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张
作者:圣小亦      更新:2017-12-19 12:26      字数:3769

“爷,这件事就包在小马身上,小马一定干得漂漂亮亮!”小马拍了拍胸脯,自信满满的说道。

明天就是渚香茶楼的开张之日,盛亦特地找来小马,要他故意放点关于渚香茶楼开张的内部消息出去,如梦洁与小绾要登台献艺,所唱的曲目,以及唐诺的存在等等。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茶楼需要一个自我炒作,只有提高知名度,顾客才会慕名而来。但话又说回来,这也算不得是炒作,梦洁与小绾确实是要登台,而唐诺确实也住在店里。

交待完小马,盛亦又跑到后院看看梦洁她们彩排的如何了。唐诺正坐在石凳上,目不离梦洁,突然嘴角划过一丝讥笑,虽只是一瞬,却被盛亦看在眼中。盛亦一顿,总觉得这抹笑与唐诺甚为不符,可又没放在心上,因为现下唐诺的脸上又是素日里平和的表情。

此时的梦洁身着一身男装,手拿一把折扇,许是入戏太深。往日见惯了她娇滴滴的模样,如今乍一看,还真有股男子的英气,同时也有身为女子的妩媚。看着眼前这两位女子一唱一和的样子,盛亦满意的点点头,看来是准备的差不多了,于是就与唐诺面对面坐下。

“这曲子是你写的?曲调确实悦耳,就是这词听不大懂。”唐诺说道。

“不是,是我家乡的一种戏剧,我看连城的方言与我家乡的方言差不太多,便搬过来用用。”盛亦笑着答道,心中却有着大大的疑惑,既然之前唐诺能为她介绍连城诸多景点,想必定是了解连城的,为何连这连城的方言也听不懂呢?

唐诺只是轻轻的颔了颔首,并没有说话,随后又将目光落在梦洁身上。盛亦看着唐诺,想着自己或许太过敏感,唐诺又不是连城人,不懂方言也是正常。直到看见唐诺眼中有些隐隐的不耐烦之意,盛亦才收回目光。

开张之日,客流量竟比之前想象的还要多,这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光想想梦洁当初在渚香楼献艺是的排场便知了,如今大部分的男客皆是因为梦洁而来,而女客则是为了唐诺。盛亦突然觉得挫败,如若没有梦洁与唐诺,今天会来几个客人呢?

“你们知道吗?听说今天梦洁姑娘与唐公子要献艺呢?”一位客人说道。

“听说了,这件事谁不知道啊!听说这梦洁姑娘以前能在青楼里卖艺不卖身,都是因为这个唐公子,大家都说这梦洁姑娘本来就是唐公子的人!”

“这个盛老板面子可真够大的,连唐公子也买他的帐,他到底是何许人也?”

“你不知道吗,这个盛老板就是一年前对上唐公子绝对的那人!”

“哦?是吗?难怪呢!”

“但是,我听说,这位梦洁姑娘已经是盛老板的人了,这么说来,盛老板与唐公子岂不成了情敌?我若是唐公子,早就甩袖走人了,还要留在这里徒增伤心吗?”

“这个你也听说了?我还以为这件事只有我知道呢!这个梦洁姑娘原本就是青楼女子,水性杨花最自然不过了。”

……

盛亦在一旁招呼客人时,听到有几位客人七嘴八舌的讲道,他们虽然刻意放低了声音,可却还是一副唯恐天下人不知的样子。不过客人要说什么,她是管不着,只是为何那些人口中说的与她交待给小马的有那么多的不同?瞥了小马一眼,却见小马正得意的笑着,又朝她眨了眨眼,盛亦才明白过来。这个小马,果然有炒作的细胞!

“当当当……”一阵锣鼓声响起,店中立马安静了下来,随后二胡声与笛声响起。“三载同窗情如海,山伯难舍祝英台,相依相伴送下山,又向钱塘道上来。”和声过后,梦洁与小绾出场,今日二人皆着了一身男装,服装是盛亦之前专门叫师傅做的,既然唱的是越剧,自然要有身越剧的行头,今日唱的曲目乃是越剧《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的《十八相送》。为何会想到越剧?一个是因为连城的方言与盛亦时代的吴越方言很像,而且在之前的庙会中,盛亦发现,这个时空虽然也有戏剧,却只是很普通的古曲,如此一来,唱越剧会给人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对连城人来说也是亲切。第二个原因则是因为盛亦的母亲本是个越剧演员,所以她对越剧可谓是相当熟悉的,这段《十八相送》便是她和母亲经常用来对唱的。

“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装,梁兄你愿不愿意配鸳鸯……”小绾所饰的祝英台伸出两根食指,由远及近的靠拢,随后又摆出一副羞涩的样子。平日里没发现,原来小绾也是有如此好的表演天赋,以及动听的歌喉。

“哎,既然我是呆头鹅,从今你莫叫我梁哥哥……”梦洁将手中扇子一合,双手甩于身后,假装生气的唱道。以前看《梁祝》时,梁山伯给人的第一印象是忠厚老实,今日看了梦洁演的梁山伯,才发现梁山伯也可以有风流倜傥的一面。

看着台上的梦洁与小绾一唱一和,小心翼翼过着独木桥的样子,看着梦洁唱道“愚兄打狗你过庄”,看着小绾唱道“你看这井底两个影,一男一女笑盈盈”,盛亦不禁湿了眼眶,对梦洁与小绾也是说不出的感激,感觉现在好像回到了自己的时代,在母亲的团里面,听着母亲唱那些她再熟悉不过的越剧段子。

突然叫好声四起,原来是一段已经过去,接下来是要唱祝英台对梁山伯说她家有个小九妹了。这时,身边一位客人轻声的对旁边一人道:“这节目好看也看听,但总觉得不完整,好像是中间挖出来的,有些看不懂。”另一个人点头,口中说着“是啊是啊”。盛亦想,这客人听得倒是仔细,于是走过去,笑着说道:“这位客官说的不错,今日演的确实只是故事的一个选段。”

“呀,真是猜着了,不知盛老板可否为在下说说原本这故事的大概呢?”那客人说道。

“这有何不可!你看,小绾演的这个人叫做祝英台,这个祝英台美丽聪颖,自幼随兄习诗文,但恨家无良师,一心想往一个叫杭州的地方访师求学。于是乎便女扮男装,远去杭州。途中,邂逅了亦赴杭求学的会稽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相读甚欢,在草桥亭上撮土为香,义结金兰。不一日,二人来到杭州城的万松书院,拜师入学。从此,同窗共读,形影不离。梁祝同学三年,情深似海。英台深爱山伯,但山伯却始终不知她是女子,只念兄弟之情,并没有特别的感受。”见那客人会意,盛亦又继续说道,“后来祝父思女,催归甚急,英台只得仓促回乡。梁祝分手,依依不舍。在十八里相送途中,英台不断借物抚意,暗示爱情。山伯忠厚纯朴,不解其故。英台无奈,只能谎称家中有九妹,品貌与己酷似,愿替山伯作媒。而今日所演的就是这段《十八相送》。”

“然后呢?”客人又急忙问道。

“之后的事就要客官您自己看了,以后多来我们茶楼几趟,不就全知晓了?”盛亦笑道,意思摆明了就是“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

那客人也甚是配合,大笑道:“在下明白盛老板的意思,哈哈……”

表演结束,盛亦看大伙儿对这《十八相送》还算满意,于是暗暗的松了口气。这儿毕竟还是个茶楼,茶水为主,戏剧辅之。就在客人听戏之余,盛亦叫人在每位客人桌前放了一杯花茶。这可不是随意放的,而是经过盛亦的细细观察,根据客人年龄与性别的差异放。刚刚开张,今日每位客人的第一杯茶是免费的,因为每个客人都是新客,所以不懂各个客人的喜好,只能根据他们的年龄与性别,送合适的茶,随后再留个心眼,看看他们对这种花茶的反应。

就在此时,小马的声音突然响起:“呦,慕爷,您也来啦!”</p>