省。北方——萨哈林岛、勘察加、白林岛及库特省”,无疑日本要实现这一国策在俄国领土上必须将萨哈林岛、海滨省占为己有,日本占有俄国远东地区最重要的原因是对俄国远东地区经济上的掠夺,依照日本军阀的设想“实现‘大日本国’大陆防卫根据的第一个地点应当首推俄属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煤铁矿、石油泉、鱼产等项。只有占领此种宝藏之地带,固着于东部西伯利亚之地域内,日本方能登上跳板,再由此处跳到世界之极锋”,实现“大日本国”政策。日俄战争后,俄国将库页岛北纬50度以南割让给日本,并同意日民在俄国沿岸的日本海、鄂霍次克海、白令海经营渔业。

</P>

在这种国策的推动下,日本伺机加紧对俄属东部西伯利亚地区的侵略。十月革命的爆发,为日本出兵西伯利亚提供了机会,日本以维护远东秩序,防止苏俄革命的蔓延为借口,试图向苏俄远东地区侵入。日本在军事扩张的同时加紧了经济上的掠夺。日本资本家在政府的辅助下,趁其对远东地区武装干涉,以贱价货物充满西伯利亚地区。军用列车或红十字会列车,时常满载与日本军队或红十字会的需要毫无关系的日货,从海参崴前来。在《日本》一书中记载:“1918年,一次铁路发生损害时,发现二十九辆军用列车中,二十一辆满载非系军需品的各种货物。”可见日本对远东地区经济上的依赖。

</P>

正是在经济需求的推动下,日本试图趁帝国主义国家对苏俄发动第三次大规模进攻时,加紧扩大对远东地区的侵略范围。苏俄政府为避免同日本侵略者直接冲突和防卫他们继续向苏俄东部的扩张,避免东西两线作战。苏维埃政府决定在远东成立一个旨在苏俄和日本之间起“缓冲”作用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把自己与日本分开,消除日本出兵西伯利亚的借口。这就是著名的远东共和国建立的由来。因此,远东共和国自建立之初就担负着在苏俄领土上抵抗日本侵略的任务。

</P>

根据苏俄政府的决策,1920年4月6日在乌兰乌德召开了外贝加尔地区劳动者代表大会,向全世界宣布成立独立民主的远东共和国。首都设在乌丁斯克(乌兰乌德),后迁至赤塔。远东共和国的成立,虽具有民主共和国性质,但仍不合日本帝国主义者的侵略计划。日本的主要目的,是维护无政府及无秩序状态下的远东,便利它把远东地区占为己有。所以继续挑动和支持白匪军等势力,进攻苏维埃政府。在日本的支持下,4月20日白匪军抵制远东共和国对赤塔的解放。

</P>

日本也不满足于仅仅对南满铁路的控制,趁着年初苏俄将北满铁路一线租界及利益全部转交中方之际,欲意染指北满,从而全面在东北施加影响。为有效支持赤塔白军,3月27日,日军沿北满铁路西进,占据满洲里车站。

</P>

虽是发生在远东的战事,与中国却大大相关。本来倚仗背后强有力的苏俄领土,东北联省自治政府可以喘口气来发展经济。以前其腹部已被南满铁路及关东州无孔不入的日军所牵制,现在后方也不稳了。

</P>

卧榻之傍,岂容他人酣睡?张汉卿对日人的仇恨由来已久,况且北满原是俄国地盘,已被东北联省自治政府收归治下。日本人竟无视中方主权,将手伸到张氏父子自认为稳固的大后方黑龙江来了。若是在异时空,此事只能是中央政府作外交上质询而已。然而在此时,由于张汉卿使张作霖提前2年完成了对东北的控制,实力已大不同前。

</P>

张作霖暴跳如雷,严厉申斥黑龙江、兴安两省保安司令空负守土之责,对日军进犯充耳不闻。并紧急召见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茂,声言依《朴次茅斯条约》之规定,日军绝不可过长春以北,要求已侵犯满洲里之日军立即撤退。

</P>

吉田茂以日军保护远东利益为由,为日军行为百般辩解。

</P>

远在兰州的张汉卿表示不可容忍,他用全国通电的方式抛出一个炸弹,狠狠砸向日本驻华总领事小幡,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日方任何的借口不足以成为伤害东北联省自治政府主权的理由。我们从来也没有承认日本有所谓的‘满蒙’利益。现在蒙古已经彻底成为中华民国的一个省,长春以北至黑龙江全境是东北联省自治政府不可觊觎的后方,日方任何政治上的、经济上的、军事上的、以及文化上的进入都必须得到东北联省自治政府的允许。我们在此也表明态度:日军的任何非法进入该地域,发生一切后果自负。任何日本军人的持械进入,都会被视为对东北联省自治政府的公然挑衅。

</P>

二、关东州的存在是清政府积贫积弱造成的,我们并不否认它的正式存在,也决定维持关东州现状。但是日方也不可以在之外的地方滋事生非。日本的侨民需在自治政府管辖下造册登记,以便于管理和照顾。对于非名籍上的日本民众,在东北的任何不利事件,政府概不负责任。

</P>

三、对所谓南满铁路,日军须严格遵守条约所定之内容,全部撤除铁路护卫军队,交由奉军人守护。对沿途各站所护卫士兵,当严格约束,以不骚扰地方为要务。

</P>

四、对华新银行团问题,南满铁路及其支线与所属矿产及吉林----会宁、郑家屯----洮南、开原----吉林、吉林----长春、长春----洮南、新民屯----奉天、四平街----郑家屯等铁路之贷款均需在新银行团业余范围之内。日方如果拒绝对华新银行团进入东北,我们将考虑兴建一条与南满铁路平齐的铁路,并拒绝日本在现有基础上的任何增加的厂矿资金增投或新投入。

</P>

五、对热河、察哈尔、蒙古及兴安河等关外地方,日方能否投资,由自治政府决定开放进度,但是绝不允许武装人员进入,否则同样视为对中国主权的侵犯,奉军队同样不保证其安全。”

</P>

除此之外,张汉卿还向张作霖发密电,详细讨论了时局的发展和奉军的应对措施。《奉天时报》全文刊登了张汉卿的“关于东北驻日问题的五点要求”,并洋洋洒洒附了上万字的长评,以“楚虽三人能亡秦,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收尾。同日张作霖以东北联省自治政府主席的名义向日本驻华总领事小幡作了外交照会。当日下午,人民党在奉天省城发动了上万名群众游行以示声援。

</P>

1919年4月12日正式成立的关东厅和关东军司令部目的仅仅是使在满洲的日本驻军看上去更合法化,然而当时关东军的任务充其量也只是防卫“关东州”和保护南满洲铁道(满铁,从旅顺到长春)。原先计划铁路每公里要布置15个士兵,共计14419名。虽然如此,渐渐地关东军所作所为也和国内政府“不干涉中国内政,只维护海外已有的权益”的政治方针(至少上表面这么说,但关东军干得更露骨)所背道而驰。因而最终局势不为日本国内所控制,关东军独断的行动加快了日本在中国挑起战争的步伐(中日之间必有一战,但关东军过早点了导火线)。

</P>

当是时,日本尚未在日俄战争所带来的经济衰退的阴影里完全摆脱,既没有财力物力也没有胆量发动一场大规模的战争,国际舆论也不允许。日本关东军所为,一半是少数狂热的好战分子所指使,另一方面则是由掌控日本经济的大财阀所鼓动。

</P>

日本兵前进的每一个脚步,都会给各财阀们带来数不尽的财富。日本在东北的各个株式会社在日本控制下的各个行业伸出触角,无数日本亟需或匮乏的原材料滚滚输向本土,特别是号称工业生命的钢铁和煤炭及其它战略物资。日本关东军也在不断试探中国政府的底线,以期获得更大好处。

</P>

4月3日,在张作霖父子强烈反对声中,日本对美国表示愿放弃对新银行团所提满蒙除外要求,惟须保留对洮热铁路权利。

</P>

但是日本表面上的退让并不妨碍实质上的进逼:4月10日,日军在海拉尔、哈尔滨等车站逮捕俄人,侵犯中国主权。4月11日,海拉尔日军与捷克军队发生冲突,伤及华人。4月12日,日本占据哈尔滨中国营房。

</P>

关东军的种种行为,实际上以挑衅动作完成对东北腹地黑龙江的染指。当日军造成事实存在时,除非奉军出动武力驱逐,否则便无法拒绝日本势力的介入。而日本人判断奉军政府是不敢作出武力的表示的----事实上恰恰如此,正史上官方只是抗议,张作霖也没有能力作驱逐的想法。于是日人益骄益甚,越发胆大,终于进行了冒险一博----可惜九﹒一八被它博对了。卢沟桥事变它还想再博一次,只是那次它博错了。

</P>

日方的另一层意思还在于表达奉系与直系结成秘密反段联盟的不满。段祺瑞一直是日本竭力支持的中国政府首领、皖系的灵魂人物,现在英美人支持的直系要取而代之,势必要扼断日本在中国的努力。

</P>

张作霖骨子里是个爱国的军阀,在张汉卿的努力下,奉军的实力有了长足的长进,他已不能容忍日军的这种挑衅了。在与张汉卿再三沟通后,于4月18日早晨,在大帅府召开奉军政高层会议,决定集结奉军,以应备日军可能的挑衅升级。当日下午,驻山海关第28师汲金纯全师、驻赤峰之张景惠第16师首先返回奉天。张作霖起家之精锐姜登选第27师、奉天保安第6师李景林部、吉林保安司令部第30师于珍部均进入战备状态,控制各个车站要道。黑龙江保安司令部第29师万福麟部、兴安保安司令部第4师邢士廉部自北满铁路出发,分别将海拉尔、哈尔滨之日军围困。

</P>

双方剑拔弩张,战争一触即发。5月8日,美使向中国外交部质问日军在中东路满洲里检查旅客,在客观上表达了美国对此事件的关注。关东军司令立花小一郎不能再相持下去了,他指示日本驻奉天总领事吉田荗做出让步,以平息此次事件。

</P>

在张作霖的强烈要求下,日方保证维持旧有局面,撤出海拉尔与哈尔滨的驻兵,局势缓和。但是在日本固有之南满铁路沿线,日军增兵。但不管怎样,以张汉卿为首的人民党和东北政府毕竟代表孱弱的中国发出了响亮的吼声,震动全国,也使国外观察家们再一次将焦点投放到年轻的少帅身上。

</P>

继4月6日远东共和国成立,5月16日,远东共和国宣言要求苏俄红军停止东进(笔者判断为苏俄政府授意,为作出不允许双方干涉内政的表示,以获得真正缓冲之作用),外国政府勿援赤塔旧党(主要指日本政府),撤退外国远征军(主要指日军),立即与协约国订立邦交。张汉卿密切关注着这一进程,并通电欢迎远东共和国的成立,期待着远东局势稳定。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