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真弟子
作者:四寸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2420

老顽童用急切的眼神等着我。

此刻

我绝对能感觉到老顽童一定是盯着我的双唇。

这不仅仅是直觉

而是我睿智的大脑推断的必然结果!

此刻的老顽童极力的想知道那名满天下,誉满江湖的“中神通”在眼前这个人心目中的位置。

因为

这对于他来说,很重要!

老顽童毕竟是全真教的人,而且还是全真教主中神通王重阳的师弟,也是目前全真教上上下下万余人中辈分最高、武功最高的人,“全真教”以及“中神通”在人们心目中的位置和他息息相关,甚至自己的生死荣辱也系于全真教和中神通这些极其有分量的词汇上,尤其是在轻生死、重大义,名誉高于一切的江湖之中。

我白了老顽童一眼。

答案自然非他所愿。

我故作惊诧的说道,“中神通不是已经死了么?”

“小女娃!”我这样如此的戏谑全真教,老顽童当然是不乐意的了!

“我说的不对么?想当年,自从第一次华山论剑,五大顶级高手在华山顶上斗了七天七夜,争夺《九阴真经》,最终王重阳击败四人获胜,然而,不久之后也就撒手人寰了。是不是‘中神通’真的很神通,能转世?”

老顽童怒不可歇,但最终还是无奈的摇了摇头,毕竟,自师兄王重阳逝世之后,原本如日中天的全真教虽然谈不上江河日下,但,毕竟没有了往日的辉煌。

现在的全真弟子,虽然遍及天下,但自己清楚,此刻的全真教非当年的全真教,而全真教誉满天下,完全是仰仗当让师兄王重阳的荣光。

其实,全真教,是中国道教的一个重要派别,於北宋末年至南宋初年期间由王重阳於陕西终南山所创。该派汲取儒﹑释部分思想﹐声称三教同流﹐主张三教合一。以《道德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孝经》为主要经典﹐教人“孝谨纯一”和“正心诚意﹐少思寡欲”。

全真道认为清静无为乃修道之本﹐除情去欲﹐心地清静﹐才能返朴存真﹐识心见性。该派注重修炼“性命”﹐认为“性者神也﹐命者气也”﹐“气神相结﹐谓之神仙”。

王重阳死後﹐其弟子马钰等七人分别在陕西﹑河南﹑河北﹑山东等地继续传道﹐创遇仙﹑南无﹑随山﹑龙门﹑嵛山﹑华山﹑清静七派﹐但教旨和修炼方式﹐大致相似。

金元之交,直至南宋覆灭的数十年间,是中国大地铁骑纵横、血火纷飞,生民涂炭的苦难年代,但也是全真道的鼎盛时期。

鼎盛局面的积极推动者为邱处机,转变的契机则是成吉思汗对他的召见。

在金世宗、章宗两朝,经过刘处玄、邱处机的努力,全真道在民间已拥有了较大势力,金贞皊二年,邱处机又应山东驸马都尉之请,出而招安杨安儿的起义军。于是邱处机及其全真道,成为蒙古、金、南宋三方交相争取的对象,在金贞皊、兴定年间,三方先后派遣使臣征召邱处机。

邱处机审时度势,鉴于金王朝行将灭亡,南宋十分屠弱,唯有蒙古力量方兴未艾,乃作出:却金使,谢宋聘,独赴正在西征西域的成吉思汗之召的重大决定。他不辞年届七十三岁的高龄,甘冒风沙大雪之苦,于1219年率十八随行弟子登上征途,经历两年多的万里跋涉,终于在1222年到达西域大雪山(今阿富汗境内都库什山)成吉思汗的军营。成吉思汗对邱处机的到来慰勉有加,亲自两三次召见并作长谈。邱处机对其所问为治之方及长生久视之道,皆作了仔细的回答。深得成吉思汗的礼敬,尊称其为“邱神仙”

1224年邱处机返抵燕京,被请住大天长观(后改名长春宫),他顿时身价百倍,成为北方道教的风云人物,所居长春宫从此成为全真道活动的中心。

。邱处机乃不失时机地着手全真道的大发展工作。实际上,他早在西觐东归途中,即大约在

尽管尹志平利用宗教的号召力,为元统治者效劳,但因其影响过大,却引起元统治者的猜忌。因此在元宪宗时期的佛、道“化胡经”之争中,元统治者持明显的袒佛立场,使全真道在(宪宗八年和至元十八年)佛道大辩论中两次败北,予全真道以沉重的打击。全真道发展的鼎盛局面,亦随之宣告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