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如意拳谱
作者:绝魂员外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4645

徐洋微微一笑,继续说道:“我所说的一切,都建立在一件最重要的事情上,那就是官府的配合。.我只有在官府的配合和默许下,才能拿到那个至关重要的背景!所以,我下午才会急着要白知县的支持和承诺。而白知县提出配合我的人竟然是王捕头,这让我有点吃不准,毕竟我们和他打过交道,双方都没什么好的印象……”

杨福想了想,道:“王捕头是白知县一手提拔的,算是白知县少有的心腹了。而且听你说他处理会宾楼一事中已对我们表现出了一定的善意,应该没什么问题。要不,我明天请他吃顿饭,套套他的口风。”

徐洋点了点头,说道:“那我也一起去吧,毕竟将来主要和他配合的是我,改善一下关系,对双方都有好处。”

杨福同意了,接着说道:“听你刚才所说的计划,令我耳目一新,感觉颇为可行。但还是有必要提醒你不要太过乐观,也要做好困难的准备。崇安县的这木材生意,可是好的很呐。有利益,自然就有各种各样的牛鬼蛇神。”

徐洋一愣,道:“难道这其中还有隐藏的江湖高手不成?”

杨福点头道:“这江湖中习武之人可是犹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啊!其中难免就有许多心术不正,自私自利,行事狠辣之辈。五年前断月峡之役,武林正道所蒙受的惨败,让正道失去了对邪道的压制。就比如衡山派,堂堂百年大派竟遭灭顶之灾,湖广之地现在已变成了邪魔外道的**窝。湖广北部还好一些,毕竟有武当派镇着,但南部,特别是洞庭湖一带已糜烂至极,简直成了水鬼**、绿林大盗以及各派弃徒的安身之所,几十股势力相互倾轧,经常发生大规模械斗,血流成河。我听说,这武夷山的林场中,就有一些这样的江湖人物。”

徐洋沉吟道:“怎么会这样,难道官府就不管吗?”

杨福不屑道:“官府?官府只怕还盼着武林中人都死绝了呢。他们不但不会管,甚至还会创造场地条件,促使武林人士自相残杀。”

徐洋道:“我们这里可不能像湖广地区一样,我们得把这崇安经营的滴水不漏,成为我们坚实的大本营。那林场中的江湖人物实力如何?与那太乙教赤桐子相比呢?”

杨福知道他还在余悸与赤桐子的比试,便道:“那赤桐子毕竟是太乙教一代弟子,是江湖中有数高手,可排入百强之内,那些人哪能和他相提并论。不过,也不可掉以轻心,他们起码要比严发厉害的多。”

看着徐洋点了点头,面色凝重。杨福接着问道:“洋儿,你的**拳练的如何了?”

杨福的话让徐洋不禁想起了初见对方时的情景。同样是说**拳,当时是一阵迷惘,现在却可明确答复了:“刚刚练到三重境界而已。”

杨福看着徐洋,犹豫了一阵,起身从室内书架的隐秘处取下一本书卷,说道:“不要练**拳了,练这个吧!”说着,把手中的书卷递给了徐洋。徐洋奇怪的看着杨福,赶忙接了过来,一看之下,但见书的封面上赫然写着四个龙飞凤舞的大字:《如意拳谱》!

徐洋大惊,激动道:“这……这是……”

“不错,这正是本门镇派武功,我如意门创派祖师杨公寿成所创之拳法:使臂如意拳的拳谱!”

虽然徐洋对这个世界的武林规矩并不十分懂,但在一些家传绝学的传承中有这么两句话却是听过的: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正是由于这个自私的规矩使得中国许多优秀的工艺和武学就此失传。这使臂如意拳正是家传武学,他早听师弟们说过,这拳法向来只传杨家男子。现在杨福要给自己,不由得让徐洋犹豫不决。

杨福见他这幅模样,便道:“我知道你在担心什么。其实,我也是遵从文正公的遗愿罢了。他在弥留之际,把如意门托付在我手中,并对我说,杨炎他是指望不上了,但如意门不能垮,如意拳也不能失传。他希望我在门中找一个合适的人,把使臂如意拳传承下去。现在,我找到了你,我相信,你,不会让我失望!”

徐洋接过拳谱,心中激动不已。

杨福继续道:“拳谱交到了你手中,学不学的会,能领悟多少全看你自身的造化。此次整顿林场,以及日后行走江湖,少不得要遇到武艺高强的对手,只有自己的实力足够强悍,才是与敌人周旋。毕竟,江湖还是以实力为尊的。”

看到徐洋点头同意,杨福又道:“那这次处理林场事件,我们如何安排人手?搜集、复印证据的工作就让王捕头去做吧,他是官府中人,做这些都很方便。”

徐洋想了想,摇头道:“不行,官府中人多有与这些私人林场有染,交给他们恐怕会打草惊蛇。所以这件事只能我们暗中去做。”

杨福点了点头,道:“那安排谁去做?”

徐洋道:“杨柳大大咧咧,雷氏兄弟少年心性,嫉恶如仇,看见这些不平之事恐在冲动之下会坏事。小乙沉稳,可以当此重任。”

杨福同意道:“嗯,正当如此。可小乙一人太过势单力薄了,就让雷风跟着他,让他管着点雷风应该没问题。”

徐洋也同意了,接着道:“另外黑虎帮也不得不防,我总觉得赤桐子的出现不会那么简单。如果赤桐子的背后还站着他那两个一起被逐出师门的师兄弟的话,那他们的实力就要远远超过我们了。”

杨福皱眉道:“你说的不错,那就让杨柳和雷云盯着黑虎帮,看看他们到底玩什么花招。”

徐洋道:“其实我们应该盯的是赤桐子,但他武功太高,我们没有能盯的住他的人。”

杨福沉默不语,如意门现今的实在确实是太薄弱了。

徐洋接着道:“我不喜欢这种命运掌握在敌人手中的感觉,虽说那三个太乙教高手不大可能攻击我们,但若不顾一切,或下战书挑战,我们势必会一败涂地。怎么想个办法对付他们呢?”

杨福想了想,摇了摇头道:“难啊,这太乙教虽说行事亦正亦邪,但还是颇具侠名的。而且自今上崇道以来,天下道教观宇也跟着吃香,官府也不敢招惹。”

徐洋哦了一声,接着道:“对付不了的话那就想办法给他们找点事做,省的他们闲的没事惦记我们。”

杨福呵呵一笑,道:“那找什么事给他们?”

徐洋摇摇头,说道:“还没想到,随机应变呗。”

杨福看着徐洋,心中不由感慨,当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这个年青人的思想总能超乎他的想象,自己明显跟不上他的想法,无法给他太大的帮助,自己真是老了啊!

当徐洋回到厢房,又是月上中天,夜深人静了。徐洋躺在床上,不由想起白天的一幕幕。那惊鸿一见的红衣少女,也不知现在去了哪里,以后也不知能否再见。又想到与那赤桐子的打斗,当真是凶险万分。如果赤桐子真有心使出全力,徐洋自认没办法走下十招。

“巨大的差距啊!”徐洋不禁自言自语的叹道。自己是有点小聪明,但小聪明太多,人有时就有偷懒的想法,认为用脑袋和言语能摆平的事,没必要耗费体力。但在这古代武侠世界中,真实的实力有时更加重要。

“算了,不睡了,我要好好练拳,时不我待啊!”徐洋暗下决心,点起油灯,在灯下摊开《如意拳谱》看了起来。

一般来说,拳法是用刚猛的外力直接击打敌人身体,掌法则更重内力发力,伤人后全是内伤。所以拳法好练而掌法难练,有“一年练拳,十年练掌”之说。但这如意拳却是一种内家拳法。杨寿成本是武当俗家弟子,功夫就属武当那种以柔制刚、以静制动的路子,讲究内在修练,天人合一,则天地万物皆为我用。他虽没学到太极拳心法,但在多年行走江湖,无数次的生死相搏之后,终在40岁时领悟出“使臂如意拳”拳法,意为:拳劲吞吐自如,身法心随意动,是为如意。

徐洋思想高度集中,专心致志的一页页翻看。这如意拳可谓博大精深,徐洋在其中发现了**拳的一些使力技巧和扫叶腿中的步法,但内力运行方式却全然不同。**拳拳劲刚猛,大开大合,实战性极强,而如意拳则讲究拳劲吞吐闪烁,更重身随意动,有‘八方意,三分力’之说,招式则讲究一法多变,法法相连,环环相扣,生生不息。当如意拳练至无形无象,无法无为的最高境界之时,举手抬足皆为功夫,技击招式返璞归真,大巧藏渊!

当敲门声响起,徐洋还神游于如意拳的意境之中。他不愿被人打扰,出门吩咐众人自去前院让杨总管分配任务并转告杨总管自己准备闭门修练后,就一头又扎回房中。

拳谱每页皆配有插图,徐洋念着口诀,照着比划,等拳谱翻完之后,已大致领悟了所有招式。但此时的他却陷入了沉思之中,这套如意拳法并不像别的武功一样重视招式的练习和使用,他的精髓在一个“意”字!心随意起,身随意动,这个意,只能凭练武者的悟性和天份来理解了,并不是看书或师傅教导能教出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