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废督裁兵
作者:致君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7379

在张汉卿逐渐安顿了两湖局面后,下一步动作已摆上案头。两广、云贵鞭长莫及(湘南、湘西诸地尚未平服,张汉卿以新兵1个师及靳云鹗旅围剿中,一边练兵,一边既作为西南、华南的缓冲)。四川交通不便,且已四分五裂,短期难成气候,倒是直系扼守北方心藏,背靠京畿,又拥有河南、河北人口大省,兵员充足,为心腹大患,是统一北方的重要劲敌。

</P>

张汉卿决意东进安徽兵力薄弱之地,而后据皖观江浙沪,以取得在华东的重要财源支撑。此时安徽许世英主政期间所提出的反对贿选、撤督裁兵等的政策遇到了地方军阀强有力的阻扰,皖争迭起。

</P>

1921年10月许世英临危受命,在安徽省担任了第七届省长。上任次年,即宣布了倪道烺等包办的贿选省议员资格无效,进行重新改选,以支持全省各界人士反对第三届省议会贿选的斗争。

</P>

1914年在袁世凯为复辟帝制而首次解散国会(全国议会)之前,安徽省议会已被北洋皖系军阀、安徽都督倪嗣冲解散了,创全国解散议会之先例。1916年,袁纪洪宪帝制失败,各省议会复活,皖省亦恢复省议会活动。1918年在第二届省议会的选举中,倪通过私党“公益维持会”在幕后操纵,使所产生的108名议员中,十之皆倪氏私党。第三届省议会选举,循例由“公益维持会”指定竞选人,公开收买选票,伪造选举册,使第三届省议员均为清一色的倪氏私党,因而反对贿选成了安徽人民斗争的主要目标。在“六二”学潮推动下,社会各界组织了“澄清选举团”,调查贿选情况,搜集证据,分别向就近的法院起诉。旅居沪、宁、京、津的同乡团体,也纷纷驰电声援。当时省长为聂宪藩,不敢召集省议会,恐舆倪嗣冲发生矛盾而辞职。倪的胞侄倪道烺则以40万元巨款,买通国务总理靳云鹏发表李兆珍为安徽省长。因李兆珍是倪嗣冲的幕僚,为倪道烺的老师。消息传开,安庆市全城罢市,拒李风潮,很快波及全省。李兆珍隐匿在省署视事八天,则感到呆不下去,即宣布决不恋栈而离去。李兆珍被逐后,安徽旅京同乡会提出“皖人治皖”的口号,并提议由许世英出任安徽省长。北京政府采纳了此意见。

</P>

许世英于1921年10月底回皖担任省长。他首先宣布第三届省议会议员的资格有待法律解决,同时声言公开民政、财政、维持教育经费等。当时的皖境,军阀势力盘根错节,如不欲与其同流合污,将处处棘手,寸步难行。许世英的表态,虽然受到了各界人士的欢迎,可是贿选议员在慌恐不安的同时,竞群集安庆,先行发难,他们强迫新任政务厅长王淮琛召开省议会,王淮琛被迫辞职。接着贿选议员复自行公告于1922年1月19日召开第三届省议会。许世英则针锋相对,以省长名义贴出公告,明令禁止。贿选议员不理,如期在该日下午三时开会,省府派警察厅长前往阻止,贿选议员不接受劝制,私推临时主席、议长、副议长。许世英又揭告示,宣布“此种自由集会无效”,并电呈北京政府大总统、国务院、内务部、司法部。贿选议员这时一面贿通许世英的左右僚属及亲戚故旧,对许威胁利诱;一面电内务部控告许世英“违抗教令、破坏法律”,自称自行集会行使职权,符合国际议会惯例。双方各不相让,各自派人赴京、津等地活动,霎时间,安徽政潮迭起,风浪滔天。许世英因同时整顿吏治,得罪了各县的军阀余孽和饥鹰饿虎的爪牙,攻讦诽谤之声由此四面袭来。安庆城内,无是生非、无中生有地恶意中伤许世英的印刷品到处可见。面临这种情况,许世英沉稳应对,一方面借公布赈抚情况之机,对社会流言诬陷,加以批驳;另一方面继续推动反贿选运动日益扩展,自1921年冬至1922年春,先后由法院判决无为、桐城、宿松、舒城、广德等地第三届议员资格无效。这时,诸贿选议员狗急逃墙,又分别去京、津、沪、宁、汉等地煽风点火,千方百计与许世英为难。

</P>

另一件棘手的事,就是执行裁兵的重大决策。

</P>

1922年2月,华盛顿会议,继海牙会议之后,提倡各国裁兵,亦呼吁中国裁兵。远在武昌的张汉卿首开废督之先例,宣布辞去所兼陕西督军职务。接着韩麟春亦发通电,自辞甘肃督军。这时奉系麾下各省均已达成文官治政,军人统一控制在人民军、华北军、东北边防军及东北护路军各司令部之下。彻底摒弃了民国初军阀林立,军人干政的不良风气----张作霖父子要的是全国的“大政”,祸乱地方之弊端,当然不能在治下出现。而且军人不干政,装备、军饷统一由总部发放,各路诸侯都没有足够的实力自成体系,也间接地防止其拥兵自重,实在是一条控制军队的妙计,张作霖推行起来不遗余力。

</P>

各省也掀起了废督的口号:山西督军阎锡山也顺应民意,改督军为军务督办。粤、桂、滇、川、黔、闽、浙各省督军改为军备督理,虽然换汤不换药,却也说明军阀统治之不得人心。

</P>

在此大气候下,废督裁兵也成了皖省的舆论中心。当时安徽的军队为倪嗣冲和张勋的遗产,全省成了倪嗣冲旧式巡防营的天下。倪嗣中被袁世凯封为安武将军后,该部亦改称安武军;张勋定武军的徐州镇守使所部,亦驻守在皖北境地。张勋复辟失败后,徐州镇守使张文生所率的定武军,即归属倪嗣冲节制,改称新安武军。新委武军有40营(每营号称万人),旧安武军共五个混成旅。当时皖省岁入800余万,支出军费为其大宗,计旧军年380万,新军140万。皖省本贫瘠,灾歉之余,综计新旧债项,毛愈400万。许世英认为皖省的财政因支付军费过巨,以至百业不振,为此他建议:先将新军的军费全部由中央承担,并归中央主持裁撤;旧军的裁撤,则照国务院规定办理。安徽的废督裁兵运动,得到了省内外各界人士的全力支持。

</P>

1月5日,北京政府宣布:“裁撤安徽督军一缺,调任张文生为定威将军,特派马联甲督理安徽军务善后事宜。”并决定全部裁撤新安武军,核减旧安武军,特派专员督察裁兵事宜。然而,张文生却借口遵照总统急电进行裁兵,暂时不能去职,争取时间煽动新安武军反抗。

</P>

张汉卿此时即打着奉中央命令,调停皖省纷争并监督裁兵的旗号,以华中人民军总司令戢翼翘亲率第7师为先行自黄冈进入安徽,克日拿下皖中重镇安庆。然后一路畅通无阻,不数日抵达省城合肥。

</P>

张文生原本就与奉系有联系,此时见少帅亲到,随即宣布同意奉人民军意见,新安武军全部改编为国防军,奉中央调遣。张汉卿也投桃报李,盛赞张文生“心系国家大局,不以个人荣辱得失为念”,并上报中央,将其新安武军一部就地改编为安徽保安部队,仍以张文生为司令。从新年到3月初,共裁新安武军28营,筹款30万元,取得废督裁兵运动的初步胜利。

</P>

可是后继的进行就不太顺利了。

</P>

反贿选遇到的阻力已是许世英难以承受,旧安武军马联甲对许世英热心继续裁兵,甚为反感,立即向许提出1922年度的军费预算与1921年相同,不同意旧安武军有所减缩,并不断制造舆论攻讦许世英,对许施加压力。在当时的情势下,文官是斗不过武官的。许世英只好向北京政府提出辞职,安徽各界闻讯群起挽留。张汉卿在武昌发表通电表示对其支持,并严厉申斥马联甲干政行为,通令张文生与人民军所部严阵以待,以武力为后援。戢翼翘将师属75mm榴弹炮全部调集在合肥南门下,大战一触即发。

</P>

马联甲以5个混成旅之兵力,仅可与戢翼翘、张文生的联军打个平手,可是保不住人民军援军源源不断而来的强势。之所以敢作动武的姿态,与吴佩孚暗中允诺给予的支持是离不开的。

</P>

热议“废督裁兵”的漩涡中心便是直系。人民军在长江各省的壮大,特别是取代了直系在英美国家的代理人地位,使吴佩孚深感局面对他来说已江河日下。人民军若再拿下安徽,则直系已在战略上被奉系形成包围之势。张汉卿所用的“温水煮青蛙”招术成功地骗过了直系大佬曹锟,却瞒不过足智多谋的吴佩孚。与其在之后面对更不利的局面,不如铤而走险。当然直接与人民军作对是不明智的,在天时上,张汉卿抓住历史的走向,每次都在历史变故中抢得先机。在人和上,奉系与人民军人才济济,网罗了各方面的人才为其所用,是直系所不可比拟。唯一可行的是地利优势:直系占有河南、河北两个大省,南北拥有便捷的交通线京汉铁路,西边是偏居一隅力求自保的山西阎锡山,东边是力量薄弱的山东及皖北。直系如想在未来的角斗中不落下乘,向东发展势在必行。所以吴佩孚暗令豫鄂皖镇守使冯玉祥以稳定皖省局面为名兵出麻城,与戢翼翘一先一后赶到合肥。

</P>

然而冯自知不是张汉卿对手,早已打定了占地盘谋发展的妙计。在他看来,直奉争斗已近尾声,自己跟着吴佩孚好处没落多少,反而没有一块像样的地盘。信阳为京汉铁路要冲是非之地,万一爆发战争,他夹于其中,难免殃及池鱼。张汉卿显然要入主东南,对皖西北地区短期内应该没有染指之意。自己身为鄂豫皖边防护军使,将主力置于皖西北也有法可依。

</P>

此时他以李鸣钟旅一部据守随州,主力退守信阳以东淮河北岸息县,以避可能的锋芒。以张之江旅一团占据驻守在合肥以西六安市,另一团孙良诚率部守阜阳。自己带卫队团驻淮南,并以骑兵团张树声部进蚌埠,打定了在皖西北观风向的主意。

</P>

旧安武军首领马联甲没有了支持,省长许世英的改革得以继续进行下去。不久后,又先后出台了几个重大决定:

</P>

一、亲拟禁烟通令,严禁贩运红白丸(吗啡、海洛因),要求60县知事和禁烟委员“破除情面,认真查铲,五日一报,一经查实,定即分别撤惩不贷”。

</P>

二、关注教育,将法专发展成为安徽政法学堂,并选送了一批学生诸如史尚宽、方希孔、陈访先、杨宪功、张果为、汤志先、高语罕、章伯钧等出国留学,后来这些人都成了著名人士。

</P>

三、倡办实业,关注民生,造福桑梓。办理急赈发放银元43万元,拟办安徽银行,并修成了安徽第一条公路(即安庆—怀宁公路)。

</P>

四、提倡勤政爱民,清廉为民,给全省3道尹、60县知事发出训令,整顿吏治。

</P>

武力既不行,那就以法理上加以抗拒。4月11日,贿选议员胡镜波等人,于午后三时煽动不明真相的群众百余人闯入省署,要求省长接见,并任意滋扰,百端侮辱卫队,婉言制止竟被殴。警察厅闻讯后,遂派保安队拘捕30余人。许世英立即张贴布告,又发一电致徐世昌,电文称“思维再四,一年来,个人之精力财产业已牺牲殆尽,今不得不牺牲生命支撑到底,以维持皖事于万一,在我大总统未下明令免职以前,世英决不辞职,至于成败利钝在所勿计。”

</P>

这一事件促使许世英的态度由柔变硬。于月底又致电内务部,再次提出皖第三届议会议员资格问题,法院既判决无效,是否重新改选”,内务部旋即复电:“根据选举法第二十七、二十八两条规定,可宣布其资格为无效,应作重新改选”。许于是在省署内重新成立选举事务所,5月下旬通令全省60县知事,宣布本年8月1日为60县的初选区调查开始日,翌年1月31日上报选举人名册。反对贿选的斗争终于取得胜利,原为倪党操纵的“公益维持会”由此在安徽消失。

</P>

许世英主政安徽,有两件至今令世人传美谈之事:一是敬谢为其母祝寿之事,他在启事中云:“……世英服务桑梓又无寸效,民生憔悴,何敢言寿,务婉谢亲友,勿为称觞之举。家严家慈寿感慨不举行……。”二是给全省3道尹、60县知事的临别忠告,他在训令中写道:“知事为亲民之官,与民亲者,民情必不疏,与民近者,民心必不远。……本省长更有郑重告诫者,各知事欲使吾身常在乡野,必先使本公署内所用之职员与审员悉能洁己奉公、忠于职守,然后心安而事举。”寥寥数语,道出了造福桑梓之心。

</P>

张汉卿对这位一心为民的好公仆表达了他个人的敬意,他明白无误地表达了坚决支持皖省裁兵的举措。在4月18日电令中说:“皖省本不富裕,新安武军既已改编,旧安武军当依此裁切,以节余款项振兴徽省工商经济。本司令当遵循国家明令,体恤皖地贫穷之实,勒令其循期裁减。若彼仍执迷不悟,学良当统率正义之师,亲临其地,迫其就范,以匡复法统,示中央权威于天下。”此刻的张汉卿,俨然以中央正统自居,浑然忘了,自己入皖也是名不正言不顺。不过枪杆子里面出政权,他以中央名义,北京政府自当会“依例”以明令承认。

</P>

在人民军、新安武军夹击下,马联甲不得已拟定了一个为期半年、裁军1个混成旅的“庞大计划”。张汉卿此时眼光已转向富饶的江浙平原,无论马联甲从与不从,他的人民军是铁定要拿下安徽,从而为戟江浙沪打开一条通路。所以张汉卿在接到这个计划后,“勃然大怒,通电全国讨伐马联甲,并立誓:‘打倒安武军,活捉马联甲’。”张汉卿亲任“安徽讨伐军”总指挥,带领华中人民军第9师、靳云鄂混成旅、王都庆混成旅水陆兼程浩浩荡荡支援戢翼翘。

</P>

之所以将靳、王二旅带上,就是要使两人彻底断绝与鄂地千丝万缕的联系,拉其坐上人民军这坐马车上来。张汉卿更在后勤、装备、军饷上牢牢卡住其脖子,2人本就势弱,不得已跟随参战。使人民军华中军区在万一南征时不至于有不明势力威胁其后。

</P>

在强大的军事及舆论压力下,马联甲被迫通电下野,戢翼翘不费吹灰之力将其5个混成旅收入麾下,此时张汉卿大军尚离省城约三百里。他已有重要的收赣任务,当然不会使军队疲于奔命,只是下令主力修整,派一部入合肥城。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